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265章 改进

水浒新秩序 第265章 改进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解决完民生和经济问题,接下来就是战备了。

徐泽对第一次列席会议的孟康吩咐道“孟大匠,这段时间船厂要逐步减少非同舟社的造船订单,好的大木料暂时先存着,留给日后我们造新型战船。”

孟康去年底就已经受了徐泽的感召,秘密加入了同舟社。

朝廷派来之罘湾船厂的勾当只是一个九品小官,根本招架不住徐泽的软硬兼施,早就缴械投降,不理庶务了,船厂实际由孟康说了算。

孟康问“造几艘”

“先造两艘,做训练船吧,待水营反馈意见后再逐步改进船型。”

“明白”

二人讨论的新型战船,其实就是准备搭载火炮的战舰。

水师已有的战船基本都是按照冲撞、射箭、跳帮之类的传统接触战战术思想设计的,和以火炮远程摧毁的“不接触”战术完全不一样。

战术理念不同,船型的差距自然就很大,操作技巧就会有明显的差异。

是以,尽管火炮还在试验,并未定型量产。

但徐泽仍决定把先船造出来,交水营试航和训练,在期使用中逐步完善船型,并积累水营的经验。

只有提前准备妥当,等日后火炮量产后,水师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处理完战船的事,徐泽又问张大嫂“被服坊有没有什么困难”

被服坊负责人本是梁山的巧手小娘子黄小芸,其人大前年就和水营的熊蒙定了亲。

随后,熊蒙去了海东,因为一直没安定下来,婚事拖了两年多。

直到毗舍耶灭国后,熊蒙带船护送史进、李逵等人北上,才在登州待了一段时日。

徐泽特意抽空给二人举办了婚礼,并未熊蒙取了表字“不昧”。

婚后,黄小芸便随熊蒙了海东郡。

张大嫂是手工坊的总负责人,暂时便兼顾了这块的业务。

张大嫂道“没困难,只是饰品的编织麻烦点,一开始手法都不怎么熟才费时,现在已经快多了,这个月可以交付。”

“好”

拿下辽国苏州以后,在整编辽籍军队的同时,针对士兵识字率太低,语言沟通有困难等问题,徐泽想了不少办法。

除了大力扫盲,鼓励读书识汉字说汉语外,他还想到了改进军服体系。

招兵可不是把人招到军营训练就完了,军械、被服、生活用品、配套设施都要有。

没上上战场前,军械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将就凑合。

军服却是不能将就的,但部队扩编太快,军服一时也难以供应。

从无到有的乙种营军士服装就没有统一,五花八门的,很不利于培养军士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即便是朝廷配套发放军服的甲种营,服装的实用性上,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大宋禁军军服花样虽多,但总体上讲,只是多了窄袖、收腰、紧裤腿等设计,其余方面和民用服装的差异不是太大。

这类军服不便于长途奔袭,去年奔赴泸南平乱,困扰兵士最大的伤病问题,除了脚掌打泡,就是由于军服透气性能差而引起的烧裆和烧背。

而且,禁军军服在战场上的识别度也较低。

高阶还可以从盔甲的精良程度判断,低阶基本看脸,指挥层级一旦断裂,战场上看到的都是生人,就无法有效指挥。

这个问题,对以弓弩阵地战为主要战法的禁军问题不大。

反正禁军不管打谁,都是提前按照编制列好阵,再射箭。

至于行军途中被敌军突袭编制出乱,或者交战中被敌兵突入,战局混乱

那时的禁军早就崩溃了,能不能识别军阶都没有一点用。

但徐泽对同舟社军队的定位就是即便混编、穿插和白刃战后兵力减员,指挥层级打乱时,仍要能快速形成战斗力,没有很方便的军服标识体系,就很麻烦。

照搬后世的做法是不可能的,如今完全不具备那个条件。

而且,后世的军服体系,也不符合当代人的审美。

徐泽的办法是在改进服装式样、用料的基础上,增加军阶辨识体系。

模仿秦代军服的设计理念,通过头饰、鞋子、盔甲饰物等显著标识来区别不同军阶。

他还计划以后逐步推出军队荣誉体系,现在正在摸索中。

“迁建分坊的事情有没有问题”

辽苏州的农业基础太薄弱,下限低,上限也有限。

而且,作为港口城市,把所有的人全困在土地上也很不明智。

徐泽在派出劝农官的同时,让手工坊也派出了几个人,实地考察对面的手工发展前景。

和劝农官全是男性不同,手工坊多是女性。

对大多数人来说,拖家带口去辽国发展,确实很有挑战性。

张大嫂有些为难,道“暂时只说动了大概七成的人。”

徐泽早有预料,鼓励道“差不多了,先过去把架子搭起来,无非就是发展时间慢一点,我们等得起。”

“书院有没有什么困难”

徐泽问的是继任陈淳的陈集,后者回以微笑并摇头。

陈集是个很实在的人,信奉多做少说。

来之罘湾的时间还太短,没深入了解情况之前,不乱发表意见。

众人领命后,均没有疑惑和补充意见,徐泽宣布散会。

留下了梁义和张绍。

徐泽对张绍道“同舟社在辽国的战斗暂时停下了,下次战斗何时会打,打多大规模都很难预料,朝廷也迟早会和我们对上,必须预有准备。”

“战斗经常化后,以往各营自训自用的模式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了,损耗的战兵要能直接补充,新兵训练就必须要经常化、规范化。”

“由你负责,在全军范围内抽调骨干,组建教导营,初期只训练新兵。”

“待积累一定经验和人才后,新兵训练营分离出去,教导营则转为训练军士,以后条件具备,还要能够训练军官。”

张绍和徐泽私下的交流很多,清楚他的目标,没在多问,当即答道“我这就拟订方案。”

“别急,还有。”

徐泽继续强调道“还军队扩编不能停,但训练标准不能降,特别是纪律性方面,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宁愿慢点,也不要急。”

张绍点点头,问道“经过这几次连续扩张,弓弩甲胄的数量严重不足,新兵营的训练科目要不要调整”

“嗯,这是个大问题,海东已经在实验水力锻甲,但等到量产还要一段时间,我们自制的弓弩费时费力,性能还差,还要慢慢积累经验。”

“一段时间内,新兵想要好的弓弩甲胄,只能靠缴获和其他“兄弟部队”少量买卖了。”

“训练就以长枪为主,战法以运动奔袭战法为主,不用一次成型,辽东隔得近,以后轮战会经常化,跟着甲种营上阵见了血,都会是好兵。”

“比起仓促起事的农民军,我们的装备不是太弱,而是太强了,朝廷没有针对我们之前,训出好兵,又不引起官府的过度关注,才是我们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以同舟社目前的兵力和战斗力,迅速拿下登州和莱州不是问题。

取得的两州武备后,部队战斗力又会上升一个档次。

张绍作为新鲜出炉的教导营营正,从自己职司的角度考虑人装结合训练问题。

听了徐泽的要求,知道自己是多虑了。

“明白”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