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35章 死地

水浒新秩序 第35章 死地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众人按照各自的分组聚在一起,讨论分工和明日计划,这些人各怀心思,但对未来满怀希望都是一样的。

作为“头领”,徐泽此时却非常缺希望,实际上,他的心情其实很糟糕,他在想这些时日收集到的梁山周边地理情况。

五代以后,因黄河屡屡决堤,携带大量泥沙而下,形成了梁山泊南北长约两百里,东西宽约百里的宽阔湖面,只是远不到“八百里”。

如今黄河已改道北流至河间府和辽国南京道交界处“三会海口”今天津入海,能出梁山泊进黄河入海的水道,就是鼎鼎大名的京杭大运河。

梁山处在寿张县、郓城县和须城县后改名为东平府的郓州府治构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寿张县在梁山西北约35里宋制6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宋制的35里约为后世的39里,二者同属郓州府管辖,郓城县在梁山西南,则属于济州府管辖,实际上梁山水泊如今可行大船的水域倒有一半在济州治下。

此时的梁山水泊面积甚广,向西,迫近郓城;向南,紧挨济州治所巨野县;在北,形成了长宽皆数十里的沼泽地,也迫使紧挨梁山的大运河改走须城,常说的八百里水域便包含了这片沼泽区。

水泊共有五水连接,东北是济水北清河北向转东,过齐州、淄州、青州入海;汶水向东入兖州;东部一是鼎鼎有名的大运河直通南北,二则是桓沟,向东南连接菏水,过后世的微山湖一带入淮水;西南则是连通东京的漕运要道五丈河。

可以说,水浒中的梁山泊与本世界梁山泊相比,只是名字一样而已,二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地理概念

首先,因为便利的水运条件,来往梁山泊的商旅的确不少,但绝大部分都是走水路的,朝廷通登州的两条陆路交通驿道,分别穿过梁山泊南的济州治所巨野县和东北的郓州治所须城县。靠近梁山的西岸,日常只有劳作的乡民走动,想学原剧情拦路打劫还是先在水泊中修条路吧

其次,遭遇战争时,延安府的一些小寨,两三百人就能守很久;而东京城,没有几万人,城墙上都站不满。越大的城池关卡越要更多的人防守,这是客观规律。原著中的梁山就打破了这一规律,王伦时代,千百来人就能让阮氏兄弟不敢来水泊打渔,大聚义后,十多万人居然还有空地跑马。

真实的梁山怎么可能还是这种缩放自如的“副本地图”不仅地盘大小不会变,而且地理位置上讲,也绝不是搞事的好地方。

梁山所处位置紧挨东京所在的京畿路,陆路到东京才四百多里,比后世张家口到的北京距离还近,有马替换,又不惜马力的话,甚至可以一日跑个来回。

对于东京城来讲,梁山是真正的“卧榻之侧”。

最后,不仅是距离近,关键的是,此处治安状况还直接关系大运河、五丈河到河北和东京的漕运安全。须知道,东京城的粮食绝大部分都靠这里转运。

可以说,梁山泊对于东京的重要性,就相当于没有铁路,几乎全靠海运的情况下,天朝的天津对于北京,民国的上海对于南京一样。

如此重要而敏感的位置,别说聚集十万人马为寇,就算是几百人举旗为盗,济、郓二州就都得派兵合力镇压,不然的话,二位知州老爷铁定会被御史弹劾丢帽子甚至脑袋。

若是发展成几千人,威胁漕运,朝廷不派大军剿灭你还能安心

毫无疑问,这就是一块当强盗搞事的死地别说大闹,小闹都不行

可是,就算施耐庵没说,但徐泽能猜得到,只要他在梁山站稳脚跟,各路“好汉”们就会因为各种原因来投靠,你还不能不收,没办法,这就是“主线任务”,不然这就不是水浒世界而这些只懂破坏不管建设的大爷们可不管这里是不是死地,谁不让他们搞事,他们就搞谁

梁山的出路在哪里

尽管愁肠百结,但等众人讨论完毕,重新聚在一起时,徐泽仍然是一付万事皆在掌握的模样。

徐泽强调,梁山悬于水泊之内,要想顺利发展而不是被官府当作贼寇围剿,在岸上就必须有信得过的眼线和遮护,这次因各种原因暂时不想上梁山的9户人家,虽然没有和我们共进退,但毕竟共同生活过,如果连他们都不能争取和信任,咱们还是趁早散伙,别上梁山了。

回去后,都去这些邻居家里问问,明日要不要帮忙捎带物资,有没有要帮忙带进城变卖的东西。

再就是每户至少留一人看家,采买人员严禁泄露要上梁山信息,否则引来官府关注,其留守家人的安全便得不到保证。

交待完这些后,徐泽便让众人赶紧回家做准备,只留下熊蒙、田异、梁义、黄仲四人,田异已和褚垠核算完了需物品种类和数量,估算所需经费约四百七十贯。

田异怕徐泽缺钱,解释道“实际上,暂时用不了这么多,如今道路难走,船也太小,没法载耕牛上山,粮食先只买一部分,羊羔、猪仔也不是想买就有的。日后每天卖鱼,满车去,回来也不能空车。”

褚垠也建议道“山寨初创,营建多,耗费大,众人手中也基本没钱,粮食最好以劳务报酬的形式供给,房屋、工具等,也可以考虑折算成实物或劳务换取。”

梁义考虑到安全问题,说“梁山颇有亡命之辈,待这些人发现我等上山却不落草,还与官府保持联系的话,会不会疑虑被人出首而铤而走险。”

熊蒙眉毛一扬,说道“怕个球想过安稳日子的总是大多数,咱只要把水面上的船管好,他还能飞不成”

徐泽非常欣慰四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转头看向正在沉思的黄仲。

黄仲见众人看向自己,反应过来,说“俺觉得,上山的人多了,鸡毛蒜皮的事肯定多,不愿意上山的渔户也不完全是怕官府追究,有些是怕山上没规矩,官府没来人搜捕,自己倒先乱起来了。”

徐泽抚掌笑道“你们能用心任事,积极建言,我很欣慰。只要发展顺利,咱们的人只也会越聚越多,靠我一个人是顾不过来的,只有靠你们自己和更多的人,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其实,四人的建议和顾虑,今日徐泽山上就已经想到了,并给褚青作了详细安排,待众人上山后,自然能明白,此时却是没必要故作高深而打击众人的积极性。

随后,徐泽又就上山后一些安排与几人进行了讨论,讨论结束,几人才赶紧各自回家张罗次日的事,

待众人散尽,徐泽问褚垠“明日你可以随田异到寿张去一趟。”

“好的”褚垠没想到徐泽会放他进城,很是高兴。

毕竟是少年心性,褚垠虽说不上从小锦衣玉食,但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家遭横祸后,父子二人亡命草莽,时刻有性命之忧,躲在梁山水泊胆战心惊得过了几年,都快忘了城市的繁华风貌,如今能再次进城,的确有几分兴奋。

他家的事已经过去近四年,而且跨了几个州府,以此时的行政效率,基本就是可以宣布销案了,德州官府和仇家分得其家产后,估计也早没有再认真追查的动力了。

而十三岁的少年经过四年时间的成长,相貌早就长开,不是非常熟悉的人,见着了也未必能认出。

之所以一直困在梁山,以前是因为年龄还小,后面又因为梁山之事日益复杂,形势不容其离开。

徐泽也不是让褚垠进城玩耍的,给他安排的任务是实地考察寿张的商业情况,看看在寿章开店铺的话,除了鲜鱼,还适合做何种生意。

对于徐泽的信任,褚垠很是感动,但徐泽却有自己的无奈,手里能用的人还是太少了,别看近几年梁山貌似没啥事,但只要带着众人定居下来,就必须万事小心,没有信息盲目发展可不行,周边几个城里最好都能提前布局,到处都要用人,偏偏手里没什么可用之人。

史家村和少华山倒是有人,但立足未稳之前,徐泽不想拖史进下水,对少华山,则是抱着一些不足为人道的小心思。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