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432章 宿3将陨落

水浒新秩序 第432章 宿3将陨落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五月二十九,李子义率贼军主力攻破青州治所益都县,青州落于贼手。

五月三十日,贼军大举西进,兵围淄州治所淄川县,济南府告急。

六月初二,淄州被围的战报传至东京,宣抚制置使童贯随即赶至南京应天府督战。

其人收拢各地兵马五万余人分地集结,并亲帅主力北上,以解淄州之围,并伺机打击贼军主力。

六月十二日,童贯统率的平乱大军匆匆赶至济南府历城县,情况却再次发生了变化。

围攻淄州的“红五营”贼军已于数日前撤兵,青州第一将副将武松统率本部兵马尾追贼军,成功收复青州。

详细战报传来,童贯得知贼军回军乃是为了集中力量,解决后顾之忧,并一举击退了收复昌邑城的登州第二将兵马。

其后,李子义部贼军再未向西,去向不明。

此战中,贼军处处料官军之先机,攻其必救,反复调动朝廷大军,始终掌握着战场主动权。

童宣抚制置使预感到贼军击败登州第二将,解决后路威胁后,有可能会再度从南线寻找突破口。

其人顾不得连续行军的劳累,留下一万人加强北线防御后,立即率其余的兵马回身南线。

大军方行至郓州平阴县,就收到了贼军攻克利国监,并肆掠徐州的消息。

童贯不敢耽搁,再次分出五千精锐兵马,命都统制赵隆率领,星夜兼程救援徐州,又命各地再抽调兵马前往彭城。

徐州敌情战报如雪片般飞至东京和宣抚制置使军中

六月十一日晚,安静了半月的沂州贼军突然兵出临沂县,攻打徐州重地利国监。

驻守彭城中的罗延寿部西军连夜出城救援,遭贼人八万大军伏击。

全军将士毫无畏惧,以一当十,击杀贼人不下两万,终因寡不敌众而遭惨败。

此战中,含秦风路兵马副总管罗延寿在内的指挥使以上军官阵亡九人,全军战死、被俘、失踪者超过四千。

战况之惨烈,竟至利国监至彭城段运河为之堵塞,鲜血染红河水,三日不绝。

逃至彭城之下的败兵不足两百徐泽命萧近海故意放水的结果,另有两百余趁夜逃脱的兵卒数日内陆续返回城中。

深夜中,敌情不明,知徐州事徐处仁不敢打开城门放溃兵入城,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忠勇的西军将士哭求哀嚎中,被贼军骑兵射杀大半。

彭城城墙上数千守军,竟无一营敢出城作战,全都伸长了脖子,战战兢兢地看着贼军骑兵携带缴获的旗仗兵甲绕城耀武。

贼军随后焚烧了彭城段运河码头的货栈,方才扬长而去。

六月十三日,贼军派出两千名兵力,又临彭城,再度绕城耀武,

贼人撤军前,又用火油瓶焚烧了运河中的过往漕船。

六月十四日,贼军派出一千五百名兵力,再临彭城,又一次绕城耀武。

这次,没有焚烧漕船已经没有任何船只敢在徐州段停留和经过了。

六月十五日,贼军连日迫城,极大的打击了城中军民的守城信心。

知徐州事徐处仁担心城中守军因士气低迷而哗变,乃以重金为赏,派出五个指挥的禁军,预置在城外有利地段,以期吓走贼军。

当日午时,贼军一千步兵如期而至,见官军挡道,不退反进,以少打多,一鼓击溃拦路的官军。

城中守军目睹了贼人如此嚣张的这一幕,肝胆尽丧,不敢按预定计划接应溃军入城,竟眼睁睁地看着贼军再次驱败军绕城耀武

六月十六日,贼军再再再临彭城

六月十七日,都统制赵隆统帅的五千精锐兵马终于赶回徐州。

一路奔波,疲惫至极的回援兵马在沛县留城镇南二十里处遭遇贼军突袭,老将赵隆应对得当,打退了贼军的进攻。

此战中,官军战损近八百,贼军全身而退,具体伤亡不明。

六月十八后,贼军明知彭城中援军已至,仍派出三千兵马,绕城耀武。

赵隆趁贼军行至城西时,一次性派出十五个指挥的兵马,试图驱赶贼军,以鼓舞城中民心士气。

贼军得知官军出城,立即返身迎战,趁官军刚出城还未完成列阵之际,将其一举击溃,并险些突入城中。

彭城城墙上的守军,有幸再再次目睹了贼军驱赶溃军如同猪羊的“盛况”。

连番遭遇贼军耀武羞辱,彭城守军士气降至极点,竟于当晚发生营啸。

虽得赵隆果断处置,迅速平息了事态,但营啸中仍损失兵马数百,军心更是不可再用。

其后数日,贼军视城中守军如无物,每日不定时出现在彭城下耀武。

城中兵马士气全无,赵隆也不敢再派兵出城阻击,只能不断求援。

直至宣抚制置使童贯统率的大军到达彭城,贼军方才撤回利国监休整。

六月二十三日,童贯率一路收拢的五万大军抵达到彭城。

尚未安定城中,就受到了一个重大打击其人赖以仰仗的老将都统制赵隆病重

赵隆年过花甲,自迁温州防御使后,身体就大不如前。

这月余时间里,从温州到东京,再从东京到下邳,再到应天府,随后又至济南府,最后还星夜兼程赶至徐州,一直在路上反复奔波。

再加上连遭惨败,竭力维持徐州惨淡的局面,其人的身心状态俱已透支。

与宣抚制置使交接完近段时间的军情,赵隆回到帐中,当晚就一病不起。

三日后,病故于营中。

赵隆为西军宿将,真要论起资历,其人尚在西军头号军头刘法之上。

五十年前,赵隆就从王韶取熙河,随后又从李宪破西市。

其人由一勇敢即“勇敢效用”,宋朝军的一种军制小卒多年积功,逐渐升为泾原路第四将正将。

平夏川之战,赵隆功劳最多,召诣阙,今上慰劳其人曰“铁山之战,卿力也”。

三年前,刘法西讨,于古骨龙后大战夏国右厢军主力数万铁骑。

关键时刻,赵隆以奇兵袭夏军,一举奠定胜局。

之后,因明确表示反对北伐,与一心灭辽的童贯意见向左。

赵隆被迁温州防御使,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仍为本道马步副都总管。

这位威望、战功、资历皆为西军上上之选的宿将,没有在对夏战场上马革裹尸,也没能在温州任上终老,却病故在了徐州彭城。

而且,是在遭遇接连惨败以及贼军的反复耀武羞辱后,窝囊地死在床榻之上。

临死前的回光返照,已经看淡了一切的赵隆,给探望自己的童贯提了两条建议。

其一,京东东路贼寇已经坐大,非二十万以上实打实的精锐兵马难平。

其人劝童宣抚制置使一定要顶朝堂的压力,稳扎稳打,再不可操之以急,枉送儿郎性命,而成就贼寇威名。

其二,贼寇不除,国内难安,北伐万万不可取,望宣抚制置使顾念民生艰难,再不可因执念而擅起刀兵。

童贯自不可能和将死之人一般见识,其人“诚恳”地听完赵隆的善言,后者方才放心地闭上了眼。

此役至今,虽然本人从头至尾都没有与贼人接战过,

但宣抚制置使童贯也已经身心俱疲了,这样强大而又狡猾的贼人,其人平生未见。

他哪里还敢再主动攻击贼人,贼人不主动攻击,就已经要烧高香了。

北伐

还是等京东贼乱平定后,再说吧。

可是,赵隆已经没了,自己还能再调谁来打仗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