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45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水浒新秩序 第45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密州治所诸城官衙,同舟社总社办公地点已经移到了这里。

官衙大院门内的照壁更换了内容,朝外的一面,是“天下为公”四个遒劲的大字。

背面还未完工,金大坚正在刻印的,是徐泽当日带领众人诵读的内容。

北海之事已经过去了旬日时间。

当日,徐泽即将领读“大道之行”篇时,被赵遹打断。

一惯从容的赵长史竟然大失分寸,痛哭失声,苦苦哀求社首以同舟社大业为重,切勿行此荒唐之举。

稍后反应过来的王进也喊出声,虽未明言劝阻,但看向徐泽眼神的中,也满是无奈和劝止。

就连原本兴奋不已的宗泽也醒悟过来,满脸纠结,最后还是选择和赵遹站在一起,劝徐泽慎重考虑。

军官们的反应倒是“镇定”一些,刚刚被周畀敲打一顿然没人敢向社首“逼宫”,但也没人敢站出来呵斥赵遹等人。

众人的表现基本没出徐泽的预料,他能做出此事,自然有后手,不会使之半途而废。

站在不显眼角落里的监曹曹首孙石也默默记下了所有人的表现,事后再交给社首。

最终,由徐泽领读,其余人对着旗帜跟诵改进版大道之行的仪式顺利完成。

诵读完毕后,众人又在社首的提议下,在旗帜反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其中,还包括与会的罗仲彦、陈规、关胜、张雷等社外人士。

不对,他们当时已经决定加入同舟社了。

那面杏黄旗已经送到辽东,待史进、刘仁瞻等人签完名,还要送到高丽、海东等地,并最终作为历史文物妥善收藏。

旗帜不耐久存,徐泽又指示金大坚刻碑以做备份。

但这事还需一段时日,不仅要等旗帜回来,金大坚还要负责同舟社治下所有官衙照壁的制作。

后来,杏黄旗回到诸城的时候,还出了一点小情况。

彼时,北海之事已经传开,在之罘女学担任教习的李清照跑到了诸城,觍着脸要求在旗面署上自己的名字。

她还上纲上线,说此等千年未有之盛举,怎能没有女子参与其中,待千年之后,后人如何看之类的,巴拉巴拉好一大堆。

当然,李清照也不光是耍赖,其人还带来了两首歌颂这一盛事的长短句作为贺礼。

对这位大姐不要脸的要求,徐泽当然是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此面旗帜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魔力,让众人产出如此剧烈的反应,当然是因为旗帜上面所书的内容。

实际上,这些内容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出现在经典礼记中,徐泽不过是做了很小范围的修改而已。

原名大道之行也的名篇虽然为历朝文人所传唱和歌颂,但除了李清照这种生活在天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外,极少会有傻子把文中的描述的理想社会当真。

即便是宗泽,也早明白文中的世界至少不可能出现在当世。

其人要是真信了这些空想,也不可能融于俗世,连任四县都能所任皆治了。

真正让他们激动的,是徐泽在明确提出今后将会建国,并说“活下去”的层次太低后,迎出这面大旗,而旗面上的“大同”呼应了同舟社的“同”。

至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治理模式,他们虽然心向往之,却不敢相信,更害怕社首会相信。

因为数千年以来,勇于实践的华夏先民早就实验了各种能想到的社会模型。

其中,自然不会缺少“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不提只存在于传说之中,并无详实文字可考的上古圣王事迹。

便是天下一统的秦汉之后,仍然有这样的社会实验这位勇于探索的政治家叫做王莽

通过“选贤与能”走上君位的伟大先行者王莽,用自己的头颅告诉后来者千万别再尝试“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空想

其实,王莽新政的出发点究竟是后世意义的“天下为公”,还是借新政之名,复古三代之政,都有很多疑点。

徐泽不是专家,无法给出准确判断。

时人的观点,多是认为王莽实为复古,而非“新”政。

但众人又不是徐泽肚子里的蛔虫,谁能确定社首和王莽想的就不是一回事

而且,一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公”的含义也九百年后有很大的差异。

既有先公祖先、爵称、王臣、祖考等意;也为诸侯之称,如公室、公田;还引申为公共之意,如公宫。

纠结大道为公的“公”是什么具体含义,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因为,大道之行也描述的大同社会,本身就和桃花源记中的神奇小村一样,都是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空想,并不具备可操作性。

不同的是,桃花源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型,华夏历史上曾无数次的在偏远地区出现过。

只不过其真实形态与陶渊明幻想之间的距离,就好比宝相庄严的得道高僧和满身异味的鲁智深一样,远看都是大和尚,近看完全不一样。

而大同社会,在不可确定具体时间的未来,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的修养到达相当高的境界。

也许,可以实现。

至于实现的方法和过程,满篇空想的大道之行也并没有给出一点可操作的地方。

天下大同就是同舟社的最终奋斗目标,至于这个目标达成的时限,徐泽给出的答案是“千年以后吧”。

能够预测二十年后之事的,都是天下少有的奇才。

千年之后的事,谁能知道

这世上可有千年不倒的王朝

同舟社真要能坚持千年,赵遹还不得做梦都要笑醒

但其人显然没有被徐泽忽悠住,坚持要社首慎重考虑。

他的命运已经与同舟社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徐泽一旦行差踏错,赵家也要跟着万劫不复,由不得他不紧张。

徐泽也不敢做同舟社能存续千年的春秋大梦,跨越近千年时空的后世都不敢奢谈天下大同,此时更不敢谈。

一代人解决一代事,历史虽然会在某些时间循环甚至倒退,但终究是要螺旋式上升的。

偃苗助长,人为促使历史直线上升,只会升得越高,摔得越重。

徐泽清楚自己所处的是怎样的时代,也清楚自己所领导的是怎样的团队,更清楚自己的能力极限,他根本就没敢奢望同舟社真能在很多年后创造“大同”。

其人只想给后人留下一个可供借鉴的社会模型

坚持以大道为公、建设大同为立国根基的同舟社,创造了华夏历史上最鼎盛的王朝,解决了很多前人没能解决的问题,并开创了远超历代的盛世。

证明这条路走得通,而且,比其他的路更有力量。

如此,足矣

江山代有才人出,要相信后人的智慧不会在前人之下。

更要相信华夏文明的韧性和传承能力,即便一时的低谷,也总能从过去的历史中吸取养肥,迅速成长。

即便原本的历史线,经历了百年屈辱的华夏,不也浴火重生,坚定地走向复兴了吗

所以,当日徐泽当场给了赵遹和所有期盼“从龙之功”者以承诺

同舟社绝不会复古,但人要有理想,国家也要有,我们的政权发展到最高阶段后便是天下大同。

但在这之前,同舟社至少还要经历初级和中级两个漫长的阶段。

而初级阶段,仍是封建王朝。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