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464章 天下人的天下

水浒新秩序 第464章 天下人的天下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为期半个月的第一期军官轮训圆满结业了。

这次集训的时间虽短,内容却非常丰富,授课、讨论、心得和社会实践等等,内容安排得非常紧凑,效果也非常明显。

徐泽虽然没有明说,但众人都能从授课内容上感觉到即将进行的军制改革,宪曹系统的职能地位将获得大提升。

其实,按照徐泽对军法官的新职责定位,仅仅半个月的集训根本就不够。

要想达到他需要的效果,至少得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

但同舟社的摊子已经铺开,事事随心是不可能的。

不仅军法官队伍要集训,其他的军官和州县官员,甚至胥吏都要分批轮训。

还有共建会的发展也进入了关键阶段,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待共建会全面铺开,运转良好后,同舟社治下各州县的社会改革也要相继展开。

拖得太久,让百姓失去了期盼感后,还得再花大精力重新动员。

徐泽就一个人,再怎么统筹安排,一天也就十二个时辰。

即便不眠不休,也不可能一人做三人的事,他没时间和精力在这事上慢慢耗。

因此,尽管集训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的集训很有效果,自己收获满满,半个月的时间不够解渴,他也只能如期结束集训了。

从学员们上交的课后思考题来看,每个人都有进步,但进步的幅度明显拉开了层次。

这是没办法的事,人与人真的不一样。

有的人悟性高,有的人接受慢,有的人偏向于学习提高,有的人更容易在实践中突破。

这个变革的大时代里,处处都充满着机遇。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竟发,勇进者胜。

徐泽清楚自己的定位,这些事亲力亲为是必须的。

毕竟要开创前人未有之局面,不亲自动手,指望手下这帮生在旧世界,从未见过“前人未有之局面”的部属瞎蒙,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但开好了头、引进了门、领好了路后,就没必要再一直带出山。

人都是有自己思想的,闭门造车,是永远不可能培养出领先时代,又能紧密结合现实需要的实用人才。

即便最听话的孙石,当初不也是生怕被甩掉,非要跟着自己离开延安,远行千里么。

保姆式方法培养出的人才,是经不住各种风险与诱惑的洗礼和考验的。

作为势力领袖,最关键的,是要用好权力和政策杠杆,合理调配各种人才和资源。

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选拔、使用、晋升和淘汰的机制,以此指明方向,让越来越多的人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

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起来后,就能逐渐形成无可阻挡的历史大势。

话虽如此,为了宪曹这根幼苗能够茁壮成长,徐泽还是费了不少心。

除了全程蹲住轮训队,集中精力办集训外,集训结束时,他还为每名集训学员发了厚厚的一本同军荣誉教化指导案试行同舟社的军队自成一体,徐泽已经将其正式命名为“同军”了。

同军荣誉教化指导案试行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重新整理的授课提纲,主要是去掉了一些私货性质的叙述,更加简洁,也更加严谨。

其中,开篇便是徐泽当日给文武官员上的大课根基、信仰、使命。

第二部分,是优秀学员课后思考题汇编,并附上了徐泽的亲笔点评。

第三部分,则是军中授课的方法与技巧指导,这些也不完全是徐泽的经验总结,还有不少是在集训中,学员们自己讨论得出的结论,实践性很强。

没错,在徐泽的构想中,同军下步将在军中开展荣誉观教育。

实际上,同舟社从组建军队开始,徐泽就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同军能有强大的战斗力,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只是受各种条件制约,没能将其固化为制度而已。

尤其是同舟社地盘不断拓展,军队多次扩张后,驻地分散,这个传统便难以维持了。

部队全靠各级军官自发的教育,时间长了,肯定要退回其他军队的老路。

这也是杨喜等人认为同军和历朝出现的强军,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原因之一。

这次集训后,徐泽便指示兵曹发布军令,给宪曹系统增加了新的职司并非后世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教化之职,要求组织者有很强的亲和力,以做到润物细无声;而军法的严肃性,又需要掌军法之权者公正执法、铁面无私,二种品质很难在一个人身上做到完美融合。

幸好,同舟社现在尚处在创业阶段,军队分散驻扎的时间并不长,凭借着徐泽之前打下的基础,很多良好的制度还在依靠惯性运转。

现阶段军法工作要求虽严,任务却不重,让军法官们身兼两职,短期内是可行的。

所以,现行的军中三曹制度注定只是一个过渡。

在徐泽计划中,待时机成熟,还要再改革的。

另外,在荣誉教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时效之前,京东东路各地的驻军实行轮戍制,以方便徐泽随时掌控部队情况。

辽东、高丽等地因为距离更远,情况更复杂,轮戍的周期更长。

因此,徐泽特意留下了要去这两地替换待调整军官的马扩、杨喜当面交待相关事项,并为他们送行。

“来,这个拿着。”

徐泽交给马扩和杨喜的,是二人之前的答题。

两个年轻人都是心思敏感之人,都曾饱尝人情冷暖,又都有各自的抱负和思想。

不同的是,马扩来到徐泽身边后,所接受的一切都背离自己曾受到的教育。

而杨喜离开徐泽后,意识到世界的复杂,担心同舟社的未来。

集训中,他们在答题融入了自己很多的思考和迷茫,都很深入,但不适宜随指导案下发,徐泽特意扣下,并做了长篇点评,单独交给二人。

“社首”

两个年轻人经过这段时间的集训已经脱胎换骨,但仍有些迷茫,这恰是徐泽欣赏的地方。

这样的人,改变很难,但只要真正坚定了理想,将很难再被其他人动摇。

人性的复杂其实远超杨喜和马扩二人的想象,但对志在开创开前人未有之局面的徐泽来说,根本就不是事。

没有了复杂的人性,那还叫人类社会

良性的社会既需要个体牺牲自己的利益以促进社会发展,同时,发展了的社会也要为其成员反馈更丰富的物质文化成果,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都是没有思想,指哪就打哪的“机器人”,这样的社会还有什么活力

还要高瞻远瞩,指引方向的人杰做什么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思想不统一,那便统一思想。

“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才是社会的真实,改造天下其实就是改造人心,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但人心也没那么复杂,性相近,习相远,改变人心先从环境开始,积跬步、小流,终能至千里、成江海。”

“一个人改变不了时代,做得再好,也难逃人亡政息的结局。这天下本就是天下人的天下,最终还是要靠天下人来改变。”

“你们就是种子,就是希望,去吧,天下会在你们手中看到改变”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