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482章 京东辽东一体化

水浒新秩序 第482章 京东辽东一体化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登州大户余四海等人反叛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他们在远洋商社中的股份自然也被同舟社掌控。

徐泽并没有捏着这些股份不放的意思,随即就命商曹放出消息,同舟社将面向治下所有州县配售远洋商社股份,需要者限时到诸城申请。

远洋商社这几年不断做大,其股份对很多人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不过,真要在全境配售,不断稀释之下,就不是那么诱人了。

但不管是出于投资生意,让死钱变活钱;还是投资人情,避免被同舟社当作不识相的顽固分子清算,各州县的头面人物都不敢不重视此事,皆派了人到诸城。

股份认购采取竞价的形式进行,参与者认购热情很高,头脑却没有发热,竞价还算理智。

对此,主持此事的褚青早有预料,股份认购本就不是当日的重点。

远洋商社股份认购会议结束,褚青即宣布了另一条重磅消息同舟社银行组建。

蜀地早年有专门为携带巨款不便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赵宋境内兼营钱币和金银互兑业务的金银铺坊就更多了。

只是,不管是“交子铺户”,还是兼营兑换业务的金银铺坊,业务都比较单一,且交易中都是要收取一定数量的保管费或交易费。

同舟银行却是集储蓄、兑换、放款、汇款等业务于一体,而且储蓄有利息,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创举,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所有人的强烈关注。

赵宋虽然不限工商,可实际上很多生意有明确或者隐形的门槛,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没那个资格贸然一头扎进去,不是吃亏赔本,就是吃官司赔人。

相对于门路更多的城市户,信息落后,交通不便的乡村户赚钱的手段更少,通常只有买地、放高利贷等寥寥几种。

放高利贷确实赚钱,但能做这个的都不是普通人。

任何时代都不缺借钱不还的烂人,或者本分人家借钱后破产,狠下心来要求拿家产甚至家人抵债的事,也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出来。

实际上,此时普通百姓信奉的是财不露白,大部分人家有了很多钱后,若是买不到好地,多半就会挖个地窖藏起来。

华夏人对藏钱的执着简直入魔,钱多了要挖地窖藏,建新房要匣钱镇邪,埋死人也要有钱陪葬

而且,华夏地区物产虽丰,铜矿却不多,还受限于冶炼技术,产能终究有限,不是增加了人力就能增产。

何况,铜炼出来也不能只铸钱,水器、乐器、铜镜、玺印与符节、佛像之类,都要用到铜,缺口非常大。

还有,整个华夏文明圈之内的国家几乎都用天朝的铸币,还特别喜欢用,即便朝廷严令禁止钱币外运,仍无法阻止一些海商为了利益,将铜币一船船地往外运。

这就是包括赵宋在内,很多王朝只要经济景气,就会发生的“钱荒”问题的根源。

朝廷常年开足马力铸币,可无论怎么铸,都不够市场流通之用。

最后,不得不使用沉重不便的铁钱,或者用夹锡钱、铸小钱、当大钱充做足额钱使用,再或者,朝廷明文规定“短陌”“省陌”。

“陌”通“佰”和“百”。

钱币交易中每贯吊、缗钱十足支付一千文,每百文一枚不短缺,谓之“足陌”。

“短陌”出自葛洪的抱朴子“取人长钱,还人短陌”,意与“足陌”相对。

以不足一百之数充作百文行使,俗称“短陌”,一般短陌定数以八十文为陌。

“省陌”比“短陌”更进一层,是以不足短陌定数之钱充作百文使用。

省陌初以七十七文为百,后更为减至七十文以至六十文甚至更少为“陌”。

赵宋官用“省陌”为七十七,街市通用七十五,鱼肉菜七十二,珠珍、雇婢妮、买虫蚁六十八,文字五十六等等。

不管是使用夹锡钱、铸小钱、当大钱,还是“短陌”和“省陌”,实质都是金钱交易中官府对百姓的盘剥,是透支官府信用的做法。

徐泽相信日后同舟社一统天下后,经济总量肯定要比赵宋大得多。

换句话说,也就是需要发行的“钱”要多得多,但铜矿就这么多,不会因为同舟社换了赵宋坐天下,就能把铁变成铜。

不在取得天下之前,解决钱荒的问题,难道还要等到那个时候,再用这些传统招数透支新政府的信用

靠行政手段,严查百姓窖藏钱币或者向外国走私钱币

信不信,朝廷诏令一下,窖藏的、走私的反而更多

同舟银行的开设,是徐泽解决钱荒问题的第一步。

首任行长是曹孝才,三年前,在海上初次见到这个精明强干有担当的辽人时,徐泽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其后的几年时间,一直在考察和培养其人。

褚青公布消息后,就由曹孝才介绍银行相关业务。

大户们对本身有需求的银行储蓄、汇款业务兴趣浓厚,对放款业务却心怀疑虑。

赵宋熙丰变法的青苗法为什么会失败

除了官吏为了政绩,摊派放款瞎搞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朝廷“低利率”的青苗贷,影响了民间高利贷者的饭碗。

这些人担心同舟银行的放款,会如青苗贷一样,由官府强行摊派,“与民争利”。

以同舟社的组织度,若是降低利率,再依托共建会放款,他们这些人手中的高利贷以后还能放得出去

曹孝才明确回复同舟银行是自主运营的商业机构,不会与同舟社行政系统捆绑。

储蓄任凭储户自愿,放款需要审核资质,不是你想要就能给你能放款的,更不可能摊派放款。

曹行长的一番解释,打消了大户们的顾虑。

徐泽的目标,是要横扫民间高利贷者,至少要铲除他们合法存在的土壤,但这个艰巨的任务,显然不是起步阶段的同舟银行能够完成的。

因此,徐泽才授意曹孝才和褚青二人制定分阶段的发展战略,先减少阻力铺开摊子,掌握金融命脉再说。

在场之人无不是脑子活络者,都能看到银行的美好前景,很快就有人想到比储蓄更好的生钱点子。

有大户询问褚青,既然同舟银行是自主运营的商业机构,民户能否入股,或者更进一步,干脆自办或集资办银行

其实,开设银行并非徐泽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之所以到现在才放出来,是有多方面的考虑。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客观规律,比如银行所需的专业人才培养,就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且,银行做起来难,模仿起来却很容易。

金融体系是国家政权的命脉,出任何差错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更不可能容忍他人插手。

但同舟社之前只是困于登州一隅的区域性政权,没有极其雄厚的资本,以及极强的威慑力之前,如何能防止其他势力插手其中,甚至反客为主

褚青得徐泽的授意,并没有把话说死。

其人坦言银行是新生事物,具体如何运营,怎样管理尚需认真探索,为治下社会稳定计,同舟社暂时不会放开民间银行的限制。

大户们虽然眼热这种能日进斗金的聚宝盆,但正因为太赚钱,反而更谨慎,才会询问褚青的意见。

自古以来,真正暴利又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无不是官营,官府没放开限制前,贸然插手其中,嫌命长了不是

得到了准确的答复,众大户反而松了一口气,把注意力转回了储蓄和放款的具体款项上,曹孝才之前就做足了准备,拿出两张大表,对着表给众人分析。

同舟银行的储蓄利率分活期和死期两种,死期又分几个档次,即便最高的二十年死期的利率都不算太高,但再不高,也比把钱放地窖中藏起来发霉要强得多。

当即有大户表示愿意储蓄,有人带了头,其余人哪怕是为了表达对同舟社的拥护和支持,也必须表达储蓄的积极性嘛。

而放款除了需要相应的抵押和共建会作保以外,还有政策倾斜。

如开荒、养田,购置牛、骡和农业机械等,便比房屋翻新、投资经营更容易申请放款。

但也有一些经营性项目例外,贷款更容易申请,而且在活动期间,兑换、汇款还有一定的折扣优惠,立即让众大户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这些项目,表上并没有特别没有注明,只有褚青和曹孝才知道,这些项目都服务于同舟社的一个计划京东辽东一体化战略。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