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492章 稀里糊涂的战争

水浒新秩序 第492章 稀里糊涂的战争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白高大夏国腹地,朔方。

三月的朔方依然有些寒冷,但河泊开始解冻,草地已经返青,正是“塞上江南”一年最好时节的开始。

往年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牧民骑着马儿唱着民谣,驱赶关了一冬已经有些脱膘的牛羊出来撒欢的场景,今年却被令一番景象所取代。

遍地的牛羊消失了,“纯朴欢乐”的牧民也不见了,清晨的薄雾中,随处可见一群群的宋**士。

之所以是“一群群”,而不是“一队队”,自然是因为这些军士遭遇意外情况,受到惊吓,仓惶逃路,再也无法维持基本的行军队形了。

宋兵数量庞大,溃兵虽然慌不择路,但逃跑的总体方位却是明确的,都是向西。

因此,如果能够穿透薄雾,从远处看的话,居然还像建制完整的军队。

实际上,经过多年的残酷战争锤炼,西军早就练出了能打也能跑的高超本领。

他们即便是溃逃中也能保持一定的战力,只要统兵将领站出来,还是能够与敌进行缠斗的。

溃兵逃跑的方向之所以一致,自是因为西面是半月前他们出兵的地方宋国的乐州原秦凤路湟州。

二十三年前公元1096年,宋、夏两国发生了一场超大规模的战役第二次平夏城之战。

此战打了整整三年,夏国遭遇重挫,“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

彼时,辽国为了自身安全,出面干预,年轻的哲宗皇帝“亦为之寝兵”,表现了极强的胜战决心。

最终,宋军不仅击溃了夏国梁太后亲自统帅倾国而来的“百万”大军,还在泾原和熙河两路构筑了三座重要的军事堡寨。

凭借此战取得的军事要点,宋国重新确认了从兰州经黄河到会州,再沿天都山北峦穿过没烟峡,最后抵达平夏城的统治,取得了两国交战的战略主动权。

从此,宋夏两国攻守之势彻底扭转。

宋国依托这几个军事要点步步为营,逐步蚕食夏国国土,并在十年前最终完成横山地区攻略,夏国失去了防御宋国的最后屏障,只能苟延残喘,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在这种形势下,宋国只需要采取守势,就能生生拖垮夏国,根本不需要再进行任何军事冒险。

所以,这次由宋国乐州方向发起的春季攻势,是一起完全没有必要,甚至极其荒谬的军事行动。

正因为荒谬,才让夏国毫无防备,以至于开战初期,宋军突飞猛进,轻易就打到了夏国腹地来。

这一战,不仅把夏人打懵,宋军的底层军汉们也打得稀里糊涂。

据说此战的原因是去年夏狗的频繁骚扰惹恼了官家,专门派童太傅到泾原路,亲自统大军对付夏狗。

朝廷这次的决心很大,不仅乐州刘经略出兵了,听说兰州、会州、环州、延安府、绥德军等方面全都有出兵,大宋这架势是要一举荡平夏国。

灭夏啊

上两辈的老西军将士,听到这个词可能还会充满激情,可这一辈军汉已经快没有这个概念了。

失去了战略主动权的夏人这二十年来一直处于守势,就没有再攻进大宋腹地之内过。

年轻一代西军将士对夏人的残忍和无耻,只来自于长辈老兵的故事中,对他们来说,杀不尽的夏狗才是好夏狗。

若是夏国就这样灭掉了,延夏诸路不就成了大宋腹地大部分背靠本乡本土作战的西军将要何去何从

而且,此战前朝廷出于保密考虑,担心被夏狗的探子提前探知,直到战前才进行了简单的动员。

灭国之战真的有这么简单,这么儿戏么

朝堂上大老爷门的想法,军汉们不懂;

能不能灭掉夏国,他们不知道,虽然心里的确不大愿意,但这种事他们操心了也没用;

他们只关心赏赐能不能到位,还有自身的安全有没有保障,赏赐再好也要有命花不是

刘法刘经略相公是什么人

威振夏国的名将,西军之脊

以刘相公那火爆脾气,这一仗要是不能打,他会出兵

没人知道刘相公是怎样想的,但乐州的两万大军却在他的率领下,顺利推进到了夏人的统安城下。

结果,在这里,宋人遭遇了夏国晋王李察哥带领的数倍敌军阻击,双方展开了此战开始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战。

宋军稀里糊涂地出兵,稀里糊涂地接连胜利,稀里糊涂地遭遇重兵阻击,这一仗打得是真正的稀里糊涂。

而夏人却非常清楚,这一仗要是再败,夏国就真有覆亡之危了。

双方士气和将领的作战决心完全不同,战果便可想而知。

李察哥是刘法的老对手,宋军越境刚越境,他就得到了消息,故意引诱刘法到此处,准备当然很充分。

其人将夏军列为三阵,以严密阵型阻挡刘法的前军,又派出一支精锐骑兵,翻山越岭,绕到宋军背后进行夹击。

双方激战长达七个时辰,从清晨打到夜幕,宋军前军杨惟忠、后军焦安节、左军朱定国相继战败。

刘经略只好组织仅剩的中军和右军进行决死反击,终因兵力悬殊而失败,其人只能乘着夜色掩护撤军。

刘法不愧名将之名,即便遭遇大败,仍能维持军阵不散,并分出断后部队,有序组织撤退。

结果,撤退了七十里左右,已经到了清晨时分,欲要通过珠固峡时,被夏军绕道追击的部队发现并包围,宋军顿时乱成一团。

道理谁都知道,但大难临头,不是每个人都能保持清醒头脑。

薄雾之中,前方的珠固峡似是择人而噬的凶兽之口,后方夏狗的喊杀声不绝,本就惶恐不已的宋军士卒更加慌乱,原本就极力维持的队形顿时全乱。

薄雾中,大军崩溃,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绝大部分的人都失去了冷静,四散乱跑。

“都他娘的别跑了,想活命的,快到老子这里来”

一片慌乱之中,借调乐州的延安府武卫军第三指挥都头韩五的大嗓门穿透薄雾,清晰传入人耳中,众军士仿佛找到了主心骨,赶紧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跑去。

“五哥,咋办”

苏格带着十几个部属最先跑了过来,其人身为枪盾手,体格雄壮,跑路中盔甲跑散了,早不知丢到了哪里,整个人身上还蒸腾着热气。

“就你一个楚四呢死在哪里了”

“五哥,五哥,俺还活着,哈哈,苏格不死,俺咋死得了”

就这一会功夫,约莫有四十人循声跑了过来,韩五骑在马上,环视众人。

“这里离乐州还有好几百里,像你们这样乱毬跑,一个都别想回去”

“五哥,你说吧,咋办,俺们都听你的”

“对,俺们都听五哥的”

韩五跳下马,拔刀大喝。

“咋办有卵子的,就跟着俺,杀回去”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