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505章 江山乱

水浒新秩序 第505章 江山乱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五月初一,东京城出了一件奇事。

有一家茶肆的伙计大清早醒来,睁开朦胧睡眼,就见到一只似狗非狗的生物蹲在自己的床榻不远处。

其人尚未完全睡醒,迷迷糊糊爬了起来,走进了那生物查看。

只见那东西体黑有苍鳞,长着一个驴脑袋,两颊像鱼一样,头上的眼色正绿,顶上有角,座极长,于其际始分两歧,有声如牛。

正是传说中的龙

这伙计彻底被吓醒,惊叫着跑了出去。

茶肆隔壁军器作坊有几个做工的士兵循声赶了过来,见到这异常生物,几人相顾而视,会心一笑。

几个傻大胆未请示上官,便将这似狗似龙的怪物抓了回去。

然后,杀掉吃了

大宋人天生对一切稀奇之物充满好奇之心,茶肆发现龙的消息不胫而走后,特意跑到茶肆来看稀奇的人越来越多,但那龙已经不见了。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东京百姓自是脏话连篇,将那发了癔症的乱叨叨的茶肆伙计狠狠地一通骂,那倒霉蛋兀自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真见到了龙。

却不知隔壁军器监里,几名吃了“龙肉”的士兵,正拍着肚子抱怨天气太热,吃了狗肉燥得慌,晚上还得破费钱财再去甜水巷去火。

这事只是传为一时笑谈,神仙遍地走祥瑞真就多如狗的东京百姓啥没见过

惊了骂了笑了闹了过后,也没几个人将这事记在心上。

至于甜水巷中传出“吃了龙肉金枪不倒”“一夜御九女”之类的无稽之谈,更是没人当回事。

结果几日后,东京大雨如注,连下数日,自西北牟驼冈连万胜门外马监,居民尽没。

宰执相率出城郭视察水情时,大水已破汴河堤。

情况危急,自内侍以下直至役夫尽皆担草运土障之,仍不能约束水势,反而越涨越大。

期间,黄昏时分,西北有赤气亘天,方起时折裂,有声,然后大发。

后数日,又作声益大格格,且久,其发更猛,其中又间以白黑二气。

赤气多自西北,俄又东北,又延及东南,其声亦不绝,迨晓乃止。

天灾、异象再加上之前的降龙被吃的传闻,有人趁机造谣说前番龙现,此时水大水犯都城,定是那被吃掉的神龙在复仇。

东京城中谣言四起,天子甚惧,诏户部侍郎唐恪决汴南河以护宫城者。

唐恪不敢领命,上奏“水涨而决,是无可奈何。今决而浸之,是为弃民,臣不敢从”

结果,城南居民冢墓俱被洪水浸泡,还泡坏了天子数月前藉田亲耕的庄稼。

至此,水势愈猛,直冒东京安上和南薰两大城门。

天子无奈,又诏府界监司募人决水下流,遂由五丈河出,大水一路东去,下通梁山泊,乃平。

大洪水尚未退去时,天子忧心如焚,也不能寝,亲近之臣无不小心侍奉。

不想,赵佶身边却跳出来一个二五仔,欲要趁机搞事。

起居郎李纲上论都城积水为害疏

“国家都汴百六十载,未尝有变。今城面巨浸,湍悍峻激,东南而流,其势未艾,或淹旬时,因以风雨,不可不虑。夫变不虚生,必有感召之灾;灾非易奭,必有消弭之策。望陛下断自宸衷,诏廷臣各具所见而采行其说,济危图安,以答天戒。”

赵佶看到此疏,气就不打一处来。

身为亲信近臣,李纲不帮忙还捣乱。

水都淹到城门了,这个时候“诏廷臣各具所见”,能具什么“所见”

以朝堂众臣的死德性,除了相互攻讦尽扯蛋,还能干什么正事

天子怒李纲迂腐不晓世事,斥其人归家闭户反思。

李纲却不识好歹,乞直前奏事,以尽其愚妄无知之言。

皇帝彻底失望,乃诏“都城外积水,缘有司失职,堤防不修,即非灾异,忠言谠论,未始不求,岂假天灾”

随后,又降诏“纲挟奸卖,直送吏部与监当”。

没过几日,又降李纲一官,发配沙县监税。

待大洪水有退去之势,之前不愿治水的唐恪却乘小舟观察洪水之势。

刚好皇帝登楼远望,问左右,远方小舟上是何人,对曰户部侍郎唐恪。

未过多久,洪水退,天子召唐恪入对。

赵佶劳唐恪之功曰“宗社获安,卿之功也。”

唐恪从怀中掏出疏,对答“水阴类也,至犯城阙,天其或者以阴盛之渐警告陛下乎愿垂意於驭臣邻,远女宠,去小人,备夷狄,以益谨天戒。”

天子心情正好,嘉纳其言,一时传为仁君名臣之美谈。

东京城的水患终于退去,清淤赈济,寻访民间疾苦之事,自不用皇帝亲自操心。

至于大水一路东去,造成的灾害,更没精力去想。

天子很快就被一封尚书右丞张邦昌转交的密奏给整懵了。

赵宋朝廷寄予厚望的徐泽独扛李子义部贼军大半年后,突然抛下本部兵马,出现在了贼军的后背,并迅速控制青州、淄州和济南府三地。

因为事发突然,且同舟社一路“和平接收”各州府,没有兵荒马乱,自然不会造成社会动荡,一切都很平稳,外人甚至不知这三地已经变了天。

直到知密州事兼京东东路经略副使徐泽合济南淄青三府州兵马平贼乱疏的密奏送到东京,赵佶才知道京东东路彻底完了。

在这份密奏中,徐泽先用大段篇幅描述了苦抗贼军的登州惨状民生凋敝,百业荒废,“生民尽去十之二三”,社会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大半年过去,登州始终看不到一兵一卒的增援,也没听到朝廷出击贼人的消息,已经顶不住了。

危急时刻,徐泽只能冒险渡海,只身前往青州、淄州和济南府,动用朝廷授予“行遣一切事物”的经略之权,劝说三地兵马合击贼军。

幸赖三地文武守忠义,识大体,还认自己这个朝廷任命的正牌经略副使,主动交出军政大权,全力配合自己平灭贼人。

在密奏的最后部分,徐泽列举了李子义起兵以后,每每料朝廷先机,一再调动朝廷兵马等异常之举。

其人大胆推测朝廷中肯定有奸臣勾结贼人,通风报信,蒙蔽圣听,陷害忠良,坐视自己以一州之力与贼人打生打死。

徐泽坦言为防止走漏消息,让贼人有了准备,不得不先斩后奏,密奏传至东京时,他已统率三地兵马入潍州抄敌后路了。

徐泽除了劝天子一定要揪出朝中奸臣外,还提醒朝廷速速调拨三地兵马后续所需的甲械、粮草和赏银,万勿让忠勇的将士寒心。

随密奏送来的,还有三地文武官员的签字和用印,以示徐泽确实是按朝廷给予的合法权力调动兵马,并无逾矩之处。

这份密奏都是先送至尚书右丞张邦昌手中再转交天子的,落款时间是四月初一因徐泽故意拖延,加上洪水阻城,耽误了整整一个半月

赵佶看完密奏,只觉手脚冰凉。

因刘法之死造成的被动局面还没有完全消除,西军军心未定,东京城又遇如此大洪水,京东东路更是彻底失去了控制。

莫非真是天要亡赵

朕敬天何其诚,为何会这样

怎么办

该怎么办

“童贯在哪里”

“回官家,泾国公还在兰州督军攻打震武城之前被夏人占领。”

“快,快召童贯带兵回来”

“官家,西军尚未安定”

“混蛋等西军安定了,朕的江山也早没了”

“是奴婢这就去,这就去。”

李彦急匆匆倒着退出福宁殿,出门就甩了自己几个大耳刮子,暗恨自己得意忘形,多嘴惹祸。

就听天子朝另一名内侍发话。

“传蔡京、郑居中、王黼速速进宫。”

s宣和元年五月东京城茶肆有龙的传闻,及之后的大洪水和赤气亘天异象等事并非杜撰,而是源于史书。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九朝编年备要、宋史等史书中均有相关记载。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