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524章 顽抗义军者必惩

水浒新秩序 第524章 顽抗义军者必惩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两浙路,秀州治所嘉兴县。

“元帅,那狗官又上城了,让我上去射死他”

见到秀州知州王子武再次上城鼓舞巡城鼓舞士气,城下的义军头目庞万春立即向北路军元帅方七佛请命。

方七佛的眼力比起有神射之称的庞万春差不了多少,自然也注意到城墙上的动静,其人看了看城墙上警惕的官兵,摇了摇头。

“算了,官兵站在城墙上,弓弩射得更远,不能再折损老兄弟了。”

“可是,元帅,我们已经在嘉兴城下”

“我知道,急什么急这狗官的小命先存着,老子带了这么多的人过来,还怕攻不下这座破城”

方七佛打断了庞万春的话,他话说得很硬,其实心里也有些毛糙了。

其人引大军前来,结果打了整整四天,还拿不下嘉兴县,方七佛心里也有些焦急,但急也没用,“义军”士气虽高却难维持,强要蚁附攻城,死的人多了,士气会狂降。

圣公起事已经三个多月,取下杭州之后,就回到清溪县集中精力治理越来越乱的“国政”了,前线打仗的事,基本丢给了方七佛、方杰、王寅这些“元帅”。

方腊当初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攻破了六个州,其后一个月,坐拥六州的“义军”却只拿下了一个越州,还是从婺州出发的鲁智深、王英部“偏师”。

不是方腊不想继续攻城拔寨,而是他遇到了大麻烦,没办法再如起事之处那般狂飙猛进了。

如同滚雪球下山一般,初时还可以轻易控制,到后来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快,任何试图为其降速的人都会被其无情碾压。

任何事物急剧发展都会有弊端,方腊领导的“义军”在三个月的时间里,由最初临时拼凑的千余人到后来的数十万,扩张之速,世所罕见,问题自然一大堆。

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组织度低,军纪极差,若是找不到某部“兵马”的头目,就是其“上上级”也很难对其有效管理。

方腊领导明教这么多年,并不是不清楚这些问题的危害,他也想过整顿军纪,加强组织建设,但都因为缺“人”越整越难,而不得不放弃。

甚至,因为“义军”结构松散、组织度低、军纪极差的问题,到现在为止,其人都不清楚自己的“永乐”政权治下究竟有多少人,又有多少“兵马”。

圣公方腊领导的明教“起义”,至今为止,都没能给深受朝廷暴政的百姓带来光明,却带着他们一起释放人性中的极恶,让本就昏暗的两浙路越来越黑暗。

为了仇恨,为了财富,甚至只是为了放纵内心潜藏的**和破坏欲,每天都有人在纵恶作案,每天都有人醉生忘死,每天都有有罪或无辜的人受到“净化”。

这种混乱状态对各地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首当其冲是生存艰难的下户,但上户看不到社会秩序恢复的可能也开始厌倦,原本只是中立观望的士绅地主们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倒向了官府一方。

方腊率众屠钱塘城,展现自己的“霸道”之后,不仅没能获得社会精英的投靠,反而将这些人推到了更坚定的对立面。

就在上个月,永乐政权之下的祁门、常山、龙泉等县,因为本地上户的鼓动先后发生了叛乱。

而朝廷一方,在天子下诏砍了几个贻误战机或弃城而走的武将,并将其家眷没入教坊司后,各地官员终于意识到自身职责所在,再不敢有半点大意。

各地对方腊放弃了幻想的士绅纷纷们捐款纳粮,积极支持官府备战。

官府则一面征集青壮紧急编练,一面修缮城防设施,一面还加强境内治安,严厉打击明教活动。

此消彼长之下,“义军”攻城略地受到的阻碍便大大增加。

起事之初,只要组织万余手握锄头棍棒的“义军”,站在城下喊几声官兵就弃守而逃的情况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了,每一座城池,甚至坞堡,都要拿人命去填。

方七佛便是引六万“大军”,将嘉兴县围了个水泄不通,要是换成两个月前,守军见到这么多敌人,早就跑掉了。

但如今秀州守军死不投降,知州王子武更是不顾危险,每天都上城鼓舞士气。

“义军”缺少攻坚手段,面对这种人力充足的“坚固”城池,劝降、蚁附、冲车等方法用尽,守军都坚决反击,便束手无策了。

顿兵坚城,对士气的打击极大,而且大军在外极难约束,每天都有头目自行带人离开“筹集粮草”,又不断有人来投靠圣公。

身为“元帅”,方七佛不仅要承受攻城不利的压力,还要想办法维持越来越差的军纪,每在嘉兴城下多待一天,都意味着更大的危险。

“都说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元帅发了话,众头目七嘴八舌,说了一大堆意见。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众人之长,还真找到了破局的办法。

说来也简单,方七佛之所以会陷入困境,乃是之前是急于求成,幻想秀州诸县的官兵和其他州县一样不敢抵抗“义军”,没有做好长期围城的准备才陷入被动。

既然取巧不行,那就用笨方法,方七佛结合众人的建议,对攻城方案作出了调整。

其人除了留下断绝城中守军与外界联系的必要兵马外,再将其余人马编成六队,昼夜掘土不停,一面垒土为山,一面以垒土为掩护挖掘地道。

这种战术,基本是为攻守双方人数悬殊,守军又意志坚定时的“标配”战术,“义军”人数多的优势能得到充分发挥,官军龟缩不出,城破是迟早的事。

但这种战术也不是没有风险,主要有两点

一是六万人的大军人吃马嚼,后勤保障的压力极大,好在两浙路不缺粮,暂时还承担得起。

二是须得提防朝廷派来的援军,掘土极耗体力,疲惫的大军很容易被援军击溃。

幸好当前形势下,朝廷被京东李子义死死牵扯住,根本就派不出援军。

至于江南各地的援军,方七佛倒是希望他们能过来,围城打援,集中优势消灭官军的有生力量,可要比一座座城的逐渐拔除要简单得多。

自各地上户看清“义军”的所作所为选择对立后,方腊收到的江北消息就越来越少,以至断绝。

其人只能根据朝廷越开越高的招安条件,做出朝廷大军被李子义死死拖住无法抽调精锐兵南下的判断。

决心已定,方七佛对众头目宣布作战方案,为鼓舞士气,其人许诺道

“攻破嘉兴后,王子武以下所有狗官全部点天灯,屠城六天不封刀以后,所有顽抗圣公大军的城池都要受到惩罚”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