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572章 乱世必生的名将

水浒新秩序 第572章 乱世必生的名将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为了应对童贯仓惶逃跑之后可能出现的东京乱局,早间从南乐镇大营开拔时,徐泽便命时迁、关胜各率本师人马南下增援在南乐县的牛皋部。

他给牛皋的最新命令是统帅三个师沿南乐县、清丰县、濮阳县、卫南县一线向南推进,威逼开封府,并接管各地州县,防止出现混乱。

牛皋部大军快速南下,必然会留下大片的防御空档。

因此,让王禀统三万宋军随王禀进京“护驾”时,徐泽才会特意安排武松带两个师“护送”,并要求南下宋军的兵甲必须全部打包。

王禀是个优秀的将领,清楚当前的形势,更明白自己的重点任务是什么,路上一直都很配合,没有提任何过分的要求,只是在到达清丰县后,出了意外。

奉牛皋之命留守清丰县的龚旺向武松汇报,之前留守濮阳县的宋军偏师刘延庆部再次逃跑了。

正常情况下,南乐镇宋军溃败的消息不可能这么快就传到濮阳县。

但刘延庆是个非常出色的将领,其人仅仅凭借同军增加的斥候密度,就做出了事情有变留在濮阳不安全的判断,竟然又赶在牛皋率军到达前果断逃跑。

此事再次说明了一点某些人真具有常人无法企及的危险感知能力和善跑天赋,总能在危险来临的前一刻逃之夭夭。

须知道刘延庆不是一个人,他之前曾统率四万精锐兵马,这么快就败下阵来,这件事一旦传到东京,造成的轰动效果绝对会非常大。

一面是童贯率领的主力音讯全无,一面是刘延庆率领的偏师被叛军打败并一路跑回开封府,以赵宋朝廷应对军事危机时的惊慌,绝对会出大乱子。

得知这个消息,王禀心态大乱,不敢再随大队人马缓慢南下了,其人当即请求武松许他统部分精锐尽快南下。

武松也知事态严重,立即遣人向徐泽汇报这一新情况,并将宋军分成两部。

六千精选兵马交由王禀统率,在周通部的“护送”下急速向南进入开封府,其余兵马则由闻达统率跟随其后继续南下。

王禀心忧东京局势,一路急赶至滑州境内,直至见到进驻韦城的牛皋,其人都没能追上“长跑健将”刘延庆。

一旦让刘延庆带兵入京,朝廷必然会出大变故,王禀心忧如焚,动了再次分兵的念头。

“祸事了牛将军,麻烦你替我收拢照管这些人,本将”

牛皋很清楚王禀的想法,未等其人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

“王统制,恕俺直言,俺都追不上的人,你更追不上。俺估摸着,开封府应该已经乱了,靠你手中这四千走路都打瞌睡的兵马,回到东京只会坏事。”

牛皋没说错,王禀之前不顾疲劳,急着赶路,“精选”的六千宋军一路竟然跑掉了小三成,到韦城时只剩下了四千三百人。

王禀还想再分兵,带这么一点人回到开封府,不仅稳定不了局势,还会制造更大的恐慌。

敌人影子都没见到就一再跑路的刘延庆并不是傻子。

恰恰相反,其人对局势有着很清醒的认识,甚至可以说,这类人就是天生为乱世而生的保命专家。

刘延庆非常清楚同军一旦南下,大宋王朝将有倾覆之危,身为统兵将帅,自己手底下掌握的兵士才是保性命换富贵的本钱。

只是,其人之前连番仓惶逃跑,到濮阳时身边仅剩四千从东京带出来的兵马,加上其后陆陆续续逃过来的几百人,总数仍不及五千。

带着四千多惊乱之军回到东京,啥事都做不了,还有极大可能会被愤怒的天子砍了脑袋。

但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没有兵那就自己“征兵”。

刘延庆决定逃跑时,便以“十万叛军南下,宋室将倾,进京揽勤王保驾天功”为借口,分兵四出,将濮阳、卫南、白马、胙城等地的禁军、厢军、乡兵等所有能带走的“兵马”搜刮一空。

待刘延庆进入开封府时,麾下竟然又聚集了两万多人,对外号称五万。

刘这点人虽然不中用也不中看,却是东京急切间最强大的武力倚仗,至少保住其人的性命是足够了。

赵宋内部矛盾深重,早就民怨沸腾,各地全靠衙役、军队、弓手等暴力弹压才勉强不至于发生暴动。

弹压地方的力量突然被刘延庆抽走,原本勉强压制的矛盾便会弹,一些平日里作恶的官员见势不妙也跟着逃跑,如此一来,地方管理更加失去约束。

先得知这些消息的豪族大户出于自保以各种形式聚兵,而早就不安分的泼皮游侠们盼的就是这一刻

刘延庆的不负责任的抽兵行动,使得失去弹压的开德府和滑州两地社会秩序迅速崩溃。

牛皋部大军南下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就有十几个“好汉”领着各自的“队伍”投奔改朝换代的“仁义之师”,趁机“起义”“替天行道”的“好汉”则更多。

沿途各县城中都出现了杀人放火、抢劫民财、冲击官衙的恶性案件,而乡野之间逃避战乱的百姓也不绝于道。

开德府、滑州两地社会秩序急速崩溃的结果,就是让紧随刘延庆身后的牛皋“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不得不分出大量兵力整顿各地社会秩序。

从某种意义上讲,此举成功拖住了叛军前锋快速南下的步伐,刘延庆确实是挽救赵宋危亡的大功臣。

即便以牛皋的胆大,推进到韦城也不敢再南下了。

这一路下来,其人总算是彻底明白了当年北海会议上,社首为什么要煞费苦心地阻止众人“同舟全天下”。

仅仅是一府一州的失控就如此棘手,真要是改朝换代,该有多大的动乱

不过,以上只是牛皋的视角,王禀自不会关注这些,他的注意力全在东京。

“那该怎么办”

“等左右不过是晚一两天的事,你手里没人,回去能做甚”

王禀稍一想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真要是按照之前的想法,带着疲惫兵马回到东京,没有遇到刘延庆还好,遇到了还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

“嗐”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