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水浒新秩序 > 第578章 覆手为雨

水浒新秩序 第578章 覆手为雨

作者:江湖野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4:28 来源:就爱谈小说

在少宰王黼被贼首徐泽凌迫的三天前,赵宋的另一位重臣也遭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河北西路信德府原刑州尧山县很不幸地迎来了一群快要沦落为匪寇的溃军。

仅仅是过了一晚,城中就有六家大户被朝廷大军“借粮”。

乱世之中,有枪就是草头王。

大宋还没有亡,河北西路也没有乱,但任谁见到堂堂太师率领的“朝廷大军”兵甲不全,官兵面上疲惫、惊恐和戾气交织,也知道忤逆了他们,马上就是乱世。

好在被“借粮”的几家家主都非常识时务,积极配合,笑脸相送,倒是没有出现刀兵相见,家破人亡的恶**件。

正常情况下,这种过境溃军不可能久留,最多住上一两晚就会走,真没必要为了身外物招惹这些过路神仙。

实际上,溃军确实没想在尧山常驻,次日一早就收拾好行装,只待早饭再次拔营,送走了这批瘟神,折腾了一宿的尧山将再次恢复平静。

忠州防御使辛兴宗刚把一包首饰装进鞍袋中,辛道宗就闯了进院中。

“二兄,那老阉货不愿走”

辛兴宗抄起马鞭就向自己的四弟抽去,低声喝骂。

“嘴巴放干净一点太师可是咱们的衣食父母咱家老子当年都要听他调遣的。”

辛道宗一把抓过兄长的鞭子,嬉皮笑脸地道

“嘿嘿,这院子里不就是咱两兄弟嘛,怕啥”

“哪也不行现在形势还不明了,留着他还有大用,要是出点意外,咱们再到哪里去寻个太师来”

“好好好,我听二兄的就是,现在咋办”

辛兴宗没有回答四弟的提问,反问了一个问题。

“杨总管是什么意思”

“那老狐狸怎么可能有准信,让我问二兄呢。”

二人说的“杨总管”乃是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兼知怀德军事,怀德军都总管杨炯,字惟忠,也是当前除了童贯以外职位最高者。

辛兴宗的职务虽然不算高,但其人是前湟州知州辛叔献的次子,三个弟弟企宗、道宗、永宗,以及堂兄弟彦宗、庆宗等皆在军中为将,势力不小。

这次兵败,随征的兴宗、道宗和庆宗三兄弟逃跑时竟然一个不落,在溃军中颇有话语权,杨炯才会征求他的意见。

“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劝劝太师。”

辛兴宗向有主见,丢下四弟就出门去寻童贯的住处。

当日,童贯屯“数十万大军”于南乐镇,因后路被截,同军将至,极端恐惧之下,官兵竟然失去控制,争相奔走,大半人马折在了黄河中。

彼时,过河的官兵本有数万,但童贯以下将帅尽皆胆丧,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赶紧跑路,跑得离同军越远越好。

败军跑了整整一夜,直到次日未时,所有人又饿又累,实在跑不动了,童贯才清醒过来,急忙命人清点手下兵马。

清点的结果让他欲哭无泪,跟上其人的兵士仅剩四千余,到了这个时候,童太师才知道大祸临头该如何向天子交代

其实,彼时若能定下决心留在原地,并派人四下收拢溃兵,至少能得万余人。

但夜渡黄河的恐怖场景还历历在目,众人皆已丧胆,谁还敢留下来面对随时都可能出现的同军

再说,几十万龙精虎猛的大军都败得稀里糊涂,冒着奇险收拢仅仅万余胆气已丧的溃兵又有什么用

这个时候,徐泽都不用派大队人马来,哪怕只是一两千人的偏师跟上败军,就能将这群惊弓之鸟屠杀干净。

不敢留下,就只能吃了饭继续跑路了,但众人很快又为往哪里跑的问题犯了难。

童贯虽然害怕天子责罚,却知道自己最终还是要面对现实,计划先向西到相州,再往南,走卫州进入开封府,一路收集各地兵马进京勤王。

但随征的武将们却苦苦劝谏太师,说相州、卫州兵马稀少,难挡叛军偏师一击。

为今之计,只有先往真定府,以观徐泽动向,若形势危急,再入太原府,调集河东、陕西诸路兵马南下,方可有所作为。

南面的东京危在旦夕,众将却提议北上调集根本就赶不上东京之变的军队,这个建议是典型的南辕北辙,但这些人出这个主意绝对不是因为犯蠢。

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徐泽打败朝廷大军后,将会做什么

南乐镇大败以后,朝廷在大名府以南已无雄兵可以阻挡徐泽进京的步伐,哪怕是脑子不怎么灵光的人也知道,徐泽下步必然要率大军进京。

而兵力空虚,疏于防御的东京遭遇同军这种行军速度极快,攻坚能力极强的军队,又会发生什么

童贯自幼进宫,见多了人情冷暖,其后又统军多年,见识了太多野心辈,非常清楚徐泽若是就此进京的严重后果。

身为叛臣的徐泽此时就攻下东京城,并将宋室一网打尽,绝不可能就此坐天下,反而是乱天下的开始。

别的地方勿论,据有山川之险的河东、陕西、蜀地、江南等地守将肯定要打着为大宋尽忠的名义,行割据地方之实。

诸将“有所作为”云云,也不是真的要统军南下,而是想借之前皇帝授予童贯宣抚两河、陕西的职责,“合法”割据河东和陕西,就是明目张胆地裹挟童太师。

至于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的一点,同军太可怕了,没人敢再回去送死。

朝廷若是挺过了眼前这场危机,肯定要找人承担败军丧师致东京于险地的罪责,有谁能比关键时刻远遁他地的统帅童太师更合适呢

不过,如今的形势,大宋有极大可能会灭亡。

瓜分大宋遗产的时候,又有谁能比童贯更适合做招牌和傀儡

其人最多不过是借诸将之间的矛盾保住性命,就算为了身后事,本就没几年好活的童贯也不会做无谓的挣扎。

没办法,不比乱世可以拥兵自重的武夫,身为天子私奴家臣,去了根又垂垂老矣的童贯天然不具有在乱世割据的可能性。

宦官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皇帝,若是授予其权力的主子没了,或是失去号令天下的威望,身在边地的宦官就只能任人宰割。

因此,尽管心里很清楚部将们的想法,但兵败之后,威望尽失,童贯别无选择,只能被部下裹挟着一路跑到信德府尧山县。

待辛兴宗先找杨炯、赵明、刘镇等人交流了意见,再一起去苦劝太师继续上路时,

童贯却要坚持在尧山继续等一等,原因这里距离大名府不远不近,安全有一定的保障,等确认了徐泽的消息再走。

其人毕竟统军多年,对众将的秉性摸得还算透,众人各有想法,最后只能折中只等一天。

童太师之所以要留下来,并不是有什么绝死反击的手段,而是借此机会,表明自己的立场,不能随意让人揉搓。

但任谁都没想到的是,其人这一等,还真等来了转机。

当日上午,受徐泽之命的石秀终于追上了童太师率领的败兵。

得知徐泽遣使来寻自己,童贯敏锐地意识到自己有救了。

诸将裹挟童贯,也只是为了增加即将开启的乱世筹码,却没人敢与是否决定开启乱世的徐泽公然对抗。

因此,石秀一行顺利见到了童太师,其人张口就问

“太师一路跑到尧山,莫不是不想回东京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