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一生一世,江南老 > 第二十四章 三叩常相伴(3)

一生一世,江南老 第二十四章 三叩常相伴(3)

作者:墨宝非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2:54 来源:就爱谈小说

昭昭回到家里,心里空,在沈策住过一晚的房间转着,撤换床单,把被他藏在柜子里的被罩和床罩全洗了。锁上门,擦地板,刷浴缸,想把窗户打开。冬天冷,想想作罢。

西语课的论文未完成,她和阿姨道过晚安,锁自己在书房。

没开灯,先开了文档。

手指在台灯开关上悬着,再无动作,是因为看到了文档里陌生的修订。都来自沈策。他在大段落前写了两行字,大意是他的西班牙语仅限听说,读能应付,不精于写。

寥寥几句,用了中文:

华夏数千载历史,早将人性剖析完整,如今诸多论调,都是老生常态。

战国有一贤士,才学傲人却家徒四壁,其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君子,重学识,轻富贵,求的是:忘怀得失。

为何说是“求”?人之所以为人,是有“欲”,有欲就有得失心。无论谁,都无法做到全然忘怀得失。君子以此为约束,一生修正自己。

君子苛己,宽人。舜帝常自省,早有古载。

唐有韩愈,曾论君子:“责己也重以周,待人也轻以约。”

他们见自己,周身是错,处处不足;他们对旁人心怀宽容,见一闪光处会由衷欣赏。伪君子恰相反,常自足自喜;对他人不见优点,例数缺点,此为“以圣人望于人”。

至宋明,文人承前人言论,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流传至今。

单此一点,我华夏自五帝至今始终观点统一,教诲后世。

君子不怠,戒妒。

懈怠让人困于方寸、坐于井底,妒忌使人言语可憎、行为失常。

妒忌之恶,古有:妒刻、妒痴、妒害。因妒而刻薄、痴妄,继而陷害于人。人性有许多弱点,无法根除,只能自控,妒忌是极具攻击力的一种。过度的嫉妒会让人变得凶恶。他们深知其害,时时克制,终身与己搏斗。

……

沈策转而说到“藏锋守拙,委身低处”的处事之道。让她想到曾在心中形容他是砂下名刃,恰与这一段相合。

他谈及“守和藏”,引述了一句兵法: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昭昭对着电脑笑了,后半句是: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沈策更适合后一句。

她在黑暗里,通篇阅尽,陷入了不真实的虚幻中。

如置身庐山霜雪中,水上有亭,他将大氅脱下,披于身,倚在厚铺的坐席上,同她说话。而她偎在炭火旁,隔火望他。他赏雪,她赏他。

她被闹钟唤醒,恍恍惚惚在床头,意识随壁纸上的山水不停走了几万里。梦太乱,时而文字,时而他。沈策电话随后而至,她滑进棉被里:“算准你要落地,醒了没下床。”

电话那端,是澳门机场的嘈杂外音,有粤语、英语和中文。

“说这种话,是想我再飞回去?”他说。

她“嗯”了声。

她想到那几日他伏在自己身上,她望天花板,只见他脸一侧的轮廓,还有自己的手。

科技发达也不好,一眨眼世界两端。从昨夜,她发现自己并不熟悉他。数日的耳鬓厮磨,沈策于她只是露出了山峦一角。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越辽阔,越会吸引她。她多了解他一分,便陷一寸,本以为无法迷恋再深……即刻能推翻。

“我看过你写的了。”

“抛砖引玉,”他说,“几句皮毛。”

她轻声说:“自我嘲解的功夫不错。”

他笑:“嘲解,嘲解。有嘲,才有解。”

两人低语,好似他出远差,不日就回,谁都不露伤感。

先前因为沈策在,妈妈不想打扰兄妹相处,没多说,让她对退婚的事再考虑几天。沈策离开一周后,她和妈妈通了电话。电话接通后,母女俩相对沉默了一会儿,妈妈先笑了:“什么母亲,什么女儿。本来想给你一条捷径,看来你不需要。”

昭昭的心在这句话,终于落下,带着鼻音撒娇:“谢谢妈。”

当初妈妈也是一意孤行,坚持离婚,放弃了因婚姻得到的股权,带着三岁的自己离开。祭祖之年,昭昭初见庞大亲族,只觉新鲜,却不懂那年的沈宝盈正是浴火涅槃,重攀顶峰。

“是什么样的人?”妈妈笑着问。

“是……和哥一样的人。”

昭昭不肯再说。她和沈策有约定在,他治疗的这段日子,不宜有任何风波。等两人再见,再找时机公开。事有轻重缓急,眼下沈策能恢复健康,是唯一重要的事。

如她先前推测,妈妈转达了表外公的意思,不能把苦心教出来的人才让给外人,要昭昭完成学业后,为沈家效力。她自然没有异议,给了妈妈满意的答复。

沈策情况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能连着一周陪她电话。坏的时候,不认得她。

昭昭为了使自己不要陷入无望的情绪泥沼里,在申请读硕期间,先跟着导师的步子,旁听各类课程。她大学学的金融,硕士选了金融分析,是一年制。想读完,再回家里做事。妈妈对她学什么不过问,都是积累,当初让她跳芭蕾,也没想过要培养出来一个舞蹈家,是想养养她的韧性和气质,为此还开过她玩笑:“学芭蕾没白学,看,走路永远不会驼背。高兴时,自己能跳两步,自己给自己助兴,多好。”

可惜,人生无法被规划,变数常在。

见面的日子从半年,推到一年,隔年盛夏过去,由秋入冬。

转年,昭昭回香港过年。沈叔叔从沈策生病,终日忧心,不大像过去到处为了生意飞了,留在沈策最爱住的小楼,调养身体。妈妈负担起长房的大小事,也常住港澳。

长房人丁单薄,过年都不见几个人。

“长房只剩大伯和我,”沈叔叔微笑感叹,“大伯有一个孩子,是独身主义。我呢,也只有沈策一个儿子……”可惜病了。

昭昭不言语。妈妈提过,沈叔叔这一年常说,长房多难,怕断了血脉传承。

“你的男朋友最好入赘,”沈叔叔认真和她谈,还是头回过问她的私事,“若能姓沈,我们长房还能多些人。”

“我哥不是好多了吗?”昭昭轻声安慰沈叔叔,“过年,要说吉利话,想吉利事。”

“他近况如何,我这个父亲也难说得准。沈衍和他都是有主意的孩子,两人一起,对我从不交待实话,”沈叔叔把书桌上封好的红包拿来,温声道,“明年带男朋友回来?”

昭昭没得说,低头笑,眼睫垂着,隐去会令人起疑的伤感。

不止想阖家欢,她更想替沈策尽一份陪伴孝心:“好,明年。”

描金的字是“阖家团圆”,昭昭手指沾到的红包一角的金粉,惊讶看了看手指。

“这是你哥哥写的,前两个月让沈衍带给我。”沈叔叔解释。

她迟迟无法移开视线,真切体会到了“见字如面”。

他的字有雄秀之气,锋芒尽显,摸上去似能刮破手,和“阖家团圆”这类自带暖意的话其实不太搭。沈策曾在那段里写:“常人之敌,是旁人,君子之敌,是自身。”

对沈策来说,恐怕最大的敌人,就是他的锋芒过盛。他的毕生功课应该是隐和收了。

除夕,她去看花房。

这花房改装过,几年前这里和澳门相似,现在截然两种风格。澳门那处是玻璃墙,全白木架,以高大遮目的绿色植物做了一个迷宫布局,让人联想到绿野仙踪。

此处花房仿照她在蒙特利尔家里的风格,重新用木质材料搭建过,外壁屋顶养着不畏寒的植物,窗旁也挂着一盆盆。满目的绿,裹缠屋顶和玻璃窗。

她能想象得出,春夏换上应季植物,会是繁花锦簇。花裹着房子,房子里再养花。

花匠要回家守岁,临走前,指昙花说这几日会开,指铃兰说这植物喜冷,千万不要好心办错事,搬进去。

日落后,月光渐显。

顶楼泳池的水入秋前被方干了,空留沉灰的池底。她在蒙特利尔住久了,习惯极冷常降雪的气候,看月旁的乌云,还在想,深冬时节,该不会要下雨吧?

念头未消,雨点落到她鼻梁上,继而是上唇……

躲进花房的她四处找干净的毛巾,没有,只好抽茶座上的纸巾,擦着脸,找寻不到伞。妈和沈叔叔都睡了,此处离电梯间最远,不值得在雨大时跑回去。左右无事,想等雨小。

最静时,茶座上的电话响起。

昭昭的心扑通扑通跳得急,响到第二声,她抓起话筒。

听筒里,同样有雷声。

“手机没接,猜到你躲在花房。”

昭昭的手把沾湿的纸团攥着,攥的越来越小,如紧缩的心。离上一次通话,两个月了,还是在去年,跨年前,他说会去蒙特利尔过新年。后来情况急转直下……

“春节一过,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新年了,”他问,“有什么心愿?”

一道闪先过,雷声紧追而至。

“我……有个哥哥,想他平安。”年复一年,她心境始终在变,对他的迷恋一分不减,却开始体会他的心境。她想和他一起,什么都不做,不谈恋爱,不做情侣都可以,唯一心愿是能多见见他,陪着他。

“还有吗?”

“让我想想,”她指甲抠着自己的掌心,克制着语调,“我还想陪他过二十六岁生日。”

“他生在初夏,还有几个月。不嫌等太久?”

“不算什么,”她轻声说,压着泪意,“我等他的时候多了。”

“好,知道了,”他说,“正好,最近也没空闲。”他说的似忙于公务。

“就知道……”

两人握着听筒,都在笑。

“过年,要守过年的规矩,”他说,“记得穿红,石榴红裙最好。”

“明天除夕了,现买裙子怕来不及,”而且冬天穿不冷吗,她问,“哪里的规矩?没听过。”

她听得他一声笑,直觉不对,回神想,莫非是暗指石榴裙下臣。

她眼前是殷红的虎刺梅,右后是嫩黄夹着一抹蓝的鹤望兰。茶座这边水仙最多,春节里水仙花开得最好。似乎每年春节见到水仙花,才算过了年……

昭昭想找类似石榴花的红,没有:“你这花房好看,我舍不得走了。”

“是吗?”他说,“那就留在那,等着我。”

这话格外震耳,在窗外的雨声里,让人体味不到真实。她身体比意识快,要去找他,腿磕上茶桌。茶具相撞,被沈策知道。

“不用出来,雨正大,”他话不断,从话筒传来,“等我找伞。”

句句像真的,但这一年多,两人约了无数次,都被取消……“哥,你过年不许骗我。”

“不骗你,”他笑,“家里伞都去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