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一生一世,江南老 > 第三十七章 砂下见名刃(1)

一生一世,江南老 第三十七章 砂下见名刃(1)

作者:墨宝非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2:54 来源:就爱谈小说

那年,临海郡疫情四起,一户十人能死六七。沈策带她逃离父族,趁着月色背她往深山走。“哥……我想回临海,”她趴在哥哥肩上,“山里冷。”

三月倒春寒,冷得很,山里更是。

沈策衣着单薄,把最后的衣裳都给她穿了,她不是自己冷,是怕他冷。

“回不去了,”背着她的哥哥说,“他们不让我们回去。”

……

山里有庙,夜里路过的人,都不肯进庙,他也不带自己进去,而是露宿在了树上。她睡在哥哥怀里问,为什么大家都不进去,宁肯露宿山林。“这里能避风挡雨,夜里常有山贼野寇露宿,对寻常人来说更危险,“哥哥说,“而且庙里有佛,大家都认为不带贡品,不敬。”

她想想:“娘说,佛祖一开始是个皇子,为救众生才出家。为救众生的佛,怎么会因为没有贡品,就要惩罚人呢?”

他远远看那破庙,仿佛看到了盘膝而坐的佛像,竟觉得自己妹妹说的对。

那晚,昭昭的病情最是凶险,在外边实在冷,他抱她进了庙,真遇见了一伙落草为寇的逃兵,那些人见沈策一个少年,抱着个额头包扎、昏迷不醒的女娃娃,将篝火的一角让给他们。沈策见人家好心,告知自己怀里的妹妹染了瘟疫,避到了佛像后,墙角休息。

她在深夜苏醒,见光里那些人凶神恶煞的脸,还有刀,想到哥哥说的山贼,抓他的手。

“不怕。”他安慰。

“哥你要背不动我,先把我扔下,”她反而着紧他,“扔下跑得快。”

那边没睡的一个年轻的寇匪,听的笑:“你哥就算不扔下你,你这病也活不了几天。”寇匪家人都死于这场瘟疫,知疫情严重,说话不打遮掩。

她这才懂,不是要给哥哥娶嫂嫂,嫌自己麻烦,埋了省事。是因为她再活不了几日,养着浪费口粮。她不再吭声,往沈策怀里钻,头靠在他肩上。自此后,是病得难受,还是伤口痛,还是累了,冷了,都不出声。沈策知道她被寇匪的话伤到,低语安慰,五岁妹妹的小手捉他的衣领,摇摇头,仍不肯言。

他背她走了一日,倦意浓,搂她睡着,到天亮,睁眼醒来,妹妹已经不在怀里。静了一瞬后,察觉到小小人怕人偷走包袱,独自趴在那上边睡。她懂得不多,但晓得那是哥哥带出来,两人唯一的财物,哥哥拎了一路,她便守了一夜。

“这包袱不值钱,”他把她抱回来,给她查验额头伤口,“丢了便丢了,你要被人抱走,哥哥才会和人拼命。”

“他们说,人死了谁都见不到。不管生前多亲,死后都见不到。”

“谁说的?”

她指了指早燃尽的木柴。在那群寇匪走前,她追着问的。

他应把准备好的干净布条掏出来,给她重新包扎额头,见她眼睛红红地盯着自己,不禁一笑,轻声哄她:“一夜没睡,就为这个?怕死了见不到哥哥?”

她点点头,靠到他肩上,眼泪往他脖子里流。

“哥不会让你单独上路,”他说,“上天入地,都会跟着去。昭昭在哪,哥哥在哪。”

她破涕为笑。

五岁的年纪,哭也容易,笑也容易。

她不懂瘟疫厉害,也不懂哥哥带自己进山,是怕传染给无辜的人。她只记得,两人都病了,时好时坏。哥哥将少年所学一句句教她,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至百家言论,至春秋……

她问哥哥,为什么始终在山里住,哥哥答她,霜雪压庐山,无处可及。他带她进山,是等山雪。两人初春入山,至盛夏离开,她不愿走:“不是要等山雪吗?”

“不等了,”他骗她,总有办法,“先去柴桑,等冬日再来。”

她信以为真,从身后搂着哥哥的脖子,离开庐山。

在深山里住了数月的兄妹俩,狼狈得如同路旁的流民乞丐。

到柴桑那日,在姨母家的后院,几个表姐妹,听说是临海郡一族的沈策来了,拥来围看。族里人常说,哥哥八岁就舞得起大人才提得动的青铜戟,大家都说哥哥天生神力,日后必是名将。还说古时惯用重兵器的都是一方王侯名将,项羽的霸王枪,吕布的方天画戟,乃至神将李靖用的描金戟都是重兵器……“拿得起重兵器,方能以一敌千,破城池如履平地。”她学舌大人的话,有板有眼。

表姐妹们慕名他久已,见他蓬头垢面的样子,一阵哄笑,原来临海郡的沈氏出来的男人都如此落魄,比柴桑沈氏的男儿郎差了太多。昭昭听不得人取笑哥哥,急得红眼,沈策见妹妹被这种逼哭,反而是笑。为了让妹妹不要再急红眼,他不得不去刮面、更衣,再出来,是少年俊美,姿容远胜女子。

可当表姐妹们对他好,昭昭又急红了眼,惹得沈策又笑。

母亲和父亲都属沈氏,不过一个在临海郡,一个在柴桑。

两个沈氏数十年前就不大和睦,母族这边并不愿意收留兄妹俩。从母亲过世,他带着妹妹一直寄人篱下,在临海郡是,在柴桑也是。为养活妹妹,他不得不早早从军。

兄妹俩聚少离多,每每沈策归家,对昭昭来说就像过年。

两年后的一日,沈策趁夜从军营回来,将她悄然带离柴桑,寄养去了远房舅母家。他留下一年军饷,叮嘱舅母不要对外说这是沈策妹妹,藏好她,日后必有重谢。

从这一日起,数年间,出了定期送来的银两,再无家书。

哥哥说,他要开始一统南境,吞并诸郡,会树敌无数,此番安排是为保她平安。

那时她七岁,对哥哥的安排似懂非懂,却开始明白一件事:

沈策不是只有她,他还有男儿的抱负。他离家、离开她,不止是要谋生活命,还心存着平战乱、安四方的志向。

数年里,她只能凭一次次的捷报,知晓他还活着,屡立奇功。

舅母眼看他声名鹤起,却不回故里,将妹妹一人丢在此处,抱怨连连,将沈策定期送来的银两全部克扣,不给她一文钱。那时在南境,承袭汉时惯例,倘若一户有女子十二岁仍不出嫁,这一户缴纳的税银要按五倍来算。

舅母耐着性子,等到她过了出嫁年纪,仍不见沈策归来,抱怨更多,开始找媒人给她说亲。昭昭怕自己被强行送嫁,终于忍不住,给军营去信,问哥哥何时归家。这一封家属石沉大海,没有回信,数月后有人途经柴桑,传回沈策口信,仅有四字:不日将回。

那日,她在后院的屋子里抄兵书,急匆匆的脚步声灌入耳中,拉开门的是表姐的婢女。这婢女和她要好,日日听她说哥哥,竟也被感染,遇到和“沈策”二字有关的事,都会面红激动:“快,你哥哥来了。带了兵,谁都不见,只见你!”

她心像要从嗓子口冲出来,险些摔到地上,匆忙跑出。

为省家用,昭昭整个雨季都只穿木屐,跑起来真是要人命,在石子地上,敲得奇响,脚心也被撞得发麻。

一进院子,四个穿粗布衣的男人,手中扣着刀柄,齐齐望来。

这几个男人是沈策的心腹,都知道一个秘密:新晋的车骑将军有一个胞妹藏在某处,为防仇人报复,将军就是再想念胞妹,都不敢探望一次,或是来一封家书。

那时昭昭除了哥哥,从未见过真正的兵卒,一和几个猛将打照面,脚步停住,不敢再走……直到木门被人推开。

朝思暮想的哥哥,站在敞开的木门当中,他不再是当初走时的那个少年参领,在这几年,他已经从骁骑将军,到了三品辅国将军,再到今日的二品车骑将军。

短短四年,他声驰四海,离武将之首的“大将军”之位,仅差了一步之遥。

兄妹俩对望着。

“哥……”她一低头,含着泪笑,“你还认得出我吗?”

她可是从幼童到了出嫁年纪,才等回了他。

眼泪掉在木屐上,还有自己的脚趾上,她哭得止不住,也笑得止不住。当着这些陌生人的面,手背不停往眼睛上擦。

“还是喜欢你小时候,”他嗓音低沉,“会主动跑过来。”抱住我。

沈策要给她擦眼泪,她死活不肯,把满脸的泪都擦到他身上:“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死在庐山,庐山都比这里好。要不然就被叔叔埋了,死了你还能年年给我上坟,都比这里好……”

哭得是越来越厉害,话也是越来越离谱。

众人大笑。

生死场上的男人们,想笑就笑,管他什么尊卑,放肆得很。

沈策也笑,笑声沙沙的,如风过竹林:“你哥哥多年威望,快被你哭完了。”

她被身后的笑声弄得脸红,红归红,不肯撒手,唯恐撒手他立刻就走。他拍她的手背:“时间紧迫,来不及多说了。”

她心一沉:“一炷香都待不了吗?”

“对。”

她的手指搅在他的腰带后:“下次……”

“你藏身的地方暴露一次,就不能再住,”他说,“没有下次,这次就要跟我走。”

她以为自己听错了,推开他,胸口微微起伏着,在巨大的惊喜中望住他。

“这一次无论生死,你都要跟着哥哥了,”他笑着问她,“还不去收拾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