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一生一世,江南老 > 第四十章 血中现红花(1)

一生一世,江南老 第四十章 血中现红花(1)

作者:墨宝非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2:5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回到军营的车骑将军,像没有山上的一场男儿泪。

他在篝火旁,割烤羊赐今日有功的将士,酒一坛坛亲自开封,传给部下们。醉酒的沈策醉卧虎皮,凤眸里除了火光,再无其它。

十七将笑言,这一次大胜,封王指日可待。

隔着一个帐篷的她,在帐外的胡笳声中,卧在榻上,闭上眼都是山坡上从未见过的哥哥。她把他亲手给自己雕的骨制骰子,在榻上,旋转着。

“下边兵卒说……将军心狠,连自己的嫡亲师兄都不放过。为了做大将军,才下刀杀的。”

她按住还在旋转的骰子。

“还说……”

“他不得不杀,”她见不到自己掷了什么,却还盯着那骰子说,“张鹤是投奔西面,你以为君主给他高官厚禄,就会信任他?他败给嫡亲师弟,只能一死证清白,死在昭也刀下,起码尸体在我哥哥手里,能送回北境。”

沈策对她讲张鹤临别的一句,就是在说:若败,要沈策亲手杀了他,尸身带走。

张鹤受不起再被疑,死在阵前,是一位名将最好的归宿。

元喜是她的婢女,而兵卒随沈策出生入死,算是最亲近的一批人,也会如此想他,何况是外人。知己难寻,想找一个理解你的人都难。若要人人理解你,难于登天。

山坡上,沈策没答她的话。他想要什么,她知道。

她只在书中见过一统天下的局面,想象不出何为太平。董卓之乱后,长安尽空,关中二三年难见行人,洛阳城焚烧殆尽。自此分裂不休。

将军卸甲,万民各得其乐,是怎样一番景象?

沈策首战告捷,带兵继续西伐,命人把昭昭送回柴桑。

沈宅在柴桑取闹市,她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宅院,在门外,望了又望,送她回来的那个弟弟于荣说,将军命人建这个宅院,建了四年。每年建好,复又扩建,因为军职一直变动。

“将军自建,从未住过,要等你回来。”

有人用荷叶捧着一块鲜嫩的豆腐,追着他们,不停对着她举起手中的豆腐,于荣抽刀要拦,她认出是幼时豆腐摊的人,笑着嘱元喜去买。

沈宅石墙高三丈,比寻常宅地要高,更像城中城。墙外还有沟濠。

墙内有庭院,庭院后又是一道高墙,再进入是屋宇。

她脱鞋上廊,穿过数个房间,推开哥哥的房门。大将军的册文和印玺已送至,摆在空桌上,等着沈策。

“哥哥送我回来,是因为被参奏了?女子在军中,乱了军纪?”她拿起那印玺。

于荣迟疑着,点头:“是。”

她莞尔,果不其然,若不是被迫无奈,他不会让自己离开半步。

沈策连战连捷,就在和西面主力大军最后一战前,接到了圣旨。

皇帝以封王为由,让沈策带十七将回京。

朝中大臣日日争论,沈策西伐,显露野心,声望更是与日俱增,若速战速捷,更会万民称颂。皇帝让他临战回京,以立君威。

再让文臣上奏,以穷兵黩武、不顾民怨来形容,降沈策威信。

沈策不得不留下主力军,和西面主力对峙,自己带最心腹的一万七骑兵,回南境受封,为防天子设伏,他称病留在临海郡,并不入京。

柴桑沈策,天子授玺,封临江王,食邑万户。

沈策为表忠心,放弃封地。

“皇帝如此怀疑,将军卸甲算了。”元喜不平。

她摇头:“卸甲就是死。哥哥树敌无数,仇家都在等着他势弱。猛虎自废齿爪,不会有人感激,只会群起攻之。”

“张将军如此,将军也如此,怎么都不得信任。” 元喜叹气。

她笑笑,没说话。

于荣为保护昭昭,提前回到柴桑,因此躲过了一场沈家军的浩劫。

武陵郡守叛乱自立,在沈策返回西面战场的途中,以十万大军将沈策和十六将困于荆州。昭昭从接军报一夜,就没睡过,到最后人开始恍惚。

全部回来的消息都是必败,不日必败……

就连皇帝派来监看柴桑的将军,也开始下令撤军。沈策一死,柴桑就是必争之地,他不想冒死守着这块地方。

那夜,数万军马离开。

昭昭带着于荣,冲上去拦那位将军的战马,恳求他不要撤兵,不要放弃柴桑。

一旦这里没有军队,就是一块肥美鱼肉:“柴桑是军事要塞,落到外人手里,对南境没有任何好处。求将军为南境,死守柴桑。”她拦着马,死活不肯让。

马上人挥鞭,打开这个已经失了势的沈策胞妹。

昭昭被伤了肩,被元喜抱住,怕她被撤军的马踢伤。元喜不停哭,她不懂为什么明明都是南境的人,却没人愿意守着这里。

昭昭不言:就算柴桑失守,南境再次四分五裂,有兵权就会有自己的土地,这个将军当然不会为了和他无关的柴桑浪费兵力。

江水岸,只剩下柴桑儿郎,还有沈策留下来不多的水兵。

昭昭从被接走,就跟着哥哥西伐,回来又深藏在沈宅,这里的兵士没有见过她的真容。等到监看的军队离开,昭昭让婢女收拾衣物,来到江边军营。

住沈策的帐篷,陪他们守江水。

……

“我不是柴桑人,幼时在临海郡,来柴桑两年,又去了武陵郡,”昭昭看着江中巨浪,在初秋风雨中,冒着雨和婢女说,“可是,是柴桑收留了我和哥哥。”

这里也是哥哥从军的地方,从一个小参将到封王,都在守着的地方。

“将军若败了……”元喜在想,他们还可以去西面,西面还有沈家军。

“我哥不会败,”她含泪笑,手中是刚拿到的密报,一万七骑兵尽灭,沈策已亡,“我哥是将星临世,怎会败。谁都会败,他不会。”

荆州鏖战,沈策麾下大将战死十三人。被困沈家军仅剩五百余人,个个眼通红,指缝里全是血。他从尸山血海走出,仿佛阎王殿爬出来的鬼王。

江水之王,一战震慑四海。

回柴桑,他命人把沈宅大门封闭,不接贺信,不接贺礼。

他洗干净手,脱了鞋,光着脚沿长廊,往水榭边去。

沈宅的水榭,造得独特,旁边没有围栏,木地板旁就是池塘。

瘦弱的背影凭栏倚,全然忘了裙角被风吹落水面。那水,浸透了裙角,还在一点点往上走,欲要在布上走得更远。

沈昭昭的美,在军营早传开。今日更胜往昔,让他想到: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后半句,他不能想。

沈策虽有心理准备,可当那双盈盈含水的眼睛,带着陌生和戒备望向自己,他还是窒住了。“昭昭。”

她不答,手指捻着一个小骰子,骰子有六面,上下都有凸起,被她捻一下,就会像小陀螺似的,在地板上转好几圈。

咕噜转两圈,咕噜再转两圈。

于荣说,她从被救上来就意识不清,不再认人。现在看,比他想得更严重。

他要再叫她,她先压住骰子,冷清清地说:“你们这些人,见我哥落难,一个不留。给大将军的贺礼还在前厅,都拿走。”

沈策哽住喉,半晌,轻声说:“将军迟早要回来,留着吧。”

昭昭不再看他,接着转那个陀螺骰子。

沈策身受重伤,心腹大将仅剩四人,再无力西伐,沈家军仓促撤回……也给未来的南境留下无数隐患。沈策深知后患,却无可奈何。

他深居府中养伤,白日里,精神好些,就陪着昭昭。

沈策认为,白天昭昭看得到自己的脸,看久了,总能想起来。

昭昭始终把他当成外人,临阵撤兵、抛弃柴桑的人,对他全是冷言冷语。于荣怕沈策听到这些无益养伤,他反而笑说:“她斥责的越狠,越说明心里有哥哥,我听了高兴。”

骂的久了,他不还嘴,昭昭觉得他似乎没那么坏,偶尔问他,对自己哥哥的看法。沈策这辈子估计也就此时,能够厚着脸皮,把想到的夸赞的话,全都用来夸自己了。不过这一招确实灵验,昭昭渐把他当自己人。

终有一日,昭昭同他推心置腹,说了有关西伐的一段心里话:

“从回到柴桑,我常设想哥哥的处境。数百年来,改朝换代的都是手握军权的人。我是皇帝,以前史为鉴,也会怀疑哥哥,”昭昭轻声说,“你看,灭亡晋朝的就是一位北府军的将军,为了获声望,两次北伐,其后弑君。我哥哥的西伐,与他何其相似……”

沈策不语,这些,他早有料算。

她苦笑,柔声又说:“可如果我是哥哥,也会西伐。你不西伐,三年后西面劲敌势大,到时就真是饮马长江,投鞭断流了。那时,第一个遭受洗劫的就是柴桑。你看看外边,柴桑受劫,谁会管?谁都不会管……除了他。”

昭昭没有说“我哥哥”,而是“他”,细微变动,其中包含的感情差之千里。

面前的少女无知无觉,低头玩陀螺骰子。这是幼童的玩具,初到柴桑,他给她雕过一个,转到一,哥哥练剑,转到二,哥哥练刀,三练枪,四读兵书,五做杂事,六才是陪昭昭。

她都记得,沈策能辨得出,她只有在转到六,会忽然一笑。

隔几日,他深夜就着黄黯的烛火,雕好一个新骰子,每一面都是六。

到昭昭屋里,他掀开纱帐,将骰子塞到她枕头下,把旧的换走。睡在榻上的人忽然翻身,追得摔下床,栽到沈策怀里时,还在拼命抓他的衣衫前襟。

深夜动静引来睡在外间,贴身守着的于荣。

火光亮了一霎,被沈策抽剑砍灭。

昭昭自幼靠辨香认他,他怕有亮,她又找不到自己。

昭昭并不清醒,没哭。婢女跑进来倒哭得厉害。

于荣捂住脸,跟着呜咽低喘,他哥哥于华死在荆州一战,少时征战沙场、福祸与共的十三个兄弟全死在了荆州。沙场儿郎不言泪,当着外人不能哭,躲在没人能见的闺阁里才敢流泪。

沈策一手抱昭昭,一手拍于荣的后背。

柔软的手,扶到他的脸两旁。女孩呼出的气息,柔而轻,带着湿气,落到他的眼睫上……他以目光锁住她。

月光里,她的唇微抿了抿,低头,放弃了想要做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