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一生一世,江南老 > 第四十二章 血中见红花(3)

一生一世,江南老 第四十二章 血中见红花(3)

作者:墨宝非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2:54 来源:就爱谈小说

金石丝竹,隔一道屏风,催动里边的男人和女人。

里边的人解衣卸冠,褪去衣衫,她看得掌心出汗。沈策握她的那只手极热……两人手中的汗濡成一片。一声带着微喘的“郡王”,在她耳边炸开一道惊雷。

昭昭猛收手,别过了头,看琵琶弦动。她耳中尽是心跳如鼓,五音俱乱,六律皆毁。

沈策以幽深目光锁住她。

在更多的交融声中,他忽然击掌两下。

所有人都像悬线的傀儡,静住了。只有屏风后的男人起身,冷静套上衣裳。

“郡王要去何处?”舞女拉男人的手。

“秦商姑娘,是在叫本王?”沈策慢慢开口。

那女子身子一僵,望向屏风后。

纱帐阻挡,昭昭看不到她的面孔,但能猜到上边的变化。

沈策对乐师打手势,众人悄然退出。假扮沈策的男人穿好衣衫,绕到屏风后,接了于荣递来的剑,肃穆立于沈策和沈昭昭身后,是沈策身边剩下的四将之一晁衍。

“秦商姑娘说,心有沈策,”他隔着屏风问,“却为何辨不出谁是沈策?”

卧于席的女人渐冷静,理好衣衫:“南境除了沈昭昭,没几个女子真正见过郡王。郡王这么问,叫秦商如何答?”

沈策静视屏风后的武陵佳人,等她往下说。

秦商端正跪坐:“南境闻名于世的两个女人,一个在宫里,另一个就是秦商。郡王有能和朝廷抗衡的军队,和帝王抗衡的威望,也该有和后宫比肩的妻子。秦商来,不是来求将军收留,而是寻明主。”

秦商听不到回音,倒了杯酒,又说:“我以为柴桑沈郎与旁人不同,哪怕是疑,也敢放于身旁。江水之主,为何不敢见一个孤身投奔的人?”

秦商指面前的酒,邀沈策共饮。

沈策不为所动,转身,木门被于荣和晁衍拉开。

“沈策!”秦商听到门的响动,不再镇定,追到屏风后,被于荣横剑挡住,“你既不信我,为何来见我?”

……

昭昭拉他的手,沈策以目问询她。

“让她做个明白鬼,”昭昭在他耳边说,“死也不会太痛苦。”军中之谍,死是唯一下场,既然被发现逃不过一死,做个明白鬼总好过这么死。

沈策见她心软了,手掌覆在她脑后,目光放柔:“好。”

他复又回身:“我做参领那年,率军突破重围,你弟弟死在昭也刀下。弟弟死后,你无亲族依靠,孤身去了武陵郡。为向我寻仇,已蛰伏九年。”

“……你既知这些,为何要来?”

“姑娘名扬天下,若能和你相伴数月,风流之名即成。不止今日,沈策日日都会来。你为寻仇,我为借名,你我各取所需。”

他又道:“但有一句你说错了,我不会杀你。三月后你可以留下,本王许你和晁将军婚配。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回去。”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当着昭昭没说:他这半载是假逍遥,借此养兵,和昭昭相处太久,身边没有别的女人,因此引来揣度。坊间已有传闻,沈策有特殊癖好,执着于胞妹沈昭昭。为了昭昭,他需要一段风流韵事,需要像一个正常男人,去爱慕一个正常女人。

她和沈策离开船舱,跟随而出的三个将军都忍着笑,偏偏谁都不出声。她闯入时的理直气壮都散去,倒背着手,看江水岸边迎风飘展的一面面幌子。

“不理直气壮了?”他同她玩笑,“晁将军面皮薄,被你撞见这种事,怕几个月不敢见你。”

“本来也不常见。”她还在嘴硬。

“不如这样,我们给晁衍一个面子,躲他几月?”

躲?她不解。

沈策指岸边,画舫靠了岸。

那日午后,一艘不起眼的小船载二十人渡江。自此,柴桑夜市,最惹眼的不再是沈昭昭的画舫,而是秦商的。晁将军替沈策日日登船,寻欢作乐。

而被传“风流”的沈策,已在千里之外。

他们混在柔然商队中,沈策牵着马,拉着她的手,在守城将的眼皮底下,进了洛阳城。沈策以柔然语道谢后,带昭昭寻了一个不起眼的客栈,落脚休息。

店家帮他们拴马,发现昭昭一直盯着皇宫内的佛塔,笑说:“那是当世第一佛塔。”

“永宁寺塔,”她点头,“我们就是为了它而来的。”

笈多王朝的僧人说,洛阳有一座永宁寺塔,据传达摩祖师一百五十岁途经此地,此塔为平生仅见,双掌合十,口唱南无。塔身光是金钉就用了五千多个,塔上的金铎有一百二十个,悬于每层塔檐上,常常随风相撞,声音悦耳,可传数十里。

她对沈策提过一次。

当时是在江边,她望江水上沈家军的上百战船,给哥哥讲从笈多王朝僧人那里听到的佛门典故:“他们说达摩渡长江时,没有坐船,而是在岸边折了一根芦苇,立在芦苇上渡江。一苇以航,由此而来。”

没几日,沈策命人给她打造一艘形如芦苇的小舟

关于永宁寺塔的故事,沈策一直许诺带她看,昭昭没当真,毕竟洛阳是敌境,危险重重。没想到,今日真来了。

“想不想以后住这里?”沈策见她望佛塔出神,问她。

她诧异:“住这里?”

他颔首:“如今北境分裂,各有一个将军扶持一个傀儡皇帝,占据长安、洛阳为都城。京中朝臣以此为警示,已经上奏,要逐年削我的兵。”

“削兵权,就是想要你死。”没有兵,沈策就会是众矢之的。

他笑:“我不会给他们机会。初夏后,沈家军将广招兵马,三年后渡江一战,自此北伐,再不回南境。这也是唯一的生路。”

她不语。还有一条生路,两人就此离开。

但沈策不会选这条路,他不是一走了之的人。

他为日夜护她,和她假扮夫妻。晚上住客栈,她睡床榻,他席地。夜夜昭昭都枕着自己的手臂,在榻上,看着月下他的背影。

四周都像被墨染了,只有一点点他的影子,附着月光,她一看就看整夜。

离开洛阳城前晚,窗外起风,永宁寺塔上的一百二十个金铎相互撞击,传遍洛阳的每个角落,也包括这间房。

“哥你睡了吗?”她轻声问。

“嗯。”

“……睡了还答?”

“不答,你又要不高兴。”

“我有这么霸道吗?”

背对她的人笑了。她能听到。

她翻了个身,面朝墙,静了会儿轻声说:“金铎声吓人。”

没人答她。

她低声控诉:“小时候,你都抱着我。”

屋里静着,他还是不回应昭昭阖眼,等了半个时辰。金铎声时快时慢,风声更紧了。腰上有热意,身后也有了男人的体温,沈策躺到她背后,把她搂进怀里。

起初她想装睡,但事与愿违,很快睡麻了半边身子,不得不翻身面朝他。

“装累了?”他低声问。

“嗯……”她抱怨,“胳膊都压麻了。”好似装睡是他的错。

沈策好笑,给她按摩手臂。

她想到白日一封密信,秦商选择离开柴桑,回去后被疑,武陵郡军中人都认为她已叛变,隐秘处死。这件事传出去,变成了沈策始乱终弃,秦商投湖自尽。

沈策早习惯被人构陷,她对此无法平静,想了一日。

“你当初,为什么愿意给她一条生路?”军中之谍,从无宽恕的先例。

“她让我想起你。”为家人寻仇。

昭昭默了会儿说:“我当初要为你报仇,也想过这一步。假若沈家军多年报仇未果,最终全军覆没,那我一定会被人抓起来。不论我容貌才学如何,单是沈策胞妹这个名头,就足够满足一个将军的炫耀欲,所以极有可能不会被处死,而是被胁迫做妾。”

“做宠妾不是难事,”她冷静想过,这比兵法容易,“只要他们不杀我,活着我就能报仇。”

他半晌不言。

她永远忘不掉这夜,从他怀里抬头,在黑暗中找寻他时,额头印下的温度。

门外有住客跑过,噔噔噔地下了楼,像靴子的每一步都踏在她心口……窗外寒风骤急,金铎撞击,声声不休,她像亲眼看着那些金铎如何在风中晃动。

“小时候……”他的唇离开她的前额,“你常叫我这样亲,才肯睡。”

他的震动不比她少,不知自己着了什么魔,想下榻出去,冷静片刻。但想到她说怕风大的金铎声,还是没走,搂紧了她。

离开洛阳,两人去了沈策拜师之地:南北交界处的碧峰山。

这次来北境,他一为成全她的心愿,带她看佛塔,二为走一遍北境重镇,为日后北伐做准备,三则是为了带她来见师父,请师父为她问诊。

昭昭自柴桑酒家那一夜认出他,就喜好饮酒,比军中将士喝得还要急、要烈。他怕长此以往,喝坏她身子,请师父为她诊疗。师父了解前因后果后,告诉沈策,昭昭并未痊愈,失去哥哥的痛苦还沉在心里,酗酒是因为她认定了这是好东西,这个东西能让她见到哥哥。

师父让他住到初夏,为昭昭医心病。

碧峰山里,他们住了数月。她最爱去的一处瀑布叫披雪瀑,又名响雪泉,悬流千尺,瀑布旁筑有一亭,叫响雪亭。

兄妹俩时常一天黑就不见踪迹,天亮前,沈策或是抱、或是背,把睡着的她从深林、山涧,或是瀑布旁带回来。

旁人要帮手,沈策从不准许人碰她,亲自把她放到屋前檐下的竹榻上。

日出时,鸳鸯瓦的影子会遮住她一半的脸,她的睫毛浮着晨光,睡得安稳。沈策常沏好茶,静坐陪她。

她醒时,喜好不睁眼,轻唤一句“哥”。

茶被递到口边,润喉,解宿醉。

她努努嘴,代表还要喝,皱皱眉,就是还要睡。

竹榻旁,常有夜里带回的植物。因为沈策曾告诉她,碧峰山植物多样,《本草经集注》有一部分就在此处完成。她记在心里,一醉了就逼沈策采,每夜都要不同。

这一日,她再被太阳晒醒,睁眼见榻旁的花:一丛丛极密的细小花瓣,白中见粉,花如雾,温柔至极。

“这是什么?”

“落新妇,”他说,“夏常见。”

她心像被扎了一下。初夏已至,要回去了。

他见她不语,低声说:“明日动身。”

她点点头。

“今夜给你寻了佳酿,”他轻声哄她,“任你醉。”

“嗯。”

那晚,沈策把酒堆满亭子,有二十六坛。她不解问,喝不完怎么办?他答,埋在此处,五年后再饮:“三年渡江,至多五年,我们再回来。”

昭昭想到南境,为他难过。

从十五岁开始,他就是毁大于誉,人人畏他,怕他,也乐于诋毁他。

南北两国的名将们,虽少有善终,但至少生前常有美名,四海传颂。可哥哥,除了柴桑人,谁说过他的好?残暴,诡算,穷凶极恶……

她常笑说,柴桑沈郎,一将守江水,声驰四海慕,是说给自己听的,安慰他的。

她亲眼看着哥哥,从一个怀有天下、雄兵在握的男人,一步步深陷污名,曾有的最忠心的军队被削弱战力。如果西伐那一年,没有朝臣构陷,没有皇帝的一纸诏令,让他临阵离开,西伐已大胜,沈家军如日中天,趁势北统,该是怎样的盛况……

沈策见她低头不语,柔声问:“怎么不高兴了?酒不好喝,还是哥哥说错话,得罪你了?”

她低声回:“你想安排好那么多人和事,怎么可能?你是一个人,不是神仙,你也会死,你在荆州为南境险些死了,谁救过你,谁动过救你的念头?没有人。他们高兴还来不及。”

面前的人轮廓模糊,不答她。

沈策的沉默,在她的预料内。

他要安置部下,安置柴桑百姓,顾念南境万民,他要善后。从她七岁被藏到武陵郡开始,早知道哥哥不再是她一个人的。

“这句话,以后我不会再问了,”她忽而一笑,看四周,“五岁时,你就骗我说要看山雪,到今天都没看到,只会拿一个响雪亭哄我……”

她咬着下唇,轻声说:“五年后,我们冬天进山?”

“这次不许食言。”

不食言。

昭昭喜欢成双成对的东西,他记得,所以酒仅留两坛,埋于树下,等日后来取。剩下的二十三坛尽数敲碎。天亮前,沈策背昭昭下山,昭昭被他这数月背习惯了,梦里都会乖乖搂紧他的脖子,时不时醒来:“哥,你走慢点,走快了想吐。”

她放慢脚步:“这酒究竟有何好喝的,能让你夜夜买醉?”

她在他耳旁答:“牧也非我,安知我之乐?”

他笑,低声回:“昭昭非我,安知我不知昭昭之乐?”

“自负,”她阖眸,在缓慢的颠簸里,轻声说,“总有你不知道的。”

比如,我不是你亲妹妹。

“是吗?”他在树影里,踩着一道道被隔开的月光,找回去的路,“没有我不知道的事。就算一时不知,也猜得到。”

山路前有鹿的影子,他想叫她看鹿,发现她呼吸转匀,睡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