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一生一世,江南老 > 54、尾声 阴晴圆缺,皆是成全

一生一世,江南老 54、尾声 阴晴圆缺,皆是成全

作者:墨宝非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2:5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又是一年新年。

沈策是长房长孙这一脉仅存的后人,沈家在澳门的老房子,完全交付到沈策和昭昭手里。他在藏品楼的天台,修了一个楼上小楼,建了个比小楼和蒙特利尔花房更大的花房。昭昭提前放了花匠几天假,春节期间,她照顾这些花。

年夜饭前,不知谁先提得主意,要大家在花房吃。

新年家中无外人,沈家男人们搬桌子挪花盆,女人们端菜,摆了数桌,长房人最少,只有沈叔叔和昭昭妈妈,还有沈策和昭昭。四人凑不成一桌,和老人家们合并了。

这桌人辈分大,理所当然成了全家人敬酒的对象。

昭昭吃了没几筷子,一顿饭环绕在身边的都是“小舅奶奶,小叔奶奶”她只盼着大家长得慢点,不要没等到三十岁,就被叫太奶奶。

“过去这春节不节,叫岁首,叫元旦,”老管家夫妇同样在这桌,老管家见合家欢场面,高兴了,聊讲起来,“1914年时候,大家刚脱离了清政府,都一股脑的想除旧革新,当时的内务部就说,日后要管农历初一节,端午叫夏节,中秋就是秋节,冬至是冬节。原来的元旦挪给阳历一月一日了。你看这叫了快一百年,都习惯了。”

话匣子打开,这桌老人全收不住了,聊上世纪,聊沈家初到澳门时的光景,聊到回归前后的变化。沈叔叔想到沈家搬来澳门的初衷,感慨万千“我和宝盈相识,就是因为澳门开放了牌照。你看现在胱械荷隙嗳饶郑桥普辗趴蠼ㄆ鹄吹摹2蝗菀装。17沟浇裉臁

沈策听得多,不大说。

时间晚了,老人家回房休息,这里剩下一群年轻的。

小孩子们围拢上来,照父母们的嘱咐是这是家里最新的一对新人,婚宴在元宵节。今晚大家先预热,尤其小孩子要围拢着,给他们添福添喜。众人焦点在他们两个身上,聊着说着,提到昭昭辨香的本事。

沈衍就势起哄,让大家搬花来,好好试试“沈家新媳妇”的功力。

她被人以围巾围住眼睛,露出口鼻。

起初,大家守规矩,搬来的都是花,禾雀、山茶、鹤望兰,鹿角海棠等等后来芦荟搬上场,文竹端上来,仙人掌都要试试。可惜没有分毫难度,凡有味道的,昭昭一闻即中。

“最后两个。”沈衍想到奇招。

她静候。一个盆栽被搬来,放到地面上。

“伽蓝。”

没悬念,猜中。

“最后一个。”

这回奇怪,没有花盆落在地上的动静,或是人抱来小盆栽的脚步声。很浅的,熟悉的香气,她心渐澄澈。

“沈策。”她伸手,摸到男士衬衫的前襟,确认了。

满室笑声回答了她,昭昭解开围巾,对上他含笑的眼。

“为什么不夸我”她把围巾递给他。

“意料之中。”他答得理所当然,辨不出就不是沈昭昭了。

梁锦珊算开了眼界,直呼神奇。

“夫妻情深。”沈衍说。梁锦珊瞥自己青梅竹马的老公,继而凑近闻了闻,摇头否认“让我来,我做不到。”

守岁到深夜,孩子们被送去先睡。

最后一批留下收拾的都是同龄人。男人们搬桌子收拾碗筷,女人们把花房里的盆景归位。“我以为你在花房养得都是奇珍异草,我去过几次沈策妈妈的花房,都是没见过的,”梁锦珊说,“没想到你养了这么多虎刺梅。不过这梅你养得真好,像树。”

老辈人最爱在家里养得就是君子兰,虎刺梅和水仙,因为好养,无须照顾,是四季花。

但昭昭养虎刺梅和寻常人不同。

虽然也有十几盆的小盆景,那都是养来玩的。最惹眼的、用心照料的大盆虎刺梅全在花房东北角,没一大盆冒出十几个带刺花枝,每一根花枝接近两米高,猛一站在这一盆盆带刺的枝干旁,像进了荆棘林。

她们抬头看高处,能见一簇簇颜色极像红梅的深红色花瓣。

“我喜欢它的名字。”昭昭说。

“虎刺梅,”梁锦珊仰头赏花,“明明叫刺梅就可以,为什么要是虎刺梅”

虎在何处

昭昭摇头,凝视这些植物“谁知道。”

初一的早晨,沈策一早带她离家,步行闲逛。

澳门旅游局办了不少新春活动,年初一自然是最热闹的,他们在马路边,恰好碰到金龙巡游的队伍。沈策怕她被人群挤到,带她躲到一个店铺里,人家开店做生意,没理由占着位子总不道义,进店,沈策先把热乎蛋挞给她,让她吃,自己问老板定了一批猪肉脯做礼,准备让人这两天来提,寄送到九江的分公司,当作新年假期里总公司发放的额外新年礼。本来围在店门口跟着看热闹的老板,突然做了一单大生意,乐呵呵说金龙吉祥,新年大吉。

“过去都有年初一吗”她吃光蛋挞,问沈策,“是先秦两汉,还是南北朝开始的”

“起源于舜,”他答,“舜继天子,带领臣民祭拜天地,那一日自此定为岁首。”

昭昭颔首,心想老祖宗真厉害,动不动就是几千年的传承。

突然有古老戏装、打扮成财神的两个演员走过,见店门口如此漂亮的一个女孩子,塞给一把赠送路人的金元宝,昭昭笑着抱住。门外人流过多,一时走不掉,她把塑料做金元宝赠品全数塞给沈策,自己跑去猪肉脯试吃的地方,尝尝这个,尝尝那个。沈策是新年第一位大主顾,店主招待得热情,推荐她各种口味。

“黑椒的好吃。”她评价。

“今天胃口这么好早饭见你吃得不少。”他在她身后问。

昭昭笑着,退后半步,靠在他身上“我最爱吃猪肉,你又不是不知道。”

她吃着,说着“我昨晚睡时,想到一句话,忘了和你说。你看古时的名门望族,都爱在自己名前加个地名。过去要住在这儿,是不是应该叫你”

她挑了块沙爹味的试吃,似在思考。

没几秒,回头问“柴桑沈策”

他静住。

每每在藏品楼细看那幅长卷,她都会更坚信,沈策给自己讲得那段白虎红花的故事,应该发生在数千年前的柴桑。他对柴桑和江水畔的浓厚情感,融在每一寸墨迹之上。

“对不对”她见沈策不答,问他。

“对,”他轻声答,欲言又止,停了足足半分钟,恢复音色平稳,“不过在南北朝和之前,对男人也有另一种称呼。”

“郎君”她留意过,“对,我看书上写过。”

她回想流传数百年的人物故事,类推他的名字“应该叫沈郎,柴桑沈郎。”

他确信她不懂这几个字背后的含义,始终沉默。

老板新切了几块新口味,递给她,昭昭一笑,接过白瓷碗盛着的猪肉脯碎丁,琢磨柴桑沈郎四字,风流更甚。如置身江水岸边,水浪滔天前的一个背影

她抬眼,瞧沈策。

派发金元宝的“财神爷”们,在门口和一群小孩子拍照。没有江水,没有烟波浩渺,只有新年澳门街头的热闹,蛋挞奶香

其实想说的,她还没说。

“我最近被一件事难住,”她正经瞧他,“想问问你。”

沈策在她眼里看到欢喜,估算她要逗趣,一笑,静候她的鬼点子。

“如果,”她刻意停顿,悄声问,“我有宝宝了,你猜会是谁的”

他在短短两分钟内,第二次静住。

“原本想昨天和你说,”她开心一笑,得意自己吓到了他,“但后来想想,还是当新年礼物送你更好。”

他早没了调侃心境,盯着她。

她没想到他会震动到如此程度,拉他的手说“没骗你,我也觉得突然。我这几天忍得可辛苦了,每分钟都想直接说,想和你分享。”

他微微抿着唇,似有许多要说的不知他性情的人,甚至分不出他是喜还是怒。

但昭昭清楚,她了解他,知道他欢喜得失语了。

她右手在沈策眼前晃,轻声道“你再没反应,老板要以为我在逼婚了”

突然,她被抱住。

她自觉往他身前靠,闭上眼。

沈策手臂的力度,回答了她的所有问题。

从昭昭说,有了他的骨肉开始,曾烙在心深处最让人无法释怀的一幕,淹没了他。

她睁着一双眼睛,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努力想看清他,都是一个轮廓,一个影子。手指在他的掌心里滑动着,划不出一个完整的字。

谁都看不到,他掌心里,留下的半个字是“取”。她不敢写完的“娶”,到死,都在犹豫、徘徊,不想让他知道,不想让他为难

曾经她无法写完的字,在今日终得成全。

他搂着她的腰,睁开眼,穿着古老戏装的人们照旧忙碌着,满面笑容,为游客、为过往孩子送去一摞摞金元宝,还有吉祥祝福。怀里的昭昭,带着很浅的、鲜少在寻常人身上见的香气,是香燃尽时的气味过去见到炉内未散的香灰,他想到的都是和结束有关的词。

此刻悟到,

香烧成灰,何尝不是一种虔诚期许,是无数次叩拜祈愿的无声回应。

一切生死,因有轮回。阴晴圆缺,皆是成全。

网络完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