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基建]我儿秦始皇 > 第134章 0134

[基建]我儿秦始皇 第134章 0134

作者:青青小艾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9:21 来源:就爱谈小说

但不等赵馨再看, 就发现那孩子已经彻底安静下来,就好像她之前发现的异状是错觉。

之后好几个月的时间,那孩子也从未再出现异常。

也是因此, 赵馨并未将那孩子的异状告诉嬴政。

一来她拿不准这个孩子的身份, 更不清楚对方是否如自己猜测一般是嬴政的孩子;二来她也拿不准嬴政的态度,不知道他对自己前世孩子如他一般重生适合想法。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 她希望嬴政自己发现。

若那孩子真是嬴政的孩子, 前世父子之间的矛盾她掺和进去也不合适。

更何况,她也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多想。

不过

赵馨觉得,那孩子是重生的可能应该有五成。

约摸,也就是和嬴政一般的情况, 如今的身体强度承受不了他的灵魂力量,所以精神也分裂了吧

她不确定事实是否如此, 却也只能这般想了。

因为这孩子如今瞧着除了脾气更好,也更好照顾以外,是真的与正常婴儿毫无差别。

倒是这孩子的名字,让赵馨有些惊讶。

“乔松与厥严, 你们觉得哪一个名字更好”嬴政找了个时间, 与赵馨并李翾商量孩子的名字。

赵馨对楚辞诗经这两本书并不熟悉, 所以一开始听到这两个名字的时候并未反应过来,甚至都弄不清楚这两个名字的含义。

李翾从小读书,倒是对这两个名字的含义比较清楚。

她抱着孩子认真思索“乔松陛下是取自诗经中的山有扶苏这首诗吗”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她笑了笑,“倒是个好名字。”

但她只提了一嘴, 便说起了另一个名字“厥严不奉,帝何求伏匿穴处,爰何云不瞒陛下,妾更喜欢这个名字。”

嬴政顿了顿,转头看向赵馨。

赵馨到底在这个世界生活了这么多年,不至于还弄不懂这些古诗的含义,听完李翾的重复后,瞬间明白了两个名字代表的意思。

就算她不懂,山有扶苏这个名字一出来,也懂了。

乔松与扶苏相对,本身只有高大松树的意思。

含义虽好,用来做名字也算不错,但对其他人来说还真没什么特殊的含义。

除了嬴政。

而厥严不同,这个词本身有着国家威严的意思,若是取做名字,这背后的含义可就大大不同了。

若非身份特殊,谁随便给孩子取这个名字

两个名字相比较,李翾会选择后一个再正常不过

她又不知道“乔松”对嬴政的意义。

李翾只是诚实地选择了一个她认为的,对自己孩子更好的名字。

没人能说她做得不对。

赵馨不能,嬴政也不能。

赵馨看了眼嬴政,笑了笑“我倒是觉得厥严这个名字太重,许是对孩子不好。不都说了吗贱名好养活。若是取了这么重的一个名字,我总担心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不好。”

李翾听完,眼神触动。

但想了想两个名字背后天差地别的含义,又实在没办法放弃。

赵馨理解她的想法,并未强求,而是又劝了一句“而且你们以后应当还会有第二个孩子吧到时候取一个什么名字呢若是两个名字背后的含义相差太大,会不会让他们觉得不平衡若是相差仿佛,是否可能对两个孩子的感情不好”

这并非只是为了嬴政心里那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小心思,也是她心里真实的考量。

赵馨自己对生孩子没兴趣,却不代表这个时代的人也没兴趣。

多子多福的想法,仍旧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李翾一听,果然意识到了隐患。

赵馨补了句“政儿以后的孩子都是出自你的肚子,都是正经的嫡子,总不能从名字就有了偏颇吧”

李翾是独女,却并非独生子女。

她只要将自己代入自己孩子可能面临的情况,拳头瞬间就硬了。

不行

一碗水端不平是会出事儿的

李翾深吸一口气,点点头“还是母亲考虑得周全,还是乔松这个名字”顿了顿,她有些疑惑,“扶苏好似更好听一些,为何不直接取这个名字”

赵馨一怔,转头看向嬴政。

嬴政之前并未说话,此刻却开了口“扶苏不如乔松含义好。”

前一个取了这个名字的人

李翾点头“也是,桑树有用却不如松树高大,给男孩子取名还是乔松更好一些。”

于是这个名字就这么定了下来。

嬴政解决完事情便很快离开,又去处理朝政了。

这一点小心思,并不能占据他太多时间。

赵馨留在了李翾宫里,陪着她照顾孩子,顺便与她聊天解闷儿。

孩子的名字定下了,便直接在百日宴这天公布了出去。

嬴政由于前世的经历,曾想过是否要提前立太子。不过这个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打了个转儿,便被他直接碾灭了。

提前立太子当然好处多多,却有一个最大的坏处

无法保证孩子长大后,是否可以承担继承人的重担。

而相比起这个坏处,之前所有的好处,对他而言都不算什么了。

所以最后,他仍是头铁地放弃了这个选择。

赵馨对此毫无异议。

李翾也没有,毕竟之前太后已经变相承诺,陛下所有孩子都只会与她孕育。

既然所有孩子都是她生出来,最后的继承人也只会是她的孩子,那她又何必在意陛下此事没有确立太子的行为

她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好好培养这个孩子

皇后拎得清,其他人就不会有意见

面对嬴政,有意见也只能憋着

因为,嬴政完全不在意

反正你们想要的继承人我已经生了,至于继承人的名头,我爱给就给,不爱给就不爱给,管你们何事

官员与权贵们也确实

觉得嬴政已经后继有人,至于是否有继承人的名头并不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公子乔松的教育问题。

然而提到这个,嬴政一下子就炸了“咸阳城内那么大个学校看不见用你们管我儿子的教育”

所有官员“”

就,很懵

他们什么也没做啊,只是提了一嘴小公子的教育问题,甚至都还没有商量到小公子以后到底是入学还是请“家教”的问题上来。

嬴政突然发火,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

之后好几天,整个朝堂的氛围都静到极致,让误入其中的人觉得诡异又惊悚,连呼吸都觉得是一种惊扰。

赵馨得知此事,直接让人告诉了李翾,自己并未多管。

李翾也确实聪慧,很快就找了个由头召见官员家的女眷,隐晦传达了陛下对小公子教育的看重,也传达了陛下并未放在心上,让他们不要太过害怕的意思。

这之后,官员们才渐渐恢复了正常。

但嬴政当时发怒的画面,仍旧留在所有官员心底,成了他们最大的心理阴影,完全不敢再生出插手公子乔松的教育,以此影响对方思想,达到利己目的的想法。

天地君亲师。

老师能与亲人并列,本就说明了其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有多大。

可惜这点儿想法还没冒出头,就被掐灭了。

李翾虽然本能地站在嬴政一边,帮他安抚了大臣们受到惊吓的小心脏,但其实不太理解嬴政的意思。

在她看来,自己的孩子作为陛下的孩子,有几个优秀且独一无二的老师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老师专门教导是好事。

就算觉得现如今的大臣所传授的知识跟不上如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没必要生气,完全可以到咸阳学校,或者直接去墨家或者方士那边提溜几个大佬来教导乔松。

何必对给孩子找老师这般抵触

就好像,真这样做就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一样。

她不是喜欢憋着话的人,也认为这种不沟通的状态不利于培养感情,于是很快就找了个机会问嬴政。

嬴政也没敷衍,毕竟她是孩子的母亲,有权利知道他对孩子安排背后的原因。

他认真解释道“如果几个老师,甚至一个老师整天围着孩子转,言传身教之下,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地方就太多了。我只需要老师教导孩子知识,不需要他们教导为人处世,让他们塑造孩子的性格养成,更不需要他们将自己的政治抱负投射给我的孩子。”

李翾瞬间就明白了嬴政的意思“是我想当然了。果然陛下深谋远虑,孩子果然还是应当送到学校去学习。”

最多让学校老师多照顾几分,整天围着孩子转真没必要。

夫妻二人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达成了一致,再不会因此生出嫌隙,也不存在隔阂与隐患。

赵馨知道后忍不住失笑“这样就挺好,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就直接问,政儿又不是不愿说。只有沟通,才能消除误会,促进感情。”

李翾不好意思地点头,没好意思说她问出这个问题前,其实做好了被敷衍的准备。

她笑着转移话题“母亲也觉得乔松去学校学习更好吗”

赵馨点头,笑道“不过不是出于政儿考虑的缘由。我只是觉得小孩子就该和同龄人一起玩闹着长大,若乔松没有同龄兄弟,以他的身份,自然还是到学校更容易交到同龄好友。”

李翾愣住,半晌后长舒一口气“我竟忘了这事”

她家世虽然不错,但整个咸阳与她身份相差不大的人家也有不少,自然可以接触到同龄人。

所以她从未想过,孩子交朋友的问题。

以公子乔松的身份,若是不去学校读书反而选择请人教学,是真的很难交到真正交心的朋友。

赵馨笑着安抚她“你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没办法考虑周全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以后注意就好。”

李翾点头,态度愈发慎重。

赵馨无奈“你真没必要如临大敌,宫里这么多人,我与政儿也不是摆设,你有疏漏之处我们难道还不会指出来再者,你都已经出月子一个多月了,也该入学读书了吧”

李翾怔住,心里生出几分不舍“确实到了入学的时间。”

可是她这段时间与孩子日夜相处,几乎从未分离,一想到以后很可能只有晚上回来才能见到孩子,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他还那么小呢。

赵馨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没办法感同身受,却也还算理解“若是舍不得孩子,不如给应侯说一声,休学半年后再去”

李翾赶紧摇头“我是皇后,理当以身作则,怎可因为孩子就休学再者,我也不是见不到孩子。”

她坚持入学,赵馨也不能阻止她。

于是没多久,皇后复学的消息就在咸阳城内传开了。

因为李翾的行为有些挑战这时候人们的固有观念,此事又一次在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有人窥见商机,趁机仿造朝廷之前弄出来的邸报,自己出钱开办了一家私人报社,特意将此事做成了话题,整张报纸都是与之相关的文章。

报纸刚出现,便因新奇与大胆而受到了无数人的欢迎。

然而其本身经验有限,不知创造话题,报纸上的文章虽多,却全都是一个意思

觉得皇后的做法不当,认为她既然生了孩子,就该在家相夫教子,不该再到学校读书。

哪怕思想开阔些的,也认为她应当在家带几年孩子

皇后在小公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去读书,是否有违母亲母子天性

但许是报纸出现的时机太巧,仍旧引来了无数目光。

许多没机会进入朝堂的文人们,就像是嗅到血腥味儿的鲨鱼,全部一拥而上,投稿的文章几乎要挤爆了报社还很简陋的编辑部。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