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基建]我儿秦始皇 > 第74章 00074

[基建]我儿秦始皇 第74章 00074

作者:青青小艾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9:2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在原本的历史进程中, 信陵君回归魏国,是因为魏国被攻打,眼看着就要国破家亡了, 魏王不得不放下心中猜忌与不甘心邀请信陵君回国。

但信陵君一开始, 选择了拒绝。

之后魏王再三邀请,信陵君自己的门客也一再劝说, 他最后才回到了魏国为国效力。

信陵君也确实有才,在他的带领下,原本乌合之众一样的六**队成功拧成一股绳子,在与秦**队的交锋中不落下风, 甚至将秦国赶回了函谷关之内,此后多年不敢出。

可如今秦国不曾魏国,魏王也不曾邀请信陵君回国, 他又为何反倒想要回国了呢

因为, 赵国已经没了。

虽说赵国边关还残留了部分势力, 但邯郸没了, 赵王也死了, 赵国不论是名还是实,都已经亡了。

没了赵国这个天然屏障, 秦国想要攻打魏国, 实在太过容易

这也是当初信陵君为何一定要窃符救赵的原因, 不是为了赵国安危,而是因为两国是真正的唇亡齿寒关系。

如今秦国一日日壮大, 哪怕信陵君知道自己此时回到魏国, 恐怕回受到刁难,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母国备受秦国威胁。

信陵君一开始本是坐在马车中赶路,后来见速度太慢, 干脆从马车中下来,直接策马奔腾。

他满腔热血,想要回去救国。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想要回国的消息不但被提前泄露了,国内也并没有人欢迎他回到魏国,为了阻止他回国,甚至想要在半路上对他进行截杀

信陵君刚刚从楚国离开,还不曾抵达魏国国都,就在大梁城门外被自己在魏国的亲信找到。

一行人刚到大梁附近一个小城外,还不等入城,便见一人从路边冲到马前,直接将他们拦了下来。

信陵君还未开口,就见此人高声大喊“信陵君不可入内,还请下马,在下有事相告。”

信陵君本就觉得自己回到魏国的速度太慢,怎愿意耽搁于是皱眉,转头示意心腹留下处理这个意外后,便要先一步策马离开。

那人大急,直接上前牵住马嚼。

信陵君被他莽撞的举动吓了个半死,赶紧勒马停下,转头看向对方“虽不知阁下何出此言,但我急着回到大梁,实在不愿在路上耽误了时间。”

时间不等人,他在路上浪费了几个月时间,秦国那边怕是又拿出了不少利国利民之物,国力想必也比之前更加强盛。

大争之世,若是一国太强,其存在本身就是对其他国家的威胁。

因为伴随着一个国家的强盛,必然存在人口与资源的涌入。

这些人口与资源从何处来自然是其他国家。

若是放任不管,最后定然会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就是非战而亡都不是完全不可能。

作为与秦国接壤魏国,必然首当其冲。

信陵君心中焦躁,眼瞧着没几天路程了,简直恨不能立刻飞奔回到魏国都城大梁。

来人不懂信陵君心中考虑,他更在意信陵君的性命“在下有一个事关信陵君性命的消息要告诉您。”

信陵君虽然在意自己的母国,却也在意自己的性命。

他听完后迟疑半晌,到底还是决定下马,听听来人所谓的事关他性命的消息到底是什么。

若是诓骗他,他必然让此人知道后果

信陵君在来人的带领下,带着两个侍卫进了旁边的小树林。

进入之后,对方环视一周,发现周围再没有其他人之后,才小声介绍了自己身份。

原来此人与信陵君还有一段渊源。

来人当年怀才不遇,且家中贫苦,无以为继。

若非信陵君听说他的才华,拿出钱财资助,此人与其家人怕是早已经从这世上消失,更惘论在魏国找到谋生之职,得以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

也因此,就算信陵君已经忘记自己,他对信陵君仍旧感恩戴德。

得知有人想要取信陵君性命,他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前往大梁的必经之路上,想要提前警示信陵君。

“魏王与相邦等人得知您想要回到魏国,便非常不高兴,之后又听闻您回到魏国是为了劝说国民对付秦国,胆怯之下,竟对您生了杀意,想要以此阻止您回到魏国。”

虽然信陵君已经在楚国生活好几年,但其在魏国仍旧声名赫赫,何况他在魏国的势力甚至超过了魏王,只要回到魏国,一切必然如他想要那般发展。

但魏王并不想在秦国没有出兵的时候,主动出手去撩拨。

他怕

不但魏王害怕,整个魏国上下就少有不怕的。

只是信陵君不同,他在魏国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算是魏国的精神支柱,他若说对上秦国是为了魏国,肯定会有许多人相信,并愿意为之肝脑涂地。

魏王等人不得不防。

来人目光关切地看着信陵君“在下得知魏王想要杀您后,便一直让人打探细节,最后得到消息,说是他们准备在大梁城外将您截杀,然后栽赃给楚国春申君,以此断绝被楚国拉着针对秦国的可能。”

“在下不知信陵君在楚国锦衣玉食,高朋满座且生活肆意,为何非要回到魏国。”来人小声说道,“但您如今最好还是赶紧离开魏国,回到楚国为好。魏王派遣了上万士兵在大梁几个城门外埋伏,不可能让您进入大梁的。”

他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没什么国家概念,反正大家都是周朝子民,所以他并不认为信陵君在其他国家生活,为其他国家效力有什么不对。

毕竟,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不是吗

别说去楚国了,魏国不少人还是去的秦国,帮着秦国打魏国呢。

但信陵君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是这一任魏王的兄弟,前任魏王的亲生儿子,是真真正正的魏国王室。

所以信陵君注定了,只能为魏国效力。

可现在,信陵君被他这番话,浇熄了满腔热情他知道自己的兄弟蠢,却没想到他竟然还这么毒

半路劫杀,栽赃楚国

魏国文武百官那么多人,都怎么想的啊

脑子被狗啃了吗

因为这个栽赃的打算,就算是截杀自己的计划都显得那么聪明。

信陵君气得眼冒金星,整个人都开始前后摇晃起来。

来人想要帮忙,却被信陵君身边侍卫抢先一步,一左一右地将人搀扶着,没有倒在地上。

等到信陵君恢复过来,他迅速理清楚如今形势,果断放弃了回到魏国的打算。

在知道有人埋伏的情况下,他倒不是没有平安回到大梁的办法。

但魏王为了不与秦国起冲突,连杀死自己栽赃春申君的行为都做得出,他就算回到大梁,又有什么用呢

窃符救赵已经做过一次,就算他在魏国势力不减,在魏王宫的势力却肯定被清洗得一干二净,魏王又有了防备,再想从他身边偷东西可不能了。

信陵君遥遥看了眼魏王宫的方向,嗤笑一声,整理好仪容后直接转身“收拾一下,派几个人到大梁去探探虚实,若是真有人伏击,我们直接离开魏国”

他又不傻,可不会为了别人的江山赔上自己的性命。

可虽然心中明白,魏王等人很可能做出这样的行为,信陵君心里也未必没有一点点的侥幸的想法。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

“回信陵君,大梁各处城门外,确实藏着为数不少的魏武卒。”

“魏武卒”

“是的”

信陵君脸上的表情瞬间消失,转头与前来报信之人道谢,并让人奉上重金酬谢后,直接带着手下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魏国。

魏武卒,魏国最精锐的部队。

如今,却被魏王等人用来伏击信陵君,明摆着就没想着让信陵君活着踏进大梁城的想法。

信陵君的离开,标志着这场针对秦国的计划,与魏国再无关系。

信陵君从魏国离开不久,消息传进魏王宫。

魏王听说信陵君离开的消息后,不由叹息一声就差一步,就能将这个心腹大患彻底解决,可惜了

他却不知,就在消息传开后,立刻有人从大梁城内离开,一路疾驰,一个多月就赶回了秦国,然后,进了范睢的府邸。

不久,范睢入宫,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赵馨“魏王驭下不严走漏了消息,被信陵君门客探知,提前守在必经之路上,将魏王的打算告知了信陵君魏无忌,令其逃脱一命。”

虽然不知道太后为何这般忌惮信陵君,但她既然不想其回到魏国效力,他自然要为其达成目的。

魏王与信陵君之间本就有着非常大的隔阂,在没有外力逼迫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兄友弟恭,君臣相得。

信陵君想要回国的消息传到魏王耳中,都不需要他亲自出面,只需让魏王看到信陵君在魏国的声望,再贿赂一个得魏王宠信的大臣略挑拨几句,说信陵君回来会威胁到魏王地位,魏王自然会想要置信陵君于死地。

毕竟,这本就是事实,也是魏王心病。

不然当初信陵君窃符救赵,怎可能那般顺利就成功

魏国再不会兴风作浪。

紧跟着,韩国也拒绝了楚国联合的提议。

韩国是如今几个国家中最弱的一个,同时还与秦国相邻,平时就战战兢兢不愿得罪秦国。

如今秦国都没打过来,他们做什么要去撩虎须

楚国与秦国相距甚远,危险不大,本身更是国力强盛,可与秦国一较高下,自然可以想怎么造怎么造。

但他们韩国要是敢乱来,岂不是第一个就被收拾了

韩国上下那么多人,就没一个想与秦国的虎狼之师打仗的。

韩国国内倒是有不少聪明人,能看出秦国强大之后肯定会对其他国家出手

从这一点来说,韩王比其他几个国家的君王都要清醒得多。

但是吧,这个国家上上下下都没啥进取心,绝对不想与秦国正面冲突,就算意识到秦国对自己国家的威胁,想要对秦国搞点儿破坏,想出来的骚操作那也让人捧腹大笑。

比如公元前262年,韩王将上党这个地方献给了秦国,偏偏郡守不愿,于是将其献给了赵国,这时候韩王若是清醒一点儿,其实可以挽回,谁知韩王觉得郡守这样做可以将自己的危机嫁祸给赵国,于是默认了这个做法。

最后毫不意外,直接被秦赵两国教做人,不但上党没了,野王等黄河以北的要塞险地并黄河南岸的水路要道也全被秦国吞了。

韩王“”

也比如这次,韩王在楚国使者的劝说下,意识到了秦国强大起来后,对韩国的威胁绝对是最大的。

但韩国上下又不想要出兵,也不敢得罪楚国,于是就有人提出了一个馊主意肥周转祸。

具体操作与历史上肥周退秦事件几乎一致,都是韩国割让两座城池给仅剩的一脉周王室,让周王室出面搞事儿。

肥周退秦是希望周王室出面与诸侯国联合,出兵征讨秦国;肥周转祸却是为了让周王室顶替韩国,与楚国等国联合,去与秦国硬碰硬。

韩国,只愿意给楚国等国家的士兵借道。

可惜结局没什么两样,最后都被教做人了

联合尚未成功,秦国直接派兵将周朝残余势力剿灭干净,连带着韩国刚送出去的两座城池,也被秦国毫不客气地笑纳了。

韩王“”

韩王被秦国迅疾的打仗速度吓得够呛,再一次屁颠屁颠地来到秦国,提出了觐见秦王的请求。

嬴政得知此事,特意在白天出现,于范睢二人唱和一番,再次从韩国割下两座城池。

韩王“”

瞅了瞅再一次缩水的国土面积,韩王欲哭无泪地离开了秦国。

这一次,连成蟜母子的面都没见。

而本就只有三国参加的合纵,在韩国的悲惨遭遇发生后,自然也就此不了了之。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