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 > 第102章 孤女(01)

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 第102章 孤女(01)

作者:传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9:50 来源:就爱谈小说

尘土飞扬,哒哒的马蹄声,吱嘎吱嘎的马车声一行,由几十名军士护卫的队伍,正朝京城驶去。

坐在马车上,围在火炉的姑侄俩,昏昏沉沉。被子铺了好几层,才舒服些。

一路上已经走了好些天,离京城越来越近,如没有突然状况,再有三天就能抵达京城。

临近黄昏,一行队伍浩浩荡荡来到通平馆驿。

提前已经有人打点过,此时馆驿里面已经安排妥当。

“小姐,小公子,到了馆驿,下车休息。”

“嗯,嬷嬷,等下你让厨房把米粥熬的浓稠些。”

“是。”

一行人进到馆驿,还没有进屋,就听到后面有人吵闹。

牵着侄子,回过头,只见馆驿大门外,又来了一群人,看样子也有二十来人,有马车有马,也是要投宿在馆驿中。

其中一位彪型大汉,与驿丞大声嚷嚷着,嚷什么,因为隔的实在是有些远,听不真切。

杨清站着看了一会儿,牵着小远儿进了房间,屋内的暖炕已经烧的暖乎乎。

次日早起赶路,接连三天都是早早的赶路,到了京城外,没有进城,直奔郊外。

二房已经有三位埋葬在小灵山,依照原主嫂子的遗愿,等回京以后,直接入葬,与原主的亲兄长合葬。

那边嫂子顾氏的父母兄嫂侄子侄女已经等待在那边。

第四日,在挑选的吉时前抵达。

杨清一行刚到,远处的顾氏一族,急忙迎了上来。小灵山属于原主的母亲所有,现在属于姑侄俩,在山下有座温泉庄子,几进的大庄子。

顾氏的父母,不宜去到山上,已经等候在庄子里。

忙碌了半天,杨清抱着侄子下山。

“小叔,您先回府吧。先给祖父祖母他们报个信,还有麻烦您帮侄女找祖父说一声,就说侄女想带着小远住上几日再回去。让小远陪陪哥哥与嫂嫂。”

哀泣中带着恳求,杨五叔即便是个铁石心肠也不忍心。“住吧,住几日也行。我与父亲说一声就是。还有你给献王府送了信去没有”

“送了,杜嬷嬷直接进京先去外祖府上送信,再回府整理我们带回来的行李。”

“送了信就好。你自己也要好好的,别思虑过甚才好。”

杨五叔也是庶子,与原主的父亲关系不错。

“侄女明白。”

隔壁院子里,顾氏的亲母抱着小外孙,哭哭啼啼,絮絮叨叨的说起顾氏的过往。

杨五叔,刚刚翻身上马,远远的就看到亲自过来的亲爹昌南侯,身后还有很多的人,大多数都是宫中之人,其中一位是新帝身边的心腹公公丁公公。

刚歇息下来,杨清又被伺候着跪在地上接旨。身边还跪着一岁多,什么也不知道的小远儿。

丁公公站在正中间宣旨,大致意思是,原主的父亲军功赫赫,忠勇无双,屡立军功,本来早就要有封赏,可边境一直不稳,先皇准备把原主父亲的功劳再多叠加一些以后一起封赏,没想到在一次战役中,为了掩护去边关历练的皇孙现在的皇子而亡。

后来先皇就想着让原主的哥哥再累积一些军功,再重赏原主的哥哥,没想到,两年前原主的哥哥又战死沙场。

这这这,现在新帝刚刚登基不到一年,正大赦天下,那有功的人,也赶上了,用原主父亲,原主哥哥的军功,皇帝今天是要大大的封赏杨清与小侄子。

封杨清为清澜郡主,封杨致远小远儿为安定侯取边关安定的意思,世袭罔替。

还有大批的赏赐,那些赏赐直接被送往昌南侯府的二房院落,那边狄嬷嬷与杜嬷嬷已经在安置带回来的行李。

赏赐也被直接送往二房。

这边只需要杨清姑侄俩接旨。

谢恩时,杨清拉着侄子面朝京城的方向磕头后才起来。

杨五叔站在一边暗自感叹,皇族的血脉就是不一样。

这封赏着实不低。

丁公公倒是满意,清澜郡主的态度很好嘛。目光柔和的叮嘱,“郡主,小侯爷有孝在身,不能进宫,但您休息几日后,进宫一趟。

出宫时,皇上与太后可是交代过。让郡主进宫一趟。”

“谢谢丁总管告知。”杨清瞄一眼身边的苏嬷嬷,苏嬷嬷点头,递上了准备好的礼物,之前就有想着可能会进宫,要给宫内的一些人打点,不能全是银子打点,她让人做了不少柔软厚实的护膝,能保护膝盖。

苏嬷嬷刚才就是端着盘子出来的,两幅上等的护膝。

“丁总管,两幅护膝,是我们郡主自己画图,让府中的绣娘特意制作,柔软舒适寒冬腊月时,特别的好用。常年使用,能保护膝盖”苏嬷嬷没有说,这是郡主让小侯爷磕头时带的。

丁总管好奇的望了一眼才十岁的清澜郡主。微微一笑,“谢谢郡主的好意。”

对眼前的小郡主,印象深刻,也知道眼前的小郡主是个会做人的。还有也是个有意思的人。

忙碌了一天,送走该走的那些人,杨清才带着小侄子睡下。

昌南侯府,侯夫人居住的院落里,华发半头的侯夫人朱氏,气不顺,手中的杯子重重的放下,嘴里还在念叨,“凭什么,一个两岁不到的黄口小儿,居然是侯爷。”

身边的丫鬟嬷嬷,一个都不敢出声。低垂着脑袋,站的直直的,大气都不敢出。

坐在一边的侯府大太太瘪嘴,但没有触婆婆的眉头,只是等了会儿才问,“母亲,二房那边已经全部收拾完毕。只是狄嬷嬷说,不在公中一起用膳,他们二房的主子自己设小厨房,自己做来吃,特别是致远,才一岁多,还有守孝,膳食需要单独做,不能见荤腥。”

侯夫人朱氏皱着眉头,不悦,“既然她们银钱多,就让他们自己做来吃,公中还能省几个银钱。二房那边院落,插几个我们的人手过去,别有什么事,我们什么也不知晓。”

“母亲说的是,只是二房的那些可都不是善茬,要插人手进去可不容易。”大太太掌管府中中馈,如果说二弟妹在世时她有攀比之心,那到如今,那点攀比之心早已随过世的二弟妹消散在风中。

人死如灯灭,所有的过往早已随风而去,有什么好计较的。

可眼前的婆婆不想输这口气,当年老二的生母是眼前婆婆的陪嫁丫鬟,长得俏丽,一次照顾醉酒公公时,有了老二。

这成了婆婆心中一道永远抹不去的阴影,那位生下老二以后,就带着老二去到了庄子上住,是个聪明的,虽然日子过得清苦,可活了下来。

老二自己还抓住机会,跟着庄子上会武的习武,才有了之后。

她可不想搅和到婆婆与二房的纷争中去。也不看看二房背后有谁,那是献王撑着。

献王是先皇一母同胞的幺弟,最是得先皇的喜欢,小时候是跟在先皇身后长大,与当今皇帝关系那也是不错的。

大楚朝开朝前,纷乱的岁月中,人家战功累累,开朝以后,又四处征战,前几年才交出帅印,安心休养,那时候朝堂中许多大臣不明白为什么,到现在谁还不明白,那是为了让新任皇帝登基培养自己的人手在过渡。

多睿智的献王,心里门清,亲哥哥做皇帝的时候,他能掌握军权,能帮助四处平乱征战,也不用担心被猜疑。

可到了兄长要退位或者身体不行时,他就交出帅印,用征战多年一身伤做托词,爽快的交出军权。

这不只是先皇乐意看到的,也是下一任皇帝愿意看到的。如此聪明睿智的献王,你说一个小小的昌南侯府能得罪吗

婆婆蠢,但她不蠢,可不愿意做这恶人。

二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呗,人家现在也不需要府中的爵位,至于钱财,二房也不少。

两个孩子回到府中居住,也不会抢她的中馈之权,她这个做大伯母的好好相待,以后还能结一份厚重的亲情,何乐不为。

侯夫人朱氏抿进嘴,许久才说,“尽量安插吧,当年那位县主带进来的人,都是人精子,还有皇帝赐的宫中嬷嬷,经她们多年的他们二房下人,确实不是善茬。”

“是。”

大太太看婆婆的此时脑子在线,接着继续说了说府中的一些事情。

如今府中一起居住的还有三房,四房侯夫人朱氏的嫡次子,五房。大太太对那三房现在是头疼的很,在府中的三位妯娌,一个比一个不省心。

冬日的夜晚,寒风凛冽刺骨,京郊城外的小灵山庄子里,一片静谧。

翌日,旭日东升,隆冬时节,难得有一次艳阳高照。

躺在暖炕上的杨清,被熟悉的一声“叮”给惊醒。是配套金手指送达的提示声音麻姑酿酒术沟通地府打开阴阳路。麻姑酿造灵芝仙酒献寿王母中的酿酒术。

搞清楚金手指的作用以后,杨清闭上眼睛。

一股磅礴的力量涌入身体,很快的这股力量,如涓涓细流一般,滋润着她全身,很快的她能感受到自己能熟练的运用这股力量,呼吸间都能感受到周围的仙灵气围绕着她。

在一个没有仙气的地方,居然也能感受仙灵之气,真是诡异到极致。

行吧,一个凡俗给这么好的外挂,是几个意思杨清脑壳疼,真的,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

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是上面出了bug还是咋滴

管不了,爬起来,谷雨,白露两人进屋伺候,如今都改了口,“郡主,早膳想吃什么”

“熬点白粥,我的那份稀一些,小远的那份浓稠些。多做些素菜。”

“是。”

早膳过后,杨清双手捧着如意暖手炉,通过自家修筑的一条石板山路,一阶一阶的朝山上走着,巳时正,天空飘下鹅毛般的大雪。

大雪纷飞,一片片的飘落,伸出掌心,接住了不知多少片落下的白雪。

“郡主,要不下山吧”谷雨跟在身侧,担忧的问道。

“不,我想陪陪父亲母亲,哥哥嫂子。”身边还站在小远。

在一侧还有新盖一座大茅棚,已经在里面燃起了篝火。

“那要不进棚子里陪着,站在雪地里,小侯爷也受不了。”

“小远,你随谷雨进棚子里待着。”杨清拍拍小侄子说道。

“好。”小远把小手伸出去,牵着谷雨。

杨清见他们都进去了棚子,伸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图,舞动几下,双手结印,在两座坟茔前,开出一条虚空通道,一条黑色却泛着光华的大道。

瞬间,从两座坟茔出来四魂灵体,是原主的父母与兄嫂。四人彼此互望,又看向眼前的人,“清儿。”

“父亲,母亲,哥哥,嫂子,我带着小远来看你们。”说完,扭头望向那边棚子。

“谷雨,带着小远过来。”

棚子里的人,只是看着郡主一阵乱舞,但无法看到那条黑幽幽的大道,与四位灵魂体。

小远被送来,站在杨清身边,四位灵魂体恨不得抱住姑侄俩,可他们知道,做不到。

支走身边除了小远以外的所有人,用灵力包裹住小远。随手一挥,一个大圈圈包裹住四灵魂体与姑侄俩,形成一个小结界。

杨清与四位灵魂体商量,“父亲,母亲,哥哥,嫂子,之前我跟着师父学习道术你们是知道的。最近修炼有成,能沟通地府,也能送你们去地府投胎转世,只是我想问问,你们自己的意思,想现在就去还是有什么想法”

一身皮甲战衣的杨父与妻子对望,又看了眼儿子儿媳以后,说道,“清儿,为父与你母亲哥哥嫂子,暂时不想去投胎转世。”

杨清知道杨父的意思,点头,分出一点仙灵力,缠绕上四位灵魂体,“父亲,母亲,哥哥嫂子,既然你们不想暂时下去,我分出来一些灵力给你们供你们修炼,也给你们一部功法。”

说完,手指触到杨父魂体的额头上,一部能让鬼修的功法传输给了他们。四人的魂体很快都接收到了功夫。

聊了几句,杨父要走之前忽然说,“清儿,如果可以的话,等远儿三年守孝期满,你带着远儿把为父多年征战的沙场都去一遍,那些地方,有无数的英灵,需要你帮忙。”

“父亲,我知道,三年后,只要没有特殊事情,女儿一定会走一趟。”

等四位再次进入安息地,杨清才带着小远坐进棚子里。

午时,姑侄两下山,用完午膳,杨清吩咐道,“苏嬷嬷,咱还有多少灵芝”名贵药材,富贵人家一般都有囤货。

端着热茶的苏嬷嬷,小心的把热气腾腾的茶水放在杨清面前,“还有一些,只是应该已经送去了县主的陪嫁宅子里。”

大半的古董古籍股本,两代女主人的陪嫁全送往了原主母亲的陪嫁宅子。

二房两代女主人的嫁妆分开存放,公中的财产也单独存放,陪嫁宅子上有整整一个护卫队与两家下人照看着。

昌南侯府属于二房的院落,只是放了极少的一些财物。

“苏嬷嬷,你送信回去,让杜嬷嬷在城里收购一些五十年份以上的灵芝。还有买宅子的事情也得抓紧。”

“嗯,老奴马上去办。”苏嬷嬷也不问买灵芝干什么。

买宅子的事情早就开始,要买俩座五进以上的大宅子。

姑侄俩一人一座,连着。

买不到合适的宅子,就自己盖,地皮已经买好。地段也不错,范围还大,能盖两座十进的宅子加两座大花园。

年后开春就开始盖,两座一起盖。

杨清已经规划好。

六天后,杨清带着小远回昌南侯府。

回府直接进侯夫人朱氏的院落,姑侄俩进去,暖阁里已经坐满了人,一家子的女眷全在暖阁中。

先是拜见所有的长辈,再寒暄,祖母朱氏一张枯寒的长脸,也就是在杨清拜见时勉强扯出一点点自认为和蔼的笑容。

“和蔼”的笑容如绚烂的烟花一样,转瞬即逝,很快恢复了她面对庶子庶媳时的冷漠。

杨清让人送上礼物,也送到了不少礼物,姑侄俩各自收了不少。

稍坐了一会儿,就告辞离去。面对一大家子的女人,杨清头疼。每一个说话时都话中有话,心眼子多的哟,让她觉得,心累。

回到二房居住的地方,两座相连的院落,一座是大院落,一座小院落。如今姑侄俩共同居住与一座院落中。

隔壁小远的院落中,只留下正房没有人居住,其余还住下了下人。

“郡主,怎么样”杜嬷嬷伸手帮郡主脱下身上的厚实斗篷,交给年轻的丫鬟,拿到外面去,抖掉斗篷上的积雪。

“没事,以后早晚,我们不需要天天去请安。老夫人说,念我年纪小还要照顾小远,初一十五过去就行。”解决掉一件最让杨清头疼的问题,就是天天去请安。

边上的狄嬷嬷乐呵呵的说道,“不去请安好,早晨多睡会儿,睡的饱,身体好。”其实心里的台词是朱氏哪是体恤啊,是不愿意见到自家两位小主子。

杜嬷嬷显然也明白,但笑不语。

二房有序的忙碌着,午时,苏嬷嬷回到府中,站在廊檐下掸干净身上的雪,跺跺脚。

“郡主,帖子都送了过去。还有礼物也一并送了过去。”

“嗯,行,外祖母有召见你没有”

“有,老奴与王妃说了郡主的安排。王妃说不急,先安顿好,进宫放在前面。”

“好。”

明儿还要进宫,杨清开始在箱笼中翻找起来。

“郡主,您找什么”

“嗯,找师父留给我的好东西。明儿进宫,送些给太后与皇上。”

杨清的箱笼都是她自己收拾,里面有什么,几位嬷嬷包括谷雨,白露都不是很清楚。

毕竟后来杨清自己买了一些物件,到底放了什么,嬷嬷丫鬟们也不大清楚。

翻箱倒柜的翻出来,其实是从空间中拿出来,拿出来一个小木盒。

交给杜嬷嬷,“嬷嬷,你亲自带着。”

“是,老奴一定随身带着。”

小远儿,在暖炕上一个人玩着积木,各种不同的积木。

玩的不亦乐乎。

小人儿,在路上的瘦下去的肉,又补了一些回来,但不胖。

吃素,未来几年也不会长的很胖。

次日天不亮就起来折腾,杨清穿戴好,吃了一个小笼包,就带着杜嬷嬷,谷雨还有几位看管礼物的丫鬟一起进宫。

坐在太后居住的慈安宫,被笑容满面的太后拉着,又是回忆又是伤感,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累极了,心累。

杨清还得哄着太后,“伯外祖母,莫要伤心,也莫要太激动。瞧瞧,脸上都花了,让嬷嬷送些热水来,洗洗脸,清儿正好用师父采的玉根花做了点面脂。您试试。”

“玉根花,那是什么”太后不明白的问道。

“嗯,师父说是一种奇花。”原主小时候身体一直不好,但特别喜欢往边关附近的一座道观跑,道观香火鼎盛。道观位于十里村的后山的山上。

观中有位不起眼的道士,原主小时候是个爱笑的娃娃,在观中有次掉落在道观后的小悬崖下,被观中的一位老道士救起。

师徒俩的缘分就此绑定,谁也没有想到,这位老道士是个有本事的。他有学道术的天赋,知识十多年前,在一处大森林中与启灵的巨蟒在打斗中受了重伤。

虽然休养了多年,只是伤了根本,看起来没事,但还是影响了寿数,还有老道士的修为也散的差不多了。

原主来到边关,就是为了找玉根花,在临终的前半年,才找到成熟可以采摘的玉根花。

老道长知道自己身体的情况,用了也是白用,就给了原主。只是这玉根花不是什么救命良药,它只是一个丹方中的一味合成药。

除了在丹方中的与其它的药材配在一起,还有一个效果,就是对皮肤好。

汁液,滴在面脂中,效果奇好。

采摘的那十几株玉根花已经被杨清转移进了空间,还用花盆种植了几株。

现在拿出来的面脂,是加了灵水的面脂,效果一样的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