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 > 第115章 回城知青(05)

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 第115章 回城知青(05)

作者:传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23:59:50 来源:就爱谈小说

“可能吧,她一个人养四个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别看是在城里,可那三个都没有粮食指标,想养活他们就得买黑市的高价粮食,是不容易的。”

于勇心里清白。

妻子已经许久不愿意搭理他,说他不该给三嫂写信借粮食。

“切,你那媳妇儿没用,一点也不为咱家着想,跟她说过多少次,让她给她三嫂写写信,就是不听。算了,等年后再写吧,到时候再问问看意思,今年减产,粮食可不够吃到明年秋收。

咱家的人都得想办法,不然就得饿肚子。”

“好。”

于勇连想都没有想,就赶紧答应下来。

倒是于父下炕穿鞋,背着手,走了出去。

朝隔壁生产大队而去,他们这里是北方,也在一处海拔比较高的山里,天冷起来与东北无异。

现在阳历十一月初,天气已经很冷,看天阴沉沉,乌云密布,到处都很沉闷,是变天的节奏,一场大风雪即将来到。

于父脚步匆忙,一路不顾寒风,拢紧身上的旧棉衣,特别是脖子,衣领都被竖起来,用来遮挡露出来的部位。

一直走到庞家所在的生产大队,脚步才缓下来。特意绕道去了庞家的三兄弟盖的宅子。

站在杨清在农村的家门口,望了许久,嘴里还念念有词,“真好,青砖瓦房。”

此时,从屋内走出来一人,是老支书家里的大儿媳。

“你是谁站在这边干什么”老支书的大儿媳,一脸戒备的望着于父。

“啊,我是这家的亲戚,来队里有事,顺便来帮忙看看房屋。”

支书家的大儿媳不信,“是吗,你姓什么,与这家是什么亲戚”

“我是这家人妹夫的亲爹,来你们队办点事。”于父虽然说着话,眼睛却直直的盯着杨清家的三间青砖瓦房。至于东西厢的土坯房,眼睛都不带瞄一眼的。

“哦,于家人。”老支书的大儿媳,了然点头,然后锁好院门离开。

她之前没有见过于父,也不认识,与他也没有什么话说。

她只是来这边关好门窗,每个月,给三家的房屋,通通风,打扫打扫卫生。一个月有三块钱的工资。

她清早就过来这边给三家的房屋开窗开门通风,吃过早饭来三家简单打扫卫生后才回家。

现在看着天气不好,比往常以前了一个多小时过来关好门窗。

于父等人走后,才双手插兜离开,朝队里的队委办公的地方而去。

去的时候,里面没有了人,天多冷,天已经开始暗下来,都回家去了,谁还待在队委。

于父没有找到人,也只能悻悻回家。

他不只是想找任何一个队里的干部,是想一次找队里的所有干部。

要不然,没有多大的意义。

在燕京整日忙的杨清,可不知道,留给盼盼的老家房子,还有人惦记。

十二月月底,某一天天不亮,鹅毛般的大雪,洋洋洒洒的飘落下来。

雪花打着旋的落在地面上,才一两个小时,地面上已经有厚厚一层的积雪。

踩上去咯吱咯吱的作响。好在今天是周末,不用上学。

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伸手拉开窗帘,外面雪茫茫一片。

“啊,下雪了。”杨清一下子坐起来。

屋子里的暖炉,炉子里面的火气已经不怎么样,披着棉衣下床,填了两根大木柴。

趿拉着棉拖鞋走了出去,但记得把门缝开条口子才出去。

出去到了西厢从外面推开门进屋,小家伙三个的门,都不会插紧,虚掩着。

进屋给三个孩子房间的取暖火炉塞进去两根大干柴。才悄悄退出去。

出去收拾一番,背着大背篓走了出去,手中还拎了个大菜篮子。

走出去胡同,都不用坐公交车,顺着一条路走,走到一处废旧的宅子外,转悠一圈,从一个杂草丛生的缺口走了进去。

宅子里,已经有许多的人,来来回回的走动。大冷的天,早已有人出摊,杨清是做好伪装的,在一个熟悉的位置摆好摊。

“老关,你总算是出摊了这回有什么好东西呀”杨清刚摆好摊,隔壁摊主就咋呼开来。

隔壁的摊主,人高马大,大约三十岁左右,五官一般,是那种很大众的长相,没有任何的特色,走到人群中,眨眼就融入了人群,一点也不起眼。

但性子不错。

帮过杨清好几次。

她用了假名字,隔壁的老宋是不是假名字,她也不知道。

“嗯,带来一些精面粉,还有大米,以及一些肉,你要不”抓了一把大米,摊在手掌心给隔壁的老宋瞧。

“呀,精大米。我要,我要,你这个多不”老宋一问完,就知道问错了话,赶紧拍打自己的嘴,“我多嘴了。”

“多,这边只是一些,还有蛮多。不过到时间我就走,你知道的。”说话间,杨清还不忘瞄周围人的地摊。

她看到了周围的摊子上有鱼,居然还看到新鲜的牛肉,还有山上的野货。

“要,我要一百斤大米,一百斤精面粉。”隔壁的老宋,悄声的说道。

“行,等下去老地方,等我走了,十分钟以后你再去。”

“好嘞。”老宋是第一批的自愿下乡的知青,回城以后,在一个小厂子里上班。他还悄悄的在黑市活动,但他只是周末才做做生意,那些货都是找做黑市生意多年的发小搞来的。

家也在附近,住的近。

来回倒腾货也方便。

他们这里,如今一点也不繁华。

很快卖光背来的物资,与周围要买粮食的摊主都约定好时间打时间差,一**的去到约定好的地方交易。

卖完最后一个人的大宗购买,杨清没有换衣服,朝着回家的反方向走。

走了很远,走到一处小树林,杨清站定,“出来吧,跟了一路,想干什么”

手探进大篮子里,借篮子作为掩护,摸出来一条鞭子。

树林里,不大,就几百棵树的小林子。树林里的树,大致都是十几年的树,不粗不细。树干也遮不住一个人的身影,最多能遮挡一部分。

身后的几人快速聚拢,聚在一起,打头的是位中等个子,长相看起来蛮老实的一个男人,只是那薄唇看起来让人觉得他应该是个凉薄的人。

事实也是。

薄唇男人一手背在身后,手中握着什么,不言而喻,脸上的皮扯动几下,似乎想笑,可能是长期不怎么笑,不会笑了。扯动皮,也没有扯出什么笑,给人的感觉就是假笑。

“没有什么意思,就是想麻烦大妹子说说你的货源,做生意嘛吃独食可不好看,也不地道不是,容易吃撑不是”

说的话,让杨清好笑。

“想要货源,我要是不说你们想把我怎么样”杨清手中捏着鞭子,手探进大篮子里,也不亮出来。

一个瘦麻杆冲大头的跟着搭腔,“哈哈哈,想知道试试就是。只是到时候别怪哥哥我没有怜香惜玉。”

那猥琐到极致的模样,让杨清心里不舒坦,也不想再套话,伸手一鞭子挥了出去,那鞭子就像是长了眼睛似的,朝着麻杆男卷过去。

鞭子随着杨清的手腕卷住麻杆男,用力的一把拉住,在麻杆男的惊呼声中,人已经被卷了过来,直直的躺在杨清的脚边,一脚踩上去,用低沉嘶哑的声音,阴恻恻的问,“怎么个法子不怜香惜玉,说说。”

脚底的狠狠的在麻杆男的手腕处用力的踩着转了一圈。

“啊啊啊,我我我,别踩断我的手啊”麻杆男此时才知道,自己遇到了硬茬子,对面不远处的人也知道了。

那位看起来憨实但薄唇的男人,紧张的吞咽口水,有些哆嗦的开口,“不好意思,我们找错了人,不是找您的。”

认怂,快速的认怂。

“找错人就能遮掩过去啊,想得美。真以为我是泥捏的,任由你们捏啊。”杨清只是用脚尖在麻杆男身上轻轻一踢,麻杆男头一偏,人晕了过去。

“你杀人”假憨实男把嘴抿的紧紧的,凶狠的盯着杨清,嘴里还质问着。

“是,杀人了,怎么了,你们是能杀了我怎么滴”晃动着手中的鞭子,朝着假憨实男挥舞过去。

这下可不是卷人,是天女散花般,连鞭子的影子都看不清,舞的密不透风。“啪啪啪”一鞭一鞭的抽打着对面的四人。

从头到脚的抽打,全身上下全被抽打一遍以后,杨清才稍稍歇口气。

“说说,你们是从哪儿拿的货”形势颠倒,如今变成了杨清问他们。

后面一人被打的浑身都疼,此时已经顾不了那么多,疼的嗷嗷叫,嗷嗷大喊,“我知道,我知道,是在水井胡同尾拿的货,你别打我了。我都说。”

在场的人都知道躲不过去,但没有人像他那样率先开口。

假憨实男扭动脖子想怒斥胆小跟班,只是扭动了一下,压根扭动不到他那个幅度,反而浑身难受。只能保持原状的怒斥跟班,“胡三,你胡说什么呢”

“余老大,你就别遮掩了,有什么意义。这种事碰到的还少吗”显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人反杀,出卖拿货的地方。

“胡三,你个混账东西,你等死吧你”余大已经放弃对胡三的治疗,混账玩意儿,就是眼前的女人不弄死他,那水井胡同的那户人家也会弄死他。

似乎想明白了,余大也不再挣扎。这些人每次都挣扎不了几次,然后快速的认命,说真的,他们真不适合干这个,却还一直干着。

也真是奇葩。用杨清的话说,就是脑子里有泡的蠢货。

没有办法,余大为了小命着想,一五一十的说了拿货的地方还有货主的身份以及很多相关的信息。

杨清其实不感兴趣,也没有要亲自去一趟的想法,只是虚张声势一下。

一刻钟以后,杨清收走余大他们剩余的一点余货,离开了。

快到家的时候,背篓里,还有大篮子里放的满满当当。

走了一截路,脚步停顿,转身去了隔壁胡同两位没有儿女,过得不咋地的老人家门口,老人也是独门独户,杨清从外面给扔进去不少的物品,都是从余大那边搜罗的剩货。

她搜落他们的剩货也只是为自己的人设行为做个遮掩。并不真的眼馋他们的那点子剩货。

回到家里,孩子们早已起床,杨清在院门口的时候,瞄了下,周围都没有人,在身前还特意的放了两袋子粮食,全是一百斤的一袋,一袋大米,一袋面粉。

身后还背着背篓手中提着篮子,推开门就喊,“天亮,天明,快来给我帮忙。”

几个孩子一溜烟的全部跑了出来,院子里的积雪被铲掉,如今地面上的,只有刚刚半小时,落下的薄薄一层。

天亮的脸上红彤彤,“小婶,您回来了”

身后的天华拉着妹妹盼盼,四个孩子全穿的圆滚滚,晃悠着跑了出来。

“嗯,快,你和天明帮我把篓子与篮子拖进去。我把粮食搬进去。”

天明双眼亮晶晶的望着两大袋粮食,“小婶,快进屋,别让人瞧见了。”

小家伙还伸出头在院外左右四下探查,见左右没人,才舒出一口气。

也不知道小家伙是跟谁学的,搞笑的很,强忍着不笑,但憋的很难受。

三人合力把所有的物品都抬进家里。

“小婶,这下咱家的粮食可以吃到年后。”天亮就是个小管家,常常担心家里粮食不够吃,饿着小婶与妹妹。

小小少年,操心的很。也有很多的内疚,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小婶与妹妹的日子会过的很宽裕。

“嗯,等下我再出去一趟,托人买的粮食还没有全部运回来,你们在家里好好看家。别到处跑,想找小伙伴玩也忍忍,今儿不适合让别人来咱家玩,知道不”

“知道,小婶放心吧,我会看着弟弟妹妹们。”庞天亮用眼扫一眼两个弟弟,见他们乖巧的点头,才满意的笑了笑。

粮食放在杂物房,一排有几个很大的缸。

几个是装粮食的,上面用配套的盖子盖着,在压着砖头。也有两个大缸,一个大开口的平日里养活鱼的,一个是装肉的。

屋梁上还悬挂着早就熏好的腊肉,全是杨清从空间拿出来的。

洗干干净净的空大缸里,杨清放下了几条肉,有五花的,还有纯瘦肉,以及新鲜排骨。

一边一个小缸里,装的是油。

几个孩子就围在边上,看着妈妈小婶放好家里的物资。

在一边的旧货架上,则是摆放着家里需要用的生活用品,这是提前囤积的货品。

“好了,咱们出去吧。早上吃的是饺子吧”

“是饺子,大哥哥煮的,好吃。”盼盼拉着妈妈,笑的小米牙都露了出来。

“盼盼吃饱了没有”

“肚子饱饱,好吃。”

“天亮,等下小婶出去,你关好院门,不是小婶喊开门,你可别开门知道吗中午饿了,就给弟弟妹妹们泡蛋糕吃,小婶肯定中午会迟点才回来。”

“好,小婶去忙就是,我带着弟弟妹妹们学习。”

“乖。”

回家不到半个小时的杨清又出门了,踩着厚厚的积雪,找了一个没有人能瞧着的地方,换了一身行头,在脸上做了伪装,把自己搞成一个饱受生活摧残的中年妇女模样,朝城里中心位置走去。

那边有个很大的黑市,她这次只卖小巧贵的物件,手表。

她空间里,塞进储物空间的手表不计其数,全是复古款。

但质量是过得关的。

进到全市最大的黑市,杨清蹲在一个角落,摆放出来各种款式的手表,防水的机械手表,精致小巧的女表,情侣表等等,应有尽有。

一直到中午,午饭后,杨清卖掉了几十块手表。达到预期的收益以后,收摊回家,一路上甩掉不少的尾巴,确定身后没有人以后,杨清才回到家里。

依然带了几袋粮食回家,这下,家里的粮食就是吃到明年五月都够。

忙碌了一天,一直到晚上,才有空坐下来码码字。

她现在接翻译稿不频繁,都是一些时间比较长的资料,她在写第二部关于战争年代的小说。

第一部小说,还在广播中广播了。第二部小说正在连载,广播中也在同期在广播。

她除了第二部小说暗战,还在构思一部奇幻的魔法小说,最近一直在查国外的一些资料。

对,她想赚外汇。

现在依然是票证时代,很多东西都需要票,她打算赚取外汇,获得外汇券,才能去友谊购买一些用票证也买不到的物品。

那些物品她空间中有,可要拿出来光明正大的用,还是不敢,随便一调查,她有千百张嘴都说不清楚。

为此,赚外汇是必须的。

至于明年去南方进货摆摊赚钱,确实不适合她。

还是写小说吧,既有社会地位还有钱有名有利多好。

她现在越写越顺手,以后也许就以这个为工作吧。

当然,上班还是要上的,希望分配给她一份悠闲一点的工作,或者她可以继续读研读博士,争取以后留在学校教书。

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笔耕不辍,一日复一日的。一月下旬,学校放假。

校门口,颜佳琪拉着杨清的手不舍,“清姐,那你后天带着孩子们都去,不能不带他们。”

轻轻扯开被佳琪紧紧拉着的手,“好,我吃过早饭以后就去。做好你亲点的礼物带过去,行吧”

不舍一下子散去,委屈巴巴也变成了笑颜如花,“好,清姐那你别忘记了。我等着,留着肚子吃午饭,嘻嘻。”

在杨清的注视中,佳琪蹦蹦跳跳的上了公交车。

一直到公交车离开看不到了,杨清才走。

孩子们也放了假,今天都来了燕京大学,早上带着孩子们在学校转了一圈。

积雪早已消融,第二场大雪还在空中酝酿,五人不紧不慢的走着。

回家的路很近。

慢悠悠的走回家,走到胡同口,就看到一群人在争执吵架,杨清忙拉着孩子们快步走回家,把几个孩子推进家门口,才站在院门口与金婶子说起话来,“金婶子,吵什么呀”

手中拿着针线的金婶子,望一眼吵架的人群叹息道,“吵什么,这年月不是为粮食吵架就是为房子吵架。

老马家的四闺女,带着在乡下生的一双儿女回来,看样子是要在娘家常住。

可他们家的房子也不大,也不够住,这不,家里的嫂子不干,与四闺女吵了起来。

那马四妹也不是善茬,一点也不怕,不知道拿捏住娘家什么把柄,居委会的调解都调解不好,吵的凶着呢唉,都不容易。”

“也是,那马四妹有工作吗”

“有,她男人是救人死的,救的人听说来头不小。她能顺利回来,还有工作,也是被救的那人帮的忙。

现在你知道的,除了你们考回来的大学生,一般的回城的,大多数是父母退休把工作让出去给孩子。

除了这,再有工作的都很难。她才调回来,上班也没有多久,马家的几个儿媳也是蠢,吵什么吵,让小姑子住上两三个月或者半年就是,让她手头上先攒上几个钱,再与她商量,和和气气的把小姑子请走就是。

手头上有钱,可以出去租房不是非要在年下闹成这样,真是蠢哟。”

金婶子感叹着,离的较远,那边也听不到两人的对话。

“哦哦,只是马四妹一点余钱都没有吗在娘家吵吵闹闹住的不舒心,非要挤在一起有什么意思”杨清知道现在的人都舍不得,节约的很。

可在节约与舒心间,她觉得还是舒心重要些。

天天如此吵,对她自己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都没有好处。住下去有什么意思。

“哈哈,小杨,你以为都像你似的想的那么开呀这年月,谁不是能省就省,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八瓣花。马四妹肯定是想多存点钱,在娘家先凑合几年,攒些钱,以后无论是自己买个小房子还是等单位分房以后,再住到自己的小家,再好好的过好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