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皇子妃奋斗史 > 第112章

皇子妃奋斗史 第112章

作者:秀木成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3: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清晨,魏景准时睁眼, 亲亲妻子, 蹭蹭她的腰腹, 掀被悄悄翻身而起, 后头却被人扯了扯衣摆。

邵箐揉了揉眼睛, 也坐起“夫君”

“多睡会吧, 不是说了, 先歇几日的么”

魏景回身扶按她,邵箐虽顺着力道躺回去, 但却道“我不困,要起来了。”

早起习惯了, 睡懒觉反而不大适应,这二日魏景前脚出门,她后脚也就起了。

话说邵箐有孕的消息传出后, 整个平城乃至益州上层都为之沸腾。魏景固然英明神武, 但后继有人也十分重要, 贺喜之声不绝于耳,他走路都带风。

不过邵箐倒没掺和进去, 她近几日暂时休假了。

本来魏景如临大敌,听得颜明说前三个月切莫跌碰过疲,他甚至一度起了让妻子好生休养到生产的念头。

邵箐当然不同意, 哪需如此前世多少事业女性上班到产期临近张驰有道,不过度劳累即可。

夫君关心她她知道,但真不需要矫枉过正, 让她闲一年,她能先闷死。

魏景又咨询了颜明,这才作罢。

不过妻子前段时间太忙碌了,近日又略见不适,他就坚持她要先休息几日再说,后续上值也不能累,他回头给多配两副手。

这点邵箐没意见了,自己身体胎儿健康,头等大事,她可不会轻忽丝毫,遂立即点头同意。

这不,都歇第三天了。

邵箐也不和他争,躺在暖烘烘地被窝看他出了门,蹭了蹭,也就起来了。

用了早膳,又散步消食,回来翻了一阵子书,正觉得无甚趣味时,孙氏过来了。

“阿娘。”

“嗯。”

孙氏笑吟吟应了一声,她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人之一,这几日天天来陪伴女儿,一大早就来了。

“元儿,今儿吃得可好”

紧走两步,按住要起身相迎的女儿,孙氏端详两眼,见邵箐面色红润,她放心点头。

“好着呢娘。”

实际邵箐早孕反应真心不大,也就食欲不振罢了,胸闷欲呕都很少。且自从喝破得孕消息后,她精神大好之下,食欲反而见好。

为此,魏景和孙氏都很放心。

孙氏抚了抚她的脸,笑道“我儿是个后福大的,当初我怀你和二郎时,可吃了大苦头。”

常识邵箐是有的,闻言连连点头,又摸了摸腹部,她这孩子是个体贴亲娘的,很乖巧。

喜滋滋脑补一番好孩子,邵箐表示“我明儿上值去了,在屋里闲得发慌。”

女儿如今很有主意,只要不影响身体健康,孙氏没意见,只叮嘱几句切莫过劳,便罢。

邵箐一一应了,又问“阿娘,你昨儿和舅母五表妹去金泉寺,如何了”

孙氏笃信佛法,孟氏亦然,但这三人昨儿午后结伴,去了平城近郊名刹金泉寺,却不是单纯为了叩拜佛祖的。

赏菊宴次日,范磬果然私下找了魏景,表达了范恬乃至范家对傅芸的求娶之意。

除去私矿一事没明说,魏景便将诸事隐晦提了一遍,重点在过继上面。

回头他又和孟氏傅芸细说了范恬和范家。

他态度温和,让双方都仔细考虑清楚。

一边是他的心腹大将家,一边是唯一的血亲,有进一步意向固然好,没有也没所谓。当初以雷霆之势劝慰孟氏傅芸不过情况所需。他自然是知晓强扭的瓜不甜的,傅芸要有好归宿,双方自愿程度越高越好。

他不干涉。

范磬很爽快,该商量的昨天家里也商量完了。他当场表示,过继无妨,反正兄弟几个的子嗣都是范家子孙。至于姬妾婢女这些,以后看范恬本人意愿,但绝不会宠妾灭妻,也不会有庶子问题。

魏景颇满意,他本人无二色意向,但不得不说这并非当世主流观念,若强硬要求范恬,就有些过了。毕竟范恬十九了身边还干净得很,他不是非纳妾不可,而是范家想保留这个权利,不想限死了。

光明磊落,反而教人高看一眼。

范家没意见,孟氏和傅芸闻讯后,也是如此。

赏菊宴一结束,孟氏立即就打听了范恬和范家,范恬年轻有为,兄长得力,家风又清正,想来是很满意的。

既然双方都有意向,那就可以让当事人进一步接触了。

傅芸情况有些特殊,她以后的日子,总要自己舒心才好,盲婚哑嫁不大适合她,定下之前,应适当接触,再看双方意愿。

范家武将世家,行事干脆利落,昨日下午就定下了第一场相亲约会。

地点就是金泉寺。

孙氏孟氏求神拜佛,两年轻人私下接触,也不宣之于众,就算他日事不成,也不会损伤各自名誉。

昨日魏景是接了报,据闻还不错,但讯报往往简短,邵箐今儿便问一问同去的孙氏。

孙氏道“我和孟夫人也没跟去,进了金泉寺,范小将军早到了,孟夫人就催促五娘”

时间回溯到昨日午后。

宽敞的香木大马车出了平城郡守府,在护卫女侍簇拥下往金泉寺而去。

金泉寺是附近最大的寺院,信者众多游人如织,小摊小贩一路到山脚,非常热闹。孙氏昨儿知悉爱女得孕,也是特地来祈求闺女孕期顺利,母子平安的,一进大雄宝殿,立即虔诚合十叩拜。

梵音阵阵,孟氏看了眼不远处正叩跪的孙氏背影,拍了拍女儿的手,低声嘱咐“快去吧,范小将军已来了有些时候了。”

傅芸低头,捏了捏拳,手里丝帕绞得很紧。

“范小将军年轻有为,二位兄长又是殿下心腹猛将,范家再合适不过。”

孟氏又催促了一次,回头看一眼佛祖庄严宝相“阿娘在此处等你,正好给你弟弟求支平安签。”

听得傅沛,傅芸终于抬头,看了慈眉善目的佛祖一眼“嗯,娘我去了。”

“快去吧。”

外男多了,傅芸恐惧无法自控,但独身一个还好,她定了定神,招来退至另一边的丫鬟婆子,往殿外行去。

孟氏目送女儿转出,回头又看了孙氏一眼,整了整衣襟,跪伏在地,虔诚叩首往佛祖金身前去。

孙氏把昨日求得平安符取出,放在女儿手心“孟夫人有些急了。”

她距离远,听不大清这母女说什么,只隐隐约约飘过几个音节。

“也是该急的,五娘年纪有些大了。”

不是说魏景表妹年纪大了不好嫁,而是选择对象范围会大大缩小,毕竟同龄男性基本都定亲或成婚了,客观难度增加。

换了孙氏,孙氏怕也急。她摇了摇头,对闺女说“五娘回来后看着脸色不差,下次去金泉寺的时间也定好了,此事看着还成,你也不需再费神离了。”

邵箐有了身孕,又继续上值,孙氏作为母亲,自然不乐意她操心些旁的琐事。

实际她对孟氏母女也并非如表面那般亲近,自从出了给女婿献殷勤一事后,她颇有微词,之所以笑语晏晏一如旧日,纯粹不想让女儿女婿为难。

“你有了身子,安心养胎才是正理。”

这种以双方自愿为原则的事情,既已进入轨道,那确实不需要邵箐再费神,她抚了抚平坦依旧的小腹,笑道“我知晓了阿娘。”

孙氏也笑,此事罢,她又和女儿抱怨“你弟弟这两三月来,睁眼匆匆出门,夜深才归,我想看一眼都难,也不知这公务是否真这般忙碌”

提起这个,邵箐倒清楚“二郎确实不得空闲,近日都忙着粮草调度之事呢。”

邵柏跟庄延学着,庄延就是负责这一块的,从益州往外路途颇远,二人忙得脚不沾地。

孙氏闻言却一怔,这调度粮草,长达两三个月“元儿,莫不是殿下近日又要兴兵”

邵箐按了按小腹,吁了一口气“若无变故,应是如此。”

这几个月来,从魏景养伤,寻获孟氏母女,再到邵箐怀孕,平阳倒挺平静的,只外头的局势却越演越烈。

朝廷大败后,对地方的约束力进一步被削弱。魏显这皇帝,实际控制范围已缩减至司州,及凉并豫兖四州的半数区域,还有冀州一小块。

听着挺大的,但实际对于一个皇帝而言,已是锐减至仅剩约六分之一。

小军阀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头。本就是一方长官的大中军阀胆子更是大了很多,以前都是遮遮掩掩地小动作,现在明目张胆起来了,左攻右交忙的不亦乐乎。

皇帝大概很郁愤的,但他根本没法分心处理这些了。当世另两大势力,他的老对手济王和桢泉军的攻势愈发猛烈。失去二十五万北军的朝廷,哪怕有新征召的兵卒入伍,一时也焦头烂额。

并且这种劣势很大可能将持续下去,现在的朝廷都这么吃力了,实难保某一天不会前线失利,被叛军步步逼近。

总而言之,现在的天下局势,豫兖二州战火最猛,其余地区遍地开花。

最乱的时刻已经到了。

于有志于天下者,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譬如,魏景。

次日例行议事,季桓站起,拱手道“主公,如今我方大军休整数月,已是停当。”

“今兵马齐备,粮草也足,当是奖率三军,趁乱而出。”

魏景颔首“确是如此。”

欲得天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时机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求也。

自然不容错过。

他环视在座诸臣吏,目光在右下手的邵箐脸上顿了顿,邵箐微微点头,他声音沉稳“趁乱而出,诸位有何见解”

这一点,其实亲近宾主几个心里都大致有数,闻言,季桓毫不犹豫道“主公,此时非北伐良机。”

冬季马上就要到了,北方将大雪封路。更何况,此时朝廷正和桢泉军济王打成一锅粥,己方实在没必要一头撞上去。

他们有更好走的路。

季桓大步行至左边墙壁,仰看悬挂着的大楚疆域图,伸手在正中间打横一拦,食指擦过扬州荆州益州北境一线。

“南方攻伐难度远低于北方,又无大雪封路。”

他肃然拱手“在下以为,主公当先攻占荆扬交三州,稳坐南方半壁江山,后再俯瞰北方中原,伺机北伐。”

若是将大楚拦腰一分,南方就四个州。出了益州是荆州,荆州再往东是扬州,扬州已濒海。

打横三个州,脚底下还横卧着一个交州。

但这四个州,都是大州,面积加起来甚至比北方九州还要大点。季桓说,占据四州就是稳坐半壁江山,确实不假。

若魏景稳占南方半壁江山,那将是天下第一雄主,再无人可与之相媲美。

他若北伐,天下撼动。

这是目前最好的、最容易走的、成功率最大的一条路。无第二者可与之相比拟。

魏景颔首“伯言所言,正如我意。”

他一言既出,征伐的步调当即定下。

魏景注视着巨大的地域图,目光一寸寸从交州扬州越过,最后落在荆州东边四郡上。

“欲东征,必先伐安王。”

荆州七郡,排列相对而言算比较整齐的,纵向的东西两行。西边紧邻益州崇山的三郡,平阳南陵武陵,在魏景手里;而东边零陵、桂阳、曲阳、汉寿四郡,则是安王的势力范围。

安王刚好把东边的路都拦住了,而南边则是交州的崇山峻岭。

从地理上看,欲东征,必先伐安王。

另外。

张雍一击长案,道“安王那孙子,一直在征召兵卒”

是的,安王一直在征召兵卒。

他一直都没有熄灭夺回南陵武陵二郡的心,暂时休战,不过形势所迫。

平阳一战,魏景大胜,得了近十万降卒,其中大部分都是原北军,实力大涨。

反观安王,他虽然及时退兵保存实力,但战了这么久,还是有损伤的。他碰上了魏景以来,连连损兵折将,此消彼长,兵力相差已足有一倍。

这不得趁着空隙,紧着征召新兵吗

戴光道“征安王,越早越好。”

双方新仇旧恨,如今又添上东征战策,没必要给更多的时间让安王蓄力。

魏景道“诸位所言甚是。”

大基调已悉数定下,接下来该议的,就是具体战策了,也就是进军方略。

“汉寿、曲阳、零陵,此三郡与我方接壤。其中位于中部的曲阳郡地势最棘手,山多水多,西边关隘重重。”

季桓还站在地域图前,顺手一划,他眉心一蹙“此郡,乃我军进军最难之处。”

话说魏景手下的荆州三郡,平阳在顶上,南陵中间,武陵底下。安王那边则是汉寿顶上,曲阳中间,零陵最底下。双方大体按顺序接壤。

原则来说,三个郡魏景都能进军。

但实际情况是,位于中间的曲阳地势对我方最不利。首先,它和南陵郡接壤之处关隘重重,不适合首战进军,得排除。

排除以后,开战只能在它两边的汉寿和零陵任选其一。但选了并攻下以后,这杵在中间的曲阳天险多多,不用怀疑安王必会仗地势大力防御反攻,必是一块硬骨头。

简单来说,三郡两头易中间难,选一头开战的话,中间肯定是难关苦战。

那能不能两头开战再夹攻中间呢

魏景沉思片刻,摇了摇头“此非上策。曲阳西境关隘众多,南北却少,若攻入零陵,挥军向北,比分兵更佳。”

兵力,是己方目前的最大优势,分兵就削弱了。若安王忍痛舍弃零陵,将重兵放在汉寿,那己方战至中后期时难度会更大。

没错,要舍弃,安王只会舍弃最南的零陵。零陵相对地广人稀,而最富庶稠密的曲阳郡,则是安王的大本营根据地。

魏景看好的开战点是零陵。

零陵,比汉寿和曲阳都更好进攻。而一旦攻入零陵,再挥军往北攻曲阳,比从南陵这边容易多了。虽还是硬骨头,但小块了不少。

众人仔细思索,纷纷点头。

从零陵开战定下。

季桓提议“主公,攻入零陵,越快对我军越有利。不若,我军佯作分两路同时进攻,实际一虚一实,扰乱安王视线”

零陵虽不如曲阳关卡多且险,但也不是没有的。魏景进攻,安王必率大军迎敌。若能用一路虚兵吸引安王大军主力,实兵攻其不备,必能一举攻入零陵。

魏景赞同“伯言此计甚佳。”

他视线投向地域图,良久,最后手一点“南洛可为虚,鞍山关可为实。”

从零陵进军,有好几条路径。其中南洛城郊地势开阔,城池略显蔽旧,相较而言是进攻难度最小的;而鞍山关有天险可依,则属中等。

魏景看好的却是这鞍山关。

鞍山关说易守也行,说有破绽也行。因为它附近山势相对平缓,有几处可突袭的缺口,距离远近不等。若守兵充裕,最远的缺口也能守得稳稳,只倘若兵力不足,那就难免有所缺漏。

陈琦击掌“若南洛虚军吸引了安王大部分兵力,鞍山关确实有机可乘”

两地距离不远的,急行军一夜可至,届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虚为实,骤不及防之下,安王大几率不能及时率军赶至。

关口一破,长驱直入。

季桓颔首,笑“妙哉,妙哉”

魏景军事能力强,眼光独到,从来都不是一句谬赞。

“诸位。”

魏景站起,环视众人,众人肃然,他沉声道“我意,月内征伐安王。”

“传我令,即日集结三军”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又是肥肥的一章

宝宝们中午好呀,我们明天见了呢,笔芯

还要感谢下面给文文投雷的宝宝呢,么么

ynn归归扔了1个地雷

木偶波儿扔了1个地雷

浅雨末扔了1个地雷

叶拂扔了1个地雷

梁熊熊扔了1个地雷

ianyi扔了1个地雷

梨子大梨子扔了1个地雷

ifree扔了1个地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