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皇子妃奋斗史 > 第95章 第95章

皇子妃奋斗史 第95章 第95章

作者:秀木成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7:23: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这古径就在距离汤谷道约八十里之处, 崇山峻岭间起伏蜿蜒。虽已鲜有人知,但本地几个村庄仍口口相传,猎户上山也常走的。就是走得不算深,不知里头情况如何

小将梁丹亲自领人探过,这古径确实又险又窄,内里荆棘遍布草木横生, 蛇虫野兽不少, 但清理过后, 行军还是勉强可以的。

就是走得很慢, 而且粮草运输艰难, 辎重更是不用想了。

古径另一边出口是密林,山脚有大湖,古称猿洲, 现名青泽,是一窝山匪的地盘。

“放那史骏往谷城去, 先绊着。”

魏景冷冷一笑,立即命人清理古径,又使人从汤谷道出益, 先去招降山寨。

能降最好,不能就剿杀了, 反正人不算多。

陈琦领命而去。

山匪头子马鹞子是个聪明人,见眼前男子神色平静, 眉目却隐透肃然, 肩平腰直身姿笔挺, 即便身着寻常布衣,依然一看就是个见过血的武官。身后一众手下亦然。

他不但立即应了,还主动要立功。

马鹞子说,他有门路购关外好马,且最近几日就得一大批。

战马,是最珍贵的战略资源,以往朝廷控制极严,只如今中原大乱,就有好些有门路的胆大者,开始从关外偷渡马匹。

马鹞子的兄长就是其中一个,目前正有一批好货即将运抵。兄弟感情好,很可靠,他愿意和哥哥一起投靠。

马匹,正是魏景目前缺的。先锋军从古径出来后,需立即突袭汤谷道关口,并迅速拿下。这拿下关口,不但益州军两道并用加快出益速度,最重要的攻城器械及粮草等必要军备需要从汤谷道运出。

这夤夜突袭,讲究的快准狠,骑兵开路效率十倍于步兵不止。可惜那古径,人勉强能走,马匹却走不了。

事急从权,陈琦一口应下,并命人跟着马鹞子的心腹,盯紧以免有诈。

山寨他亲自领人盯着,确保万无一失,然后使人飞快回去报讯。

关口另一边很顺利,魏景命加快速度清理古径,并传令集结大军,立即奔赴汉中郡东。

上下一心,古径以最快速度清理出来了。期间魏景等人亲自看看过,要邵箐说,是真的险,个别地方甚至只能堪堪过一个人,马匹确实走不了的,更甭提粮车。

这就出来一个新的困难,益州先锋军悄悄出平阳,这道路艰险难行,耗时肯定短不了的,这猿洲山寨那边就需要一批粮草了。

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突袭吧而马鹞子兄弟,解决马匹口粮已经够费力了。

议了议,实在没办法只是人力背出去。

邵箐灵光一闪“不若我们用独轮车如何”

她想起了前世的“木牛流马”,这玩意后世都没能争论清楚究竟是怎么一个构造,但很大一部分人却认为其实就是独轮车。

窄小轻便的独轮车,事实上早就有了,山区百姓用以运载各种货物,并不需邵箐这对木工一窍不通的人烦恼。

如今众人驻扎就在山脚,很容易寻到乡亲淘了辆独轮车,试了试,能用,且好用,比人背轻松高效多了。

此事当场拍板,魏景吩咐下去后,“阿箐果真观察入微,才思敏捷。”

他眉目欣然,方才季桓等人夸赞邵箐,他听着极畅快,心情比他本人打了个大胜仗还要愉悦。

这老王卖瓜劲,邵箐没好气拧了他一把“快回去呗,不是忙么”

益州诸人确实忙得脚不沾地,备战在紧密进行当中,议事大堂日夜不歇,议定最终战策。

此时已是春回大地的季节,先锋军已从古径而出,蛰伏待命,大军集结在汤谷道前。

二月初三,春社,祈谷祭祀,在这个官府民间皆大肆热闹沸腾的节日,魏景令,突击汤谷道关口。

攻伐平阳郡,出益第一场战役打响。

汉中郡内尚需突袭成功,关口打开才能开战,但众将士已枕戈待旦。

亲卫们抬来战甲,邵箐一同替魏景穿戴妥当。

扣上最后一个雕了麒麟纹样的锁扣,邵箐退后一步,端详这个英伟不凡,气势赫赫的男人。

今日的他,所披的早非昔日平陶征蛮那件粗陋的红色盔甲,而是一身精炼的明光环锁铠,在烛火映照下银芒闪耀,英武逼人得教人忽视所有。

只是邵箐牵挂之情却丝毫未变的,深呼吸一口气,她朗声道“夫君此战,必旗开得胜”

她仰脸,目光莹莹,点漆般的瞳仁只倒映着他一个人,专注,牵挂。

魏景上前一步,俯身吻了吻她嫣红的唇,力道很重“等我回来,我取了平阳就回来接你。”

对视片刻,他转身,大踏步离去。

陈琦率先锋军夜袭汤谷道关口,非常顺利,一个时辰不到,“砰”一声巨响,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

魏景传令“全速前行,尽快渡过汤谷道”

沉沉夜色中,益州大军开进平阳。

史焯接加急军报时,已经晚了,距关口失守已过去大半天。

有最近的守军赶来试图反攻,但其时关口已被先锋军层层守卫,援军遇伏全军覆没。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汤谷道太过狭窄,益州军穿越耗时必然不会短,大军现在肯定还没集结完。

不过也不会太久了。

史焯又惊又怒,已顾不上深陷益州的长子,立即下令“快,快传令南境,诸将立即率军奔往汤道口,阻截杨贼”

“府君不可”

田尚急忙阻止“不可啊府君,这南境诸将士布防,乃为防御安王。这一旦悉数调离,南境危矣”

而且平阳郡兵只有五万,益州兵多将广,一出至少十数万之众,而杨泽此人极善排兵布阵,这五万将士如何能阻挡得了啊

史焯已经乱了分寸“那如何是好如何是好难道要眼睁睁看那杨贼攻陷平城吗”

对于他来说,杨泽和安王一个样,都是外敌,哪边急救哪边是非常正确的。但现在问题是,田尚说得对,五万郡兵不顶事啊

田尚也急出了一头一脸的大汗,先前他一直苦劝主公结盟不成,现在酿成大敌,捶胸顿足是必然的,但也不得不勉力保持镇定,苦苦思索对策。

“府君”

田尚猛地站定“既杨泽成大敌已不可更改,那我们不若索性应了郭淮吧”

转投安王

眼下唯一能对抗的杨贼的,只有安王大军。

此一时彼一时也,两害相权取其轻,安阳自治不要再想了,如今想要活命和最大程度保存实力,只有这么一条路可以走。

田尚之策,不可谓不狠,对己方够狠,但不得不说够有效,还及时。史焯脸阵青阵白,呆立一刻钟功夫,咬牙“好,我立即取找郭淮”

既然决定投向安王,那南境防御就不必了,立即调遣上前先抵御着。亲笔信已加急送出,郭淮本来提议史焯一起去后方郦陵暂避,但史焯不肯舍弃五万亲信兵马,只愿暂退出平城,至平阳东的边城漆县遥控。

史焯一行焦急等待着。事实上,安王挥军的时间,比接到前者亲笔降信还要早上半天。

安王在益州有眼线,自从何信投靠后增加,遭遇魏景痛击后达到顶峰。

益州大军集结开往汉中东部,即使魏景为防消息泄露将时间算计得刚刚好,那大军一开拔,也是瞒不住的。

哨探从苍梧道而出,星夜疾奔,堪堪早了大半天将消息送到安王手上。

大事不好

安王立即紧急召集大军,急行军往平阳而来。

必须得把杨泽歼灭或打回去,不然对方一旦站稳脚跟,后患无穷。

本来情况并不算得上太好,毕竟平阳南境防御颇重,但现在好了,史焯降,平阳畅通无阻。

他再次下令“全速前行,天黑前务必抵达平阳。”

魏景接到安王挥军的加急信报时,益州军此时经已尽出,他正率之往东线推移。

他眯了眯眼,立即下令“张雍,你率六万军士,立即赶赴侯城,务必在亥时之前取下”

魏景则亲率七万大军,攻伐更城高池深的武泉。

此次出益,他率二十五万精兵,而另外十二万,早已被他命范亚陈琦分别率领着,去抢在平阳郡兵赶到之前夺取阴盆会水二城。

平阳九城。侯城武泉,阴盆会水,乃西境四城,取下则占平阳一半,互为犄角,防御圈已成。

安王挥军本在魏景预料之中,但没想着史焯这回有够当机立断的,居然这么快这么坚决倒向安王,导致安王大军来得比想象中的快多了。

杨泽的攻伐速度,也比安王想象中要快得太多。

他才抵达平阳,就接到杨泽已迅速攻陷西城四城的战报。对方兵分四路,巧妙避开平阳郡兵,突袭城防甚空虚四城,小半天功夫四城陆续失守。

从接讯到现在,短短两天,杨泽竟已取下半个平阳郡,脚跟已稳,己方先机全失。

安王又惊又怒,一把掷下战报“平阳这群废物,居然这么轻易就中了圈套”

骂是这般骂的,但实际他很清楚杨泽扰乱视线之策不可谓不高明。此人战略眼光之精准,战术之高明,时机把握之恰到好处,也比安王想象中要更甚。

这真真是一个罕见强敌。

且此人的最强之处,并不在他麾下的数十万兵马。

必须趁早将其歼灭,至少得堵回益州,不然的话,安王直觉对方会是当今天下大局的一个最大变数。

强悍搅动风云。

他心头一凛,立即点了徐苍等六员大将,兵分四路,立即奔赴平阳东四城驻扎,严守并随时听令抗敌。

平阳九城,那剩下还有一城呢

那其实就是位于最中心的郡治平城。

平城城高池深,四面地势开阔相对平坦,其实是个很好防御的城池。但安王不得不弃了,因为杨泽大军早他一步站稳脚跟,贸贸然前去,有可能遭遇对方伏击。

于是,位于中心点的平城意外得到平静,双方隔它对垒,如无意外,这抢占平城将会是双方第一战。

几次迂回的试探**锋,在对方的阻止下谁也没拿下平城,但战火浓浓已酝酿得差不多,很可能,下一次就是全面大战。

季桓道“主公,我们应当尽早击败安王,战事拖得越久,于我们越不利。”

连下四城的余韵仍在,已方士气高昂。

而荆州却终究是安王的大本营,对方不管粮草辎重的补给,还是招援将士,都比他们更方便。

不能托,拖得越久,优势越此消彼长。

季桓还提议“大败安王,先尽快将其赶出平阳便可。”

毕竟对方兵力同样雄厚,将其赶出去比彻底歼灭容易太多了。益州军初来乍到,目标不能定得过高,先占据平阳彻底站稳脚跟,更切合实际。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个观点很得魏景赞同,颔首“确实如此。”

那接下来要商议的,就是如何在眼下这场的大战中,大败安王,尽快将其逐出平阳郡。

魏景食指在地域图上一点“平阳郡兵所在之地,即是突破口。”

安王紧急召集二十万大军前来,再和五万平阳军合兵,正好在人数上不落下风。

然而魏景盯上的破绽,正正是这五万平阳军合兵。

骤不及防间,史焯降了安王,换了人指挥,平阳军上下不适应有抱怨是肯定的,偏这当口就是一场大战激战。

安王对平阳军的信任,肯定不如自己的亲军的,不管是将领还是战斗力方面。很自然而然,这平阳军在排兵布阵会被放在最外缘。

不可避免的,这平阳军心理上会更加微妙。

战场上容不得这些,士气起不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破绽了。

当然,安王也会尽力弥补的。现在的关键,就看魏景一方能不能将平阳军届时的站位判断正确。

正确了,痛击破绽,趁势大败敌军,魏景有十足把握。

错误了,这就将是一场胜负未定的硬战激战。

魏景沉吟良久,最终将食指点在平城南边“平阳郡,届时应在敌军左翼。”

这一场大战,最终发生在二月十四,清晨。

草长莺飞的季节,原野上深绿浅绿,泥土芬芳,双方陈兵于平城南门外八十里。

直至到这一刻,平阳郡兵的站位终于揭晓。

正正在左翼。

魏景的判断没有失误,而先前的布置早已停当。

牛皮大鼓敲响,沉闷的“咚咚咚”,一下紧过一下仿佛敲在人的心坎上,鼓声急促到一个频率,魏景抽出佩剑,喝令“诸将士听令,攻”

双方阵中同时爆起呐喊如雷,将士如海潮般汹涌澎湃,随着鼓声往敌军掩杀过去。

既出中原,就不可能为了掩饰身份而避而不战,魏景照样亲身上阵,只他专门点了亲兵留意,非必要不靠近安王所在之处。

只他刀锋过处,所向披靡,身周一度形成真空地带,又连斩安王麾下两员大将,实在由不得人不瞩目。

安王很快留意到这位置,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没有接近,但就是这么远远一眺,骤然一种悸动突袭心脏。

“此人是谁”

银甲向日,刀锋折射出一点金晃晃的刺目光芒,如摧枯拉朽一般,所过之处无人能挡。

从未得见这般悍勇无双的人物,安王惊诧之余,心头猛一跳,有一种什么样的隐隐直觉,不知为什么,他忽然想起了另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人物。

黄河决堤以来,很久没想起这个人了。

“不,不可能,他已经死了”

瞬间安王汗湿重衫,只是他来不及仔细思量,就见得左翼大乱。

不用多说,肯定是平阳军所在位置被杨泽猜了出来。

少五万将士,战力差了不少,然而要面对的却是杨泽这么一个能征善战的强敌。

平阳军不能不用,反复商议,左右腾挪,还是被敌方猜了出来,成为破绽。

卫诩难得有几分诧异,挑挑眉,“这杨泽果真了不得。”

安王却是震怒“传令,徐苍陈昂二将立即率兵驰援”

徐苍,魏景曾经的麾下猛将,大变后被贬往荆州边陲,得安王赏识重用至如今。

平阳军这处破绽,安王也不是没有做过被盲狙到的准备的,反应也很及时,只可惜一步慢步步慢,在张雍所率的悍军猛攻下,平阳军一乱,后续就难以补救了。

难以补救也得硬着头皮上。

只是徐苍没有想到,骤晃一眼,他看远处的敌方大将竟恍惚看成了张雍。

张雍,当年和陈琦等人率青翟卫,愤而离营,南下寻找齐王殿下,后渺无音讯。

那如果这真是张雍,那杨泽

徐苍这一惊非同小可,长刀险些脱手而出。

“徐兄弟小心”

陈昂及时赶到,替他架住另一敌将大刀。

徐苍回神,连忙应战。

只他忍不住分神瞥向另一边,寻找那恍惚是张雍的敌军将领,可惜对方杀远了,不见踪影。

后续,徐苍就再没机会寻找此人了,因为益州军已顺着这个被撕破的口子趁势猛攻,鏖战至天黑,敌方已大胜。

为了保存实力,安王不得不下令鸣金退兵。

一步错,满盘落索。

魏景率军乘胜追截了一夜,安王不得不退至平阳郡东南最边缘的巨丘城,这才勉强止住了后退的步伐。

至此,魏景得平阳八城,只差一步,便将安王逐出平阳。出错了,请刷新重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