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说起来幸运, 温家兄弟的船在前面走,混不知后面军船开始封道,竟在四月中旬安安稳稳地回到了山东, 然后南边才封了航道。
只兄弟俩到了济南府一登岸, 便察觉出了气氛的紧张。一边找车马行, 一边打听询问。
山东这边自然是代王和赵王的消息更多, 只知道现在僵持着呢。身边各有几个兄弟支持, 个个都想有个从龙之功。
到了山东地界,那便是自己的地盘了。找了熟识的车马行, 两天便回到了温纬的百户所。
温家人见到兄弟俩, 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还怕你们回不来了。”
温柏温松“呸呸呸”怎么这么不吉利
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前头走着, 后面水路航道都被封了。这消息走军驿比民间传播得更快, 他们在路上,温百户倒先拿到了消息。
一时大家七嘴八舌。
兄弟俩问“家里可有事京城没打起来吧”
家里人问“月牙儿可顺利婚事没受影响吧她婆家待她如何陆嘉言待她如何她可淘气惹婆母不快了”
乱七八糟的,温夫人一拍桌子“安静”
大家都静了。
温夫人道“你们先说,月牙儿那边如何了”
儿子们都道“她好着哩。先让我们喝口水, 洗漱一下。叫家里人先卸东西。”
儿子们确实也辛苦了。温夫人便叫他们先各自回房洗漱。她这边指挥着卸东西。
两口子在那看着,一箱箱的东西卸下来, 令人咋舌。黄妈妈一直说“这么多”
还不知道月牙儿在陆家如何, 但看这些带回来的礼,便先令人心安几分。
都收拾完了, 一家人又在厅里聚首。
儿子们回房再回来,已经洗漱干净,一派神清气爽,儿媳们眉眼含春,温百户夫妇俩只装作没看见, 只心里笑骂一句小兔崽子们,猴急
这才坐下来说话。
温柏把江州的所见所闻一一道来。
温夫人一听,景顺帝殡天的消息竟是在婚礼当晚传到江州的,难受极了“怎么这么倒霉呢晚一天也好啊”
温柏忙道“当时礼已经成了。”
温夫人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因拜天地不仅仅是喜庆的仪式,还是法律规定的程序。要礼成才算合法结为了夫妻。
“陆家实在厚道,回门礼给的足足的。”温柏把礼单递过去。
虽然刚才已经看过了实物,温家夫妻两口子还是凑一起细看。温百户不识字,听温夫人念给他。
厅里的人听了都咋舌。
温夫人最关心的还是陆夫人。
她问“她那婆婆可有为难她”
温柏温松对看一眼,异口同声地说“娘,你这回看人可看走眼了呢。”
便把温蕙婚后这几日,一桩桩一件件的事都告诉了大家。
听着婆婆、夫君都贴补温蕙银钱、体面仆妇恭敬有礼,也不叫温蕙立规矩,只做个样子意思意思竟是桩桩、件件都顺心。
温夫人都有点不敢相信“怎么觉得那么不真呢。”做梦似的。
兄弟俩齐道“真再真不过了”
温柏道“我们辞行时,陆婶子说,月牙是个好孩子,叫我们别担心。陆婶子特别让我们把这话说给您呢。”
温夫人忽地就落泪了“好,那就好。她待月牙儿好,我以后念经给她祈福。”
大家纷纷安慰她。
兄弟两个还叫媳妇们把温蕙给的小银锞子拿出来给温夫人看,来佐证他们说的话。
这两个都是刚才一回房便先给媳妇献宝。这般花样精致的小银锞子,的确青州见都见不着。这不是花用的,这得留着,以后给孩子们。
媳妇们都从荷包里掏出来给婆婆看。温夫人又哭又笑,道“这花样子新鲜。”
“就是,非要给我们,让带给她嫂子们。”温松道,“月牙儿现在手面可大气了呢,一个钱箱子,满满的。哎呀你们没见着,要去陆府看看才知道,人家多富庶。”
温柏又道“这样的小锞子,陆家给的程仪里有一匣子呢。我们路上才看到。早知道,就不收月牙儿的了。”
温夫人也不小气,嗔道“这是她给她嫂子们的心意。岂能一样。”
两个嫂子都有,温杉不禁有点羡慕,惦记着还没过门的未婚妻英娘。
大家说说笑笑,总之知道温蕙在江州过的不差,一颗心总算都放下来。
兄弟俩问起北边的事,温百户道“都观望着哩,一堆王爷,咱也分不清,先帝那么多儿子。”
“只贺千户悄悄与我们说了,让大家心里边先有个准备。”他说,“这搞不好,要调咱们山东卫拱卫京师呢。”
一时欢快的气氛都散了。
温夫人却忧心另一件事“航道和陆路听说都封了。我只担心,九月里还能不能去江州”
这,才是最糟心的。
温百户安慰她“封了也好,说明南边反而安全。”
也只能这样想,才能稍微安慰一下。
温夫人犹自念叨“我还有好多事没跟她说呢,原就想着到时候去江州再说的”
只现在说这话后悔,也晚了。眼下正在发生的事,犹如风暴一般,不是他们这等小人物能抗拒或者改变得了的。大家互相安慰一通,温夫人才收了难受。
陆家给的东西自然都由温夫人收着。
她从中拿出些东西给了温松夫妻俩“为着给月牙儿挤出些银子,委屈你们了。”算作补偿。
又拿了几个那种精致的小银锞子,私底下给了小儿子温杉“瞧你那样,便是想要,也别带在脸上,叫你嫂子们看出来多不好看。喏,这几个拿去,给英娘。”
温杉是幺子,也是从小被宠着,直到温蕙这个妹妹出生。他没有温柏温松稳重,性格跳脱些。闻言有些讪讪,但还是开开心心地收下了,打算找个时间,悄悄给未婚妻英娘送去。
温夫人又道“陆家送了许多东西呢,咱家可以稍稍缓口气,等年尾给你和英娘的事办得体面些。”
温杉开心起来,咧嘴直笑“托了月牙儿的福呢。”
温夫人又对温柏温松说“过完年,贺家的莞莞从京城侯府回来了,还给月牙儿带了礼物。”
贺千户家的莞莞也到了快要出阁的年纪,贺千户虽在京城侯府只是个庶出的,贺夫人去年还是硬把莞莞送去了京城的侯府镀金。
莞莞走之前,来看过温蕙,道“不能送你出门了。”
温蕙道“你保重啊,替我问候馨馨。”
今年温蕙出阁了,她前脚走,莞莞后脚从京城侯府镀金回来了。她不仅自己给温蕙带了礼物,还带来了馨馨给温蕙的书信和准备的京城特产。
“京城特产啊”温松问,“有吃的吗”
温夫人道“有,不能久放,我们都吃掉了。”
温松“”
温夫人叹口气“其他的东西都是小姑娘家家喜欢的,虽不贵重,也是贺家表小姐的心意。我原想着,等九月过去的时候给月牙儿带过去。只现在看,也不知道到九月什么情况。唉”
他们此时还不知道,这信、这礼物,最终没有到温蕙的手里。
少时短暂相处过的女孩们,从这里失了联系。
各中消息不断传来,气氛一天比一天凝重。
终于贺千户召集了麾下诸百户“来了,调山东卫军护卫京师,你们都能拿出来多少人”
此话一出,好几位百户脸都白了。
大周承平已久,这些年吏治败坏,军中风气亦糜烂起来。各个卫所吃空饷吃得凶狠。
脸白了的几个人里,就有温纬的亲家,长媳杨氏的亲爹杨百户。他家里养了两个妾,儿子也有妾,孩子也多,一大家子吃喝拉撒,吃空饷便不免吃得狠些。
平日里上官检阅,他们这些百户都是互相借人充场面。
上官巡逻一圈各个百户所,同一个大头兵,能见着好几回。昨日里还在张百户那里,今日里又成了李百户的人。
只上官也吃孝敬,大家面上能过得去,便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谁都想不到,突然间就要真刀实枪地拿出人来。他们上哪里去寻这许多人丁来
待散了,杨百户便拽住温百户“老温,帮我”
温纬无奈道“我顶多给你十个人。”
杨百户依然焦头烂额“再多几个不行吗”
温纬叹了口气,只转头看去。杨百户也转头。
果然不出温纬所料,来找温纬的帮忙的不止杨百户一个。因温纬是出了名的胆小,不太吃空饷,他手里人多。他的另两个亲家也都来了“老杨你别贪,我们也缺人”
温纬回到家里告诉温夫人“给老杨十个人,给老汪和老徐各五个人。”
这一下子,就出去二十个人。
一个百户所里,不算百户自己,算上两个总旗十个小旗加上大头兵,满员了才一百一十二个人。
温纬吃着十个人的空饷,实际上有一百零二个人,借出去二十个,还有八十二个人。
这八十二人里面,还有几个老弱病残的,真正能拉出来扛刀扛枪的,也就是七十个人左右。
温夫人很是经过事,并不怕,只道“阿柏阿松跟你去,阿杉留下。”
一家有多个儿子的,要出战,至少留一个儿子下来以防万一,好延续香火。
温纬道“我给你留十个人吧。”
温夫人道“我们这里有坞堡呢,你那边才危险,刀枪无眼,你多带些人,留五个给我便行了。”
军堡里便全面动员了起来。还没出发,许多人家已经响起了悲声。谁个愿意自己的男人、儿子去打仗呢,打仗没有不死人的呀。
但身为军户,这是逃脱不了的命运。只能一边呜呜咽咽,一边准备起来。做鞋子,制干粮,磨刀磨枪。
有妻子的,亦忙着行夫妻事,努力留个后代。哪怕人死在外面,家里还能有香火。
反倒是温柏温松颇有些兴奋,都对妻子道“说不定立个大功,给你挣个诰命呢”
只杨氏、汪氏都开心不起来,都道“不想要诰命,只想你平安。”
两对小夫妻亦是努力敦伦。温松还没孩子,对新婚妻子说“若我没了,你改嫁。”
汪氏便哭了,道“不嫁你给我个孩子赶紧的” ,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