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120,光武中兴

中华世纪谈 120,光武中兴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40年57年 匈奴分裂,南匈奴遣使称臣。光武帝卒。太子刘庄即位,是为明帝。

光武帝承认土地兼并的现实,没有跟王莽似的非要恢复古老的井田制,只是要求地主如实申报纳税田亩。但即便如此,还是遭到了激烈反抗,甚至刀兵相向。

地主普遍瞒报土地以偷税漏税。下来“度田”,重新测量每户土地数,地主当然不情愿,百般阻挠。他们先是收买主管度田的官吏。官吏宽以待地主,严以待百姓,查来查去都落到老百姓头上,连房基地也被算成征税的田数。百姓有冤无处伸,只能“遮道啼呼”。

光武帝知道后杀了一些营私舞弊官员以儆效尤。逼急眼的地主豪强索性以武力对抗中央,“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社会一时出现动荡。

交趾越南北部地区妇女征侧因为丈夫犯法被抓,煽动当地人造反,并且自立为王。叛乱迅速蔓延到周边数十城。当地无力镇压。光武帝只得把老将马援派过去讨剿。马援率军两万坐着楼船南下交趾,沿着水路攻击前进。汉军节节胜利,最后杀了征侧,平息了叛乱。

据说交趾叛乱就是因为度田而起。越南那时还处于部落时代,土地属部落所有,类似于公社。部落向进贡但不承担赋税劳役。当地把进贡改为赋税劳役,要求部落按田亩数和人数交税服劳役,激起部落的反抗。征侧是部落首领的女儿,她和妹妹征贰一起领导了暴动。

越南史书称之为“二征起义”。中国史书称之为“寇乱”。

度田期间各地变乱纷起。光武帝有点扛不住了。他担心搞出大乱子,破坏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将“度田”不了了之。不过,交趾的赋税制仍继续推行。越南的部落时代逐渐过渡到封建时代。

他也试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他解决土地兼并的办法是把罪犯发配到边疆,省下一份土地分给其他人。

西域领袖莎车国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在光武帝恢复汉朝后率领西域各国前来朝拜,希望恢复西域和汉朝的依附关系,由汉朝派出的都护总督管理西域,帮他们抵御匈奴。

光武帝说西域离我们太远,派官驻军又费事又费钱。你干脆代理都护吧。

莎车喜不自禁,立即领印而出。

大臣提醒光武帝让外族人代领汉朝的官,恐怕不合适吧。

光武帝一想也是,急忙叫人把大印追回来。

差人追出去要,莎车不肯给。差人伸手硬夺回来。

莎车觉得被光武帝当猴耍了,恼羞成怒,从此自立为西域都护,令各国听命于己。

西域各国外受强龙匈奴欺负,内受地头蛇莎车欺负,苦不堪言,纷纷跑来向光武帝投诉。光武帝考虑大战刚刚结束,国力需要恢复,实在不想再出兵远征,告诉西域各国何去何从自己选择。光武帝内心已决定放弃西域。

西域各国大失所望,只得屈服了匈奴,慢慢地跟东汉断了联系。

光武帝的“柔道治国”有时候也太柔了。儒家治国就是这样,勤于内政,疏于外交。即使打仗也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匈奴趁中国内乱实力下降,频频进犯边境。汉军跟匈奴打了几仗,没沾着便宜。光武帝为了躲避匈奴的骚扰,下令山西北部的居民内迁居庸关内,依靠长城隔开匈奴。

好在老天有眼帮光武帝解决了匈奴问题。

匈奴连年旱灾蝗灾,人口、牲畜死亡过半,再加上内讧使匈奴又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元气大伤。原来给匈奴做走狗的乌桓、鲜卑等部族趁机挣脱束缚并反咬一口。

南部匈奴跑来归附汉朝并寻求保护。光武帝接纳了他们,把他们安置在边境定居。

有人建议光武帝趁火打劫灭了北匈奴,彻底解决匈奴之患。光武帝不同意。

他说了这么一段话“柔能制刚,弱能制强。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你觉得我柔也好弱也好实用就好。柔能克刚,弱能克强。经营远方,事倍功半;经营近处,事半功倍。别老想着开疆扩土,让百姓喘口气吧。先把国内搞好了再说外面。远征匈奴会消耗掉我们一半国力,如果成功还好,但是如果不成功呢

这段话大概就算是光武帝对自己现阶段执政方针的论述。

他希望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能不打就不打。

南匈奴归附了东汉。光武帝把他们安置到朔方、五原、雁门等地,让他们帮助汉朝戍守边境。北匈奴感受到威胁,怕汉军跟南匈奴联手打他,派人携重礼来汉朝请求和亲。光武帝以礼相待,但拒绝和亲。

乌桓和鲜卑也来汉朝表示归顺。

“东夷倭奴国王遣使奉献”。东夷倭是指日本。汉朝把日本归入东夷,称日本人为倭人。当时日本列岛还没有统一。巴掌大的地方分裂成一百多个国家混战不休。在汉武帝打下朝鲜之后,日本人通过朝鲜跟汉朝取得联系,经常跟汉朝来往的有三十个诸侯国。来东汉朝贡的这个国叫奴国,在日本南部、现在的日本福冈县。

日本人所谓朝贡其实是贸易的一种方式。他们带着当地的特产来向汉朝进贡。皇帝照例给与他们赏赐。皇帝的赏赐通常是进贡价值的数倍,并且通常是中国特产。这样他们就达到了贸易的目的,并且回报丰厚。

当然他们得向汉朝称臣。但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所谓的事。

光武帝赐给倭奴国一枚金印,封他们的国王为“汉倭奴国王”。这是史载的中日第一次交往。这枚金印在十八世纪出土,现在是日本的国宝。

随着南匈奴降汉,东汉边境逐渐安静下来。边境躲避战乱的百姓陆续返回。内地百姓也得以安心生产。

东汉在大动乱之后逐渐稳定下来,经济和人口迅速恢复。人称这段时间为“光武中兴”。

光武帝是个很勤政的皇帝。他每天上午主持朝会,下午个别接见,晚上批阅奏章。最终光武帝劳累过度死在了批阅奏章的龙书案上。

公元57年,光武帝死于南宫前殿的办公室里。享年63岁。

按照资治通鉴记载,光武帝有风眩病,也就是眩晕。按照现在的解释,风眩病属于心脑血管疾病,通常是高血压。这病现在都无法根治,只能药物控制。古代连控制血压的药物都没有,只能挺着。高血压如果引发脑溢血,九死一生。

光武帝在位32年。东汉在他的手上巩固发展起来。

史书称刘秀为汉光武帝。“光”是表彰他光复汉朝。“武”是表彰他武功盖世。其实光武帝不光武功盖世文治也毫不逊色,他是开国皇帝里面能力比较全面的一位皇帝,文武双全。

光武帝死后,光武帝刘秀和皇后阴丽华的儿子刘庄即位,即汉明帝。

阴丽华是光武帝年轻时的暗恋对象。当时他有两大愿望做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后来这两大愿望都实现了。他做将军时娶了阴丽华,做皇帝后封阴丽华为皇后。两人感情一直特别好。

汉明帝继位时已经30岁。他被光武帝立为太子后一直跟在父亲左右,参与政策和作战计划的制定,对治国治军都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他是光武帝一手培养出来的接班人。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