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126,汉羌战争

中华世纪谈 126,汉羌战争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109121年 郡国大灾,羌、蛮连年起事。羌**乱西北,十年乃平。

国内天灾不断,河西羌人作乱,邓太后难免有些冒火。

邓太后将战乱归罪于太尉。太尉负责军事。出现战乱就是你太尉的问题。邓太后将太尉撤职。

邓太后将天灾归咎于司空。东汉的司空相当于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和政策失误。国内灾祸不断,说明老天爷对朝廷的工作不满意。负责纠错的司空首当其冲要承担责任。邓太后把司空也免了。

大臣们不干了。这不胡来吗大家认为邓太后才是应该为灾祸承担责任的人。那时讲究“天人合一”,天降灾祸表示老天爷对天子的工作不满意,而不是臣子。

当然了,群臣不敢直接追责邓太后,把矛头对准宦官和外戚,纷纷上书抨击邓骘、蔡伦等人。

邓太后不理。

邓太后任命一个叫周章的人接任司空。偏偏这个周章对邓太后的意见最大。

周章认为邓太后两次不让汉和帝的长子刘胜为帝惹恼了老天。太后说刘胜病病歪歪恐怕命不长久,可人家活得很坚挺。反倒是她挑的接班人一命呜呼了。再立新帝更离谱,有儿子不立立侄子,哪有这样的道理

周章联络了一些大臣决定发动政变,拥立刘胜为帝。他的计划是杀掉邓骘兄弟和郑众、蔡伦等人,废掉邓太后和汉安帝,拥立刘胜为帝。但是事不机密,邓太后听到了风声。她立即加强了戒备并且展开调查。周章惊恐之下,自杀身亡。

邓太后知道大家对她不立刘胜为帝心怀不满,但相信天灾跟她立谁为帝无关。她认为天灾不断是地方官断案不公,民间怨气冲天。

她要求地方官轻罪快判,重罪慢判。轻罪判错了也危害不大,所以要快判快放。如果让百姓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拘留所里等半年,百姓肯定有怨言。但是砍头的大罪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则脑袋一掉,一切都无法挽回。

她亲自下去复审案件。有个犯罪嫌疑人重刑之后被抬到她的面前,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当这个人将要被抬走时,眼神中似乎透漏有话有说。邓太后眼尖心细立即令人把他抬回来。盘问之下才知道那人是被屈打成招。邓太后大怒,下令追究相关责任人。地方官因此被判入狱。

巧合的是,当地大旱,很长时间没下雨了。可当邓太后纠正了冤假错案回宫的时候,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都说是太后的贤仁感动了上天。朝内从此也不再提刘胜的事。

不过,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雨下起来没完没了。“京师及郡国四十大水,大风,雨雹”。旱灾转为水涝灾害。邓太后还得继续抗灾救灾。

羌人还在陇西作乱,邓太后也不能不管。她派邓骘率兵五万去镇压羌人之乱。

邓骘率领先头部队到达汉阳甘肃天水甘谷县,遭遇羌人。羌人先发制人发动进攻,斩杀邓骘部队上千人。邓骘出师不利,不敢再战,就地等候后续部队。恰好接应西域都护的汉军回到河西,在张掖遭遇羌人,将其一举击溃。

张掖大胜鼓舞了邓骘。邓骘主动出击,向羌人的滇零部落发动进攻。滇零是实力仅次于烧当羌的羌人部落,有数万人参与造反。但他们没有正经的武器装备,削竹为矛,以板为盾。就这么一群乌合之众,在跟邓骘五万军队的决战中取得大胜,斩杀汉军八千人。邓骘惨败再不敢战,从此死守不出。

羌人士气大振,纷纷起兵响应滇零。滇零首领自立为王,指挥羌人反攻汉军。陇西烽烟四起。

陇西战事久拖不决,对后方来说是沉重的负担。

有人建议先把军队撤回来,等灾情过去后再杀回去。邓太后于是下令撤回军队,暂时放弃陇西,同时把陇西的百姓也迁回内地,坚壁清野,饿死羌人。

官府强令住在甘肃的汉人内迁。百姓留恋故土不愿离开。官府像拆迁队一样拆房扒屋逼百姓搬迁,结果把汉人又逼反了。造反的汉人加入羌人造反大军。羌人势头更盛。

羌人不断内侵。益州、汉中、山西都遭涂炭。守军拼死抵抗才勉强击退羌人。

公元109年对于邓太后来说是最困难的一年。

羌人作乱不说,乌桓和南匈奴一看东汉连乌合之众的羌人都对付不了,开始轻视东汉,也跟着起兵作乱,趁火打劫。

“海贼张伯路等寇滨海九郡”。张伯路是早期道教天师道的头目,自称天帝使者能驱灾避祸,聚众造反,发展了数千人,攻占了山东沿海九郡。

“京师大饥,民相食”。灾情日益严重,连京城都爆发了饥荒,出现人吃人现象,全国可想而知。

内忧外患忙得邓太后焦头烂额。

还有一件麻烦事,汉安帝在这一年举行了加冠礼,也就是说汉安帝成年了。

按理说,皇帝成年了,邓太后应该交还权力退居二线。但她不愿这么做。邓太后不肯归政,不能说没有贪恋权柄的意思,但主要还是不放心汉安帝。汉安帝是她选中的,但很快她就发现自己看走眼了。汉安帝“及长,多不德”。邓太后不放心把江山交给他,尤其是在当前这么艰难复杂的形势下。邓太后没有归政的意思,这让她承受了很多非议和很大压力。

熬过了这一年,情况开始慢慢好转。

邓太后调动幽州山西北部、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冀州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数万军队平定了山东海贼,又派出骑兵部队击败了乌桓和南匈奴。“单于脱帽徒跣”向汉军投降。邓太后赦免了他,对南匈奴既往不咎,待遇照旧。乌桓也在投降后回到驻地。

外患只剩下羌人。

邓骘的意思干脆放弃凉州,保住汉中就得了。有些人支持邓骘的意见,认为凉州是不毛之地,留着也没什么用,不如放弃。国内连年收成不好,一石谷子卖一万多钱。征调大批民夫、马匹、粮食支援凉州,对百姓是极大的负担。但是多数人的意见恰恰相反,主张加强凉州的战力。如果没有凉州牵扯羌人的兵力,汉中也保不住。邓太后担心刘氏皇族的祖坟落于羌人之手,决定采纳大多数人的意见,不放弃凉州。

汉军对羌人采取守势,甚至步步退让。这让羌人越来越猖狂,势力越来越大。

邓太后想集中精力抗灾,等形势好转后再说羌人。

邓太后执政16年,当中有10年是大灾之年。洪水、旱灾、冰雹、地震、蝗灾,各种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接踵而至。要么一直不下雨,要么下起来数月不停,其中还夹杂着冰雹。据说掉下来的冰雹有斗那么大。地震时山崩地裂,房倒屋塌。蝗虫过境寸草不留。

大灾之下,生灵涂炭,流民遍地,盗匪滋生。相比西域叛乱、羌人造反、鲜卑、乌桓、南匈奴偷鸡摸狗,邓太后更操心的是国内局势。稍有不慎,江山就可能变色。

邓太后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抗灾赈灾上面了。

为了节省开支,邓太后削减了官员的俸禄,同时下令各地没必要的工程暂停。为了增加收入,她也不得不卖官鬻爵。

对于受灾地区,邓太后根据灾情轻重或减免租赋或赈济灾民。有些地方赈济不易,她就派人组织灾民迁徙。

那时救灾没什么好的办法。遇到旱灾、蝗灾可以送去救济粮。遇到水灾、地震,道路不通,就没辙了。没有直升机空投,没有挖掘机抢修道路,救灾物资很难送到灾区,把灾民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否则灾民自发迁徙变成流民甚至变民,局面就不好控制了。

她担心地方官瞒报灾情,延误救灾时机,多次下令严惩报喜不报忧的官员。出现流民和盗匪要及时上报,以便中央及时作出相应部署。

邓太后为了鼓励流民返乡参加生产,免费粮食和种子,并且减免租赋。

邓太后想方设法力保东汉王朝不被大灾击垮。

到公元114年时,灾情有所好转。

汉军开始反击羌人。汉军首先打通了河西之路,在联通凉州的同时将羌人分割开,限制羌人的势力。汉军以步兵守城,以骑兵部队追剿羌人,获得不少战果。

羌人万余人进攻赤亭甘肃定西陇西县。赤亭只有不到三千汉军。汉军以没什么杀伤力的小弓箭吸引羌人靠近城池,然后用强弩射杀羌人,在羌人仓皇后撤时出城追杀羌人,斩获颇丰。

汉军在陇西站稳脚跟后联手南匈奴向羌人展开大反攻,与羌人数战皆胜。羌人的势力开始衰落。

转年,羌人首领被刺身亡。汉军趁羌人群龙无首对羌人发动总攻。经过几次大战役,汉军终于打垮了羌人。陇右地区被汉军收复。陇右残余羌人向汉军投降。

汉羌十几年的战争终告一段落。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