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134,黄巾之乱

中华世纪谈 134,黄巾之乱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184年185年 张角创立太平道,率众起事,以黄巾为标志,天下响应。张角死,黄巾之乱平。

黄巾之乱的发起人叫张角,是个老道、太平道的创始人、掌门人。

春秋时期,老子创立了道家学说。到了东汉顺帝年间时期,一个叫张陵的人把道家改造成宗教,也就是道教,把道家学说跟神明崇拜结合到一起。老子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也就是西游记里天天忙于炼丹的白胡子老头。张陵自命天师,也就是上天派下来的老师,负责教化百姓。道教里供奉的“张天师”就是此人。

不过,张老师传道授业不能白教,得收费,一人五斗米,所以人称“五斗米道”。

张天师主要教授化学炼丹、书法符咒和生理卫生房中术三门课程。据说他的仙丹可以使人长生不老,他的符咒可以降妖捉怪,他的房中术可以使人益寿延年。

张天师吃了自制的仙丹仙化升天以后,天师的位子传给儿子张衡。

此张衡不是彼张衡。老道张衡和发明家张衡虽然是同时代的人,但是并非同一人。

老道张衡毕生修道,不问世事。皇帝召他做官也不为所动。

张衡死后,天师的位子传给儿子张鲁。张鲁在三国时期在四川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小国,后来降了曹操,辞官不做,专心传教。

在张陵创教几十年后,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张陵和张角没有亲戚关系也没有师承关系。张角是独立创教。因为两人创教时间相差不多,因此有人把张陵和张角并称为道教的创始人。

张角主攻的是符咒学,并将画符念咒应用到了医疗领域。张角“咒符水以疗病,令病者跪拜首过,或时病愈,众共神而信之”。

张半仙的治病方法很特别,和同时代的“医圣”张仲景和“神医”扁鹊不同,不用扎针,不用吃药,以符水疗病。拉过一张黄纸,大笔一挥,“刷刷刷”画出一张符。点火把符纸烧着了,纸灰洒到碗里,一兑水一搅和,一碗符水就做得了。

好在那时侯已经有纸了。不然的话,用竹简木牍画符烧灰,满满一大碗碳灰,拿水一兑,成黑芝麻糊了。

喝符水是“药疗”,如果不奏效,张半仙还有“话疗”作为后续手段。所谓“话疗”就是让病人跪地思过,跟基督教的忏悔意思差不多。基督教的忏悔是为了赦免自己所犯的罪。太平道的忏悔是为了治疗自己所得的病。

天象出现异常意味着天子做了错事,得罪了老天爷。身体出现异常意味着自己做了错事,得罪了老天爷。如果想身体康复,必须向老天爷忏悔,求得他老人家的宽恕。

如果忏悔也不能治病,张半仙也有话说,说你治病心不诚,神仙也不灵。张半仙的逻辑和现在一些“神医”一样。如果病好了,那是我的本事;如果病不好,那是你心不诚。反正里外都是他的理。

“或时病愈”。也有瞎猫碰着死耗子的时候。“众共神而信之”。众人无不信服得五体投地,奉为神医。

张角一面行医治病,一面布道收徒。张角大师不仅是“神医”,还是“神侃”,他描绘出来的未来“太平”世界,引起人们的无限向往。

那年代政治**黑暗,贪官污吏横行,加之天灾**,百姓苦不聊生,百姓期盼着一个能使他们解脱痛苦的救世主。

张角的太平世界理论通常认为来自汉末流行的道家经典太平经。诸如符水咒语和叩头思过的治病方法以及人间服从天界以实现天下太平的理论,在太平经里都有记述。

道教的太平世界是一个宗教社会,百姓服从君主,君主服从天神。天师是天神的代言人。人间的幸福、建康、长寿、富裕、和平等等一切东西只需要虔心祈祷笃信天神就能获得,就像叩头忏悔就能治病一样。只要你虔诚能打动天神,天神自会安排庄稼长出果实让你获得温饱。你积德行善,正气就会充满你的身体,你就能建康长寿。否则邪气就会侵入你的身体,你就会生病短寿。如果大家都积德行善,社会就变成一个和谐社会。你行善还是作恶,天神都拿本记着呢,总有一天会跟你算总账,赏罚分明。总之,有神的参与,什么事都变得非常简单,社会和谐,天下太平。

当时灾害连连,疫病流行,百姓温饱建康都成问题,对信神就能摆脱一切痛苦的太平世界自然非常欢迎。

十几年间,张角收拢信徒几十万,遍布东汉十三州中的八州,声势浩大。

为了他心目中的太平世界,张角决定起兵反汉。

他首先制造谶谣广为传播,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东汉官兵的服装颜色是苍青色。道教徒的头巾颜色是黄色。谶谣暗示东汉气数已尽,太平世界将取而代之。公元184年是农历甲子年。三月初五是甲子日。太平道约定在184年三月五日起事。

张角派出亲信去各州召集教众。教众开始向各集结地方汇集。同时,张角派弟子马元义进京跟宦官封胥、徐奉约定里应外合。封胥和徐奉是汉灵帝的中常侍,被张角收买。马元义和宦官约好,三月初五他将率集结洛阳的教众攻占洛阳,宦官率羽林军攻占皇宫杀掉汉灵帝。张角届时将率大部队入主京城。

张角的弟子唐周在张角跟马元义之间充当信史。但他突然反水向官府告密。

官府逮捕了马元义,将其车裂,并杀了封胥、徐奉,然后下令冀州官军抓捕张角等人。

张角不得不提前宣布起事。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两个兄弟张宝、张梁各称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变民因为头戴黄巾区别敌我,被人称作黄巾军。

黄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汉王朝,吓坏了汉灵帝。

当时民变丛生,外寇侵扰,但相对规模较小,汉灵帝习以为常不以为意。此次民变有几十万众,几乎相当于汉军总人数,他不能不害怕。他顾不得在后宫享乐,急忙调兵谴将围剿黄巾军。

汉灵帝命大舅哥何进率羽林军和京师五营禁军护卫京师,派御林军左右将军朱隽、皇甫嵩各率两万人迎击黄巾军。

汉灵帝大骂宦官你们说党人图谋不轨,让我实行党锢。现在党人没反,你们反倒跟张角串谋要夺我江山。我是不是该把你们都杀了

汉灵帝下令放开党锢,收买人心,防止党人跟张角联手对抗朝廷。

朱隽、皇甫嵩联手夹击集结在颍川河南中部地区的黄巾军。黄巾军仗着人多势众,打败朱隽,包围了皇甫嵩。

皇甫嵩处乱不惊,见黄巾军设营之处荒草遍野,适逢狂风大作,命人跑到上风口放火,然后趁火打劫全军出击,大败黄巾军。

御林军骑都尉骑兵司令曹操率军增援朱隽。朱隽整军再战。三军联手反击黄巾军,取得大胜,斩敌数万。朱隽、皇甫嵩乘胜追击,连战连赢,连平三郡。

各地官府受到鼓舞也纷纷对黄巾军展开反击。将军卢植进攻张角,“斩获万余人”,将张角包围在广宗河北邢台威县。

汉灵帝非常关心广宗之战,派宦官前来视察。有人劝卢植贿赂宦官回宫说好话。卢植嗤之以鼻。宦官受到冷遇,回宫便开始编排卢植,说广宗很好打,但卢植就是不肯打,指望老天爷降雷劈死张角不战而胜。汉灵帝大怒,下令将卢植下狱,换董卓去打。

董卓是在陇西平定羌人之乱中打出名气的战将。

但是董卓过去后大败而回。汉灵帝这次知道张角不好打,改派皇甫嵩过去。

这时,五斗米道的张脩xiu“以妖术为人疗病,其法略与张角同”,聚集一帮教众后也拉杆子造反。

张脩在五斗米道承担什么角色,现在还不清楚。有人说他是五斗米道的真正创始人。也有人猜想他是张陵和张衡之间的一位天师。

相对于张角八州起事,张脩规模较小只在巴蜀汉中一带活动。

皇甫嵩再战张角也不能取胜,于是发动夜袭,大破黄巾军,“获首三万级,赴河死者五万许人”。张角战败前病死下葬,被皇甫嵩挖坟毁尸。皇甫嵩砍下张角的脑袋送进京城报功。

皇甫嵩乘胜追击黄巾军,击破张角的弟弟张宝,“斩获十余万人”。黄巾军大势已去。

汉灵帝封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也就是战车部队司令兼冀州州长。

黄巾军残余聚集到宛城,有十几万人。汉灵帝派朱隽前去平剿。朱隽对宛城西南方向发动佯攻,等黄巾军聚集过来后派精兵奇袭宛城的东北角,一举攻克宛城的外城。黄巾军退守内城,派人请降。朱隽认为宛城旦夕可下,想立个大功,拒绝受降。黄巾军一看投降都不行,只好死战。汉军久攻不克。朱隽用计,假装撤兵。黄巾军一看汉军撤围了,蜂拥而出,争相逃命。汉军突然现身,大破黄巾军,“斩首万余级”。其余黄巾军在逃跑途中遭到围追堵截,最终被全歼。

朱隽因功被封为右车骑将军,也就是战车部队副司令。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