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00,

中华世纪谈 200,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542年547年 东西魏对峙。东魏高欢死。羯人将领侯景叛魏。

542年,高欢恢复攻势,率军进攻玉壁城山西运城稷山县。

玉壁在山西西南部,黄河的拐弯处,蒲阪的前方。上一轮战争西魏打过黄河在东魏扎下一根钉子,封死了东魏从山西进入陕西之路。高欢不除不快。

但是很不走运,高欢来到玉壁的时候赶上异常降温天气,大雪突降,天寒地冻。高欢的士兵冻死无数。

宇文泰得到消息急率部队增援。当他从蒲阪渡过黄河的时候,高欢已经主动撤兵了。他追赶不上只得作罢。

高欢出师不利非常郁闷,但紧接着又发生一件更让他郁闷的事。虎牢关丢了。

高欢的儿子高澄淫性大发试图强奸豫州刺史高仲密的妻子。高夫人奋力挣脱,把衣服都扯破了。高夫人回家给高仲密一说,高仲密一怒而反。高仲密向西魏投降,把自己据守的虎牢关献给西魏。

宇文泰大喜,亲领军队前来接收。

虎牢关在洛阳跟邺城之间。西魏如果得到虎牢关,不仅切断洛阳跟邺城的联系还在东魏腹地扎下一根钉子,直接威胁邺城的安全。

高欢又惊又怒,亲领十万大军来夺。

高欢渡过黄河在邙山河南洛阳孟津市东南扎下营盘。

宇文泰晚上去偷营劫寨,领着一支人马悄悄爬上邙山,在黎明时分发起进攻。但倒霉的是,他们早被高欢的哨兵发觉。高欢设下埋伏,专等他自投罗网。

高欢的大将彭乐率领一支骑兵,杀入宇文泰的阵营,横冲直撞,所向披靡。西魏军大败,被东魏军斩首三万多人。

宇文泰突围而出。彭乐在后面紧追不舍。

宇文泰见跑不掉了,索性勒住马不跑了。他对彭乐说傻小子,你今天要是杀了我,明天就是你的死期。你没听说过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句话吗没仗可打了,高欢还留着你有什么用彭乐一楞,认为言之有理。宇文泰趁热打铁,劝他不如放了自己。收罗些金银财宝回去。彭乐于是拎着一袋子金银财宝收兵回营。

宇文泰逃回营,整军再战。宇文泰损失了三万士兵竟然没伤元气,想必带来的军队不少。

这回堂堂正正地交战,轮到高欢狼狈逃窜。他的军队都让人家打散了,步兵因为跑得慢被西魏军尽数俘虏。高欢的座骑死在战斗中。亲随把自己的座骑让给高欢让他快跑,自己留在后面阻挡追兵。亲随射完所有的箭被东魏兵杀死。这时高欢已经跑远了。

高欢沿途收罗残兵败将,重新组织队伍。这时一支西魏追兵突然出现,领队的是大将贺拔胜。贺拔胜认出高欢,领兵直取高欢。高欢拍马便跑。贺拔胜穷追不舍,矛尖几乎能够到高欢身上。高欢身边的一个将领急发两箭击倒两名跑在前面的西魏兵,干扰了贺拔胜的追击。高欢趁机逃脱。贺拔胜懊悔地说今天竟然没带弓箭,天意啊

高欢回去整军再战,终于击退了西魏军。宇文泰放弃虎牢关,领着残兵败将逃回关中。

东魏收复了虎牢关。高仲密的家人被东魏抓住。按例叛将家人将被处死。高澄进城后把高仲密的妻子叫来,问她你是怎么个打算啊是想死啊,还是从了我高夫人默不作声。高澄于是把她纳为妾。

高欢的将领极力鼓动高欢趁势攻入关中。但是高欢没有信心能打败宇文泰,下令收兵。西魏遭此惨败也不想再打。西魏、东魏此后又恢复到对峙状态,各自转入内政,休兵养民。

在东魏、西魏、南梁三国中,实力最强的要属东魏。首先东魏据有中原,土地最肥沃,经济最发达。其次东魏拥有的人口最多,有两千万。而南梁和西魏分别是1200万和900万。

按常理推断,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是东魏。但实际上东魏北齐是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而灭掉它的就是实力最弱的西魏北周。

现在有一个软实力的概念,就是相对于土地、人口、gd、军队人数等这些硬指标之外的东西,比方人民的凝聚力、文化认同度、政治制度的吸引力等等。软实力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从软实力的角度或许能够解释东魏北齐为什么输了。

东魏的凝聚力很差。鲜卑人作为上等人是瞧不起作为下等人的汉人的。汉人是被占领区的居民,说亡国奴也好,说俘虏也好,属于被奴役民族。鲜卑人让汉人去治理河患,淹死了很多人。鲜卑人不屑一顾,说“一钱汉,随之死”。汉人不值钱,死就死了。

高欢的军队里也有汉人。高欢的官员里面也有汉人。汉人受到胡人歧视会让他们考虑我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

高欢也清楚胡汉之间的矛盾。他一边对鲜卑人说汉人是你们的奴隶,男人为你们耕种,女人为你们织布。你们为什么还要欺负他们。他另一边对汉人说鲜卑人就相当于你们的雇佣兵,得了你们十斗粮一匹绢就为你们去打仗,保你们平安。你们为什么恨他们呢

高欢试图弥合胡汉关系,但是口惠而实不至,社会的现实就是汉人被当做奴隶使唤。汉人对胡人的东魏没有归属感,自然也不愿替他卖命。

元宏时期的汉化政策在六镇之乱后基本被废黜,又恢复了旧政。汉人的地位、胡汉的融合、风俗习惯都恢复以前的样子。

鲜卑人内部也缺少凝聚力。贪官太多,不仅搜刮百姓也搜刮士兵。

有大臣曾经进谏高欢惩治贪官清明吏治。高欢说现在外贼环绕,我需要笼络人心而不是严肃纲纪。否则的话,武官投奔了宇文泰,文官投奔了萧衍,谁还为我卖命你说的事等把外贼都消灭了再说吧。

大臣认为贪官是内贼,同样是威胁。高欢不高兴了,让士兵站成两排,或举刀或张弓或持矛,然后让那个大臣从士兵队伍中走过来。头顶是刀,脑门是矛,胸口是箭,那个大臣吓得浑身哆嗦。

高欢说你看看,让你在刀口下面走几步你都吓成这样。要知道我的手下天天在刀头剑首下过日子。人家为我把命都豁出去了,我能因为人家贪了点钱就那么计较吗

因为领导的包庇纵容,贪污**之风愈演愈烈。

百姓不堪横征暴敛或起兵造反或躲入空门,这又造成东魏的内乱多、和尚多。

东魏的2000万人口里面有200万和尚尼姑。这是一个非常吓人的数字。和尚尼姑不用交赋税服劳役还管吃管住。这对国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另外,高欢在战略战术上逊于宇文泰,虽然以多敌寡也占不了便宜。谋略也应该属于软实力。

相比之下,西魏在软实力方面强于东魏。宇文泰虽然也是鲜卑人,但是重用汉人官员,以汉人制度帮他治理国家,吸收汉文化的长处,促进胡汉融合。西魏内部比较团结。团结就是力量。

总而言之,东魏硬实力远超西魏,但在软实力方面远逊于西魏。

高欢太迷信硬实力了,总是挑起战争却打不赢战争。

546年,高欢再起三军去打玉壁。

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战争。不过他当时并不知道。

东魏军包围了玉壁开始猛攻。玉壁军民团结死战不降让东魏军久攻不下。

高欢想了很多办法攻城。东魏军堆土为山居高临下射击守军。守军便在城楼上搭台,搭得比土山还高,压制住东魏军的火力。东魏军改挖洞,想从地下潜入玉壁。守军马上挖沟截断地洞,杀死地洞里的东魏士兵。东魏军使用攻车用来撞击城墙的攻城车破坏城墙。守军用布幔缓冲攻车的冲击力。东魏挖地洞破坏城墙的地基,导致城墙塌陷。西魏立即用木栅栏堵住缺口,挡住东魏军的冲锋后修复了城墙。东魏军将汾河改道,断绝城内的水源。守军早有准备,挖了很多水井,根本不受影响。

高欢把当时所有攻城手段都用了一遍,但一招也没有奏效。而自己这边已经损失了七万人。高欢又急又气又发愁,心力交瘁,病倒了。

主帅病了,这仗没法打了,只好撤兵。

高欢一病不起,勉强拖过了年就死了。

他的那个好色的儿子高澄继承他的位子。

高澄是个混人。

他14岁时就跟高欢的爱妾通奸。高欢得知自己被儿子戴了绿帽子暴跳如雷,把高澄抓来打了一百大棍并且要废了他的世子王侯的继承人之位,多亏大臣说情才放过他。

但是高澄不思悔改,后来又去调戏高仲密的妻子,导致高仲密叛变。

他见到美女就想勾搭上手。其实他妻妾成群,并不缺女人。这可能应了那么一句话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他就好这一口,比较重口味。

作为guan2代,他做官青云直上。但官做得越大越骄横无礼。这种人自然不会被人待见。

侯景是高欢手下大将,羯人。侯景不愿与他共事。他说过,高欢健在我决不会有二心。如果高欢不在了让我去侍奉那小子,那决不可能。

高欢知道侯景不是高澄能驾驭得了的。他在死前对高澄说侯景这个人诡计多端,反复无常,很难控制。我死后他一定不愿被你所用。侯景在河南经营了十几年,有相当的实力。如果他要是造反,很难对付。

于是高欢写信召侯景进京,让高澄借机除掉他。

侯景接到高欢的信后惴惴不安。老奸巨猾的他感觉凶多吉少。

也有说法是高澄在高欢重病期间冒充高欢给侯景写信让他回京。但是他不知道高欢跟侯景约定过暗号以防别人冒充。侯景接信一看就知道是高澄在捣鬼。

侯景相信进京就是进了鬼门关,不是挨刀就是下狱。他思来想去决定反叛东魏。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