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01,侯景之乱

中华世纪谈 201,侯景之乱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547年548年 羯人将领侯景叛魏归梁。侯景反于寿阳,攻入建康。南梁大乱

侯景决定叛魏后,秘密派人跟西魏取得联系,表示愿意献城投降,要求西魏派兵接应。西魏当然表示欢迎,封他为河南大行台。

侯景掌管着东魏黄河以南地区。他把河南各州刺史叫来开会,趁机扣押了他们,控制住各州。他还想多占些地方,派兵袭取山东,结果不但没有成功还泄露了消息。高澄得知侯景造反马上派兵来攻打他。

侯景受到攻击,而西魏援军迟迟未到,情急之下又向南梁投降。

侯景一女两嫁,一房两卖,以河南之地作为资本向西魏和南梁献地投降,先到先得。谁出兵救我,我就把东魏的土地送给谁。

白得的土地谁不想要南梁封他为河南王,不仅派兵救援还给他送去粮食。

西魏与河南邻近。西魏军先南梁军一步赶到河南打跑了围困侯景的东魏军,并且顺势占领了河南一半领土。

这时的侯景倾向于投降南梁,因为南梁出价更高,封他为王。

侯景过河拆桥,恩将仇报,假意邀请西魏援军的将领李弼和赵贵来跟他会面,打算胁迫他们交出军队。

李贵心眼多,怀疑侯景使诈,拒绝前往。受降如受敌,岂能轻易进入对方领地。万一对方是诈降,军队主帅过去让人控制住,军队就让人控制住了。

宇文泰也不放心侯景,决定试探他一下,召侯景入朝觐见。侯景不肯去。宇文泰相信侯景并非诚心投降,于是抛开侯景,督促部队抢占河南之地。

侯景不敢抵抗西魏军,率领本部军南迁悬瓠。

这时南梁援军终于赶到了。

萧衍的侄子萧渊明领兵接应侯景。因为南梁离河南较远,中间还隔着敌占区,需要一路打过去,所以费了些时间。等他到达悬瓠,河南大半已经归了西魏。南梁只得到悬瓠及周边的几个州。

侯景向南梁解释,事态紧急我不得不以割地作为酬劳请西魏帮忙。他隐瞒了向西魏投降的情节。他向萧衍承诺以青州、徐州等山东之地作为补偿。他声称只要他一封信过去青州、徐州等地就会向南梁投降。

萧衍表示理解,没有怪罪他。萧衍命萧渊明去接收徐州等地。

萧渊明率军赶往徐州。但是徐州根本没有投降的意思。萧渊明只能武力攻取。

高澄派兵十万救援徐州。领军之将是慕容绍宗。

慕容绍宗是慕容恪的后人,跟尔朱荣沾亲,受到尔朱荣的重用。后来他投奔高欢。但是高欢担心他有恢复燕国的野心,不肯重用他。高欢死后,高澄无人可用,有人便推荐了慕容绍宗,说慕容绍宗这个人很能打。高澄便启用慕容绍宗为将。

慕容绍宗率军杀来。萧渊明的手下建议萧渊明以逸击劳主动出击。萧渊明不肯。

萧渊明胆小懦弱,根本不懂军事。不懂也就罢了,偏还不懂装懂。越是什么都不懂的人越是害怕别人说他不懂。别人指点他,他不乐意听,说我自会随机应变。但实际上他什么也没做,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他能当上主帅完全是因为他是萧衍的侄子。萧衍任人唯亲,认为忠诚比能力更重要。

萧渊明还爱喝个酒,上了战场都不忘喝两口。东魏军已经杀到跟前了,他不说赶紧排兵布阵而是待在营里喝大酒,结果喝得烂醉如泥。

仗打起来了,没有统一指挥的梁军只能各自为战,结果被人打得一败涂地,损失数万人。萧渊明在醉梦中被人抓了俘虏。

萧衍得知梁军溃败吓得魂飞魄散,担心东魏军顺势南下一鼓作气拿下建康。所幸的是,慕容绍宗打败梁军后转头去打侯景。萧衍这才把心放回肚子里。

侯景打仗诡计多端。慕容绍宗在他这里占不到半点便宜。慕容绍宗于是通过宣传攻势瓦解侯景阵营。

侯景当初骗手下你们的家属已经被高澄杀了。将士们信以为真,恨高澄残忍,都愿意追随侯景跟东魏军作战。慕容绍宗在战场上向侯景的将士们喊话,告诉他们你们的家属都在。如果你们愿意回来,官职爵位所有待遇不变。将士们得知侯景原来是骗他们,认为侯景这个人太不地道,不愿再跟随他。侯景的手下纷纷弃他而去回归东魏阵营。

东魏军杀来,侯景大败,带着仅剩的800骑兵投奔南梁。

侯景在寿阳待了下来。萧衍任命他为南豫州牧,让他镇守寿阳。

高澄的头号敌人是西魏,并且西魏刚占去他的一半河南之地。他打完侯景准备打西魏。

他不想两线作战,主动提出和南梁讲和。南梁新败,自然愿意讲和。但是侯景不干,说你们讲和了,置我于何地啊。我作为东魏叛将是不是得被引渡回国啊。萧衍说不会,这跟你没关系。

侯景还是不放心,派人假冒东魏使者给萧衍送信。信上说,只要把侯景送回东魏,我们就把萧渊明送回南梁。萧衍急于换回侄子,回信说成交。“贞阳贞阳侯萧渊明旦至,侯景夕返”。你当天把萧渊明送回来,我当晚就把侯景给你送回去。

侯景见到回信,火冒三丈,决意造反。

侯景紧锣密鼓招兵买马。但他费了半天劲也只凑了8000人马。8000人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要去和萧衍斗,胜算难料。为了确保成功,他设法拉人入伙。

他成功地把萧衍的侄子萧正德拉下水。说拉下水其实并不确切,萧正德一直憋着下水只是下不了决心。侯景来拉,两人一拍即合。

萧衍早先没儿子,认萧正德为养子,许诺说自己百年之后会将皇位传给他。萧正德自然很高兴,天天在家做皇帝梦。可世事难料,认为自己已经丧失功能的萧衍老来得子,传位给萧正德的事就不再提了。萧正德失望之极,一气之下投奔了北魏。

在北魏也不得志,萧正德又灰溜溜回到南梁。萧衍也多少有些愧疚,没追究他叛逃之罪,原谅了他。

萧衍对人尤其是自己的亲戚、宠臣一贯宽容。他们做了什么离谱的事,甚至是违法乱纪的事也不加责怪。

侯景一个手下和萧正德在北魏时关系不错。侯景通过这层关系去联络萧正德,说如果他肯助自己一臂之力,事成之后,将拥他为皇帝。萧正德利令智昏,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两人约好里应外合拿下建康。

548年,侯景起兵造反,杀奔建康。他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杀朱异。他说朱异 “奸佞骄贪,蔽主弄权”,也就是奸诈、阿谀奉承、骄奢、贪婪,欺骗皇帝、玩弄权术。所以他要帮南梁除去这个大奸臣。

南梁朝野都痛恨朱异。侯景打出这个旗号也是为了迎合民意。

萧衍得知侯景造反并没当多大事,笑道他那么点兵能干成什么事待我派人把他捉来,用鞭子抽他。萧衍派兵讨剿侯景。

侯景得知朝廷派军讨剿,佯称进攻合肥,实则偷袭谯qiáo州安徽亳州蒙城县城关镇涡河北岸。

谯州刺史萧泰花钱买官,上任后贪赃纳贿,不恤百姓。百姓都憋着造反,见侯景打过来,别说抵抗了,就像迎接子弟兵一样打开城门放进叛军,领着叛军去捉萧泰。

侯景占领谯州后马不停蹄去打历阳。历阳也投降了。

“五十年中,江表无事”。长江沿岸50年没打过仗,人们已经不习惯战争,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战争。再说侯景打出的旗号是杀贪官,军民都支持。军民抵抗无力,让侯景很顺利地到达江岸。

讨剿侯景的军队中了侯景声东击西之计被引向别处,一时赶不回来。萧衍调集京城部队去防守长江。也许是命里该着,他点了萧正德的将。萧衍任命萧正德为平北将军,统帅京城各部队,据守长江防线。

侯景杀到长江岸边,苦于无船可渡,望江兴叹。各路官兵向他围拢过来。眼看侯景的8000兵就要被包了饺子。

萧正德佯称运送芦苇,派出数十艘大船把侯景秘密接过长江。

侯景过江之后直杀建康。

长江失守,震动朝野。建康陷入惊恐和骚乱之中。

萧衍慌了手脚,急令萧正德守住建康城门。他直到这时还不知道侯景与萧正德内外勾结的事。

侯景杀到建康城下。萧正德立即打开城门迎接侯景。两人互相拱手致意后并马入城。萧正德的士兵反穿战袍与叛军合兵一处。

侯景杀至台城内城,将台城团团围住四面攻打。萧衍一面指挥抵抗,一面设法召集勤王之师。

朱异给侯景写信,陈述利害,想让他退兵。侯景以公开信方式回复朱异。他说如今奸臣当道,搜刮百姓,满足私欲。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看看皇家的园林、王公贵族的住宅、和尚尼姑的寺塔。贪官污吏妻妾成群、奴仆数千。他们既不耕作、又不织布,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我领兵来此不是想推翻国家,而是为了杀掉当权的奸臣。我能够轻而易举地渡过长江天险说明我是得到了上天保佑、百姓协助。希望大家不要再助纣为虐。

侯景声称皇帝已死,立萧正德为帝,勒令所有臣民投降,违者杀无赦。

宫城被围,皇帝生死不明,侯景另立新君。消息传开,各地反应不一。有的率军进京勤王。有的举兵响应叛军。南梁因而大乱。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