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04,陈平江南

中华世纪谈 204,陈平江南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558年560年 南陈皇帝陈霸先卒,侄陈蒨继位。陈蒨平王琳等江南诸侯,统一江南。北齐、北周先后废立。

江南三帝并立,东有南陈陈霸先,西有西梁萧詧,南有南梁萧庄。

江南三国之中南梁最为活跃,不断出兵攻击西梁和南陈。

南梁由萧绎的将领王琳所立。他奉萧绎的孙子萧庄为帝延续南梁,跟杀害萧绎甘做北周走狗的萧詧和废梁立陈的陈霸先不共戴天。

王琳原是萧绎的部将,论起亲戚来算是萧绎的小舅子。平定侯景之乱时他跟随王僧辩攻克了建康,立下大功一件。但是打下建康后他纵兵抢掠,混乱中不小心烧了皇宫,害得萧绎没办法迁都。王僧辩把王琳的种种恶行汇报给萧绎,建议处死王琳。萧绎于是把他关进大牢。

萧绎派人去接收王琳的部队。没想到王琳的手下把来人杀了造反,扬言放了王琳他们宁可为奴,不放王琳就跟朝廷没完。

王琳对部下非常好,非常讲义气,把部下当兄弟。他得到的任何赏赐都不往家拿,全部分给自己的部下。他部下都愿意为他卖命,不惜为他而死。

萧绎派兵平乱。这时益州的萧纪率军来袭。萧绎兵力不足,只好放了王琳,让他戴罪立功领着他的部队去迎战萧纪。

战后,萧绎封他为广州刺史,后来又加封湘州、郢州刺史。

萧绎死后,他割据湖广,自立山头。南梁、北齐、西魏都想把他拉到自己一边,给他封官赐爵。三国封他的一堆头衔里面都有司空一职。司空相当于宰相。当年苏秦身背七国相印。王琳挂了三国相印。不过他接受三国的官职却不肯听命于任何一方。

陈霸先在称帝前曾想收服王琳,派兵去打郢州。没想到他派去的兵将都被王琳击败俘虏。王琳顺势占领了江州江西大部。

陈霸先废梁称帝。王琳亲率十万大军沿江东上讨伐陈霸先。陈霸先起兵沿江西下迎战王琳。

不过这仗并没打成,因为长江中段有个北江州湖北、江西、安徽交界处。那里的军阀割据自立,拒绝他们进入自己的领地。

陈霸先绕过北江州去打江州,战胜王琳夺回了江州。北江州也被陈霸先划入南陈。

西梁萧詧趁王琳东征后防空虚,出兵侵掠南梁。

王琳腹背受敌,只好向陈霸先求和,撤兵回湘州。王琳跟萧詧又开始争战。

南陈趁机在江东站稳了脚跟。

559年,陈霸先得病死了。

陈霸先死时身边重臣一个不在。皇后章要儿秘不发丧,暗地派人将几位重臣从前线请来。

重臣回京跟皇后商量立谁为君。皇后的意思自然是想立自己的儿子。但是她的儿子包括陈霸先所有儿子当时都不在身边,要么已经死了,要么在西魏打下江陵时做了俘虏。想立任何一个皇子为帝都得先想办法把皇子弄回来才行。但跟西魏要人肯定不能空口白牙,必须接受西魏的某些条件,比如称臣割地之类的。并且这边还得安排好皇位空悬时期的政权过渡问题。立皇子为帝太困难了。重臣们有心不立皇子,但又担心皇后那边通不过。大家讨论来讨论去也讨论不出个好办法。

大将侯安急了,握着宝剑走上大殿,说现在强敌环绕,哪有功夫等待远方的皇子我提议立陈蒨qiàn为帝。谁不同意我就杀了谁。

陈蒨是陈霸先的侄子。

侯安都一耍横,大家都不敢吭了。皇后也吓坏了。侯安都向皇后要玉玺。皇后不敢不给。于是陈蒨就被当场立为皇帝。

王琳听说陈霸先死了,马上起兵再攻南陈。陈蒨派侯安都率兵迎战。两军在芜湖一带相遇。

两军开战之后互有胜负。一天晚上突然强风大作,王琳舰队的舰船被刮得东倒西歪,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王琳只好转入防御,抓紧时间修理舰船。

北周一看王琳倾军而出去打南陈,马上出兵偷袭他的郢州。

王琳再次面临腹背受敌的窘境。他有心回兵救援又担心陈军趁机追杀,于是兵行险棋,主动发起进攻,想速战速决击退陈军,然后再去救郢州。

两军决战在江面上展开。王琳下令火攻,让士兵往陈军的船上扔火把。但是一阵东南风刮过,南梁士兵扔出去的火把要么被风吹落到水里,要么落在自己船上。南梁的舰船被烧了一大片,火攻弄成zf。陈军趁机掩杀,大败梁军。王琳只带着少数部队突围而出,逃往北齐。

随军出征的南梁皇帝萧庄没柰何也跟着去了北齐。

陈军顺势西下杀往郢州。北周一看陈军杀到,撤围而走。郢州投降了南陈。

自此,武汉以东长江中下游都被南陈收复。

武汉以西是西梁、北周的地盘。北周当年攻陷江陵后,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片土地。从武汉到长沙,这条线以西现在都是北周的地盘。

南陈的军队进入武汉后开始跟北周的军队对峙。

陈蒨派人出使北周,希望跟北周通好。

北周的宇文护弑君另立,暂时也没工夫顾及江南。

当年宇文护一手促成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登上帝位。但宇文觉并不领他的情。因为他虽然贵为皇帝但一点权力没有。宇文护认为他年纪还小,不让他亲政。而宇文觉认为自己已经15岁了,完全可以独立执政。两人因此发生矛盾。

宇文觉暗中谋划杀了宇文护,但事不机密被宇文护获知。宇文护看这个孩子不知道好歹,就废了他,另立他的哥哥宇文毓yu为帝。宇文毓是宇文泰的庶长子。

宇文毓即位时已经年过二十。宇文护没有理由不让他亲政。但宇文护允许他参与政事不允许他参与军事,牢牢把握住军权。

但是宇文毓“明敏有识量”让宇文护感到畏惧。宇文护做贼心虚,担心宇文毓会在坐稳皇位后追究他废君弑君的罪行。于是他串通御厨在宇文毓的饼中下毒毒死了宇文毓。

宇文毓中毒后马上意识到是遭人暗算,挣扎着口授遗旨,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宇文邕yong。他说我的儿子年幼,无法担负起治国重任。宇文邕宽仁大度,声望高,必能弘扬周家帝业。

宇文毓心知肚明谁在背后捣鬼,也意识到让自己幼子继位不仅不能保住江山也保不住性命,当机立断把江山和儿子托付给自己信任的宇文邕。宇文邕性格沉稳有远见,有能力跟宇文护周旋。而宇文邕果真不负所托在上台后帮他报了仇。

宇文毓留下传位诏书后就死了。

这份诏书太重要了。如果没有遗旨,宇文护能够凭借自己的权势和地位选择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继承人,或者干脆自立为帝。但是有先帝遗旨,宇文护想改立或篡位就有了难度。遗旨人人皆知,他没办法篡改,只能恨自己当时没在现场。

宇文邕凭借遗旨顺利登基。

同年的北齐也发生皇位更迭。

高洋天天喝大酒伤肝又伤胃,喝得后来连饭都吃不下去了。肠胃全被酒精烧坏了。最终“酒精考验”的高洋死于酒精中毒。

追悼会上群臣干打雷不下雨,暗中庆幸高洋早登仙境。

高洋的儿子高殷继了皇位。

高殷的母亲是汉人,他有一半的汉人血统。他自小喜爱读书不喜欢打打杀杀。高洋因此不喜欢他,认为他是汉人不是胡人。

高洋训练他杀人,把刀交到他手里让他砍人脑袋。他哆里哆嗦砍了几次没砍下来,气得高洋拿鞭子抽他。高殷被吓傻了,从此以后连话都说不成了,成了结巴嘴子。

高洋不想把皇位传给他,有心传给弟弟高演,觉得把皇位给他算是白瞎了。但到临死时他还是决定让高殷继位,毕竟那是自己亲儿子。

他把高殷托付给高演,说你将来想要夺位你就夺,但是别害我儿子的性命,给我留个种。

他这种托付也是够奇葩的。

高殷即位后,高演帮他处理奏章。高殷那时才十几岁,需要有人协助。

但是有些大臣担心高演有不轨之心。高演权高位重,跟弟弟高湛一起控制着全**队,如果谋反易如反掌。

大臣杨愔就去跟太后商量,计划把高演兄弟外调,让他们离开京城,下到地方做刺史。高演兄弟远离权力中心,对皇位的威胁就降低了。

太后支持他们,让高殷下旨改任高演兄弟为刺史。

太后他们商量这事时被身边的宫人听到。宫人悄悄地告诉了太皇太后,也就是高演他妈。太皇太后告诉了高演。

高演气坏了,立即把杨愔等大臣找来,一顿胖揍后叫人押着去见高殷。太皇太后和太后也闻讯赶来。高演说这些人串通在一起搬弄是非挑拨离间,我不能私杀大臣,来请示皇帝怎么处理。高殷吓坏了,赶紧说只要你能留侄儿一条性命,这些人随你处置。高演就下令把这些人拖出去杀了。

太皇太后骂太后你这个汉人娘们还想算计我们母子吗

太后不敢辩解,一直磕头谢罪。

人杀也杀了,骂也骂了,高演认为这事就算过去了。

但是他的亲信告诉他,你逼着皇帝求饶、太后磕头,你真以为这事就这么完了你已经做出不臣的事还指望以后君臣和平相处吗

高演一想也是,去找太皇太后商量。太皇太后同意废掉高殷让高演继位。不过高殷毕竟是她的孙儿,她特意嘱咐高演不能害高殷的性命。

高演于是废高殷为王,自己即位北齐皇帝。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