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06,华皎之乱

中华世纪谈 206,华皎之乱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564年568年 南陈帝陈蒨平江南诸侯之乱,赐死大将侯安都。陈蒨死,太子陈伯宗立,皇叔陈顼xu辅政。陈顼平华皎之乱,再定江南。

北周和北齐争战期间,南陈抓紧时间平定江南。陈蒨在西部大致安定以后开始讨伐东部不肯归附的割据军阀。

从江浙到福建,各路军阀名义上向南陈称臣但不遵南陈号令,处于半独立半割据状态。之前没有功夫也没有余力管他们,只能尽力安抚。现在长江流域都统一了,陈蒨开始收拾这帮军阀。

缙州浙江金华东阳市刺史留异跟王琳暗中勾结,随时准备起兵反叛。陈蒨打败王琳后立即调转枪口去打留异。

侯安都率军杀入缙州。留异负隅顽抗,依据山险阻击侯安都。侯安都亲自率军冲锋。战斗中,侯安都被流箭射中,血染征袍,但神色不变,坐在战车上继续指挥。官军一鼓作气打败留异。留异战败逃往福建,投奔闽州福建福州刺史、他的女婿陈宝应。

陈宝应是江南内地势力最大的军阀。以前江南军阀属王琳最大,王琳败了以后就属他了。东南地区的军阀都尊他为老大。

陈蒨没急着打陈宝应,先派兵讨伐留异一党、江州刺史周迪。

陈蒨的弟弟陈顼xu率军打败了周迪。周迪战败后也逃往闽州。叛党在闽州聚集。

陈蒨没了后顾之忧,准备集中精力对付陈宝应。这时有人告侯安都谋反。

侯安都对于陈蒨来说可谓贵人。如果不是他力挺陈蒨,陈蒨也做不了皇帝。陈蒨登基后,北周为了给南陈添乱,放回陈霸先的儿子陈昌,让他回去争位。侯安都假意迎接陈昌,半途把陈昌推入江中淹死,以陈昌失足落水上报朝廷。南陈避免了一次政治危机。

作为战将,侯安都跟随陈霸先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为南陈立国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作为陈蒨首席大将平王琳、收湘州、讨叛将为平定江南又立下赫赫战功。

侯安都是南陈的第一大功臣。

但军人出身的他身上有很多毛病,比如不拘小节,傲慢骄横,不尊法度。

他自以为有拥立之功跟陈蒨说话也不讲个上下尊卑。在一次陈蒨主持的宴会上,他竟然歪着身子坐,借着酒劲问陈蒨当皇帝可比你以前当王爷强多了吧陈蒨装没听见不理他。侯安都又问一遍,陈蒨还是不理,以为侯安都能识趣。没想到侯安都又当众追问了第三遍。陈蒨只好耐住性子回答这多亏了您当年的大力支持。侯安都听了很开心。他就是想听这句话,也想让大家都听听。但是陈蒨很不开心,觉得侯安都将来可能恃功作乱。

对皇帝有大恩并且跟皇帝不讲尊卑上下,这在皇帝眼中就是谋反的前兆。陈蒨开始提防侯安都。

陈蒨派人监视侯安都。像侯安都这种不拘小节的人挑他毛病太容易了,何况是带着有色眼镜来挑。陈蒨很快确认侯安都有谋反之心,决定除掉他。

侯安都打败留异,士气正旺,打算乘胜南下灭了陈宝应。陈蒨却命令侯安都立即回京述职。侯安都回京后,陈蒨假借庆功酒在宴会上逮捕了侯安都,然后把他杀了。

大战未发先斩了自己一员大将。不过陈蒨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一则消除隐患坐稳皇位,二则杀人立威让人不敢轻视自己。

陈蒨重新调兵遣将讨伐陈宝应。

564年,陈军从江海两路夹击闽州,一战打垮陈宝应。陈宝应和留异被陈军抓获杀掉。周迪战败后藏匿深山,最终难逃一死。陈蒨打败陈宝应收复了福建,随后又扫平了周边各路小军阀。陈蒨最终统一了江南。

南陈从建康一地白手起家,经过陈霸先、陈蒨两代十年的努力终于统一江南。不过南陈仅仅占有长江以南地区,是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中版图最小的。

陈蒨在平定江南之后病了。他觉得自己可能不久于人世,开始考虑继承人问题。

他的太子年纪还小,才十几岁。他从守住江山社稷的角度考虑认为应该立个成年的国君。乱世宜立长君。他暗示想让弟弟陈顼继位。但这个想法遭到亲信大臣的反对。他们执意要让太子陈伯宗继位。陈蒨只得作罢。

陈蒨死后,陈伯宗灵前继位。

陈蒨死时45岁。陈伯宗14岁。陈蒨30多岁才有了第一个孩子,这在那个年代很不常见。

有一个关于陈蒨八卦传说,说陈蒨有一个男皇后。

男皇后是指他的宠臣韩子高。史载韩子高“容貌美丽,状似妇人”,“文帝陈蒨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

传说陈蒨曾戏言如果有朝一日做了皇帝会封韩子高为皇后,只可惜他是男的。韩子高则言古有女皇帝,今为什么不能有男皇后。于是有人称韩子高是陈蒨的男皇后。

如果韩子高真是陈蒨的娈童,也就是说陈蒨好男色,倒容易理解他为什么一直没有孩子。

还有一个八卦传说跟陈蒨有关,就是女驸马。

女驸马是说民女冯素贞女扮男装进京赶考,本想挣个一官半职回家救情郎,结果考中状元并被招为驸马。

女驸马的传说极大可能只是个传说。科举在隋朝才开始出现,冯素贞不可能考状元。虽说南梁就已经出现科考的雏形,但那不代表南陈就有了科考。再说南陈从建国开始就一直在打仗,哪有闲心举办科考

女驸马的传说有可能脱胎于男皇后。

因为陈伯宗尚未成年,陈蒨遗命陈顼、到仲举、刘师知临朝辅政。但陈蒨刚一闭眼,朝廷就发生夺权内乱。

刘师知、到仲举等人作为陈蒨亲信,一直在朝中参与决定各项政务。陈顼则一直在外面领兵打仗。陈顼被任命为辅政大臣后入住尚书省。刘师知等尚书省老人比较排斥他,不愿跟他共事。刘师知假借太后的意思让陈顼回到自己的辖区去。陈顼问过太后和皇帝后发现刘师知撒谎,立即起草诏书让皇帝签字,将刘师知下狱处死。到仲举也受到牵连被罢官。自此陈顼掌握了朝廷大权。

那个男皇后韩子高被陈蒨封为右卫将军禁军统帅之一,手握军权。他掌控的兵马是诸将中最多的。有人指控他与到仲举勾结谋反。陈蒨于是将韩子高和到仲举处死。

刘师知、到仲举、韩子高都是陈蒨的亲信,被陈蒨一手提拔起来的,对陈蒨忠心耿耿。他们先后被杀让人相信陈顼在搞清洗。

湘州刺史华皎是最早追随陈蒨的人,“都督湘、巴等四州诸军事”,掌握的兵马也不少。他见韩子高被杀,心里不安,总担心自己哪天也会被陈顼干掉。他派人秘密联络北周,准备叛变。

陈顼先发制胜,调动各路大军围剿华皎。华皎请求北周出兵相救。

宇文护两次伐齐都大败而归,威望受损,亟欲挽回颜面,下令出兵南陈。手下劝他东征刚吃了败仗,死伤过半,应该消停一段时间,休兵息民,恢复实力,不要急于开战。宇文护不听。

北周派出三万步骑兵,会合西梁的水军,一起去打郢州。

西梁作为北周的附属国被北周当做进攻南陈的桥头堡、防御南陈的缓冲区。之前,南陈跟北周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南陈跟西梁井水不犯河水。湘州前来归附北周,西梁便想趁机扩张,派出水军跟随北周杀入南陈。

华皎率领水军赶赴郢州配合周军作战。

陈顼见华皎去打郢州,立即派兵去偷袭湘州。华皎得报,率军顺江东下进攻周军水军,试图逼迫陈顼撤回袭击湘州的军队。

两军的水军在郢州江面上展开大战。

周军先把小船派出去迎战华皎的大船,不为取胜,只为消耗华皎水军的弹丸。

水军作战主要是靠远程武器互相攻击。现代水战是用炮轰。古代没有炮,用抛石机扔石头摧毁对方舰船。石头受载重量限制不能配备太多,用完就完了。

周军见对方弹丸耗尽,派出大船与敌决战。抛石机劈头盖脸一通狂轰滥炸把华皎的舰船打得纷纷沉没。华皎情急之下,下令火攻。华皎的舰船点燃柴火冲向周军舰队,没想到风向忽转把自己烧了。周军趁机进攻,大败华皎。

华皎逃走,不敢回湘州,逃往江陵。

正在攻城的周军见状也撤围而走。他们没船渡江只得撤往湘州。但这时陈军已经攻克湘州。周军在荒郊野外,没有吃的,也没处可去,只得向陈军投降。

陈军乘胜杀向江陵,打算一举灭掉西梁。

北周军队据守的沔iǎn州湖北孝感汉川市首当其冲受到攻击。适逢大雨,江水暴涨。陈军的舰船一直开到周军的城下,用舰船上的抛石机猛轰城墙。周军死战,顶着枪林弹雨坚持了一个多月。城陷之后,周军仍不肯投降,跟陈军展开巷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周军兵败被俘。

陈军进而进攻江陵。梁军也跟陈军死磕。双方攻守百日不分胜负。陈军有些泄气。梁军趁机出城袭击陈军,将陈军击败。陈军退守公安与梁军对峙。

此战虽然没能灭了西梁,但平定华皎之乱,连败周、梁、湘三军,已经足以让陈顼声望巨增。陈顼受封太傅、司徒,受赐“剑履上殿”的殊荣。陈顼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