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08,武帝灭佛

中华世纪谈 208,武帝灭佛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572年575年南陈伐齐收淮南之地。北周武帝灭佛,烧经毁像,令僧尼还俗。

定阳之败是宇文护之死的dhs。但作为定阳之战的赢家的并且三位名将也没落着好。段韶死在前线。斛律光、兰陵王被昏君高纬所杀。

斛律光是北周最怕的人。有人想出一个反间计,编了一个歌谣谶谣“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他把这个歌谣设法传到北齐,让邺城的小孩的传唱。

北齐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祖珽跟斛律光不对付,听到这个歌谣马上报告给了高纬,说这首歌谣预言斛律光要谋反。

百升是一斛。古代计量单位一斛十斗,一斗十升。斛律光的字叫明月。斛律光也叫斛律明月。飞上天、照长安有飞龙上天、投奔长安的意思,总之就是要谋反了。

高纬决定先下手为强把斛律光杀了。他把斛律光骗到宫中让人勒死。斛律光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

北齐自毁长城,北周大赦天下以示庆祝。这对北周来说绝对是大喜事。

北周马上派人出使南陈,约南陈与之合纵讨伐北齐。陈顼说你要想跟我合纵伐齐,应该先解决周陈之间的遗留问题,把西梁之地还给我。北周使者说,这事等伐齐之后再讨论不迟。伐齐对你我都有利,不应该附加先决条件。

陈顼跟群臣商量。大家想法不一。只有将军吴明彻举坚决支持北伐。陈顼于是钦定吴明彻为北伐军元帅。

北齐亡国进入了倒计时。

573年,南陈出兵北伐。

大将吴明彻率兵十万渡江北上。高纬派兵五万南下迎战。

两军在秦州北齐的秦州在南京**区交锋,陈军都击败了齐军。

此战情景颇似说书先生对古代战争的描述。陈军这边派武艺高强的大将萧摩诃去向齐军挑战。齐军这边有一员战将出阵应战,还没来得及拿出弓箭,就被萧摩诃“遥掷铣鋧xi xiàn,正中其额,应手而仆”。铣鋧是形似凿子的短兵器,也就是飞镖。随即齐军阵中又窜出十人,还没跑到萧摩诃跟前就被萧摩诃一一撂倒。“于是齐军大败”。

陈军乘胜杀往寿阳。沿途北齐城池纷纷投降。

高纬派南陈叛将王琳去守寿阳。高纬顾及北周和突厥,没有更多的军队给王琳,让王琳在寿阳自己招兵抵抗南陈。

高纬没有派兰陵王去守江淮,相反一杯毒酒送他上路。

兰陵王入阵曲火了以后让高纬感受到威胁。兰陵王有战功有声望有皇家血统有军权,具备夺位的所有条件。高纬对兰陵王起了猜忌之心。他猜忌谁就要杀谁,让人送去一杯毒酒。

兰陵王见到毒酒惊呆了,对妻子说我没有做对不起国家的事,皇上为什么要杀我妻子说那你赶紧进宫去问问皇上。兰陵王摇摇头他既然要杀我,肯定不会见我。端起毒酒喝了。

北齐最后一位名将也完了。

这时,吴明彻率领的陈军一路攻城拔寨打到合肥。合肥战败投降了陈军。陈军占领合肥,继续前进,包围了寿阳。

郢州陈军趁机北上扫荡北齐在江北的据点。高纬派出两万军队南下江北增援。陈军以老弱部队阻击齐军,派精兵迂回到齐军背后发起进攻,包歼了齐军。江北诸城纷纷向南陈投降。

吴明彻指挥部队进攻寿阳,攻破了寿阳外城。王琳退守内城,死战不降。吴明彻于是引来肥水淮河支流灌城。水不够大,不足以泡塌城墙。但城内居民长时间生活在污水里,很多人患上痢疾,手足肿胀。“死者十六七”。

吴明彻利用这段时间一面修造攻城器械准备对寿阳发动总攻,一面派军扫荡淮北。淮北诸城纷纷投降。寿阳成为一座孤城。

高纬再派十万军队南下救援寿阳。但他现在已无将可派。三大名将都死绝了。能打的战将也所剩无几。

高纬的长辈,从高澄、高洋到高湛都嗜酒好色,不理朝政。但他们对手下大臣还能保持基本的信任。文臣帮他打理朝政,武将帮他镇守边关,国家虽乱但还能勉强维持。到了高纬这,连对文官武将的基本信任都没有了,越有能耐的人越受到他的猜忌,整天算计这个杀那个。朝中文武也是热衷争权夺利,拉帮结派,勾心斗角,互相拆台。这下国家彻底完蛋了。

高纬派尚书右仆射皮景和率队去救寿阳。皮景和率军来到淮河,畏惧陈军,不敢过河,在淮河北岸扎营观望。高纬多次催促。皮景和无奈,硬着头皮率军渡河,在淮河南岸扎营,不敢出战。

陈军将领问吴明彻怎么办寿阳还没攻克,敌人援军上来了,如果内外夹攻,我们可就危险了。

吴明彻让诸将放心。看他们那熊样不敢交战。我们只管放心大胆地攻城。

陈军对寿阳发动总攻,一举攻克寿阳。

皮景和似乎早就等着这一刻,得知寿阳城陷,立即拔营而走。

王琳被陈军活擒。原本吴明彻想把他押回建康让陈顼处置。但军中有很多将士原是王琳手下,纷纷为王琳求情。吴明彻担心军中生变,改变主意杀了王琳。

军中得到消息哭声一片。老百姓也为王琳举哀。

王琳如此受军民爱戴推崇也是比较少见。

王琳这人忠义,对主子忠,对手下义。他始终忠于南梁。侯景叛梁,他跟侯景打。陈霸先废梁立陈,他跟陈霸先打。他战败投奔北齐也想着重整兵马打回去,复兴南梁。他对手下对百姓像对兄弟一样,特讲义气。他跟部下的关系有点像水泊梁山的宋江跟他的兄弟们。

寿阳失守的消息传到北齐。高纬正在和他宠臣们玩握槊。握槊是一种棋盘游戏,以撒出骰子的点数移动棋子,既靠技术又靠运气。当时两个宠臣正在玩。高纬在旁边看。听到战报,两个宠臣连头都没有抬,淡淡的说“本是彼物,从其取去”。本来就是他们的地方,随他拿回去好了。高纬刚开始还有点紧张,但听他们这么一说,也置之脑后。

内有这样心宽的臣,外有那样怂包的将,北齐不亡成吗

高纬喜欢音乐,能作词作曲自弹自唱。他创作一曲无愁 “音韵窈窕,极于哀思”。高纬因此得名“无愁天子”。

他有一个宠妃冯小怜,聪明伶俐,能歌善舞,尤其擅长琵琶。两人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语言,天天黏在一块,弹弹琴,唱唱歌,日子过得很惬意。

高纬喜欢角色扮演游戏,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他在宫中建立一个贫苦的村庄,自己扮成乞丐沿街乞讨;建立了一个市场,扮成商人买进卖出;建立一座城池,扮成将军攻城守城。

国家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他仍然在享受他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南陈收复了淮河地区失地,心满意足收兵回营。

南陈北伐之时,北周没有出兵响应。亲政以后的宇文邕正在忙着“灭佛”。

宇文邕找来儒道佛三家的代表让他们进行辩论。他要知道谁优谁劣。辩论的结果,宇文邕认为三教的顺序应该儒、道、佛,也就是儒家最好。

于是他决定留下儒教,把其他两家都灭了,烧经书,毁偶像,命令和尚老道一律还俗。

宇文邕的谥号是武帝。

历史上有三位叫武帝的人干过“灭佛”的事,分别是北魏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人称“三武灭佛”。

佛家人对“三武”恨之入骨。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信道不信佛,打压佛门。宇文邕信儒,打压佛道。不过他的主要目标也是佛,因为佛教最盛。

佛教有些教义跟儒家抵触。比如儒家最看重亲情孝道。而佛家一旦遁入空门就六亲不认,上不赡养父母,下不养育子女,跟所有家人脱离了关系。

宇文邕不喜欢佛教不光因为他信儒,也是从富国强兵的角度考虑。那么多和尚尼姑不耕种,不纺织,不纳税,不服劳役兵役,以念经拜佛为本职工作,白吃白喝不说还花费那么钱财修庙建寺,这对国家是非常大的负担。

有一个叫卫元嵩的还俗和尚上书宇文邕请废佛法。他说“国治不在浮图。唐虞无佛图而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失”。“但利民益国,则会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为本,安乐含生,终不苦役黎民”。“故嵩请造延平大寺,容贮四海万姓,不偏立曲见迦蓝”。

国家治理的好坏不在于寺庙修了多少,佛像铸了多少,僧徒养了多少。尧舜时代一座庙没有,国家照样平安无事。北齐、南梁建了那么多庙宇,照样亡国。多做利国利民的好事才是佛的本意。修那么多庙劳民伤财并不符合佛的本意。佛以慈悲为怀。这个慈悲是对天下众生的,是想让众生安乐而不是受苦受累。皇帝作为人间的佛,应该把整个国家看做一个大寺庙,把众生都看做寺庙里的僧众,不偏向任何人。所有善行德政应该惠及天下百姓,不能独独偏向僧众。更不能牺牲众生的利益以成全僧众的利益。

卫元嵩的话“深合武帝之心”。

寺庙、僧众享受国家各种优惠政策。庙越修越多,僧尼越来越多,占有的土地和房产也越来越多。僧寺越多,僧尼越多,庙产越多,国家的收入就越少,百姓的负担就越重。

佛教发展已经跟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发生冲突。宇文邕决心灭佛。

宇文邕灭佛也是为了“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尽快达成富国强兵的目的。

宇文邕强迫和尚老道还俗,一下使北周多出了200万的纳税人和兵源。

北周一千多万人口,和尚老道占七分之一。

宇文邕把寺庙占有的田产、房产全部分掉或卖掉,发了一笔横财。

北周增加了劳动力、兵源和财源实力大增。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