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11,降服突厥

中华世纪谈 211,降服突厥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581年586年 隋文帝恢复汉制。南陈陈顼崩,陈叔宝继位。隋文帝远交近攻,降服突厥。

隋文帝是中国北方沦陷以来出现的第一个汉人皇帝。

隋文帝的祖上是东汉名臣杨震,父亲是北周名将杨忠。隋文帝是正儿八经的汉人。虽然隋文帝曾被赐姓普六茹。普六茹是鲜卑姓氏。但赐姓与血统无关,只是一个荣誉。就像匈奴人刘渊曾被赐姓刘,但不会因此改变民族身份。刘渊建立的刘汉政权不会被认为是汉人政权。同理,隋文帝建立的隋朝也不能被认为是鲜卑人的政权。

隋文帝即位后,大臣崔仲方建议隋文帝恢复汉魏旧制,也就是恢复汉人王朝的制度。

隋文帝批准,开始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他恢复了汉朝以来的汉人官制,设置了太师、太傅、太保三师和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以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并且恢复了官员考核制度,对勤政爱民的官员进行重奖。

隋文帝改组zf、重修法律,从上而下整顿朝政。

他要求改姓胡人姓氏的汉人都要恢复原来的姓氏。他本人以身作则抛弃普六茹的鲜卑姓氏,恢复杨姓。

北周武帝废除的佛道两教也被隋文帝重新恢复。

他还要求重新修订法律,以轻刑代替北周的重刑。新法废除了枭首示众、车裂、鞭刑等一些刑罚,规定死刑分斩首、绞刑两种。死刑以下有流放、有期徒刑、杖刑等。流放最高五年。有期徒刑最高三年。杖刑最多五十下,并且打板子时候中途不能换人。除了谋反大罪,其他罪行不再施行灭族连坐。新法比北周时期的旧法人道了很多。

隋文帝下令大赦天下,并且减免赋税劳役,减轻百姓的负担。

总之,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赢得民心,安定社会。

稳定住国内局势,隋文帝开始发动对外战争。

北周末年内乱时,南陈借机攻打北周,抢占了不少地盘。隋文帝当时无暇顾及南陈,即位后开始筹划报复南陈。

582年,陈顼突然得病而死。更要命的是,陈顼一死,南陈爆发争位内乱。

陈顼是所有皇帝里面最能生的,生了42个儿子,分别由22个嫔妃接力完成。他的女儿并不多。也不知道他有什么生儿子的窍门。

他可能是想为南陈迅速恢复人口做点贡献。自南梁侯景之乱以来,江南战乱一直不断,土地、人口大量损失。南梁人口1200万。到了南陈,最少时只有300万。

按照皇位继承法,不管生了多少儿子也是嫡长子继承皇位。所以他的嫡长子陈叔宝被封为太子。

但是老二陈叔陵不服。他自认为能力比陈叔宝强,只不过岁数稍小点而已。他想搞掉陈叔宝由自己取而代之,只是一直逮不到机会下手。

陈顼突然去世打了陈叔陵一个措手不及。陈叔宝马上就要即位做皇帝了,再不动手没机会了。陈叔陵也是心急智乱,决定自己动手并且马上动手。

他当时人在宫中,四处找刀准备刺杀陈叔宝。但他转悠半天只找到一把切药材的刀。那是给陈顼备药的药典师用的小铡刀。刀很钝,并且很不顺手。他对药典师说药刀太钝了,该磨了。药典师没理他。人都死了还备什么药,磨什么刀啊陈叔陵只好让随从赶紧回家把他的剑拿来。他没敢告诉手下他要用剑干什么。

手下以为他要准备参加陈叔宝的登基大典,回家把他的朝服和木剑取了来。木剑是朝服上的佩饰,用玉石和木头做的,根本不能杀人。

陈叔陵气疯了,大骂随从。

他这一骂让老四陈叔坚听到了,引起陈叔坚的警觉。陈叔坚开始注意他。

陈叔陵无奈,只好去把药典师的那把钝刀偷出来,藏在怀里。

陈顼的遗体抬出来往棺材里放。陈叔宝趴在棺材上痛哭。陈叔陵冲上去兜头一刀。刀太钝了,把陈叔宝砸晕了。陈叔陵还要再砍。陈叔坚冲上去把刀夺了。

陈叔陵不但没能夺得皇位还害了一家老小的性命。

隋文帝得知南陈内乱,当即下令出兵南陈。

隋军大举南下。江汉地区首燃战火。隋军向南陈的甑zèng山镇湖北孝感汉川县东南发动进攻。

南陈派水军增援甑山。但增援部队刚露头就被打回来。甑山见势不妙,弃城而逃。周边城池的陈军也弃城而逃。隋军轻松杀至江边,准备渡江作战。

当时陈叔宝在宫中养伤。太后临时出来主持大局,派人去向隋朝求和,以归还之前占领的隋朝领土为条件,换取隋军撤兵。

隋文帝的大臣认为礼不伐丧,欺负人家孤儿寡母胜之不武。

隋文帝也没想灭了南陈,只是想报复南陈,同意讲和,下令撤兵而回。

隋文帝把从南边撤回来的军队派到北边去打突厥。

突厥以前抢掠北齐,北齐亡了抢掠北周,然后是隋朝。反正不偷不抢他是活不下去。

匈奴、“五胡”在中原逐渐销声匿迹后,来自俄罗斯阿尔泰山的突厥人在西域崛起。他们打败柔然,占领了从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到中亚咸海的大片土地,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突厥帝国。突厥人和当年的匈奴人一样,经常来中原劫掠,成为中原在匈奴之后的心腹大患。

突厥这次是五个可汗同时出动,一共40万兵马杀奔隋朝。

突厥之所以有五个可汗是因为老可汗死后诸侯争位,新可汗沙钵略摆不平各路诸侯索性让大家都称可汗。东南西北加西域,各设一个可汗。南突厥沙钵略自称大可汗,为五个可汗之首。但是论实力,西域可汗的实力最强。

突厥这回南下犯境是五大可汗联合出兵。五大可汗出动全部的40万军队,兵分多路杀入隋朝。

隋军分兵在鸡头山甘肃平凉西崆峒山和河北山内蒙古阴山击败两路突厥军,把突厥人挡在国境之外。

两路突厥军窜至马邑山西朔州朔城区东北和兰州被隋军截住杀败。

三路突厥军杀至弗泊青海海东乐都区西、临洮táo甘肃甘南临潭县、幽州北京,击败隋军,然后深入隋朝内地疯狂地烧杀抢掠。陕甘地区的牲畜被劫掠一空。

隋文帝急调太子杨勇入关赶走了突厥人。

沙钵略率军十几万攻陷了临渝镇河北秦皇岛抚宁县东榆关镇,烧杀抢掠一番后扬长而去。

沙钵略原本想继续深入。隋朝的车骑将军长孙晟shèng与突厥人有私交,佯称铁勒人打算偷袭沙钵略的老巢。沙钵略信以为真,急忙撤兵而回。

长孙晟对突厥人的情况非常了解,建议隋文帝用谋略对付突厥人。

像汉武帝解决匈奴那样过度依赖武力,虽然也可以打败突厥,但势必会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加重百姓负担。不如使用谋略,以智取胜。突厥五可汗并立给了隋朝使用谋略远交近攻的机会。以这种打拉结合各个击破的方式解决突厥问题,更经济,更有效。

隋文帝接受长孙晟的意见,采用“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策略,利用突厥的内部矛盾分化突厥,希望能够让突厥把精力消耗在内讧上,腾不出空来骚扰中原。

隋文帝把南突厥定为打的对象,把其他四部突厥定为拉的对象。

583年 ,隋文帝派兵北伐,突袭沙钵略可汗。

突厥人没想到隋军会在新败之后主动出击,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大败而逃。沙钵略丢盔卸甲藏在草丛中才得以逃脱。

大可汗被打败,其他几个小可汗受到极大的震动。有的可汗希望跟隋朝讲和。有的可汗希望跟隋朝结盟。五个可汗各怀鬼胎,矛盾重重。隋朝趁机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挑拨离间,连打带拉,将突厥暗潮汹涌的猜忌激化成明火执仗的内讧。

在沙钵略西北的阿波可汗首先跟隋朝结盟。沙钵略大怒,率兵袭击阿波。突厥的内战随即爆发。

内战把五大可汗都拉下水。群殴中的突厥各方不仅没功夫骚扰隋朝还纷纷向隋朝示好,希望隋朝站在自己一边。

西突厥达头可汗主动向隋文帝请降。

东北的契丹人也向隋文帝投降,接受隋朝的任命。

沙钵略一看自己处于达头、阿波、契丹以及隋朝的包围之下,四面受敌,无处可逃,赶紧派人向隋朝求和。

沙钵略的老婆是北周宇文招的女儿。她愿认隋文帝为父,改姓杨。隋文帝于是封他为大义公主。沙钵略大喜,上书隋文帝,称隋文帝为岳父,自称女婿,发誓要跟隋朝世代友好。

沙钵略举国南迁,自愿成为隋朝的藩属。沙钵略依靠隋朝的帮助反击阿波可汗,活捉了阿波可汗。

隋朝帮助实力弱的一方去打击实力强的一方,使突厥两方的实力都变得越来越弱,一举扭转了与突厥对抗的颓势。

南突厥作为隋朝的藩篱为隋朝隔开其他突厥人。隋朝的边境逐渐安定下来。

隋文帝通过分化瓦解、恩威并用,使军事实力远远强于自己的突厥臣服自己,安定了边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