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21,雁门关之围

中华世纪谈 221,雁门关之围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615年616年隋炀帝北巡被突厥所围,李世民勤王解围。隋炀帝南巡。北方变乱遂无法收拾。

对隋炀帝非常恭顺的突厥大可汗启民可汗死了。他的儿子始毕可汗继位。隋炀帝对始毕可汗不放心,担心日后不容易控制。裴矩建议将突厥分而治之,以夷制夷。

隋炀帝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他借给始毕可汗弟弟叱吉说亲的机会刻意拉拢叱吉,打算封叱吉为南突厥可汗。叱吉不敢接受隋炀帝的任命。隋炀帝分化突厥的计谋落空。

叱吉把这事告诉了始毕可汗。始毕可汗怒不可遏。

裴矩告诉隋炀帝,突厥有个能人叫史蜀胡悉。始毕可汗对他言听计从。如果我们能除掉史蜀胡悉,就等于砍掉始毕可汗的左膀右臂。隋炀帝同意了。于是裴矩以合伙做生意的借口把史蜀胡悉骗过来杀了,然后对始毕可汗说史蜀胡悉叛逃到我们这边,我们替你把这个叛臣给杀了。始毕可汗知道怎么回事,从此跟隋朝断绝来往,再不肯向隋炀帝称臣纳贡。

隋炀帝原本打算去讨伐不肯朝贡的高丽,这又冒出一个不再称臣纳贡的突厥。隋炀帝决定先解决了突厥再去打高丽。

615年,隋炀帝再次北巡。隋炀帝北巡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武力威慑突厥。

始毕可汗没有被吓住而是纠集几十万大军突袭隋炀帝。好在隋炀帝提前得到情报立即停止北巡退守雁门山西代县。

不清楚隋炀帝北巡一共带去多少人。只知道隋炀帝率前军进驻雁门。他的二儿子杨暕jiǎn率后军进驻旁边的崞guo县山西原平市。雁门城内军队加上百姓一共15万人。

突厥人日夜攻打雁门。隋炀帝惶惶不可终日,跟娘们儿似地天天抱着儿子哭。两眼都哭肿了。

随行大臣樊子盖和萧瑀建议隋炀帝固守待援,一方面赶紧调兵救驾,另一方面鼓舞官兵士气,拒关死守。他们告诉隋炀帝要想鼓舞起将士们的士气,不光要许以荣华富贵,还要告诉他们今后不再征伐高丽。

隋炀帝答应了。

隋炀帝亲自巡视部队,告诉将士们只要打败突厥,守城有功人员不要担心荣华富贵。没有官职的直接授予六品官职。有官职的晋升一级。此外还有百匹绸缎的赏赐。

不再打高丽的事,隋炀帝没有在巡视部队过程中提及,但已经对将领们表过态,打败突厥后让大家休息,不再打高丽。将领们都非常高兴。

隋炀帝的战斗动员起到了效果。士兵果然士气高涨。他们以一当十挡住了三十万突厥人的轮番进攻。

在汾水屯守的隋将李世民得知隋炀帝被围,立即率军救援。李世民兵少,不能跟突厥硬拼。他虚张声势,假装隋军的增援部队正在源源不断地赶到,正在对突厥人展开反包围。

始毕可汗上当了,匆忙撤围而去。

隋炀帝死里逃生回到京城。等他惊魂稍定,气喘匀了,开始惭愧自己在雁门的表现,并且后悔自己的许诺。

宰相苏威看到下面报上来的立功人员有一万多人,对隋炀帝抱怨,立功人数太多,赏格太高,我这有点吃不消啊。

隋炀帝恨恨地说,都是萧瑀拿突厥人吓唬我。

隋炀帝将立功人员减为一千多人,将赏格降为普通标准。

樊子盖请求隋炀帝按先前的承诺办。隋炀帝大怒你想收买人心吗樊子盖吓得不敢再说话。

此外,隋炀帝重提征伐高丽的事。

将士们知道隋炀帝食言无不怨恨。

不过隋炀帝北伐高丽只是那么一说。天下民怨沸腾变乱纷起,隋炀帝麻烦缠身,四征高丽最终并没有成行。

616年元旦大年初一,隋炀帝举行新年庆典。很多地方官因为道路被变民所阻无法到京,场面冷清。隋炀帝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调兵平息变乱。

过了段时间,隋炀帝问起反贼的事。宇文述说“渐少”。隋炀帝问渐少是多少宇文述说,不到原先的十分之一。隋炀帝很高兴。隋炀帝看到苏威往大殿柱子后面躲,就把他叫过来问同样的问题。苏威说我不负责军事,的确不知道现在反贼有多少,只知道反贼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隋炀帝听了非常不悦。

后来隋炀帝又提起讨伐高丽的事,决定再次征兵。苏威想让隋炀帝知道国内变乱的严重性,又不敢明说,建议隋炀帝赦免各地变民,让变民戴罪立功去打高丽。苏威说只要你下令赦免变民就能立马得到几十万军队,暗示国内现在有变民几十万。

隋炀帝吓了一跳。等苏威走后,他问御史大夫裴蕴反贼这么多吗裴蕴善于逢迎,说哪有那么多反贼。苏威吓唬你呢。隋炀帝大怒,将苏威下狱治罪,撤职为民。

实际上,苏威说有变民几十万还是说少了呢。山东一地就有几十万变民。全国变民百万都不止。

宇文述劝隋炀帝南巡。因为北方变民太多了,很难瞒住隋炀帝,而江南相对好一些。

隋炀帝于是起驾南巡。

大臣们不同意隋炀帝南巡,担心他不在北方坐镇并且带走军队会使北方一发不可收拾。但谁也不敢劝他。苏威只是暗示他一下就被下狱,谁还敢触这个霉头

不过还真有不怕死的劝他不要去江南,警告他如果一意孤行可能会丢掉天下。隋炀帝大怒,下令处死那个人。

隋炀帝如愿启程去了江南。他这一去果真就再也没有机会回来。

隋炀帝当时并不知道此行是走上不归路。他临行给留守的嫔妃宫女题诗留念“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意思是说我梦见江南,怀念起江南美景、吴侬软语,便想去江南转转。北伐辽东也是偶然起兴,想去教训教训不知好歹的高丽棒子。但只要你们这些佳丽在家等着我,甭管是南巡还是北伐我都会很快回来。这首诗让人联想起一首歌的歌词“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但实际上,隋炀帝再也没能见到他的这些佳丽。

隋炀帝做事太过随心所欲,想起一出是一出,不仅南巡北伐如此,开运河、修洛阳、通西域也如此。如果他能列出一个计划书、时间表,按部就班量力而行,也不至于落得灭国亡身的地步。

一路上如何扰民暂且不说,单说隋炀帝到了江都,传旨召见各地省一级的军政干部。这些人来见隋炀帝时都照老规矩带着一个礼单。隋炀帝根据礼物的多少判断官员的能力高低,决定官员的升迁。

隋炀帝倒不一定是财迷,象现在贪官似地见钱眼开,谁给的钱多就提拔谁。他是根据礼物的多寡推算这个官员辖地的经济状况,跟现在某些地方单以gd高低论英雄一样。

隋炀帝自以为聪明的考核办法,使得各省市搜刮成风,砸锅卖铁也要放卫星。当然了,砸的是百姓的锅,卖的是百姓的铁。百姓为了这些贡品被迫预交了3年的租赋。

“民外为盗贼所掠,内为郡县所贼”。官匪双管齐下,搜刮百姓。俗话说官如梳,匪如篦。当梳子梳过,箅子箅过之后,百姓连个虱子都剩不下。“民始采树皮叶,或捣藁gǎo,禾秆为末,或煮土而食之,诸物皆尽,乃自相食”。百姓实在活不下去只好铤而走险加入“盗贼”行列。

隋炀帝走后,北方的局势开始急转直下。

北方原本就有王薄、朱粲等数支十万级的变民队伍。在隋炀帝走后又增加了瓦岗军、窦建德等后起之秀。

王薄在山东活动,以长白山为根据地。他起事比较早,拥兵十几万。他然两次败在隋朝名将张须陀手下,但很快又东山再起。

朱粲在荆州、沔阳一带活动。他是个吃人魔王,所过之处再不见人烟。百姓不是被他吃了就是被他杀了。

瓦岗军首领翟让早先在瓦岗山河南滑县南落草为寇。后来杨玄感的智囊李密在杨玄感失败后逃往河南投奔了翟让,帮助翟让兼并其他变民队伍成为当地势力最大的武装。

窦建德早先也曾落草为寇,后来投奔河北一支变民队伍,在其首领战死后接管了队伍,转战河北一带。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