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244,边患连连

中华世纪谈 244,边患连连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697年703年 唐朝重文轻武,边境多事。吐蕃内乱势衰。突厥复国。契丹叛乱被灭。

武则天巩固皇位之后开始把精力转到治国安民上面,提拔、重用狄仁杰、张柬之等贤臣。

697年,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宰相,辅佐自己治理国家大政。

狄仁杰作为神探、名相,在历史上很有名气,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和传奇。狄仁杰从地方官一直做到宰相,每任一职都心系百姓、刚正廉明、政绩卓著。

狄仁杰做大理丞,也就是最高法院的法官时断案无数,但是没有一件冤假错案。狄仁杰身居宰相之位后,兢兢业业,辅国安邦,对武则天的弊政也敢于直言力谏。

君臣共事多年,相处得非常好。武则天非常信任狄仁杰。狄仁杰给武则天推荐了很多人,诸如张柬之、姚元崇等数十人。武则天全部委以重任。

700年,狄仁杰因病去世。

武则天对狄仁杰之死痛惜不已,坐在朝堂之上痛哭,说“朝堂空矣”。

武则天说“朝堂空矣”是强调狄仁杰在朝堂、在她心目中的重要性。事实上,武则天的朝堂从没有空过。相反,总是人满为患。

除了让人推荐贤能,武则天还充分利用科举制面向社会招聘各方面人才。她在确定“殿试”之后又设立武举。“殿试”选拔文官。武举选拔武官。武举考的是骑射、步射、马枪、摔跤等科目。当时名相狄仁杰、名将郭子仪就是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文武官员。

前面提到的武则天设立的那个铜匦不光有告密的功能。它有四个口,其中一个口是接收告密者的信件,其他三口分别接收探讨时政得失的意见书、伸冤的状子和毛遂自荐的申请书。

任何认为自己有才能的人都可以毛遂自荐。武则天会给他一个官职试用,如果他合格,转正、提拔;不合格,撤职、砍头。

武则天通过各种方式延揽人才,帮助她治理国家。

她治国方略基本上还是“建言十二事”的路子。无论在朝堂怎么折腾,基本没影响到百姓的正常的生产、生活。武周在总体上还是在向盛世发展。全国人口从“二圣”初期的385万户,增长到“女皇”末年的615万户约3700万人,50年间增长60。

武则天作为女强人,对刀兵的事也不回避。

唐高宗死后,唐朝陷入权力之争。吐蕃、突厥、契丹趁机起兵作乱。

唐初最后一个名将黑齿常之在告密风兴起后受诬冤死。朝内再无能征善战之将。武则天只得派文官领兵打仗。

689年,右相副丞相韦待价领兵去战吐蕃,结果大败而回。

武则天将韦待价免官流放,任命岑长倩为右相。

所幸吐蕃当时也处在内讧当中,没有乘胜反扑唐朝。

吐蕃宰相长期垄断权力引起已经不再是幼主的赞普的不满以及其他吐蕃权贵的嫉恨,双方开始明争暗斗。吐蕃宰相受到赞普的牵制不敢放手向唐朝发起进攻。

691年,岑长倩奉命率军去战吐蕃,刚走半道就被人诬告谋反。武则天将其召回下狱。西征半途而废。

来俊臣胁迫岑长倩的儿子诬告朝中数十位大臣参与谋反。武则天将岑长倩和数十位大臣一起处死。

692年,武则天派将军王孝杰领兵去战吐蕃。

王孝杰在当年大非川之战时被吐蕃俘获。吐蕃赞普见他长得像自己死去的父亲不忍心杀他,后来放他回去。武则天认为他久在吐蕃,知其虚实,让他领兵去战吐蕃。

王孝杰率军击败吐蕃,收复了被吐蕃控制的西域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重新设立安西都护府。

694年,王孝杰再败吐蕃,击退了吐蕃的反扑。

同年,后突厥汗国入侵唐朝的灵州宁夏灵武。

后突厥汗国是dong突厥人在漠北建立的汗国。突厥阿史那部落首领自称可汗,重建突厥政权。

695年,武则天任命王孝杰为朔方道行军总管,去抗击突厥人。

后突厥知道王孝杰的大名,不敢跟王孝杰交手,派人向武则天请降。

武则天乐得不打,封后突厥可汗为大将军。

696年,吐蕃开始反扑。

吐蕃宰相派他的弟弟率吐蕃军进攻临洮甘肃临洮县。王孝杰率军反击,在素罗汗山临洮境内跟吐蕃军队展开激战。吐蕃人多,前阻后截,将tj杀败。

吐蕃军乘胜进逼凉州甘肃武威。凉州守军仓促应战,再次败在吐蕃军手下。

tj一败再地,威风不再。契丹人、突厥人趁机作乱。契丹人攻占了营州辽宁朝阳。突厥人攻陷凉州甘肃武威。唐朝边境狼烟四起。tj的防御和反击均以失败告终。唐朝进入最困难时期。

tj不给力,武则天只能使用外交手段摆脱困局。

她以和谈的名义稳住吐蕃,以便集中精力对付突厥和契丹。

吐蕃宰相要求唐朝把西域割让给吐蕃。武则天假言愿意让出西域,但有一个条件,吐蕃必须把青海还给唐朝。吐蕃自然不肯。两国因此展开外交拉锯战。

在与吐蕃谈判的同时,武则天设计离间突厥人和契丹人,以胡萝卜对付突厥人,以大棒对付契丹人。

武则天极力拉拢突厥人,表示愿意承认后突厥汗国,册封后突厥可汗为大单于。

在安抚突厥人的同时,武则天派王孝杰率军迎击契丹。

王孝杰率军17万北上,在东硖石谷河北唐山迁安市东北与契丹军遭遇。

两军接战,tj初战告捷。契丹人佯败退入山中,诱敌深入。王孝杰不知是计,挥军急追。因为山路险隘,王孝杰只率少量精锐追进山去。追到一处悬崖边,契丹军突然杀了个回马枪,tj大乱。王孝杰在混战中不幸坠崖。tj失去指挥,被契丹军全歼。

tj主力听说王孝杰战败,不敢再进,退守渔阳天津蓟县。

契丹军乘胜进攻幽州当时幽州的治所在渔阳。tj与之作战,屡战屡败。

武则天再派20万军队北上增援。增援部队进至赵州河北石家庄赵县,听说契丹人南下,不敢接战,望风而逃。契丹人兵不血刃占领赵州,然后屠城示威。

tj如此怂包,武则天没办法只得请突厥人出兵助战。

突厥人同意出兵,但要求唐朝军事援助,诸如钱粮、铁器等。最重要的是,突厥可汗要求唐朝把之前归附唐朝的突厥人归还后突厥。

大臣劝武则天不要答应突厥人的要求,认为这是“借寇兵,资盗粮”。你把人口、物资都送给突厥人,等于把军队、粮草送给盗寇。

武则天不听。她也没有选择。tj战斗力大不如前,打一家都打不过,以一敌三更没戏。资助兵粮给突厥人,让他们去打契丹人,等于一石两鸟解决了两个祸害。

突厥人得到好处后出兵助战,趁契丹后方空虚发起突袭,一下端了契丹人的老窝。

正在跟tj作战的契丹人听说老窝没了,老婆孩子被掳去了,士气立马崩溃。归附契丹人的奚人鲜卑部落趁机发动叛乱,跟tj联手夹击契丹人。契丹人在奚人和tj的夹击下全线溃退。

残余的契丹人和奚人一起投奔了后突厥。后突厥的兵马扩充到40万,势力大大增强。

北方战火渐歇,武则天转过头来对付吐蕃。

这时,吐蕃赞普跟宰相的夺权斗争已经进入白热化。

699年,吐蕃赞普趁宰相外出发动兵变,捕杀宰相同党两千多人,一举夺回大权,控制了吐蕃本土。宰相举兵反扑被赞普杀败,自杀身亡。宰相的弟弟率领残余投降了唐朝。

吐蕃因为内乱实力大损,对外扩张的势头没了后劲。

武则天刚想喘口气,后突厥又来找事。

后突厥可汗希望跟唐朝和亲,说要把自己女儿嫁给唐朝的王爷做王妃。武则天并不想答应又不敢不答应,让武承嗣的儿子武延秀把这门亲事应下来,带着聘礼去突厥那里迎亲。

突厥可汗见到武延秀,说我闺女要嫁天子的儿子、姓李的王爷。你们怎么能随便拿一个姓武的王爷来充数武姓是小姓,跟我们门不当户不对。你们这是看不起我们。

突厥人了解到武家夺了李家的天下,扬言要帮助李家夺回江山,向唐朝发动进攻,一直打到河北。

武则天调兵30万迎战突厥。但tj将领不敢迎战,眼睁睁看着突厥人烧杀抢掠。等突厥人烧杀抢掠够了收兵回漠北,tj只当击退了突厥也收兵回营。

tj不敢跟突厥决战,将领懦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缺少骑兵。跟游牧民族打仗,如果没有骑兵,无论是攻击力还是机动能力都会大幅度下降,很难取胜。

武则天发现这个问题后开始着手组建骑兵部队,一边养马一边设立武举鼓励骑射。

突厥发觉唐朝的意图后,发动针对唐朝养马场的袭击,抢劫了一万多匹战马。

武则天反击突厥的计划遭受重大挫折。

所幸后突厥崛起之后跟西突厥的十姓部落发生冲突,跟十姓突厥干了起来。武则天趁机分化突厥人,一打一拉,与西突厥联手对抗后突厥。她降唐的原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斛瑟罗派到西域,领导十姓突厥牵制后突厥,减轻内地压力。北部边境局势开始好转。

700年,吐蕃进犯唐朝的凉州甘肃武威一带。tj反击六战六胜。

702年,吐蕃再次进犯。tj与之交战四战四胜。

吐蕃衰弱后战斗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吐蕃赞普决定跟唐朝讲和,派人带着一千匹马作为见面礼,向唐朝提出和亲。

突厥人在这一年也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入侵,一直杀到山西、河北。武则天调动周边各州兵力围歼突厥。突厥没敢跟tj接战,利用骑兵优势,快进快出,抢一把就跑。

当突厥人得知吐蕃跟唐朝讲和的消息后,也立即派人来跟唐朝讲和。后突厥可汗也向唐朝提出和亲,要求让自己的闺女嫁给李家王爷。

突厥人担心tj在跟吐蕃讲和之后集中兵力对付它。它虽然有40军队,但跟唐朝一对一k还不是对手。

武则天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对付突厥人,同意和亲,让自己的孙子和突厥人定亲。

唐朝跟后突厥之间宣布停火。后突厥停止南侵唐朝,转向西突厥扩张。

唐朝没有跟吐蕃和亲。原因很简单,吐蕃的赞普死了。

703年,吐蕃赞普死于内乱。他的儿子们为了夺位刀兵相见。吐蕃再次陷入内战,无暇对外扩张。唐朝西北的烽火也熄灭了。

唐朝边境战火平息。唐朝终于熬过了困难时期。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