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330,中兴四将

中华世纪谈 330,中兴四将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1132年1138年“中兴四将”击退金齐联军的进攻。岳飞及岳家军居功至伟。

宋高宗恨伪齐以北宋的东京汴梁为自己的首都并且盗挖先帝陵墓,派襄阳守将李横出兵北伐,争夺汴梁。

伪齐的将领大多是宋朝的降将,不愿与宋军为敌,见李横率军杀来纷纷投降。其中一位降将叫牛皋,后来成为岳飞的得力干将。

齐兵节节败退。李横势如破竹杀至颍昌府河南许昌。刘豫一面召集部队,一面向金国求援。

金国派金兀术率军救援。刘豫派李成率军配合。金齐组成联军迎战李横。

李横率军杀至牟驼冈在河南开封西北,遭遇金齐联军的强力阻击。李横的部队作战英勇,但缺少盔甲,跟善长骑射的金人作战吃了大亏。李横大败,逃回襄阳。

李成紧追不放从齐国一直追进南宋境内。李横刚打下的城池全都被他收复。

李横的部队已经失去战斗力。李横见李成杀来,放弃襄阳逃往荆南。

李横放弃襄阳震惊了朝廷。襄阳是战略要地。襄阳丢了,不仅长江防线被打开了一个缺口,四川跟江南的联系也被切断。

岳飞主动请缨反攻襄阳,北伐伪齐。宋高宗同意反攻襄阳,但禁止岳飞北伐。

李横北伐失败把金人招来已经把宋高宗吓坏了。他告诉岳飞,收复襄阳旧境也就罢了,不要再往前打。如果你执意往前打,赢了我也不给你记功,输了我要治你抗旨不尊的罪。

同时宋高宗命韩世忠、刘光世出兵假装北伐吸引伪齐的注意力。

当时南宋一半精兵都在这三人手上,其中“韩世忠军四万,岳飞军二万三千,刘光世军四万,老弱颇众,然选之亦可得其半”。

这三人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中。另一个人是张俊。张俊掌兵三万,是宋军精锐中的精锐,负责保护皇上。

很多人认为刘光世战功、名气都不如四川的吴玠,不配留名中兴四将。但从宋高宗的角度,这四将帮他平定江南使南宋起死回生,称得起中兴两字。

如果要评抗金四将,刘光世肯定没戏。他遇到金人不是败就是逃。

宋高宗把李横的残军归入岳飞军中。牛皋也在此时正式加入岳家军。岳飞此时拥兵三万。

岳飞率军反攻襄阳。岳家军攻势非常猛,日破一寨。他的儿子岳云身先士卒。牛皋急于立功折罪也不甘人后。两人攻城拔寨杀奔襄阳。

金齐联军打下襄阳之后留下李成守城,将主力撤回休整准备来年总攻南宋。刘豫派人跟洞庭湖的杨幺取得联系,约定来年联手夹攻南宋。

岳飞先发制人打了李成措手不及。李成不敢跟岳飞对阵,放弃襄阳回去搬救兵。

岳飞顺利收复襄阳。

刘豫请求金国再次出兵助战。金国正在跟南宋议和,不愿出兵。

宋高宗在派岳飞反攻襄阳的同时派人向金人求和。金人回话,只要南宋答应把长江以南交给刘豫,金国就同意议和。宋高宗不肯答应,希望金人同意继续执行先前宋钦宗跟金国达成的以黄河为界的和议。金人又不肯同意。两国正在交涉当中。

刘豫见金人不肯出兵,自己张罗了十万兵交给李成杀回襄阳。

岳飞率三万宋军出城迎战李成的十万伪军。

岳飞发现李成布阵犯了兵家大忌。步兵利险阻,骑兵利平旷。李成正好反着来。他把骑兵放在坑洼不平的河滩上,把步兵放在毫无阻碍的平川上。岳飞当即做出部署,让骑兵去冲击对方步兵,让步兵去攻击对方骑兵。

按说让步兵打骑兵属于以卵击石。但是地势不利于骑兵发挥速度优势。骑兵难以冲破步兵的长矛方阵。

岳家军一战击溃齐军。

刘豫再向金国求援。金国一面骂刘豫废物蛋,一面派出5万兵助阵。金国不但想夺回襄阳,还打算顺势占领南宋江北之地。南宋不肯放弃江北之地,金人打算以武力夺过来。

宋高宗听说金兵南下,吓得卷铺盖要跑。宰相赵鼎劝他先打一仗,打输了再跑也不迟。

宋高宗认为有理。上次临阵逃走引起全线溃败,金兵长驱直入,自己逃到海上才得以幸免。这次不能再干那样的傻事。宋高宗高调宣布御驾亲征以稳定人心。随即宋高宗进驻平江江苏苏州。

不过,宋高宗一面调兵遣将,一面又派人去找金人议和。他退让一步,以淮南地区为缓冲区或者叫隔离区,双方都不在那里设兵布防。

韩世忠主动请缨前去抵挡金兵。宋高宗很高兴,让张俊和刘光世出兵助战。

金兵大摇大摆向长江北岸开来。他们认为金军所到之处,宋军一定望风而逃,没必要设防。韩世忠得知这一情况,立即率军跨江迎敌。韩世忠进驻扬州,在大仪镇挑了一处地方设下伏兵。

他挑这地方是一处沼泽地。

金兵的先锋军开到。韩世忠亲率轻骑前去挑战,然后佯败将敌人引入伏击圈。狂妄的金兵根本没发现这是诱兵之计,拍马狂追,结果陷进沼泽无法自拔,成了宋军的活靶子。宋军伏兵四起,将金兵追兵全数围歼。金兵的先锋官也被韩世忠俘虏。

这次伏击战果并不大,但对金兵的士气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并且韩世忠创造利用长斧对付金兵骑兵的战法也让金兵非常惧怕。

长矛对付骑兵不一定能刺透骑兵的铠甲。长斧不然,势大力沉,上砍人,下砍马,砍不透铠甲也能把人马五脏震裂。

金兵出师不利,放弃扬州去打庐州安徽合肥境内。庐州守将仇悆yu派兵出城迎战,竟然无一生还。仇悆急向镇守湖北的岳飞求援。岳飞立即派牛皋率两千骑兵前去救援。

牛皋快到庐州时离开大部队带着数十人的骑兵卫队先期进入庐州,想跟仇悆提前接洽好驻防事宜。牛皋刚跟仇悆见面,有人来报,金兵已经兵临城下。仇悆大惊失色不知所措。牛皋说不要惊慌,待我去替你赶走金兵。

当时牛皋带来的湖北兵还没到。牛皋手下只有那数十个骑兵。仇悆以为牛皋喝多了在说胡话。

没想到牛皋果真出城迎敌。他迎着金兵冲过去,高喊牛皋在此谁敢胡来

金兵知道牛皋的大名,见到牛皋的大旗以为岳家军已经杀到,认定是中了埋伏,扭头就跑。牛皋一路追杀将金兵赶走。

金兵连折两阵,挫折了士气,逡巡不前。

当时的天气是雨雪交加,道路泥泞不堪,粮草补给运不上来。金兵饥寒交迫,“杀马为食”。金兵统帅金兀术又听说自己的皇帝金太宗患病,担心国内生变,下令撤兵。

南宋趁势收复了好多失地。韩世忠率军进驻到楚州江苏淮安,把宋军防线推到淮河一线。岳飞率军扫荡洞庭湖,捣毁杨幺水寨。杨幺战败被杀,部众或逃或降。西北的吴玠击败金兵收复秦州甘肃天水。南宋形势一派大好。

金国则开始走下坡路。金太宗得病死了,新帝登基。金国的后方,蒙古人向金国发起挑战。金国也遇到了劲敌。

南宋跟伪齐在淮南展开激烈的争夺。刘豫扛不住宋军的进攻,向金国求援。

金国不愿出兵相助。金人抱怨我们这是图什么啊是在为金国打仗还是为齐国打仗赢了齐国得利,输了金国受害。那我们还要刘豫有什么用啊

刘豫感受到压力,纠集全国三十万大军南下侵宋,指望做出点成绩让金国主子刮目相看。但他的争脸之战反倒让他颜面扫地。三十万大军被宋军杀得一败涂地。

齐军大都是宋朝的降兵降将,跟宋军对阵心中有愧,战斗力不强。而宋军在和齐军作战过程中打出了信心、打出了士气、打出了战斗力,即使面对金军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怂包。

在抗战过程中打出名气的几位抗金将领岳飞、韩世忠、张俊,他们的部队被人称作岳家军、韩家军、张家军。其中最著名的是岳飞和他的岳家军。

“岳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屡战屡胜。金军闻风丧胆,又恨又怕,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英雄岳飞,出身农户。天生神力,自幼习武。先学刀枪,后学弓弩。断文识字,熟读兵书。北宋末年,参军入伍。有勇有谋,能文能武。百战百胜,战功卓著。

岳飞在抗金战争中屡立战功,逐步由一名统领几百兵丁的下级军官成长为统领十几万大军的高级将领。岳家军成为宋军最有战斗力的王牌部队。

行伍出身的岳飞深知骑兵的重要性,想方设法搜集马匹组建了重甲骑兵团。虽然岳飞的骑兵只有八千,和金军根本没法比。但是岳飞擅长骑兵和步兵合成作战。相对于金军攻强守弱,岳家军攻守兼备,综合战斗力不次于金兵。

岳飞对部队训练非常重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他完全按照实战要求严格训练部队,尤其是骑兵部队。

岳飞利用战斗的间隙,督促骑兵训练,“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要求将士象战时一样披重甲训练。“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儿子岳云在练习上下坡跑时马失前蹄,岳飞上去就是一顿鞭子。对自己儿子都这么严格,对其他将士可想而知。

岳飞爱兵如子,和将士同甘共苦,同住同食。他的妻子时常走访将士家属,嘘寒问暖。岳飞每有赏赐必分给将士,哪怕一壶酒也要倒入水中和将士分享。将士们甘心为岳飞卖命。

岳飞可以和部队朝夕相处,亲自训练,亲自指挥,这在将兵分离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宋高宗在生死存亡之际不得不对祖宗立下的老规矩做出调整,放宽对武将的控制。武将不但拥有军队招募、训练、指挥的自主权,甚至拥有辖区内的行政和财政的自主权,俨然唐朝的封疆大吏。

不过放权并不等于放心,宋高宗时刻监视着武将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宋军战斗力日益提高让金军感到越来越不好对付。以前金军敲敲战鼓就能把宋军吓跑,现在宋军敢对着金军敲战鼓。

金国开始认真考虑和谈。

中原战火稍歇。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