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333,以淮为界

中华世纪谈 333,以淮为界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1140年1142年 金人南侵。宋军柘皋一战驱逐金兵。宋金议和,以淮河为界。岳飞以莫须有罪名被杀。

岳飞撤兵而回,刚打下的地盘白白葬送。金兀术跟在岳飞屁股后面重回淮河北岸。

连折几阵的金兀术想把脸从地上拾起来,并没有在淮河北岸止住脚步而是亲率几十万金兵跨过淮河与宋军再次决战。

1141年,金兵气势汹汹杀奔建康。江南局势骤然紧张。

宋高宗急调各路兵马迎战。

他的作战计划是让刘锜在庐州拖住金军给宋军部署围歼金军争取时间,张俊和杨沂中正面迎敌,韩世忠和岳飞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金军,将孤军深入的金兀术一网打尽,让金军再不敢过淮河。

已经撤回长江南岸的刘锜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领八字军渡江北上迎战金兵。宋军进驻庐州安徽合肥城南的东关,挡住金军的去路。

金兵惧怕刘锜的威名竟不敢与之对阵。金兵出兵骚扰东西,但就是不敢向南再迈出一步,害怕刘锜抄他们后路。

金兵认怂使宋高宗信心大增,命令岳飞从鄂州湖北武汉东进寿春,插入金军侧后,截断金军的退路。随后他命令张俊和杨沂中渡江北上,寻敌决战。他又让韩世忠从楚州江苏淮安西进,协助正面作战。

张俊的先锋官王德和杨沂中杀奔庐州去增援刘锜。三将会合后联手杀奔庐州。

金兵在柘zhè皋安徽合肥巢湖市柘皋镇集结十几万兵力迎战宋军。

杨沂中首先接敌,但旋即陷入苦战。王德立即亲率骑兵增援。他远远看到金军主帅正在阵前比比划划指挥进攻,立即张弓搭箭偷袭一箭。金军主帅应声倒地。王德大喜,挥军猛攻金军的右翼。金军大乱。战场形势立即扭转。

金军见势不妙,派出拐子马两路包夹宋军。杨沂中见状立即派出长斧兵支援王德。长斧兵如墙推进。金兵的拐子马在宋军的长斧兵面前威力全失,突破人墙时人仰马翻。

柘皋决战最终以宋军完胜而告终。宋军收复庐州。金兵败退濠州安徽滁州凤阳县东。

张俊、杨沂中、刘锜追至濠州。探马来报,金兵已经离开濠州北撤。杨沂中争功心切,一马当先杀奔濠州。没想到金兀术在濠州设下伏兵伏击追兵,重创杨沂中。宋军不敢再追。金兵安然撤回淮北。

因为岳飞没能及时赶到淮河,宋高宗合围金军的计划落空。

江淮之战双方总体来说打成平手。金兵虽然收复河南之地又打到长江北岸,但对宋军的优势已经不如以前明显。宋军虽然基本处于守势,但能守得住也说明实力有所上升。

实力此消彼长使金兀术明白征服南宋希望渺茫,不再动南下的念头。宋高宗认为金兵依然强大,不敢发动北伐收复失土。自此江淮无战事。宋金恢复对峙状态。

宋高宗在战后以论功行赏之名明升暗降收了韩世忠、岳飞、刘锜等将领的兵权。

金兵南下时,宋高宗令岳飞与张俊等人合围金兵。一向用兵神速的岳飞不知怎么的姗姗来迟。等他到了前线,金兀术早已安然北撤而去。

宋高宗把岳飞叫到京城,问岳飞你是怎么回事啊我正月二十九叫你,你二月初七才动身。岳飞说着凉了,感冒咳嗽,休息了几日。

宋高宗不信,怀疑岳飞的忠心出了问题。

宋高宗一向不放心武将。他放权给武将是迫于形势,但时刻没有放松阶级斗争这根弦。现在局势好转,他迫不及待地“杯酒释兵权”。这也是第一次绍兴议和时定下的计划。他调几位大将进京任职远离军队。

宋高宗不想再打,让秦桧向金国求和。

金兀术告诉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你们一直说要讲和,而岳飞一直说要直捣黄龙府,到底什么意思呀你们你要真心想和,那你先把岳飞杀了。

一门心思讲和的秦桧于是对岳飞动了杀心。

不过现代研究认为对岳飞动了杀心的不是秦桧,而是宋高宗。因为岳飞成为议和的障碍,对秦桧以及相权影响不大,对宋高宗以及君权影响最大。最想杀岳飞的人不是秦桧而是宋高宗。

即使没有金国逼迫,宋高宗也早已对岳飞起了杀心。

首先宋高宗要和,岳飞要战,两人始终尿不到一个壶里。

恐金心理严重的宋高宗打心底也不相信岳飞真能直捣黄龙府。他用岳飞等人抗金一是为了自保,一是为了以战促和。求和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岳飞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收复河北,迎回二圣,一雪靖康耻。当宋高宗有讲和想法时,岳飞强烈反对甚至不惜以辞职威胁。

可宋高宗偏偏不愿迎回二圣。宋徽宗已经死了,可宋钦宗还在。宋钦宗是大宋的合法皇帝。宋高宗不得不考虑这么一个问题他回来了我怎么办

宋高宗的皇位来路不正。他不是从宋钦宗手里接过的皇位,而是张邦昌把玉玺交给了他,拥戴他做了皇帝。张邦昌的身份是伪楚皇帝,是宋朝的仇人金人立的非法皇帝。由伪楚皇帝拥立的宋朝皇帝不合法理。虽然还有太后指定,但那个太后是宋徽宗废掉的妃子,是假太后。她其实已经跟皇家没关系了,否则早也被金人掳走了。被伪皇帝和假太后拥立的皇帝在法理上站不住脚。

相比之下,宋钦宗的牌子更硬。宋钦宗如果回来,宋高宗的皇位就不稳当了。

即使宋钦宗不与他争位,大臣们难保不三心二意。

宋高宗出于对自己地位的担心,并不希望宋钦宗回来。可这话又不便对岳飞明讲。岳飞一提迎回二圣他就暗恨。偏偏岳飞老把这句话放在嘴边,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更要命的是,宋高宗认为岳飞要挟自己。岳飞要求宋高宗给他添兵北伐。宋高宗不同意。岳飞一气之下撂挑子不干上了庐山。

不久前的北伐,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岳飞进京述职,“帝问之,飞拜谢而已”。对皇帝的问话一语不答,只叩拜而已。退下时,面有怒色。

金兵南侵,宋高宗招他增援淮河。岳飞迟迟不到。按照军法,失期当斩。

战后宋高宗招四大将进京,打算解除他们的兵权。别人都按期来了,就岳飞迟迟不到,不愿交出兵权。

宋朝对掌握兵权的武将一向存有戒心,偏偏岳飞“恃才而不自晦”,做人做事不够低调。手握军权又不听话,这让宋高宗感觉岳飞是个危险分子。

岳飞曾劝宋高宗早立太子,触痛了宋高宗的隐疾。宋高宗唯一的儿子夭折了。而宋高宗在受到惊吓之后那话儿已经立不起来了,哪还有太子可立宋高宗最怕别人说这事,而岳飞偏哪壶不开提哪壶。岳飞此语无异于告诉宋高宗,不行就干脆死了那条心,领养一个来吧。宋高宗大怒,斥责岳飞这是武将该管的事吗。宋朝忌讳军人参政。宋高宗认为岳飞手伸得太长了,都伸自己裤裆来了。

不识趣的岳飞后来又上书皇帝再提立太子的事。宋高宗把岳飞的奏章狠狠扔在地上。宋高宗肯定在想,岳飞这么着急立太子是觉得我活不长了还是觉得我不好想换一个

但大敌当前,用人之际,他不便发作,只是在心底的黑账本上记下。林林总总,让宋高宗杀岳飞之心比金人杀岳飞之心还迫切。宋金交战期间,他用得着岳飞,不得不对岳飞隐忍。现在和谈有望,他可以狗烹弓藏了,小账本就拿出来了。

金人要杀岳飞。宋高宗也要杀岳飞。敌我双方都想杀了岳飞。岳飞在劫难逃。

秦桧跟宋高宗是一气的。他恨岳飞阻扰和谈,令谏议大夫万俟禼xiè上书宋高宗弹劾岳飞,追究他没有及时增援淮西之罪。宋高宗顺势解除了岳飞的职务,只给他保留了一个节度使的虚职。

随后,秦桧又令岳飞的部将王俊诬告岳飞的副手张宪意图谋反,把岳飞圈了进去。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随即被下狱接受审讯。

御史中丞相当于最高检察院检察长何铸提审岳飞,让他承认伙同张宪谋反一案。岳飞激愤交加,裂开衣衫,露出后背“尽忠报国”四个大字。

在说岳全传里,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下的是“精忠报国”四个字,跟“尽忠报国”只差一个字。“岳母刺字”估计是小说杜撰。老太太怎么会有那手艺刺字是宋军特有的传统,作为和平民的区分。比如刘锜的“八字军”的士兵人人脸上刺着“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宋高宗曾赐给岳飞一面锦旗,上绣“精忠岳飞”。说岳全传可能因此把“尽忠报国”和“精忠岳飞”合二为一改为“精忠报国”。

何铸见到“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无言以对,只得宣布退堂。

宋高宗等不及审判结果就已派特使启程前往金国求和。

金兀术同意讲和,但要求以淮河作为两国分界线。这和挞懒以黄河为分界线的议和条件差老鼻子了。但求和心切的宋高宗一口答应。和约只用一个来回就签订完毕。

金兀术没再提杀岳飞的事,倒是要求南宋不能无故换宰相,也就是不能撤掉秦桧。秦桧是主和派,金国信得过。宋高宗自然不敢违命,让秦桧一直在宰相的位子上坐到死。

和约即成,按理说杀不杀岳飞已经无所谓了。主审管何铸认为谋反案查无实据,岳飞虽有不当言辞但罪不及死。何铸把判决交上去,但很快被宋高宗驳回来。宋高宗坚持要杀掉岳飞。秦桧要求何铸改判。何铸不肯。秦桧无奈说了实话“此上意也”这是皇帝的意思。但何铸依然不肯从命,说“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秦桧于是更换主审管,让万俟禼重审岳飞。

万俟禼是秦桧的亲信,很快把岳飞的罪名落实了。重审不过走个过场而已。

岳飞有三条大罪。第一条是岳飞曾说过我跟宋太祖都是三十岁当上节度使的话,并且背后指责皇上的不是;第二条是金兵南侵时拥兵逗留不前;第三条是串通张宪谋反。谋反的证据是岳飞与岳云、张宪来往书信里有另外谋划、联络心腹之人等语。这些话被认定为岳飞指使部下发动兵变,迫使皇上把军权交还岳飞。

重审的结果报给宋高宗,改判岳飞死刑。宋高宗立即准奏,并在死刑名单里加上了岳云的名字。

不久岳飞父子被宋高宗秘密杀害在风波亭上。据说首级被送往金国作为南宋和谈的信物。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