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342,灭夏伐金

中华世纪谈 342,灭夏伐金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1224年1232年 成吉思汗灭西夏,病死。蒙古借路蜀道奇袭金国,占金南京汴梁。

宋宁宗在位30年,一事无成,是南宋比较平庸的一位皇帝。

宋宁宗生过九个儿子都死了,后来也生不动了,领养一个侄子当儿子。皇侄成为皇子不言而喻就是皇位的继承人。

皇子不满史弥远专权,私下说等我即了位,我把他发配到边疆去。这话被史弥远得知,暗中记下。等宋宁宗晏了驾,史弥远矫诏立宋理宗的另一个侄子为帝,也就是宋理宗。

1224年,宋理宗登基坐殿。

宋理宗即位大典时,宋宁宗的皇子坚持认为自己才是先帝指定的法定继承人,不肯向宋理宗下拜,结果被人强摁着跪下。随后,皇子被发配边疆。史弥远让人逼迫皇子自尽。

史弥远拥立有功,在宋理宗一朝更是得宠,权势熏天。宋理宗在朝中也没根基,对史弥远多有依仗。史弥远趁机把持朝政。

史弥远打压异己提拔亲信。“满朝尽是四明史弥远的祖籍人”。

史弥远是那种党棍式的人物,说不得奸也说不得贤。他精于权术,擅长政治斗争,但搞经济建设、外交军事毫无建树。

1225年,成吉思汗结束西征回到蒙古。他回来后没有去打金国而是先去打西夏。

成吉思汗西征时让西夏出兵助阵。西夏不肯。成吉思汗是记仇的人,回来就去找西夏算账。

西夏这些年一直在跟金国打。自从两国十年前交恶之后一直冲突不断。西夏趁蒙金大战挖金国的墙角。金国缓过劲来后出兵报复。两国混战十年, “精锐俱尽,两国皆敝”。

夏金两败俱伤可便宜了蒙古。蒙古人轻而易举便攻入西夏。西夏虽拼死抵抗,寸土必争,但毕竟实力悬殊,节节败退。

1227年,蒙古人包围了西夏国都中兴府宁夏银川。

“蒙古尽克夏城邑,其民穿凿土石以避锋镝,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西夏国主知道大势已去,派人向蒙古人请降。

恰好这个时候,成吉思汗得了重病快死了。他担心西夏得知他的死讯反悔,临死前嘱咐部下密不发丧。

成吉思汗咽气后,毫不知情的西夏国主如约出城投降。蒙古人将其迎入大营,一刀砍死,彻底灭亡了西夏,然后公布成吉思汗的死讯,为成吉思汗举行葬礼。

成吉思汗从武功上来讲堪称战神。罗马的恺撒、马其顿的亚历山大都得排他后面。他和他的后代共同创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不过从对文明的摧毁程度、屠城、种族灭绝上讲,成吉思汗还是称做战犯或许更为确切。德国的希特勒都得排他后面。

成吉思汗死后,小儿子拖雷暂时代理大汗。

按照蒙古人传统,大汗的继承要召开忽里台大会讨论决定,根据投票结果确定继承人。忽里台大会部落议事会是蒙古诸王以及蒙古各部落代表参加的大会,类似罗马元老院或美国参议院。

蒙古大汗继承跟中原皇位继承有很大不同,不看先帝遗诏,只看忽里台大会的投票结果。即便大汗生前指定了继承人也没用,忽里台大会有权推翻他的决定。

因为忽里台大会才有权决定大汗继承,所以,成吉思汗的儿子们在他死后都放下手头工作赶回蒙古竞选、拉票。

当时成吉思汗的大儿子术赤已死。有资格竞选大汗的只有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

经过两年的筹备,忽里台大会才得以召开。经过40天的讨论,成吉思汗的三儿子窝阔台被选为大汗继承人。代理了两年大汗的拖雷最终也没能转正。

1229年,窝阔台正式上任,成为蒙古第二任大汗。

窝阔台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发动灭金战争。

成吉思汗死后这两年因为继承人迟迟不能确定,各项工作都陷入停滞状态。窝阔台继位后调动军队接着打金国。

窝阔台亲率一路军从北往南打。拖雷带一路军从西往东打。两人约好在汴京城下会合。

拖雷攻陷京兆陕西西安、凤翔,被潼关挡住。

金国跟南宋对战消耗太大,无力全面防守,主动放弃关外与河北、山东,凭险固守潼关至黄河一线。 “金人尽弃河北、山东关隘,唯并力守河南”。

拖雷久攻潼关不下,干着急没办法。金军降将建议他绕道宝鸡穿过汉中,从唐州、邓州在河南南阳进入河南,这样就能绕过潼关。

拖雷也想起来成吉思汗临死前对他说汴京北有黄河天堑,西有潼关天险,易守难攻。打汴京时可以向南宋借路,从潼关南边绕过潼关,然后从背后袭击金国。

拖雷于是派人去向南宋借路。

南宋边将不肯借路。蒙军进攻金国、西夏时遇到南宋的军队和城池照打不误。宋军对蒙军非常痛恨。南宋边将担心蒙军借路是假虞伐虢之计,拒绝金兵入境。拒绝也就罢了,他把来使还给杀了。这下给了蒙军开战的口实。

拖雷改借为闯,从四川一路杀了过去,并且以屠城作为报复。南宋守军根本拦不住,四散奔逃。“十七州生灵死者不知其几千万”。

西路蒙军从邓州攻入金国。金哀宗腹背受敌慌了手脚,匆忙调兵南下拦截。

窝阔台率领的北路军从山西杀来,受阻于黄河。金军分兵南下后,黄河防线出现漏洞。窝阔台趁机渡过黄河杀入河南。两支蒙军在河南展开屠杀比赛。“金之健将锐卒俱尽,自是不可复振矣”。金国在失去中都后重新积攒起来的一点实力至此损失殆尽。

蒙军打到汴京城下。金哀宗认为大势已去,绝望之中找绳上吊,刚把脑袋套进去,被手下发现救下。他又要去跳楼,被人拦住。既然死不成,金哀宗也不死了,强打精神固守城池。他一面四处求援,一面让人去找蒙古人求和。

窝阔台不接受求和,只接受投降。他下令进攻汴京逼迫金哀宗出城投降。

蒙古人驱赶金军俘虏填平了护城壕沟。守城金军不忍放箭,只能眼睁睁看着壕沟被填平。蒙军随即冲到城墙之下。

汴梁城坚墙厚,抛石机砸不塌,挖地洞穿不透,加上金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蒙古人久攻不下。

攻守双方都使用当时属于高精尖武器火砲。不过那时的火砲是石字边的,不是火字边的,也就是说跟现在的火炮不是一码事。那时的火砲实际上就是抛石机,把装满火药的罐子抛出去轰炸目标。

“蒙古兵以火砲击之,随即延爇ruo,燃烧,不可扑救”。蒙古火砲主要用来放火。

金军“时有大砲,名震天雷,以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砲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已上,火点著铁甲皆透。”金军的火砲不仅有燃烧力,还有一定的爆炸力。这种装满火药的铁罐子跟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造的地雷差不多。

金军还有一个高精尖武器飞火枪。“飞火枪,注药,以火发之,辄前烧十余步”。

飞火枪大概跟火铳差不多,灌注火药后点着,能像火焰s器一样喷出十几步远的火龙。这东西杀伤力不一定很大,但肯定很吓人,尤其对于马来说。骑兵冲过来,如果突然来这么一下子,能把马惊了。

蒙军猛攻半个月没攻下来,城外死尸堆得跟城墙一样高,泄气了。窝阔台接受金国讲和,在勒索了一批酒肉财宝之后撤围而走。

天气日益炎热。窝阔台留下几万人马驻守金国占领区,自己带主力撤回北方避暑。

蒙古人不怕冷怕热,不愿在暑热天气作战。

窝阔台派使团来汴京跟金哀宗商议和约。蒙古使节在大殿之上对金哀宗出言不逊。金国文武闻听大怒。当天晚上,金将率军包围了驿馆,将蒙古使团全部杀死。

议和因此破裂。

金哀宗相信蒙古人一定会出兵报复,溜出汴梁潜逃蔡州今河南汝南。

窝阔台得知立即派兵追杀,同时派兵再次进攻汴京。如中都故事重演,南京汴梁很快陷落。没跑掉的金国王公贵族后妃宫人都被押往蒙古。这让人不禁联想起“靖康之难”时的徽钦二帝及其家人。

这也许是报应

还好成吉思汗已经死了,否则别说金国的王公贵族,就是满城百姓也一个活不成。按照成吉思汗的规矩,“凡攻城不降,矢石一发即屠之”。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抵抗,成吉思汗必以屠城相报复。

蒙军攻入汴梁后请示窝阔台要求屠城泄恨,报复金兵死战不降,杀伤蒙军甚多。窝阔台的谋士耶律楚材劝说窝阔台不要让军队这样做,否则费半天劲得到一座空城又有什么意义呢窝阔台听从耶律楚材的劝告,废除了屠城的规矩。

这个耶律楚材是降蒙的辽人,受汉文化的熏陶以仁义为怀。

汴梁居民加难民一百多万户、数百万人因为耶律楚材一句话保住了性命。

不过屠城躲过,烧杀抢掠难免,汴梁百姓受到蒙古人的拷打抢掠、随意杀戮。死人太多引起疫病流行。“攻城后七八日中,诸门出葬者百万”。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