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408,改土归流

中华世纪谈 408,改土归流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1723年1735年 雍正大兴文字狱,杀年羹尧。平青海、定西藏、改土归流,加强国家统一。

雍正在查补亏空的同时给官员发“养廉银”,希图高薪养廉。

清朝官员的工资标准模仿明朝,定的非常低。一品官年薪180两白银。九品官315两。以曹雪芹的爷爷曹寅为例,曹寅官居五品,相当于现在市长级别,一年只有80两银子的俸禄外加80斛粮食。一两银子按200元计算,曹寅的年薪只有16000元。一斛粮食大约200斤,按每斤2元计算,80斛粮食折合人民币32000元。也就是说曹府一年总收入是48000元。这么点钱就是普通人家都过得紧紧巴巴,何况曹府那么一大家子人所以官员都想方设法捞钱,白钱、黑钱、灰钱都挣。

清朝也有清官。康熙年间就有一个大清官叫于成龙,吃糠咽菜,长年不知道肉味。可不是所有人思想境界都这么高,肯于安贫乐道。清朝官吏贪污是很普遍的事。

“火耗银“是当时最普遍,甚至是公开的贪污途径。

“火耗” 的本意是一种损耗补偿。百姓交税用的是碎银子。碎银子汇集到官府需要化成银条银锭。银子在加工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耗。为了弥补这种损耗,官府在收税时通常多收一点,称之为“火耗”。

现在也有“火耗”一说。比方拿旧金饰去金店换新式样的金饰,金店会在加收手工费的同时,扣除大约2的金子重量。这被扣除的2就是火耗。因为金子化掉再加工成型会有微量的损失。

清朝官方对火耗没有明文规定,完全由各地自行征收。有收50的。有收80的。有更狠的收两倍、三倍的。多收的火耗也不上交国库,留做地方支配。于是火耗就成了官员们的唐僧肉。当然,老百姓可就遭殃了,加重了负担。

针对这种情况,雍正规定“每两加耗五分”。也就是说每两银子加5的“火耗”。不能随意更改。并且“火耗归公”上缴国库。你工资低我可以给你涨工资,但你不能巧立名目搜刮百姓。

雍正给的“养廉银”相当于官员年收入的十倍以上。比方五品官的养廉银是2400两,相当于48万。

这钱就从收上来的“火耗”里出。雍正把“火耗”收上来,拿出一部分作为“养廉银”发下去。

5的“火耗”的一部分就能让官员涨十倍的工资。想象一下,“火耗”百分几十、几百时,官员能得多少

这也就容易理解,曹寅只不过五品官,却能过着妻妾成群、奴仆无数的生活。曹府横跨一条街,装修豪华有“白玉为堂金作马”之说。后花园大观园是公家出钱修的,一寸风景一寸金,有山有水有树林,亭台楼榭星罗布,湖边还有别墅群。那日子过的,真的是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吃喝基本靠请,住房基本靠送。

这样的生活即便工资涨十倍也做不到。所以官员该贪还是贪。

雍正查亏空时,有人告发山西巡抚勒索属下州县孝敬银子450万两。雍正将其家产充公,仍差20万两,勒令家人赔偿。

一个地方官贪污的公款比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都多。

这其实不算啥。乾隆的宠臣和珅被抄出11亿两白银的家产,相当于清朝十几年的财政收入。

清朝贪污成风,吏治败坏得无以言表。

雍正整顿吏治的工作从整治贪污**开始。他除了砍头抄家、高薪养廉,连发11道谕旨告诫百官要廉洁奉公。同时他要求各地方“举孝廉方正”,让廉洁的人为官,倡导廉洁之风。

他的努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雍正时期的吏治是清朝最好的。贪官少了,国库充裕,百姓负担也减轻了。雍正通过廉政风暴使他的国库存银从几百万两上升到六千万两。

不过雍正这个人有了钱也不乱花。“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他在工作方面非常勤奋非常敬业。有人统计,他每天批示文字平均八千字。在勤政方面,也就朱元璋能和他有一比。

“文字狱”在雍正时期开始走向**。

在雍正时期,有一个人写了一首诗,里面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句。本是写景抒情的,楞被看作讽刺清朝皇帝没文化,说他以“清风”映射清朝。结果满门抄斩。有人出版了一本文集,里面提及明朝便空一格以示尊重。政府发现不干了,作者虽死也得从坟里挖出来砍头。

大臣年羹尧写贺表,本意是想给雍正拍马屁,一时没留神把成语“朝乾夕惕”写成“夕惕朝乾”。“朝乾夕惕”的意思是白天勤奋工作,夜晚认真反省。顺序颠倒就成了,晚上琢磨白天干。雍正拿过来一看,多心了。什么事啊我非得晚上琢磨是见不得人啊,还是见不得光晚上琢磨明白了白天干。合着我白天干的事都是背地里琢磨出来的阴谋。雍正认为年羹尧这是成心的,刻意强调晚上,居心叵测。他以“大不敬”罪把为他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年羹尧给杀了。

这让人不由得联想到dh。“dyj”时期,dh在“庐山会议”期间给写信,把“有得有失”写成“有失有得”,被咬文嚼字的抓到把柄。的逻辑是,你把“失”写在前面把“得”写后面,反映出你内心里认为“dyj”是以“失”为主“得”为次。换而言之,你dh意图否定“dyj”、否定我本人。结果dh被打倒,后来死在关押地。

跟咬文嚼字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雍正也是如此。年羹尧在雍正初年率军平定青海蒙古人叛乱,自持功高、目中无人、骄横跋扈、结党营私,让雍正感觉到威胁。

政治斗争向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康熙没杀鳌拜是心慈手软。雍正冷酷无情,将年羹尧下狱,随后又逼他自尽。

年羹尧一案拉开雍正朝“文字狱”的序幕。雍正把“文字狱”推而广之,在全国范围清算反革命分子。

“文字狱”和“hdg”一样都是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手段。相比之下,清朝的“文字狱”远没有“hdg”惨烈,远没有“hdg”影响之广、之深、之久。

虽然清兵入关已近百年,但人心并没有完全归附,仍然有一些人在怀念明朝抵制清朝,简而言之反清复明。

比如著名的文人吕留良自称明朝遗民。他早先参加武装抗清,失败后回家隐居。后来耐不住寂寞参加了科举,考中又后悔了,认为自己这是“失脚”,大概是失足的意思吧,拒绝官府安排工作,回家著书立说宣传反清复明。

康熙听说了这个人,请他出来做官。康熙的策略是笼络为主,攻心为上。但是吕留良拒不奉诏。

吕留良在康熙年间就死了。死后他的学生将他的书编辑出版。有个学生看了吕老师的书,受老师反清复明思想的感召前去策反川陕总督,结果事发被杀。雍正下令严审。吕家因此受到牵连,吕留良的父祖、兄弟、子孙都被砍头,母女、姐妹等被贬为奴。吕留良死了还被挖出来鞭尸。他的学生被流放。

文字狱是雍正的一个污点。不过必须承认雍正这个人还是亮点更多。除了反贪,“改土归流”也是雍正的一个亮点。

所谓改土归流,就是改土司制为流官制,说白了就是取消民族自治纳入政府统一管辖。流官就是政府派遣的有任期的官员。而土司是当地少数民族世袭的部落首领。

历朝历代的汉人政权对少数民族的政策都是以民族自治为主。只要你承认我是老大,归顺于我,不跟我捣乱,你爱干嘛干嘛。我不干涉你的内部事务。

汉人是农耕民族,对于无法开展农耕的土地不稀罕。汉人政权自认为是天朝王国,文化高人一等,对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比较歧视,比较排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愿吸收少数民族加入中国大家庭。通常委任当地部落首领为官,代中原政府管理当地事务,用现在话讲就是实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政策。

另外这也跟国力或者管理能力有关。国力不济或者鞭长莫及,政府也通常会选**族自治方式管理边疆少数民族。

满清人跟汉人的想法不一样。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少数民族,不会歧视少数民族。他每打下一块地盘就尽可能实行有效控制,该驻军驻军,该派官派官,把这块地盘和人民并入自己的版图。

当然清朝也存在国力不济和鞭长莫及等问题。比方对蒙古人,靠近中原的蒙古人被纳入政府直接管理,离得远的蒙古人就不得不允许民族自治。

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雍正设法加强控制,强化统一。

雍正登基的第二年,青海蒙古人作乱。清朝册封的青海蒙古亲王罗卜藏丹津组织青海各部蒙古人宣布独立。雍正把年羹尧派过去讨伐,打败了罗卜藏丹津,占领了青海。

雍正不再设王而是改设扎萨克,也就是旗长。雍正把青海蒙古人分为29个旗相当于地区。每个旗找一个蒙古人担任扎萨克。扎萨克接受清廷任命和管理,代表清廷管理旗内事务。虽然仍然保留了一部分自治权,但相比罗卜藏丹津时期,青海蒙古人已经直接受控于清廷管理之下。后来青海蒙古人的自主权逐渐缩小,最终归于中原政权的统一管理,成为中国版图实实在在的一部分。

西藏开始时也是实行民族高度自治。后来蒙古人入侵拉萨。藏人向清朝求救。清朝立即派兵进藏赶走蒙古人。之后清军以协防为由驻军拉萨,插手西藏管理。西藏新政府不得不接受清廷任命。后来雍正在拉萨设衙门直接管理西藏。西藏由高度自治转为有限自治。

在青海、西藏之后,雍正开始处理西南少数民族问题。西南少数民族实力较弱,雍正连有限自治权都不想给他们。

他派兵强势进入西南实行改土归流,不服就打。他用了五年时间将云贵地区的土司废掉,实行州县直接管理。四川和两湖两广的土司随后也被解决。

改土归流不仅涉及范围大,并且涉及的民族众多,包括苗、侗、布衣、水、彝、纳西、壯、瑤、土家等十九个民族。

清军连剿带抚把改土归流的任务完成了。“逆者剿,顺者抚”。抗拒改土归流的土司连有限的自治权都不给你,直接灭掉,划归州县直接管理。肯与政府合作的土司还可以保留部分自治权。但政府完全不插手部落内部事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那些保留下来的自治区只拥有有限自治权,不能再拥有自己的军队、独立的政府和外交、法律。国家的统一程度加大、加深了。

雍正不仅对边疆少数民族下手,对本族也毫不心慈手软。他下令取消满清八旗旗主满清称都统的世袭权力,把旗主变成一个普通官职。皇帝可以随时任命旗主。一声令下,八旗也被改土归流了。

这些事都让雍正挨骂不少,但对于国家统一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雍正是清朝挨骂最多的皇帝,但却是干得最出色的皇帝,至少是之一吧。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