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410,平定新疆

中华世纪谈 410,平定新疆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1735年1765年 乾隆即位前期勤于政事。平准噶尔、回疆之乱,设立新疆。

乾隆即位时25岁,正是干事的好年纪。

雍正给他留下一个好摊子,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人口一个多亿,搞生产也好,打仗也好,随便一划拉就一支队伍。大臣都是乖乖听话的。乍刺的如年羹尧之流的都被干掉了。国库的钱满满当当,想干什么都可以。

美中不足的是雍正过于严苛,朝内外的气氛有些紧张。乾隆上台后在缓和紧张气氛上做了一些工作,比如释放了一些政治犯,给一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平了反。大家都对他感恩戴德,赞美他是康熙再世。

乾隆非常爱听这话。乾隆时常拿自己和爷爷康熙相比,并且立志要超过爷爷。康熙给灾民减免租赋。乾隆在位期间先后五次宣布当年的租赋全免,并且是全国范围的。康熙修了一部古今图书集成。乾隆修了一部四库全书。这是有史以来最大一部百科全书。康熙北征蒙古南平三藩。乾隆从蒙古到新疆到西藏到越南到台湾,整打了一圈。康熙六下江南,乾隆也去江南溜了六遭。

乾隆执政的前十年还是像雍正更多一些,也就是比较勤政,比较严格。

他的兵部尚书贪污一千两银子被人告发。乾隆查实之后严格依法办事处死了兵部尚书。只不过念及君臣一场,乾隆没有砍头而是让兵部尚书自裁。

山西学政相当于教委主任受贿被乾隆抓住,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并没收全部财产。

乾隆执政初期对吏治抓得还是比较严,另外对修路治河等一些民生工程也很上心,对赈灾、减免赋税等一些惠民措施很积极。吏治、治河、兴农,雍正和康熙的那些优点都被他学了去。

他要求河道总督把疏通河道的工作常态化,每年农闲时组织民工修缮,不要等决口时再修,既能不误农时,又能减少损失。

他在浙江修筑石塘防御海潮,在河北清河修筑了“千里长堤”。

江南苛捐杂税繁多,几乎没有东西不收税。清朝“永不加赋”是指人头税,苛捐杂税一直在加。“穷乡僻坞,米盐鸡豕,皆令输税”。广东各种额外加征税多达382项。云南不仅苛捐杂税繁多,还要一税多交,比如在正课盐税之外加征额外盐税。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

乾隆下令清理苛捐杂税。“革桂林厂杂税项下食物、草、蒜、灰面并牛只等一十四条。北流县临江厂地豆、西瓜、茭笋、菱角、冬瓜、笔、墨、砚、石灰等九条”。豁免江南所欠漕赋。让百姓稍微减轻一些负担。

乾隆的第二个十年干得也不错,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康熙、雍正年间的一些弊政,比方放松了海禁、矿禁。这体现了乾隆对当前形势的信心。

既然国内局势稳定,乾隆也就难免起了懈怠享乐之心。

乾隆带着一大帮人东巡,去泰山游玩,沿途还游览了济南的趵突泉,拜祭了曲阜的孔庙。回来的路上,乾隆很开心,召随行的大臣喝酒聊天。一喝就喝到了大半夜。

皇后觉得这样可不好,认为有义务去进谏皇帝。他们是坐船来回。皇后从自己船上登上皇帝的船。

乾隆喝得正开心呢,见皇后过来进谏,觉得非常扫兴,当众把皇后臭骂了一通。

皇后又羞又恼又委屈,从皇帝船回自己船的时候就分了心,失足掉进河里。等大家把皇后捞上来,皇后已经死了。

其实如果有人懂心肺复苏术,没准皇后还能救过来。可惜古代人不懂这个。

按说汉代名医张仲景写的医书里就有记载了急救上吊自杀者的方法,跟人工呼吸非常类似。不知道这个急救法为什么没有得到推广。心肺复苏的发明权被西医拿走。

乾隆得知皇后死了,非常伤心也非常后悔,以最隆重的仪式安葬了皇后以表示歉意。

歉意归歉意,乾隆该喝还是喝,该玩还是玩。不久他又去西巡,上了五台山。

乾隆信佛,去五台山是去拜菩萨。他前后六次登上五台山,修了21座行宫,并且翻盖了寺院,花钱无数。

东西玩够又去南北。乾隆六次下江南。传说乾隆下江南是微服私访,那跟康熙微服私访一样都是瞎掰。乾隆每次去都是敲着锣打着鼓浩浩荡荡前忽后拥着去的,走到哪都有地方官小心伺候。他既不微服也不私访,打着视察的旗号游山玩水。有关乾隆微服私访记的所有小说、电视剧都是戏说。

为了伺候乾隆南巡,沿途修了36座行宫。

乾隆北巡的次数更多。乾隆几乎每年夏天都去承德避暑山庄办公。执政60年去了52次。相比南巡,乾隆北巡花钱较少,但也架不住次数多。

他扩建了避暑山庄,由康熙时的36景增加到72景,并且修了外八庙。

外八庙最著名的一个庙是普宁寺。里面供着一尊木雕佛,高20多米,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木雕佛。吉尼斯世界纪录都有这尊木雕佛一号。普宁寺虽然不是中国最大的庙,但至少在北方首屈一指。普宁寺是乾隆为了庆贺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修的。

乾隆东巡、西巡、南巡、北巡,走遍中国大江南北。中国5a级风景区几乎都留下了乾隆的足迹和题词赋诗。

乾隆一生写诗四万多首,收集起来比全唐诗都厚,在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历史上有名的高产作家陆游、王维等也只写了不到万首。不过乾隆的诗多而不精,没有哪首属于传世传神之作。他的诗比起同样是皇帝诗人的隋炀帝、唐后主,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乾隆的诗不过是押上韵的大白话。比方“昔日漫教思老伴,开年且喜得玄孙”,非常通俗易懂。

乾隆不仅喜欢游览5a景区,也喜欢添置5a景区。避暑山庄、外八庙还不算什么,他为给太后庆寿修了颐和园。颐和园修了十几年才完工,共耗银569万两。圆明园原有28景,乾隆增加到40景。皇帝四周的园子也进行扩改建,比方现在的北海公园和中南海。北海湖边的园子大都是乾隆修的,花了232万两白银。中南海也修了很多宫殿楼阁。中南海的标志性建筑紫光阁就是乾隆修的。

刚才提到隋炀帝,乾隆在才华上面比不过隋炀帝,但在好大喜功、好虚荣上面超过了隋炀帝。不过乾隆劳民伤财的事做了不少却没整出隋炀帝的段子。倒霉的是乾隆的子孙。清朝在乾隆时期由盛转衰。

康乾盛世开始于康熙,在雍正时达到顶峰,在乾隆时盛极而衰。

不过说起“康乾盛世”,现在一直存在争论。有人认为“康乾盛世”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盛世。有人认为清朝二百年就从来没有过盛世。其实所谓“康乾盛世”只是自己跟自己比着玩,拿前期跟后期比。“康乾”时期的确比“鸦片战争”后强多了。但横向比,跟欧美日比,就没法比了。

其实盛世这东西原本就是纵向比的产物。康乾时期相对其他时期稳定、繁荣。康乾时期称为盛世并没有问题,只不过成色不高而已。中国在清朝全面落后于世界。康乾盛世没法跟之前历朝历代的盛世相比。

乾隆在他的执政生涯的第二个十年开始由明君向昏君转变。康熙、雍正的缺点,比方巡游、大兴土木、搞文字狱等,都开始上身。

在第三个十年,乾隆开始追求武功。

1755年,乾隆利用准噶尔爆发内讧的机会派军远征准噶尔。

准噶尔因为内讧不断,加之瘟疫流行,失去了抵抗能力。清军没费什么力气便打到伊犁,占领了北疆。

乾隆把准噶尔一分为四,立了四个大汗。他以为将准噶尔分而治之就能削弱准噶尔的势力,防止准噶尔再次叛乱。但是没想到清军前脚刚走,准噶尔又举兵叛乱。

乾隆大怒,命令清军打回去,把准噶尔“尽行剿灭”。

清军杀回准噶尔,大开杀戒。“尽唤男丁而出,屠戮有声”。“妇孺悉驱入内陆赏军,多死于途,于是厄鲁特准噶尔部种族尽矣”。

准噶尔被灭族后,蒙古大草原从此安定下来。

平定北疆之后,清军顺势又杀入南疆。南疆的回族首领大小和卓在北疆叛乱时举兵响应,宣布独立。清军杀入南疆打败大小和卓,连下库车、阿克苏、喀什占领了南疆。

乾隆把新开辟的疆土命名为“新疆”。

乾隆在新疆驻军并派遣官员进行管理,随后又不断从内地向新疆移民,充实那里的人口,使新疆成为清朝实实在在的版图。

中国的版图从此定型。乾隆凭借开疆扩土的武功成为跟康熙齐名的一代名帝。大清王朝也在此时到达鼎盛时期。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