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44,堕三都

中华世纪谈 44,堕三都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前501年前496年 鲁叛晋与齐盟。孔子堕三都。晋国六卿之乱。吴伐越,吴王阖闾战败受伤而卒,子夫差即位。

齐卫伐晋虽然没有取得什么战果,但是齐景公对此战还是非常满意,奖赏了有功将士。

鲁国感受到威胁,主动去向齐国求和。

公元前500年,齐景公跟鲁定公结盟。孔子陪同鲁定公参加了盟会。

孔子是中国最著名的思想家。

他当时是鲁国的司寇司法部长。因为鲁国执政季桓子季平子之子受阳虎之乱的影响地位动摇,鲁定公让孔子“行相事”,也就是代理宰相。所以孔子作为鲁定公的助手参加了盟会。

左氏春秋说孔子在会上据“礼”力争,要求齐国归还鲁国被占领土,以此作为鲁国加入齐国的军事同盟的条件。在盟誓时,齐国要鲁国发誓“齐师出境,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子要齐国发誓“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供命者,亦如之。”

史记没提入伙的事,只说归还土地的事。似乎孔子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取得了外交胜利。齐景公受孔子君子风范的感召,“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想必司马迁是孺子出身,对儒家先师孔子只拣好的说。事实上,会盟意味着鲁国脱离晋国改投齐国。齐国归还所侵占土地是鲁国背晋投齐所获得的利益。

齐国名相晏婴陪同齐景公参加了会盟。但很奇怪,那么能言善辩的人在会上一句话没说,完全把舞台让给孔子表演。

晏婴在会盟后不久就得病死了。

晋国在齐晋会盟后出兵报复,但是出师不利,在卫国攻城不下,劝降不成,只好灰溜溜回去了。

这下,鲁国对晋国彻底失望,随即又与郑国结盟,正式加入齐国联盟。左传说鲁国“始叛晋也”。魏晋时期的学者杜预注解“鲁自僖公以来,世服於晋,至今而叛,故曰始”。

齐、鲁、郑、卫组成反晋联盟,以齐国为盟主,跟晋国分庭抗礼。

晋国在六卿当政后政出多门,各行其是,令诸侯无所适从,也逐渐失去诸侯的拥戴。

齐国组成反晋联盟跟晋国争霸。从此中原纷争不断。

孔子因为在会盟中的出色表现成为鲁定公信赖的人。孔子给鲁定公出了主意叫“堕三都”,也就是拆毁“三桓”家的城墙,以此削弱“三桓”,巩固君权。

“三桓”是鲁国三位权臣,因为祖上都是鲁桓公一脉,以此被合称“三桓”。鲁国国君的权力都被“三桓”控制,鲁定公不过是“三桓”的傀儡。

孔子建议收缴大夫家的盔甲兵器,拆毁大夫家的城墙,使大夫失去跟国君对抗的能力。

鲁定公当然愿意这么做,马上把“三桓”找来商量。

当然,对“三桓”肯定不能实话实说,而是说为了防止“阳虎之乱”的类似事情发生。“三桓”之首的季桓子第一个赞成。他被家臣阳虎扣押长达三年之久,多亏策反了一个阳虎的手下才侥幸逃脱,反败为胜。但他的封地城邑被另一个家臣公山不狃niu武力占据。他对此无可奈何。他举双手赞成“收甲兵”“堕三都”。“三桓”很快达成一致意见。

鲁定公于是派兵先拆了“三桓”之一的叔孙氏的封邑。公山不狃得知鲁定公“堕三都”,举兵反叛。他趁鲁定公的军队在外面拆城墙,率兵偷袭鲁国的国都曲阜。孔子赶紧组织大夫的军队救援才击退了公山不狃。季桓子的封邑也随即被拆除。

但是鲁定公的军队在拆除最后一座封邑时,遭到“三桓”之一的孟孙氏的抵抗。孟孙氏的家臣告诉他,拆除了城墙,收缴了盔甲兵器,不仅削弱了家臣对抗主子的能力,也削弱了主子您对抗国君的能力。并且我们紧挨着齐国,万一齐国杀过来,我们拿什么抵抗孟孙氏恍然大悟,和家臣一起武力抗拒“堕三都”。

鲁定公的军队发动进攻被孟孙氏据城抵抗所击退。

孟孙氏把“堕三都”的利弊跟季桓子和叔孙氏一说,那两人也是后悔不迭。“三桓”发现上了孔子的当了,从此恨上孔子。他们不但不再拆城墙,反而修复了城墙。

孔子的“堕三都”运动失败了。不仅如此,他还成了“三桓”的敌人,在鲁国混不下去了,只能辞职走人,带领弟子踏上周游列国之路。

鲁国“堕三都”期间,齐卫又向晋国发动了一次进攻,作为不久前晋国伐卫的报复。

晋国为了拆散反晋联盟,出兵进攻卫国,想强迫卫国重新跟晋国联盟。但卫国对上次盟誓受辱耿耿于怀,坚决不同意跟晋国联盟。晋国攻城不下转为围困,但又怕齐军赶到腹背受敌。于是晋军主帅赵鞅向卫国索要“卫贡五百家”,也就是要求卫国进贡五百户人口,作为之前卫国进攻邯郸的补偿。卫国为了尽快打发走晋军,同意了。晋军就带着这五百户人家撤围而回。

齐国替卫国报仇,出兵讨伐晋国。他们这次攻克了晋国的河内河南新乡卫辉市。河内是卫国故土。卫国将其收回。齐卫没有继续深入而是见好就收,在晋国援兵到来之前撤兵而回。

其实晋国根本没有派出援兵。晋国六卿在国内正大打出手。卫国当初被夺走的五百户人家成了晋国内战的。

赵鞅得到“卫贡五百家”后,因为暂时没地方安置,就把这五百家交给他的手下、邯郸大夫赵午先带回邯郸。

赵鞅在他的封地修了一座新城,晋阳,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修好之后,他通知赵午把“卫贡五百家”送到晋阳来。但赵午拒绝了。人口在当时属于战略资源,既是劳动力又是兵源。“卫贡五百家”对于赵午来说还是要挟卫国的人质。有这五百户卫人在此,卫国人就不敢再来进攻邯郸。但是赵鞅也很需要这五百户人家。晋阳城建好了,他需要人口填充这个城市。

赵鞅认为自己身为赵氏的族长和赵午的上司有权力处置抗令不遵的赵午,把赵午骗到晋阳给杀了。

赵午的儿子在邯郸起兵造反。

赵鞅岂容族人背叛,派兵讨伐邯郸。

赵鞅刚把兵派走,自己就遭到中行氏和范氏两大家族的军队的袭击。赵鞅寡不敌众逃往晋阳。中行氏和范氏不肯放过他,率兵包围了晋阳。

赵午之所以敢跟赵鞅叫板就是因为他有中行氏和范氏两大家族撑腰。他是中行寅的外甥。而中行寅跟晋国另一位权臣范吉射是儿女亲家。中行氏和范氏是晋国实力最强的两大家族。中行寅和范吉射一直想扳倒赵鞅,减少一个竞争对手。

六卿的另外三卿智文子、韩不信、魏侈一看赵、中行、范三家打起来,赶紧凑一块商量对策。中行氏和范氏两个打一个肯定是十拿九稳。中行氏和范氏打赢了赵氏,瓜分了赵氏的军队和土地,势力将更加强大。而智氏、韩氏、魏氏将永无出头之日。三家迅速达成一致意见,出兵帮助赵鞅打中行寅和范吉射,然后瓜分他们两家的财产。

于是乎,晋国的六大家族战在一处。混战的结果,中行氏和范氏被打败,逃进朝歌。赵鞅率领军队包围了朝歌。

朝歌原本是卫国地盘,现在属于晋国。

中行寅和范吉射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非常乐意插手晋国内战,跟卫国、鲁国商量出兵朝歌,同时拉宋国入伙。但齐景公不急于出兵,想等晋国六卿两败俱伤之后再动手,坐收渔翁之利。

在晋国六卿之乱期间,吴越也爆发大战。

吴国伐楚败退回来后消停了几年。越国在吴国伐楚期间趁虚而入进攻吴国。这让阖闾一直耿耿于怀。阖闾决定先打掉越国消除后顾之忧后再去打楚国。

公元前496年,阖闾亲自率军去打越国。

吴越两军在槜zui李浙江嘉兴对垒。

越王勾践派敢死队发起进攻,意图打乱吴军的阵型后发起总攻。但是吴军训练有素,阵型不乱,连续两次瓦解越军的进攻。

勾践一计不成生二计,使出一个阴损的招法。他事先把国内死囚牢里的死囚全部提出来,告诉他们你们反正难免一死,何不用你们项上人头为国家做点贡献。如果死在战场上,你们的家属能够享受烈属待遇。死囚踊跃报名。勾践把死囚组织成一支真正的敢死队派上战场。

死囚敢死队列成三路横队走到吴军阵前。吴军准备厮杀。谁承想越军敢死队来到吴军阵前,把刀横在自己脖子上,喊了一句口号后横刀自刎。第一排人死后,第二排人开始表演自杀,然后是第三排。

吴军都看呆了,从没见过这么酷的行为艺术。中国人自古最喜欢看热闹。后面的士兵拼命往前挤,前面的士兵拼命往中间挤,吴军阵型不知不觉间全乱了套,挤成一个大疙瘩。

这时,又一批越军上来了,同样是一言不发,面无表情。吴军屏住呼吸等待这拨人的表演。

谁成想这拨人不是来表演自杀的,是来表演杀人的越军发一声喊冲入吴营,把刀架到了吴军的脖子上。

吴军毫无准备,立刻乱了营。越军大部队趁机压上大开杀戒。吴王阖闾在乱战中被越军用戟砍伤脚指负痛而逃,仓皇间把鞋都跑丢一只。吴军群龙无首,眨眼大败。

越军拎着吴王的鞋得胜而回。

阖闾因为伤口感染不久死掉。儿子夫差继了吴王。

夫差矢志报仇,卧薪尝胆发奋图强,重整吴军准备再战越国。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