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420,打开国门

中华世纪谈 420,打开国门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1842年1850年 美法等国也强迫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自此中国的国门被强行打开。道光崩,咸丰立。

签订条约之后,洋大人开始横行中国。洋人在中国土地上不仅可以不守中国的规矩还可以不守中国的法律。有些无耻的中国人也穿上西装胡作非为。官府也不敢管,万一人家是英籍华人呢。

洋人允许官府征税,但要求税率不能太高。至于怎么叫高怎么叫低,由他们说了算。

英**舰撤出之前占领的城市,但仍然在海上游弋。他们的理由是海上有海盗,我们需要给商船护航并且顺便帮你们捉捉海盗。实际上他们这是以武力威慑监督清朝履行条约。

有只饿狼在睡塌周围转来转去,谁能安眠在武力威慑下,清政府也只能对洋大人惟命是从。

对于鸦片,英国人虽然没在条约上明确规定,但事实上保留了卖y的权力。他们的强盗逻辑是禁是你们的权力,卖是我们的自由。你们应该管好自己的人,别让他们吸鸦片。没人吸了,自然就没人卖了。否则你要我们别卖y,即使我们可以做到,瘾君子也会从别人那里得到鸦片。

英国人唯一做到的是不在中国公开贩卖y。他们把鸦片运到中国沿海,让烟贩子驾船来取。他们只做批发,不做零售。

英国人要求清朝赔偿被林则徐收缴的鸦片。英国人的理由是你们可以禁烟也可以没收但你们应该文明执法。林则徐用死吓唬我们的商人,强迫他们交出鸦片,这属于粗暴执法,所以应该赔偿。

南京条约虽然没有明确说要求清朝向英国称臣纳贡,但实际上,所谓的平等代替了称臣,继续贩卖y代替了纳贡。

之后英国鸦片在中国的销量从3万箱直线上升到6万箱。林则徐烧了他们2万箱鸦片赔了600万两白银。按这个价格计算,6万箱就是1800万两。相比清朝的财政收入4500万两。清朝收入的三分之一还多给英国人纳贡了。换来的鸦片把国人抽成了“东亚病夫”。

在中国经商的不只英国一家贩卖y其实也不只英国一家。美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一看中国“开放”了,都蜂拥而至。他们要求和英国一样享受贸易最惠国待遇。为壮声势,他们都是开着炮舰来的。

清政府已经被吓毛了。只要见到蓝眼睛、黄头发,开着炮船、抗着洋枪的,一律照准。

中美签了一个望厦条约。中法签了一个黄埔条约。并且他们都要求在条约里讲明好处均沾。清朝许给别人什么条件,这些洋人都能自动享有。

从此外国人都可以在中国自由贸易。

闭关锁国的中国被炮舰打开了大门。

其实要求自由贸易本身并不遭恨,但拿枪逼着人家贸易就有点欺负人了。中国老百姓从此把洋人看做入侵者加以仇视。尤其为了赔款承担更重的赋税,百姓更加痛恨洋人,同时也痛恨并且鄙夷窝囊的清王朝。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熊样让他威严扫地。被贪官污吏折磨得苦不堪言的百姓原本对清政府既恨又怕,现在恨依然恨,怕是不怕了,相反添了一样轻蔑。

当百姓看到打遍天下无敌手不可一世的八旗兵被洋人打得满地找牙,觉得满清、八旗兵不过如此,至少不再是不可战胜的。

其实八旗军在镇压白莲教的过程中已经暴露出战斗力急剧下降的问题。多年养尊处优的八旗军缺乏训练也缺乏实战锻炼,已经不太会打仗了。最要命的是,敢打必胜玩命不怕死的劲头没了。

三元里抗英时,老百姓拿着锄头镰刀跟英国人玩命。相比之下,专业负责打仗的八旗军跟英国人对阵时一触即溃望风而逃。这在百姓心里不可能不产生轻蔑之意。不仅是对八旗军,百姓对官府、清廷也心生轻蔑。英国人玷污我们的祠堂,我们敢跟他玩命。他们玷污了你们的庙堂,你们非但不敢玩命还卑躬屈膝把洋人当祖宗供着。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居住。南京条约规定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居住。英国人据此在上海“租借”了一千亩的土地。这是中国土地上出现的第一块租界。

但英国人住进了上海、住进了宁波,却不敢住进广州。他们倒是想去住来着,但被百姓的仇视的目光、棍棒石头吓得不敢久留。

1847年,胆大的英国人结伙跑广州郊游,与当地百姓发生冲突,掏出手枪打死打伤两名百姓。当地百姓义愤填膺,一拥而上,将六个英国人活活打死。

当地官府闻讯赶来,逮捕了17名百姓。

英舰闻讯驶往广州,威胁两广总督耆英“洗平案发村落,以昭儆戒”。

耆英明知道是英国人先动手杀人,百姓自卫反击并没有犯罪,但害怕得罪英国人,仍然下令将17名百姓四人处斩、两人死缓、其他流放。

百姓对此义愤填膺,更加厌恶官府。

政权能够存在,一靠百姓支持,二靠军队撑腰。两样都疲软了,这个政权也就疲软了。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开始变得风雨飘摇。

1847年,新疆再次爆发战乱。被清朝处死的新疆和卓张格尔的子侄七人聚众叛乱,史称“七和卓之乱”。

据考证,七和卓里面其实只有三人是张格尔的实在亲戚,其他四人身份不明。

七和卓在浩罕汗国的支持下杀入新疆占领了喀什等地。

清军迅速调兵弹压。奕山曾任伊犁将军,对新疆事务较熟。道光重新启用奕山,让他领兵平乱。

奕山外战狗熊,内战英雄,到了新疆三下五除二就平定了叛乱。

七和卓裹挟着几万百姓逃回浩罕汗国。

清朝内外交困,无意扩大战争,没有斩草除根,彻底解决叛乱分子和支持反清叛乱的浩罕汗国。十几年后,新疆爆发了更大规模的叛乱。中国差点失去新疆。

1850年,道光死了。

道光在位前期曾想有番作为。他整治吏治,厉行禁烟,并且尝试纠正前朝的弊政。他开放了关东,允许逃荒的百姓进入东北。他尝试海运辅助漕运,畅通南北物流。他希望使大清王朝在白莲教之乱后重回上升通道。但是突然间冒出的中英战争把他打蒙了。天朝大国的自信一夜之间被打掉了。国家没有触底反弹反倒加速崩溃。他茫然不知所措。

执政后期,他机械地任洋人摆布。洋人要卖y就由他们卖。洋人要开租界就由他们开。洋人要建教堂就让他们建。葡萄牙人趁机强行霸占澳门,道光干生气没办法。

他一直不能从巨大的打击中振作起来,也不知道该怎么收拾残局。

他视为亲娘的太后去世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打击。太后临死时告诫他,祖宗打下的每寸江山都来之不易,不能轻易放弃。他无言以对,羞愧难当。

太后去世的第二年,道光郁郁而终。

他把皇位传给了四儿子奕詝zhu,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咸丰做皇帝不是因为他德才兼备,而是因为老大老二老三都死了,他荣升长子。按照立嫡立长的规矩,他是第一候选人。

道光死前一直犹豫立长还是立贤。因为咸丰文不成武不就,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而老六奕x文武双全,聪明能干,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强过咸丰。据说咸丰骑马摔断了腿,是个瘸子。让他做皇帝,一瘸一拐地影响国家形象。并且他得过天花,一脸大麻子。这副尊容实在拿不出手去。道光有心立奕为太子。

咸丰的老师杜受田认为废长立幼必定导致内乱,想方设法帮咸丰得到太子之位。

道光领着众皇子去围猎。众皇子进了围场争先恐后要在皇阿玛面前露一手。奕更是左右开弓,弹不虚发,收获最多。而咸丰进了围场一箭不发,一无所获。道光奇怪咸丰为什么不去围猎。咸丰说现在是鸟兽繁育的季节,杀了公兽母兽,幼兽就没了父母,没法存活,所以我不忍心下手。道光一听,这小子有仁慈之心。

咸丰一箭不发,既掩饰了自己武艺不精的缺点又把奕反衬成残害野生保护动物的凶手。

道光临死前对咸丰、奕进行最后考察。他先把奕找来,让他说说如果你做了皇帝会怎样做奕头头是道讲了自己的施政纲领。道光很满意,让人把咸丰找来,再听听咸丰怎么说。结果咸丰来了只是哭,一言不发。道光奇怪了你哭个什么劲咸丰说,皇阿玛万寿无疆不会死的。儿臣日夜祈祷皇阿玛早日康复,从没考虑过其他事。道光一听,这小子够孝顺的。

咸丰一言不发,既掩饰了自己胸无点墨的缺点又把奕反衬成急于篡党夺权的野心家。

道光认为咸丰“仁孝”。只是他不知道咸丰“仁孝”的表象是杜受田背后设计包装出来的效果。

受理学影响至深的道光最终决定立“仁孝”的咸丰为太子。

道光死后,咸丰奉遗旨即位。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