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447,二十一条

中华世纪谈 447,二十一条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1914年1915年 日接受德在山东权利,提二十一条。民国政府要求删改后签之。

1914年,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奥跟英法等国打起来了。美国保持中立。日本被英国拉了过去。

英国请日本帮忙去攻打驻扎在胶东半岛的德军,保护英国商船在中国海航行的安全。日本早就惦记着把胶东半岛夺过来,于是跟英国联手向德国驻军发起进攻。

德军在山东只有数千兵力。日英联军有几万人。德军虽然拼命抵抗,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战败投降。

袁世凯一直作壁上观,跟日俄战争中的慈禧一样宣布中立。德国想拉中国参战,宣布把胶东半岛还给中国。袁世凯惹不起英日,不敢接。日本也向袁世凯喊话,不会承认德国交还山东。

等人家打完了,袁世凯去找日本人,希望日本赔偿中国的战争损失。你看山东让你炸得稀里哗啦的,还死了那么多人,你得赔我们。

日本说我们正巧要找你们呢,拿出一个二十一条让袁世凯签字。

袁世凯一看,日本要求民国同意扩大日本在满蒙的权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与民国合办冶萍公司,要求民国承诺不把沿海港口、岛屿租借给别人,“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把长江沿线铁路建造权给日本,并且以后中国建铁路、开矿山必须跟日本合办,中国买军火、贷款也必须先找日本人。

袁世凯一看,肺都气炸了。你干脆说让我把中国直接交给你们不就得了。日本当年跟朝鲜“日韩合并”前就签过类似的一个协议。这个协议一签就等于把中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袁世凯岂能答应。

日本人警告袁世凯,这二十一条你要不签,我们就开战。另外,这事绝不能让其他国家知道。

袁世凯知道民国现在还不是日本的对手,但是签了就是卖国,不签就可能亡国,怎么办好呢

他一面让自己的谈判代表采取拖延战术,一面偷偷找来一个英国记者,把二十一条内容泄露出去。

记者回去就发了一篇报道,立刻传遍欧美。

英国人气坏了,都忙着打世界大战呢,你整这事干嘛美国人也不乐意,这小日本也太不地道了,趁大家无暇他顾,想偷摸把大家的生意都抢了去,独霸中国。美国发表声明,不承认二十一条,签也白签。

日本先是否认,后来承认了部分条款,但否认有破坏中国独立的条款。

袁世凯交代外交部一定要设法顶住日本的压力。

“二十一条”分五大项21条。袁世凯认为前四项还可以商量,尽量减少损失即可,但第五项绝不能答应。袁世凯批示“此项限制我国主权,简直似以朝鲜视我,这种条件岂平等国所应提出,实堪痛恨,万万不可开议,切记切记”。前四项损失满蒙山东部分主权。第五项会导致中国全部主权丧失。如果签了第五项,中国也就变成了第二个朝鲜。

当时陆征祥、曹汝霖是外交部总长、次长,负责对日谈判。开始时,中方只同意谈判第一、二项。日本断然拒绝,不断施压。中方代表不得已同意把第三、四项纳入谈判范围,但坚决守住第五项的底线决不谈判。日本威胁要对中国采取“断然措施”。

袁世凯害怕开战,但又绝不能签第五项。他让驻外大使把二十一条全文交给美国,让列强评理。列强一看就急眼了,纷纷去找日本算账,质问日本怎么睁着眼睛说瞎话。日本狡辩说第五项只是希望,不是要求。

小日本陷入被动,面对这么多强国的不满不得不做出让步,放弃第五项谈判,只谈前四项,诸如满洲、山东的权益和汉冶萍公司集煤矿、铁矿、炼钢为一体的联合企业的合办权等,其他不要了。

陆征祥等力图在四项条件的谈判中减少中国权益的损失。谈判久拖不决。日本人大怒,它向袁世凯发出最后通牒,再不签就真开打了。

日本内阁通过向中国开战的决议。日军的舰队开到中国的海边,并且开始向中国增兵。战争一触即发。

袁世凯无奈只得签字。不过签的不是先前的二十一条,而是民四条约。民四条约是四个条约,内容相当于二十一条前四项中的十二条。直接威胁中国主权的条款大都取消或加以限制。最危及中国主权的第五项完全取消,其中包括聘用日本顾问、中日合办警察、由日本军械、建造铁路等。

日本要求中国中央政府聘用日本顾问,可不是一种交流活动,而是想把中国至于日本的监控之下。日本后来在溥仪的满洲国派驻了顾问,溥仪决定任何事都得经日本顾问批准,把满洲国变成自己的附属国。如果袁世凯签了二十一条,整个中国就跟满洲国一样。

国内百姓从报上了解到二十一条,非常愤慨。学生们纷纷上街游行、示威,骂袁世凯是卖国贼。

袁世凯对民主更加反感。这帮学生就知道喊口号骂大街。我不签行吗真要按你们的意思去跟日本开战,我们连48小时都抗不过去。48小时是他部下段祺瑞对他说的原话。

全国教育联合会相当于教育部把日本下最后通牒逼政府就范的那一天,5月9日,定为国耻日,希望学生们勿忘国耻,把爱国热情转化为雪耻的动力。

通过跟日本人交锋,袁世凯更加倾向搞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有什么好搞得各省独立,“二次革命”爆发,各党争权夺利,国会吵闹不休,内阁没法正常工作,中央难以集中全国之力一致对外。学美国不如学日本,天皇一声令下,万马齐喑。

另外孙中山的所作所为也令他对孙中山所倡导的西方民主产生反感。孙中山简直是一根搅屎棍子,到处捣乱。发动“二次革命”挑起内战不说,为了跟我争权不断向日本兜售中国主权,造成了严重后果。

这个二十一条其实跟孙中山有着莫大关系。二十一条就是日本人以孙中山的各项承诺为蓝本扩充而成的。

孙中山做临时大总统时向日本借款,许诺的条件是签订中日合办汉冶萍草约和满洲密约,允许日本人控制汉冶萍公司和东北。那时山东还在德国人手里。

汉冶萍公司的钢铁产量当时占全国90,并且拥有自己的煤矿和铁矿。日本控制了汉冶萍就等于有了煤矿和铁矿来源,本国的钢铁生产不再发愁。

日本一直垂涎中国的东北,设想把东北作为自己的资源基地。

孙中山知道日本对东北的渴求,企图以东北换取日本的支持,中国只保留形式上的主权。

但是这些条约最终并没有签成。

汉冶萍公司是一个官办转商办的公司,也就是股份公司。总理是盛怀宣。盛怀宣在辛亥革命后逃往日本,在日本遥控汉冶萍公司。

孙中山希望盛怀宣出面与日本洽谈合办。“孙总统电欲汉冶萍筹款”。

盛怀宣看破孙中山的小算盘,知道孙中山“不欲担此坏名耶”,也就是不愿承担卖国贼的坏名声。但是盛怀宣也“不欲担此坏名耶”。他因为铁路国有已经被国人骂做卖国贼,不愿坐实卖国贼的名声。他对孙中山的电报“迟迟不复”。

孙中山做出让步,以民国政府、汉冶萍公司、日本三井物业三方名义签订合办草约,与汉冶萍公司共同分担“坏名”。

同时黄兴给盛怀宣发电“否则民国政府对于执事之财产将发没收命令也。其早图之,盼复。黄兴叩。”民国政府以没收公司高层的私人财产为威胁,逼迫盛怀宣就范。

盛怀宣只得签下草约。

孙中山在汉冶萍合办谈判的同时,以租借满洲为条件向日本借款。因为出卖汉冶萍所得款项远远不能满足临时政府需要。

孙中山通过三井物业跟日本谈判满洲租借问题。孙中山希望出卖满洲获得一千万日元的借款。日本政府希望“乘此机会,与革命党订立密约,使东三省归于我”。双方一拍即合。

日本政府要求孙中山来日本面谈面签。孙中山不肯。因为局势紧急,孙中山离开南京一步都会被舆论怀疑临阵脱逃。

孙中山不能赴日,签约无法进行。

形势对临时政府越来越不利。日本不看好孙中山,担心签了也没用。这事就放下了。

孙中山能指望的只有汉冶萍草约。他只要签字,钱就能到手。但是他不敢签。

盛怀宣签订汉冶萍草约的消息传回国内,“全国舆论哗然”。各大报纸、革命团体群起攻击盛怀宣,要求政府没收盛氏家族财产,枪毙盛怀宣。

汉冶萍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全体通过否决汉冶萍中日合办案。

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只能放弃汉冶萍借款案。

结果钱没借来,孙中山下台了。

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后逃往日本,想向日本借兵打回来。他开出更多更好的条件。据说日本人拿着与孙中山的谈话记录给袁世凯看,暗示你不签我跟孙中山签,帮孙中山打回来,能获得更多利益。袁世凯看后大哭,说按此,我中华民国上不如一个南宋,连儿皇帝都当不得。

孙中山跟日本的谈话记录后来被汇总为十一条的中日盟约。日本人是1915年元月向袁世凯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当时被袁世凯拒绝。日本人于是在2月份跟孙中山签了中日盟约,准备发动战争送孙中山回国掌权。后来因为受到列强压力,日本不得不放弃把中国作为自己附属国的企图。中日盟约也随之束之高阁。

中日盟约如果成为现实,中国就变成第二个朝鲜。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也就提前完成了。

不过,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中日盟约近来出现争议。质疑者认为孙中山写给日本外务省官员的信件签名是伪造的,不像孙中山的笔迹。但是这封信保存在日本外务省绝密外交文书当中。多数人相信这信是真的。从先前的汉冶萍案和“租让满洲”案来说,孙中山签中日盟约也不是没有可能。

孙中山被尊为国父其实是不能服众的。他是民主先驱不假,为民国建立出过大力也不假,但也的确干过破坏民主的事,比如“二次革命”,也的确有过出卖国家主权的想法,比如“租让满洲”。以孙中山亲日程度和大亚洲思想,他要活到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会比汪精卫还汪精卫。

同样,袁世凯被称为国贼也值得商榷。如果没有称帝这码事,他很有可能取代孙中山成为国父。

袁世凯要是做了总统就死了,以他结束满清统治,统一中国,开始新时代的功劳,他在历史上的地位要超过孙中山。

可惜袁世凯没有死。他在二十一条事件后,加紧了称帝步伐。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