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61,五国伐齐

中华世纪谈 61,五国伐齐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前295年前284年 秦将白起败韩、魏联军于伊阙。燕以乐毅为将,率韩、赵、魏、秦五国兵攻齐。齐由是弱。

赵武灵王为了专心练兵,禅位于太子赵惠文王,自称主父“国主之父”,相当于后来的太上皇。

赵武灵王禅位和燕王哙禅位不同,只是退居二线而已,让出政权保留军权,类似于让出一职但还保留一职。赵武灵王住在城外操练兵马。现存古城邯郸的丛台就是当年赵武灵王操练、检阅兵马之地。赵惠文王留在京城打理朝政。

赵武灵王禅位赵惠文王引起大儿子公子章的不满。公子章本是赵国的太子,因为母亲去世父亲另结新欢而丢掉太子之位。赵惠文王上台后,公子章每天站立朝班听赵惠文王训话感到难以忍受。

于是公子章纠集了一帮人马去突袭惠王的王宫,企图杀掉惠王取而代之。但是忠于惠王的大将公子成领兵驰援击退了叛军。

公子章兵败后逃入父亲的宫中避难。公子成带兵闯入宫中,搜出公子章乱刀砍死。

事后公子成自觉闯下大祸。带兵闯宫是灭族的大罪。他担心赵武灵王责怪,索性包围王宫将赵武灵王困住。英武一世的赵武灵王竟被活活饿死在里面。

惠王那年才10岁,对宫外发生的事情懵然无知。等他长大亲政后,公子成已经死了。杀父仇人竟落得一个善终。

齐魏韩三国合纵伐秦取得巨大成功。孟尝君作为合纵的联络人声名大振。

不过齐愍王在得胜之后反倒不愿再合纵,因为合纵对他没什么好处。合纵伐秦齐国出力最大,获利的却是魏韩。他们都从秦国那里获取一块土地。齐国寸土未得。不是齐国不想要,是要来也拿不走。齐秦之间隔着魏韩,要来也是飞地。并且跟秦国交手,齐国感觉秦国实力也就那么回事,不用担心更不必害怕。不用合纵,齐国也能打败秦国。相反如果跟秦国连横瓜分弱国倒是对齐国不错的选择。另外,赵国突然崛起。齐愍王希望跟燕国结盟压制赵国,打掉这个潜在的对手。

齐王后悔合纵也对孟尝君暗生埋怨都是你窜嗦我跟魏韩合纵,结果忙活半天什么便宜也没捞着。

齐国突发“田甲劫王”事件。一个叫田甲的齐国贵族发动政变,率人闯宫挟持了齐王。卫兵闻讯赶来救下齐王。政变分子缴械投降。

不清楚政变的详情和目的。但孟尝君在政变发生后被普遍怀疑为幕后黑手。

孟尝君是齐国的国相,有权有势。他的封地在薛地山东滕州,以前是一个诸侯国薛国。孟尝君是王室宗亲,跟齐愍王是堂兄弟。相比田甲,孟尝君更有实力取代齐愍王。

孟尝君受到齐愍王的猜忌,不敢再待在齐国,潜逃魏国避祸。

孟尝君离开齐国。齐国再无支持合纵之人。合纵就算无疾而终。

秦国也从失败中恢复过来,开始对魏韩进行报复。

在三国伐秦后的第二年,秦国大举进攻韩魏以报魏韩伐秦之仇。

秦国新得一员大将白起,非常能打。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并且被列为四大名将之首。

白起率军进攻魏韩。魏韩没有齐国撑腰根本不是秦国对手,丧军失地,步步后退。

公元前293年,秦军打到伊阙河南洛阳龙门镇。

伊阙是韩国重镇,邻近魏国。秦国如果打下伊阙对魏国也构成威胁。魏国决定与韩国合纵抗秦,出兵伊阙助战。

当时作战双方,魏韩联军30万,秦军“不能半之”连魏韩联军的一半都没有。如果魏韩合力抗秦,秦军几无胜算。但是魏韩都希望保存实力,让对方顶上去打。

白起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决定主动发动进攻。

白起令一部分人佯攻韩军,在韩军面前摇旗呐喊吸引对方注意力,自己率主力迂回到韩军后面向躲在韩军后面的魏军突然发起进攻。

魏军根本没想到秦军敢主动进攻,一时乱了手脚。秦军一突而入杀了魏军主帅。魏军瞬间崩溃。

韩军正在积极防御正面之敌,没想到后面也出现秦军。魏军瞬间崩溃吓坏了韩军。韩军士兵四散奔逃。韩帅约束不住,也只能跟着跑。秦军一路追杀,斩杀24万人

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歼灭战。白起一战成名,人送外号“人屠”。

韩魏精兵尽失已无缚鸡之力。秦国砍瓜切菜一般数年时间砍去韩魏61座城。韩魏只能割地请和。韩国割了200里。魏国割了400里。秦国不仅把三国伐秦时割让的土地全部夺了回来,还多占了600里土地。

秦国再次雄起。而魏韩两国基本被打残了。

楚国围观了这场战争,看得心惊肉跳。秦昭王给楚顷襄王写信,警告他不要与秦国为敌。同时秦昭王希望跟楚国恢复联姻。秦昭王一打一拉,楚顷襄王就被摆平了。第二年,楚顷襄王迎娶秦国公主,跟秦国恢复联盟关系。

齐国在秦国攻打魏韩期间一直袖手旁观。看着秦国攻城拔寨扩张地盘,齐国眼红心热。他把目光对准了宋国。宋国虽然早已没落成二流国家但却拥有中原一流的土地。并且宋国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齐国如果能拿下宋国,东可攻魏韩,南可攻楚国,对下一步扩张非常有利。宋国就像放在齐国嘴边的一块肥肉让齐国一直垂涎不已。

终于按捺不住的齐国出兵吞并了宋国。身为诸侯中实力数一数二的强国,齐国灭宋简直易如反掌。

但是令齐国始料未及的是,灭宋引起诸侯强烈的反应。

羡慕嫉妒恨肯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个大国被举手灭掉不仅让其他诸侯兔死狐悲更让其他诸侯惧怕。诸侯之前的合纵目标是秦国,现在感觉齐国更危险。齐国比秦国更加辣手无情,扩张野心也更大。齐国灭宋之后“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跟齐国接壤的诸侯都感到强烈的威胁。齐国被诸侯视为公敌。

燕国积极行动起来联络赵国和秦国合纵抗齐。燕国曾一度被齐国灭国,对宋国的遭遇有切肤之痛,对齐国有切肤之恨。燕国埋头发展实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报齐国灭国之仇。

赵国是宋国的盟国,在齐国灭宋时曾出兵救宋但没有成功。他积极响应燕国的合纵计划。

秦国乐得看到诸侯把矛头转向齐国,更希望跟诸侯一起乱拳把齐国打死,干掉自己的潜在竞争对手。他不仅积极参加还主动联络韩魏同去。因为秦国伐齐需要借道韩魏。

韩魏不敢得罪秦国,并且也想去齐国分一杯羹,于是加入合纵联盟。

于是燕赵韩魏秦组成五国联军相约伐齐。

楚国有没有参加合纵联盟不清楚,只知道伐齐之战的后期楚军以救齐的名义杀入齐国。想必是前期出于畏惧不敢参与伐齐,后期眼见齐国已经完了,打着救齐的旗号杀入齐国分一杯羹。

公元前284年,燕、赵、秦、韩、魏五国联军向齐国发起进攻。

五国尊秦国为纵约长,以燕国大将乐毅为联军总指挥。秦国实力最强,纵约长自然非他莫属。但燕国倾国之兵伐齐,兵力最多,秦国主动提议乐毅为总指挥。

乐毅领着五国之兵杀入齐国。齐闵王急派大将触子率军迎战。两军在济水之西山东聊城一带对峙。

双方兵力大概都是20万。齐军据险固守。联军一时不知该如何下手。

齐闵王觉得丢死人了。这帮家伙都是咱手下败将,怎么能畏战不出。他给触子下令再不出战,我灭你的族,挖你们家祖坟。

触子只得率领齐军弃险而出,主动求战。

不过触子并没有信心打败联军,只想出去摆个样子回来继续坚守。两军刚一交战,齐军就敲响了锣,示意收兵。

联军哪里肯依,死缠烂打。齐军无心恋战一味躲闪,结果把撤退搞成败退。触子一看,完了,别说祖坟,命都保不住了,逃之夭夭。齐军无人指挥,彻底崩溃。

齐军将领达子收拢残军退守秦周临淄以西,请求齐闵王重赏将士鼓舞士气。

齐闵王闻听大怒这帮不要脸的家伙,打输了还要赏金

魏军获胜之后转战宋国旧地。赵军去收复河间河北沧州境内旧地。秦韩与齐国不接壤,攻城略地没多大意思,收兵回国。乐毅率领燕军杀向齐国腹地。

燕军将领劝乐毅不要冒险。我们靠诸侯之兵才打败齐军,孤军深入太危险了。不如我们也跟魏赵一样攻取齐国几座边城也就算了。

乐毅坚持要打。他断定齐闵王不得人心,齐**民不会替他卖命。

燕军孤军深入杀向齐国首都临淄,沿途遇城不拔直奔临淄。乐毅的“蛙跳”战术吓坏了部将。乐毅的部下都说这样太冒险了,万一没打下临淄,咱可就让人家关门打狗了。乐毅一概不听。

燕军紧跟着齐军败兵到达临淄,不给齐军喘息的机会。

齐军将士不愿给齐闵王卖命。临淄决战,齐军一触即溃。

齐闵王吓得六神无主,弃城而逃。燕军顺利拿下临淄。

乐毅把齐闵王国库里的金银财宝全部运回燕国。燕王大喜过望,亲赴前线劳军,封乐毅为昌国君。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