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63,阏与之战

中华世纪谈 63,阏与之战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前278年269前年 秦攻魏,大破魏军,魏献地求和。秦攻韩阏与。赵奢大破伐阏与秦军。

白起杀入楚国,横扫湖北、湖南,将楚国的核心地带全部占领。楚国虽然没有亡国,但也苟延残喘而已,只剩下东面越国旧地跟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

如果白起再鼓一把劲,彻底灭掉楚国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国相魏冉迫不及待想攻打魏国,调白起回军。白起只好留下一部分部队把守占领区,自己率领主力转战魏国。

魏冉之所以这么迫切地要打魏国,完全为了个人目的。宣太后把陶地赐给他做封地。但陶地是一块飞地。只有打下魏国,魏冉才能拿到这块封地。当然,打下魏国隔开燕赵和韩楚也可以防止他们合纵联盟。

秦军北上给了楚国喘息的机会。楚王召集各地军队开始反攻,从秦军手里夺回15座城池。来自越国旧地的军队也逆江而上攻击秦军,遭到阻击后转战云南,最后在云南站住脚跟。盘踞在湖南湖北的秦军处于楚军的三面包围之中。

楚国的危局得到初步扭转。

但是魏冉并不在意楚国反攻,督促秦军全力攻击魏国。

赵国也出兵伐魏。赵国大将廉颇率军攻克了魏国的幾地山西河津县东北。

赵国跟秦国签订过盟约。“约曰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

按照吕氏春秋的说法,这个盟约签订与五国伐齐之前。但五国伐齐后不久,秦赵之间就爆发了战争。这个盟约就等于失效了。秦国在伐楚灭郢之前与赵国讲和。两国首脑在渑池相会。在渑池盟会上,想必两国首脑重申了这个盟约。

魏国在秦魏的夹击下一败涂地。秦军再次杀到大梁城下。魏国唯一能够求救的对象就是韩国。

韩国派出大将暴鸢yun率军救援。魏冉率军迎战,大败暴鸢,“斩首四万”。暴鸢败退而走。

韩国败走之后,“魏入三县请和”。魏国割地求和。韩国害怕秦军调转枪口打他,选择归顺秦国。

魏冉的目标是打通陶地,不会因为魏国割让三个县就罢手。来年他又率军伐魏,连下三城,打到大梁城下。魏国再割温地河南焦作温县求和。

秦军回去略做休整,卷土重来。

魏国的大夫劝魏王不要再割地了。秦国贪得无厌又不讲信誉。割地换不来和平还削弱了自己。不如调集全国的兵力跟秦国死磕,或许有一线生机。魏国于是从各地调兵防守大梁。

赵将廉颇趁魏军向大梁集结,攻克了魏国的房子河北石家庄高邑县和安阳。

赵国配合秦国伐魏让魏国首尾不能相顾。魏国知道这样下去,只有死路一条。魏国设法说服赵国不要跟秦国跑。魏国完了,赵国也保不住。赵国也意识到秦国毫无信义可言,跟他结盟靠不住。赵国决定改伐魏为救魏,跟魏国合纵抗秦。

敌我关系转眼就变了。

秦国责备赵国你我签订过盟约“秦之所欲为,赵助之。”我们要打魏国,你们怎么能不但不帮我们打魏国,反倒要去救魏国呢

赵王不知道该怎么答复秦国,请教大臣们。有人说这好办,你就告诉他们,盟约还有后半句“赵之所欲为,秦助之。”赵国现在决定去救魏国,秦国理应按照盟约跟我们一起去救魏国。

秦国张口结舌。

秦军对大梁久攻不下,又见赵军来救,只能怏怏而去。

赵魏希望三晋合纵抗秦。但是韩国被秦国打怕了,不敢跟赵魏合纵。赵魏已经决定跟秦国为敌。韩国拒绝合纵坚持连横,就成了赵魏的敌人。赵魏联合出兵伐韩,打算武力强迫韩国弃暗投明。

韩国受到攻击立即向秦国求救。魏冉认为这是一举击垮魏赵主力的好机会,派白起率军急赴韩国。秦军以日行百里的速度急行军,八天就到达韩国的华阳河南新郑北。

赵魏正在围攻华阳。秦军从天而降,在赵魏联军的背后发起攻击。魏军首当其冲,被秦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全线崩溃,被歼十三万人。赵军随后也受到攻击,仓皇撤退,在抢渡黄河时淹死两万人。

秦军重创魏国主力继而兵围大梁。魏国无力再战只能向秦国割地求和。

秦军暂且放过魏国,回兵去打义渠。

义渠当时臣服于秦国是为形势所迫,后来安定下来后一直蠢蠢欲动准备反叛秦国。秦国为了集中力量向东扩张,一直想方设法安抚义渠。宣太后为了笼络义渠王不惜以身相许,还给他生了两个孩子。但是义渠是喂不熟的白眼狼。秦国腾出手来后就把它灭了,一劳永逸。

史记对这事记述非常简单“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

野史记述得非常详细。义渠在秦惠文王时期归附了秦国。秦昭王登基时,义渠王前来朝贺秦昭王,见到了芈八子。芈八子对义渠王一见钟情。两人就好上了。义渠王时不时来宫里小住。芈八子有时也去义渠那里小住。俩人还生了孩子。也不知道秦昭王是什么想法,估计是睁只眼闭只眼。后来义渠大旱,牛羊没了草吃,义渠人没了饭吃。义渠人就跑到秦国劫掠。秦国视义渠为边境隐患,早想除了它。义渠人又来骚扰边境让秦国痛下决心。芈八子让人把义渠王叫来。义渠王以为芈八子想他了,毫无防备进到宫中,结果一进去就被杀掉了。秦国趁义渠群龙无首,杀入义渠把义渠给灭了,然后设郡管理。

秦国灭了义渠再无后顾之忧又开始逐鹿中原。这回秦军去打赵国。

魏、韩、楚、齐已经被秦国打残了。燕国出现弑君内乱,随后又遭到诸侯讨伐,国势急剧衰退。只有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从诸侯中脱颖而出,后来居上。此时的赵国人才济济,蔺相如、廉颇、赵奢、乐毅、李牧文韬武略将相和睦,胡服骑射兵精粮足。赵国历史名臣几乎全集中在这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王翦,赵国占了一半。赵国贤臣良将云集,是实力最强的时期。虽然华阳一战败给秦国也并未伤了元气。秦国视赵国为最后一个对手。

公元前270年,秦国起八万大军长途奔袭,包围了赵国的阏yn与 山西晋中和顺县。

秦军兵围阏与。赵王问大将廉颇阏与能救吗廉颇说“道远险狭,难救”。赵王又问其他将军,都说难救。最后问到赵奢头上。赵奢那时担任文职工作。他早先跟廉颇打过仗,后来被调到地税局工作。因为秉公执法处死武力抗税的平原君手下而名声大噪。“奉公守法”的成语就是出于他的口。之后被提拔为国税局局长田部令,负责全国赋税工作。赵奢回答赵王说“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这句话后来被浓缩成“狭路相逢勇者胜”,成为一句励志的名言。赵王于是让赵奢率军去救阏与。

赵奢率兵六万去救阏与。

阏与在邯郸西北300里。阏与在太行山上。邯郸在太行山脚下。秦军如果攻占阏与,顺坡而下一天一夜就能攻到邯郸。

赵奢率军离开邯郸后,并没有像他所说的去和秦军“狭路相逢”,而是在离邯郸30里的地方安营扎寨,修建营垒。

秦军派出一支军去武安河北武安截击赵军。武安离邯郸80里,是邯郸的西大门。秦军兵临武安城下,擂鼓发动进攻。鼓声震得武安房屋的瓦片都要掉下来。

赵奢手下建议他赶紧出兵救援武安。赵奢把这个人给杀了,传令出去谁想教我怎么打仗就是这个下场。

赵军在邯郸城外驻了一个月仍不肯动身。

秦军派来间谍侦察。间谍看到赵军在营内休闲娱乐加固壁垒,回去如实汇报。秦军认定赵军没打算救阏与,只想守住邯郸而已,于是松懈下来。

赵奢知道秦军间谍来过军营。等间谍走后,赵奢下令拔营起军。赵军轻装疾行,绕过武安直插阏与,两天一夜就到达前线。

阏与距离邯郸三百多里,并且都是上坡路,崎岖难行,用廉颇的话说就是“道远险狭”。赵奢之所以能够做到两天一夜到达阏与,得以于赵军现在以骑兵为主力。骑兵速度非常快,在秦军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就已经通过“险狭”路段。

赵奢让擅长射箭的骑兵迫近秦军,抢占山头,修筑壁垒。正在围困阏与的秦军突然发现自己腹背受敌,急忙派兵来攻。赵军居高临下以弓箭压制住秦军的进攻。

赵军的后续部队到达后,赵奢对秦军发动总攻。秦军大败,四散奔逃。阏与之围被解。

赵军对秦作战第一次取得大胜。赵王非常高兴,封赵奢为马服君,职位与廉颇、蔺相如相同。

阏与之败是秦国商鞅变法以来遭到的最大一次失败。此后秦国很长时间不敢再打赵国的主意。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