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66,东周灭亡

中华世纪谈 66,东周灭亡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前257年前247年 秦国灭周。五国合纵攻秦无功而返。嬴政即位,吕不韦为相。

秦国虽败,但实力犹存。秦军稍事休整后便卷土重来。

秦军连下韩国阳城河南登封东南、负黍河南登封西南两城,“斩首四万”。

阳城和负黍原来是周国的领土,被韩国占了去。秦国拿下这两城就把躲在后面的周国露了出来。

不过秦国并没打算进攻周国。俗话说贼不偷文人。文人受人尊重但又比较穷,偷文人偷不着什么东西还落个民愤。

“贼不偷文人”。这句话用在周天子身上最恰当不过。周国担着天子的虚名却只剩下芝麻点的地盘,灭了周国得不着什么实惠还引起诸侯的共愤。

秦国打下韩国两城后便调兵北上伐赵,“取二十余县,首虏九万”。楚韩魏出兵救赵,配合赵军击退秦军。

赵国、韩国、魏国暂时安全了。但是周国的警报还没有解除。东周的末代天子周赧王仍在为秦军兵临城下而惶恐不安。强大的秦军只需动一只小指头就能灭了周国。周赧王希望诸侯合纵一鼓作气赶走秦军。

周赧王四处串联诸侯合纵抗秦,试图依靠天子残存的威望把诸侯团结起来共抗强秦。

诸侯很给周赧王面子,都答应加盟。

周赧王自己拼凑了五、六千人的军队去和诸侯会合。为了凑齐军费,周赧王向当地富商借贷,承诺在周军班师之日以战利品偿还。

到了集结日子,只有楚、燕军队来了,其他国家都没来人。楚、燕一看这情况,扭头走了。周赧王只好赧然而返。

令他更加赧然的是债主们听说周兵班师,立即堵门要债,吵闹之声传入内宫。周赧王无奈,只得躲在宫内一个高台上面图个耳根清净,因而留下一个“债台高筑”的笑谈。

虽然周赧王倡导的合纵最终成为一场闹剧,但是秦昭王决不允许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他决定灭掉周国。

公元前256年,秦军兵临洛阳城下。

周赧王知道抵抗是徒劳的,在去祖庙哭拜了周朝的列祖列宗之后,开城投降。

八百年周朝寿终正寝。大禹铸造象征着九州之权的九只大鼎也被秦人搬走。

秦国亡周取鼎等于向诸侯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我要取代周天子做天下的共主,一统天下。

秦军转而进攻魏国,报魏国救赵之仇。魏国一战而溃,向秦国投降。韩国不用秦国打,主动朝觐秦昭王,奉秦国为主。

赵国当时正在跟燕国交战,无暇顾及魏韩。

燕国派人出使赵国,打算加入合纵联盟共同抗秦。使者回来后,告诉燕王,赵国的壮年男子都死在长平之战,赵军现在就跟儿童团一样都是一帮孩子。现在要去打赵国,不用费力气就能灭了他。燕王说那还结什么盟,趁这机会灭了他完了。大臣劝他不要这么做。哪有刚签订盟约就翻脸的燕王不听,派兵进攻赵国。

燕王派兵六十万,兵分两路杀入赵国。

赵王派廉颇率领八万人,派乐乘率领五万人,迎战六十万燕军。

两军交手,燕军以多打少以大欺小,竟然被赵国的娃娃军打败。赵军顺势反攻杀入燕国,包围了燕国的国都蓟城。

燕王没想到自己的军队战斗力这么弱,不敢再打,向赵国求和。

赵国担心秦军趁虚而入,跟燕国重新结盟后撤兵而回。

楚国在秦军进攻魏韩时也没出兵救魏韩。他的力量不足以对抗秦国。魏韩被秦军击败后,楚国害怕秦国报复,迁都躲避。

不过秦军并没有继续进攻燕赵或楚国,因为秦昭王这时去世了。

秦昭王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长达56年。他使秦国成为诸侯中版图最大、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秦昭王七老八十才死,太子即位时已经五六十岁了,年老体衰。为了给秦昭王办丧事太子操劳过度,登基三天也有说三个月、一年的就呜呼哀哉。王冠在太子头上只打了一个晃儿就落到了太孙异人的头上。

异人上台后任命自己的恩人吕不韦为相国,把朝政大权都交给吕不韦,并且裂土封侯,把洛阳封给吕不韦。吕不韦当年“一本”的投资果然得到了“万利”的回报。

吕不韦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个很有头脑的政治家。经商之道与治国之道在某些地方是相通的。吕不韦虽然是商人出身,从未当涉足过政坛,但做了相国经营起一个国家来也是有模有样。

他停止执行“计首授爵”制,不再鼓励将士多砍人头而是鼓励他们去争胜。把仗打赢了才有功劳可言。把仗打败了,砍再多的人头也没用。并且搞大屠杀不得人心,会激起对方进行殊死反抗。

当年秦军打邯郸为什么打不下来就是因为赵国人知道败也是死,降也是死,所以死战到底。他们被围三年,弹尽粮绝,可就是易子而食也不肯投降。

废除“计首授爵”不仅有利于改善秦军形象,也利于软化对方的抵抗意志。

此外,吕不韦还规定了秦军版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比如不祸害人家的庄稼,不烧人家的房子,不挖坟掘墓,不抢百姓的牲畜等。

吕不韦重新包装秦军,把虎狼之师的秦军包装成一个拯救天下苍生的“义军”。

秦军此后作战杀人数量剧减,但攻城拔寨数量剧增。

公元前249年,秦军攻取韩国两城,没有杀人记录;

公元前248年,秦军攻取赵国37城,攻取魏国两城,没有杀人记录;

公元前247年,秦军攻取魏国两城一郡,没有杀人记录。

秦国的战略目标也发生变化,不再以扩张势力为目的而是以统一天下为目的。魏韩即使臣服秦国也不能避免受到攻击。秦国要彻底消灭所有割据势力,吞并其他诸侯国。

当前的秦国,国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占全中国的三分之一。人口约500万,占全中国的四分之一。而诸侯国无一例外都受到过重创,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实力。秦国有这个能力也有最好的机会统一中国,结束长达500年的无组织无纪律的分裂局面。

配合战略目标的转变,秦国不再走苛政严刑的路子,实行宽政缓刑,让国内政治多一些人情味,也让其他国家改变对秦国的印象。

当年上党的韩**民之所以不愿意投降秦国而去投降赵国,原因之一就是害怕秦国的严刑酷法。在秦国往街上扔垃圾倒脏土都会被割鼻子刺字,令人望而生畏。

吕不韦尽力减少秦**国主义色彩,改变一切为了战争、国家强而不富的现状。他认为以后的战争是拼国力,穷兵黩武迟早会坚持不下去。所以他开始大力发展商业。之前的秦国重农轻商。吕不韦是商人出身,知道商业虽然不创造产品但可以创造财富。他开放了关禁,鼓励国际贸易,吸引各国商人来秦国投资经商。

秦国在吕不韦执政后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秦国加快统一步伐。诸侯惶惶不可终日。

魏王派人去请信陵君回国,为保家卫国出谋划策。

信陵君窃符救赵之后担心魏王责罚一直滞留赵国不敢回去。

他的门客劝他赶紧回去。在祖国的生死关头不应该过多考虑自己的得失安危。如果魏国亡了,祖庙毁了,你有何面目立足于江湖

信陵君为之动容,立即收拾行囊回国。

魏王和信陵君两兄弟见面抱头痛哭。

秦军已经杀进魏国。魏军毫无还手之力。拯救魏国的唯一办法就是合纵抗秦。

信陵君出面组织诸侯合纵抗秦。信陵君窃符救赵赢得了诸侯的尊敬和信任。他出面组织合纵,赵魏韩楚燕积极响应。齐国没有参加。他暂时还没有危机感。

五国联军组成后向秦军发动反击,打败了秦国名将蒙骜ào,一路追击到函谷关。秦军闭关不出。联军一时攻城不下,形成僵持。

秦国善施离间计,到处放风说信陵君要自立为王。

以当时信陵君的威望,想自立为王还真有可能。这就引起魏王的猜忌。于是魏王把信陵君召回,解除了他的兵权。赵楚韩燕都是看着信陵君的面子才来合纵的,信陵君一走,四国之兵也就撤了。五国合纵无疾而终。

信陵君也很失望,回到魏国托病不出,日夜把酒言欢,没多久就死了。

刚当上秦王的异人在五国伐秦期间操劳过度,病倒了,不久死了。当时只有13岁的赢政登上王位。

公元前247年,异人只做了三年秦王就死了。当时只有13岁的赢政登上王位。

异人死前把儿子托付给赵姬和吕不韦,希望他们尽心辅佐嬴政。这个其实是异人多虑了。吕不韦和赵姬是嬴政的亲生父母,自然不会亏待嬴政。

吕不韦、赵姬、嬴政,这一家三口团聚了。当然嬴政并不知道吕不韦是他亲爹。赵姬令赢政称呼吕不韦为“仲父”,意思是干爹。

吕不韦以丞相、仲父的身份代替嬴政打理朝政。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