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68,谏逐客令

中华世纪谈 68,谏逐客令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前241年前236年 五国伐秦,败于蕞。秦始皇亲政,杀嫪毐,囚赵姬,罢吕不韦。秦始皇下逐客令,李斯谏之。

不过,虽然秦国中了“疲秦计”不能发动大规模的、长时间的战争,但局部战争一直不断。

公元前245年,秦军攻占魏国的卷城河南新乡原阳县,“斩首三万”。

公元前244年,蒙骜出马伐韩,“取十二城”。

公元前243年,蒙骜再次出马伐魏,攻占两城。

公元前242年,秦国听说魏王和信陵君死了,对魏国再无顾忌。蒙骜率军伐魏,连下魏国酸枣河南新乡延津县西南、雍丘河南开封杞县、山阳河南焦作等三十城。

此战过后,中原几乎被秦军洞穿。魏韩被隔开。燕赵魏和韩楚只能通过齐国沟通。而齐国早已归附了秦国。

诸侯开始惶恐起来,预料到秦国分割包围之后就要各个击破。

魏国立即去找赵国结盟。

赵国这些年实力恢复很快。当年的娃娃兵已经迅速成长起来。“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在廉颇之后挑起大梁,连败燕国和匈奴。李牧在镇守北部边疆时,曾“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令匈奴不敢再靠近赵国边城。

但是赵国实力恢复再快也不是秦国的对手。

魏国又去拉楚国入伙。

楚国丧失了大片国土,东迁吴国旧地。在那里,楚国吞并了邻国鲁国。虽然吞并鲁国远不能抵消楚国的损失,但实力还是有所回升。

魏赵楚韩达成合作联盟,决定组织联军反击秦国。诸侯商定以楚国的春申君为纵约长,以赵国大将庞暖为帅,集合五国的力量讨伐秦国。

春申君叫黄歇,是楚国的宰相,也是战国四君子之一。

庞暖是赵国大将,据说是庞涓的曾孙。前不久,庞暖率军伐燕,连下燕国五城。

五国联军的成员,魏赵楚韩是明确的,第五国没有一致的说法,有说卫国的,有说燕国的。

燕国不太可能参加联军。秦国对他暂时没有威胁。并且为了跟秦国连横伐赵,燕国前不久把太子丹送入秦国为质,与秦国结盟。不过,燕国被庞暖击败,出于求和的目的答应跟赵国结盟也不是不可能。

齐国没有参加联军。齐国在五国伐齐之后不再信任中原诸侯,在秦国的拉拢下与秦国连横。

公元前241年,黄歇和庞暖率领合纵联军杀向秦国。

因为中原诸侯已经被秦军隔开,不便集结队伍。黄歇和庞暖各领一路联军杀向秦国。两军约定在函谷关后面集会。

以往合纵伐秦都是在魏韩集合,然后沿黄河西进,攻打函谷关。函谷关地势险要并且有重兵把守。联军虽然人数众多也难以攻克。

秦军隔开诸侯以后,合纵联军无法集结在一起,只能分兵西进。这样一来反倒可以避开函谷关,达到奇袭的效果。

两路联军绕过函谷关杀入秦国腹地。秦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不得不收缩防守向都城咸阳撤退。

不过,联军分路进兵也给了秦国各个击破的机会。吕不韦不理庞暖,集中兵力迎战黄歇。黄歇杀到蕞地陕西临潼北遭遇秦军。吕不韦率军发动夜袭,一举击败楚军。庞暖那路联军已经打到咸阳边了,听说楚军败了不肯再前进。庞暖只得率军而回。合纵伐秦再次无果而终。

诸侯屡次合纵伐秦不能成功,主要原因就是诸侯心不齐。诸侯虽然明白秦国是他们共同的敌人,但各有各的私心,不能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

秦军随即出关报复,攻占了卫国。卫国国君逃进魏国境内。

秦军进而攻克魏国的朝歌,杀入赵国境内。但是很不走运,大将蒙骜在赵国战死了。秦军没了主帅,只得退兵。

公元前238年,嬴政年满22岁,举行加冠礼,也就是成人礼。

古人通常20岁加冠,诸侯更早。周文王12岁就加冠亲政了。但秦国的规矩是22岁。刚死不久的秦昭王就是22岁加冠。

举行了加冠礼就意味着嬴政能够独立执政了。那么吕不韦、赵姬就要把代嬴政执掌的权力交出来。

吕不韦、赵姬作为嬴政的亲爹亲妈不会对还政有什么抵触情绪。倒是一个叫嫪毐ào ǎi的人闻听嬴政亲政立马激动起来,举兵叛乱。

嫪毐是嬴政母亲赵姬的情夫。

赵姬在异人死时年纪尚轻。寂寞难耐的她与吕不韦旧情复燃。毕竟吕不韦是她的前夫,并且是儿子嬴政的亲生父亲。吕不韦因此时不时被召进宫内小住。

吕不韦对此并不情愿,一则担心日益长大的赢政会察觉他们的私情,二则体力不济实在无法满足赵姬旺盛的需求。赵姬正是“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的年龄,而吕不韦已经年过“松下”步入“联想”, 年岁不饶人。吕不韦伺候不了赵姬。

不过吕不韦又不敢拒绝赵姬。为求全身而退,吕不韦精选了一个年纪如狼、能力如虎的人引荐给赵姬。这个人就是嫪毐。吕不韦让嫪毐假扮太监贴身伺候赵姬。

有了嫪毐伺候,赵姬不再需要吕不韦。吕不韦得以专心治理秦国。

只是嫪毐太不小心,那年代又没有“杜蕾斯”,结果搞大了赵姬的肚子。虽然赵姬躲到宫外生产,但身边多了个孩子如何能瞒得住别人。嬴政知道了母亲的私情。

嬴政亲政后,嫪毐认为嬴政一定不会放过他,索性先发制人假传太后懿旨起兵叛乱,企图杀掉嬴政以自己的孩子取而代之。

但是嬴政在吕不韦的支持下调兵平息了叛乱,活捉了嫪毐。嬴政车裂嫪毐,囚禁母亲,摔死了嫪毐跟母亲的孩子。

在审讯嫪毐过程中,嬴政了解到吕不韦跟母亲也有一腿,并且嫪毐就是吕不韦送进宫中的。于是嬴政罢免了吕不韦的官职,把他撵回封地。

一年后,吕不韦服毒自杀。

吕不韦工作出色政绩显著,经过十几年不懈的努力把秦国建设得富有而强大,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但是非常不幸,晚节不保,最后栽到生活作风问题上。

嬴政亲政后,郑国渠事件爆发。虽然秦始皇权衡之后决定继续修建郑国渠,但郑国渠事件引起朝中广泛议论。

秦国贵族把矛头对准来秦国任职的外地人,攻击外地人坐着秦国的位子,住着秦国的房子,赚着秦国的票子,泡着秦国妹子,却心藏祸心图谋不轨,诸如吕不韦、嫪毐、郑国之流。秦国贵族强烈要求驱逐外地人。

嬴政被说动,一气之下下达逐客令,驱逐所有在秦国工作的外地人。

一声令下让所有来秦国工作的外地人丢了饭碗。

楚国人李斯也在驱逐之列。

李斯是吕不韦的门客。吕不韦手下有三千门客,其中很多是外地人。李斯因为得到吕不韦的赏识被提拔为客卿,就是享受卿大夫待遇的高级顾问。

嬴政下逐客令主要就是针对吕不韦在朝中的势力,以逐客为名清洗朝堂。李斯自然在驱逐之列。

李斯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被扫地出门很不甘心。他在被遣返途中写了一篇文章,叫谏逐客令,劝谏秦王不要因噎废食。他以虞国人百里奚帮助秦穆公成就霸业为例子,说明广纳人才的重要性。从百里奚到商鞅、张仪、范睢,外地人帮秦国崛起成为当今第一强国。外地人对秦国是有功之臣。没有外地人你秦国不过是一个荒蛮小国。你驱逐外地人无异于把人才白白送给六国。秦国再想一统天下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这篇文章让嬴政警醒,立即作出批示,暂停执行逐客令。

李斯被招回并委以重任。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