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中华世纪谈 > 92,废立太子

中华世纪谈 92,废立太子

作者:笑谈正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14: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公元前150年前143年 周亚夫谏帝失宠。汉景帝允许商人以訾为官。

汉景帝废立太子在朝内引起不小的风波。

太子太博窦婴坚决反对废太子,力争无果后称病不来上朝。后来有人劝他跟皇上赌气小心引祸上身连累家人。他才勉强复职。

丞相周亚夫也反对废立太子,但反对无效也就拉倒了,既没赌气也没罢工。但是他出言反对让汉景帝神经紧张。

窦婴是文官,并且是太子的老师,反对废太子情有可原。即便他罢工抗议汉景帝也不在意。

周亚夫是武官。虽然汉景帝把他由太尉改任丞相,明升暗降夺了他的兵权,但他在军队中的影响力还在。周亚夫对汉王朝有再造之功,在朝内外都有很高的威信。他说点什么,汉景帝不敢等闲视之。

周亚夫是挺有个性的一个人。当年做将军的时候,汉文帝去他的军营劳军。军门守卫拦着不让进,说必须请示将军后才能打开营门。皇帝手下告诉他们皇帝在此。他们仍然拒绝开门,说将军有令,在军中只听将军的,不听皇帝的。汉文帝只得让人先去通报,在得到周亚夫的批准后才得以进入军营。进了军营还得按周亚夫的要求减速慢行,不能惊扰军营里士兵。周亚夫也没有过来迎接皇帝,等汉文帝来到大帐才出来拜见,并且声称铠甲在身不能跪拜,只向汉文帝拱手而已。汉文帝看周亚夫这么牛,不但没有生气,还挺欣赏,认为周亚夫治军严谨。汉文帝死前还特意把周亚夫推荐给汉景帝,说以后遇到战争可以让周亚夫为帅。这个人是个帅才。

七国之乱时,周亚夫果然率军击败了叛军。只不过作战过程中,汉景帝命令他派兵支援梁王,他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绝接受汉景帝的命令。好在仗打赢了,汉景帝也没有追究他抗旨不尊的行为。不过,汉景帝觉得这家伙敢抗旨不尊,不能不防,明升暗降夺了他的兵权。

汉景帝废太子,周亚夫坚决反对。汉景帝隐忍不发。

后来汉景帝要封皇后的哥哥为侯,他又坚决反对。他说高祖皇帝说过,非刘不王,非功不侯。皇后的哥哥寸功未立,凭什么封侯汉景帝无言以对。

再后来,有匈奴将军跑来归顺。汉景帝想借机招抚匈奴,吸引更多的匈奴人归顺汉朝,下令封匈奴将军为侯。周亚夫又表示反对,说叛将都能封侯,那还怎么教育别人要忠君爱国以后我们这要有谁叛变还处罚吗

汉景帝觉得他一点政治头脑没有,不顾他的反对,拍板封匈奴叛将为侯。

周亚夫很没面子,托辞身体不好,请求辞职。

汉景帝当即批准,免了他的丞相一职。

不过作为党内老同志,虽然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影响力还在。宫中举办什么活动,汉景帝还会叫他参加。

宫中举办宴会,汉景帝召周亚夫参加。上菜时,餐厅服务员特地挑了最大的一块肉给周亚夫。但不知道是忘了还是故意的,服务员没给周亚夫把肉切碎,并且没放筷子。周亚夫不乐意了,扭过头粗声大气地招呼尚食,去给我拿双筷子去

尚食是餐厅主管,职位虽然不高,但是皇帝的近臣。皇帝身边有“六尚”尚书、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六尚负责管理皇帝的文件和衣帽、饮食起居,是皇帝的私人助理。

周亚夫粗声大气跟汉景帝的私人助理说话。汉景帝不乐意了。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你跟使唤奴仆一样使唤我的人,那肯定是没把我放眼里。

汉景帝脸上含笑对周亚夫说看来你意犹不足

这句话明着是说人家给你那么大块肉你还知足暗里是说我对你挺不错的,你这个人不知足。

周亚夫赶紧向汉景帝跪拜道歉。汉景帝说“起”。也就是免礼平身。周亚夫站起来扭头走了,饭也不吃了。

汉景帝目送他离去,说看他气鼓囊囊的样子,我儿子不一定能管得住他。汉景帝对他有了想法。

转年,周亚夫的儿子为了给他准备随葬品,走后门从兵器库买了500套报废的盔甲盾牌,找了几个农民工给运回家去。不知道什么原因完事后他不给人家结算工钱。他也不想想农民工的工资能够拖欠吗这几个农民工就把周亚夫的儿子给告了。告的还不是拖欠工资,而是周家私藏军火准备谋反。这事就牵扯到了周亚夫。汉景帝下令把周亚夫下狱审讯。周亚夫知道汉景帝是想为新太子排除安全隐患,故意找茬办他,急怒攻心,吐血而亡。

对于废立太子,汉景帝还有一个反对者。这个反对者不是别人,是他的母亲窦太后。窦太后跟窦婴、周亚夫不同,不反对他废太子,反对他立太子,希望他把皇位传给他弟弟梁王刘武。

窦太后在一次宴会上,借祝酒的机会对汉景帝说,希望你说话算数立刘武为太弟。

汉景帝的确说过立刘武为太弟,但不过是哄老太太开心,谁承想老太太当真了。在宴会上,汉景帝不知道该怎么接老太太的话,只能含糊其辞“诺”。

以老臣袁盎为首的十几位大臣坚决反对,引经据典说明兄终弟及的坏处。老太太从此不再提这件事。汉景帝于是立刘彻为太子。

刘武知道这件事后怒火中烧,派出一批刺客把这十几个大臣都宰了。

汉景帝怀疑是刘武干的,抓住刺客一审果然是他。刺杀朝廷大臣,这是大罪。窦太后得知此事茶饭不思,日夜啼哭。汉景帝是个孝子,对窦太后撒谎说这件事跟刘武没关系,都是下面人自作主张。我已经把凶手杀了,了结了此案。窦太后这才破涕为笑。

转年,刘武暴病而亡。

窦太后咬定是汉景帝暗下毒手,又开始哭闹不休。汉景帝不知道如何是好。长公主出主意把梁王的几个全封为王。汉景帝于是把梁国一分为五封给梁王的儿子,一王变五王。窦太后这才心里好受点。

至于那个废太子刘荣,被废太子后被汉景帝封为王,后来因为盖房时挤占了一部分属于宗庙的土地而被朝廷下狱。这事本是可大可小的一件事。晁错受宠时曾出过类似的事被人弹劾,景帝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过去了。刘荣因为这屁大点事被下狱,情知是汉景帝不能容他,想致他于死地,识趣地在狱中自杀。

换一个太子死多少人

不管怎么说吧,新太子算是确立了。这也算喜事啊。汉景帝下令给所有被父亲指定为继承人的人赐一级民爵。

汉景帝在位16年,主要精力都放在巩固皇权巩固皇位上面了,包括削藩、平乱、立太子。不过内政外交方面的事情也没耽误,按汉文帝的既定方针办也就是了。

汉景帝出台了一个惠民政策,降低做官的门槛。他说以前规定十万钱是做官的门槛线太高了,把一些不太富裕的家庭给拒之门外了,现在修改为四万钱。并且他特意提到商人也可以做官。

在西汉初年,商人是受到歧视的。汉高祖重农轻商,认为经商的人多了必然会影响农业生产。当时国家刚刚结束战乱,人口凋零,百废待兴,恢复经济是第一要务。而农业向来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得想办法让大家吃饱才能说别的。商人不种地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汉高祖使用各种手段打压商人,比如征收重税、降低商人的社会地位。商人包括他们的家属都不能做官,甚至不能骑马、坐车、穿绸缎衣服。这些限制措施被称为“贱商令”。

到了汉文帝时代,边关粮食运输困难,汉文帝允许百姓用粮食换爵位。谁肯捐粮并且送到边关,会按粮食数量回赠相应的爵位。商人借机买爵,改善一下自己的社会地位。有了爵位就不再是贱民了,可以住大房子,穿好衣服,出门也能骑马坐车了,甚至见了县太爷也不用磕头了。但是商人仍然不允许做官。汉文帝注重清廉,认为商人逐利,做了官一定是贪官。

汉景帝把这最后一条限制也放开了。商人只要肯出钱,做官也是可以的。

汉朝名臣桑弘羊就是出身商人家庭,捐官入宫后来成为汉武帝的财政部长、理财专家。 ,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