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史上最强县令 > 第124章 望海潮

史上最强县令 第124章 望海潮

作者:一骑红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5:17 来源:就爱谈小说

梅时雨的这首诗,明显是七言律诗。

何为七言律诗

七言八句且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简称为七律,是有别于七言绝句、七言古诗的一种诗歌体。

七律、七绝、七古,自是不同。

而梅时雨的这首七言律诗,自他提笔到落笔为止,总共就写了六句,明显少了两句。

冯冉生看梅时雨投笔后,似乎已经没有了想要再次提笔的迹象,连忙提醒道“梅兄,少了两句。”

旁边围观的人也都连连点头,疑惑且期盼地看向梅时雨。

这七律少了两句,跟挠痒挠了一半一样,前面是足够爽,但手离开的那一刻,不仅身体比之前更痒,就连心里也是痒痒的。

因此他们非常希望梅时雨能够把剩下的两句写出来,为他们止心中之痒。

但让他们失望的是,在他们的注视下,梅时雨却并没有再提笔,而是摇了摇头。

吹了吹纸上笔墨后,梅时雨拿起那张纸,环顾四周说道“这首诗,何如”

“写得好”

冯冉生楞了一下,压下心中的疑惑后,立即拍掌叫好。

哪怕这首七律少了最后两句,但仅凭前面的六句,也足可称得上是绝唱。

“没错,这首锦瑟不仅贴合题意,而且用词精妙,情感饱满”

周围的才子也是大声叫绝,各种溢美之词不绝于口。毕竟诗的质量放在那里,他们也不担心会被说吹捧过头。

顾章之等人也是赞赏地点了点头,这首锦瑟比他们预料的要优秀无数倍。

由于梅时雨之前的唯一一首作品,是一首婉约词,而刚刚要写的,却是一首诗。他们甚至都做好了梅时雨可能发挥不佳的心理准备,等待着看接下来林宋的诗作。

但梅时雨却写出了一首不但完美贴合林宋的要求,而且质量更是上佳的诗作,实在是出乎他们的预料。

唯一遗憾的是,这首七律少了最后的两句。

不过看梅时雨显然不可能无的放矢,所以他们倒也没有催促梅时雨,让他立即写出最后两句诗。

梅时雨,肯定是另有打算的

果然,等到所有人的议论声逐渐变小时,梅时雨清了清嗓子,看着林宋说道“这最后两句,梅某暂时还没想好该如何去写,还是先请林大人写诗词吧,等到你写完,想来梅某也能想出最后两句该如何写。”

林宋一愣,狐疑地看了看梅时雨,一时间不清楚对方打的什么主意。

他给陆芊芊写的锦瑟这首诗,当时可是没有错漏任何一个字,是完完整整的一首诗。而陆芊芊在交给梅时雨的时候,也不可能故意抹掉最后两句。

那也就是说,梅时雨手里肯定是有完整的锦瑟一诗的。

为什么不把最后两句一并写出来呢

卖什么关子呢

就在林宋揣摩梅时雨的意图时,梅时雨冷笑一声,开口嘲讽道“怎么,林大人看到这首诗,是不敢再与梅某比试了吗”

不敢

林宋张嘴笑了笑,摇头道“好,既然梅兄如此要求,那林某自无不可。你们出题吧。”

说着做了一个请的动作,目光落在了梅时雨身上,想要看对方会出什么题目。

不过站出来说题目的人,却并不是梅时雨,而是冯冉生。

那冯冉生走到林宋面前,先是朝着顾章之等人拱了拱手,而后对着林宋朗声说道“听闻林大人,乃是江浙行省钱塘人士”

“对,没错。”

林宋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些猜到了冯冉生要出什么题目。

“好。”冯冉生双手一拍,高声说道“既然林大人是钱塘人士,那应该对苏杭一带并不陌生,就请林大人写一首词,描写苏杭一带风貌。”

说完,就自信地看着林宋。

这个题目,乃是他昨晚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决定,料定了林宋今天准备的诗词,肯定不可能和这个题目重合。

因为根据他的推断,为林宋写词写诗的那个人,绝对不会是苏杭一代才子。

至于支撑这个推断的依据,就是如果那个人是苏杭才子的话,那不可能不写一首歌咏苏杭的诗词。但这些年,歌咏苏杭风貌的诗词都被写烂了,却没有几首能够艳冠群芳的。

而以那个人的水平,如果真写过这类诗词,那绝对会流传开来,但并没有。

因此他就做出了这个决断,并且也受到了梅时雨的支持。

果然,在他说出这个题目后,林宋脸上一闪而逝的错愕,显然是被他猜对了

赢定了

冯冉生脸上的自信又多了许多,佯装惊讶地看着林宋说道“怎么,林大人写不了吗”

林宋笑了笑,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描写苏杭的词,他知道的还真不多,但恰巧就有一首,足以技冠全场。

“写的了,怎么可能写不了且拿纸笔过来。”

旁边侍女立即奉上宣纸笔砚,冯冉生看着一愣,仔细打量着林宋,发现对方脸上此时满是从容。

难道,被他押中题目了

心里瞬间就有些慌张,下意识回头看向梅时雨,却见到梅时雨此时更为镇定自若,丝毫不见担忧的神情。

在这份从容的感染下,冯冉生也镇定了一些,双眼落在林宋桌前,等待着林宋落笔。

也是,有锦瑟珠玉在前,他还不信林宋能写出来一首与之媲美的词。

宣纸摊开,柳半妆研磨,林宋执起毛笔。

周围很快就围拢过来许多才子,探头探脑地看着宣纸。与他们而言,对于描写苏杭的词并不陌生,甚至很多人都写过,其中不乏有一两首佳作。

此时看着林宋要写,心中不免起了一些比较的想法。

人群逐渐寂静下来,远处挤不到前面的人,自是心痒难耐地等待着前方的人口诵出林宋的新词,好分辨其中优劣。

某一刻,有人悄然念出几个字眼,那字眼立即传开,传到其他桌子上,传给这些心痒难耐的才子。

那字眼三个字“望海潮。”

“望海潮”

“什么望海潮”

“望什么海潮”

“望海潮这是什么不是写词吗”

有人疑惑地看向身旁的人,四目相望,看到的是同样疑惑的脸。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