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史上最强县令 > 第237章 于大武的道别

史上最强县令 第237章 于大武的道别

作者:一骑红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5:1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将楚菡的背景定位为勋贵集团后,他难免就起了从楚菡这里寻找线索,去打探宝升银号在粮赋税一案中所扮演角色的想法。

说来也好笑,他这个想法有些异想天开,而且一切都是建立在猜想之上的,完全没有可实行性。

所以也就是想了一下,他就将之抛诸脑后。

等跟楚菡讲解完百鸡问题,又和宋时晴沟通了一下如何处理京城来人后,他就告辞离去。

这一次就没有人再阻拦他了,出了戏楼后也没有再去其他地方耽误时间,找到李二虎在的地方后,指明了他之前考察到的几个适合搭建棚舍的位置。

本来他是打算现场指导一下工作,并且查看一下搭建棚舍的木头够不够用的,毕竟这件事不安排好,他心里放心不下来。而且有些事情,他是需要事先跟百姓和其中的里长说明的,譬如要管理好乡间的地痞无赖、不能扰乱城内秩序等。

这些事情如果不先声明,那出了什么问题后,就只能休怪律法无情了。

他虽然心怜百姓,但怜悯的是那些辛辛苦苦谋求生活的百姓,而不是其中寄生虫一般蛀在百姓里的破皮无赖。

不过现在中间出了戏楼里那一出,他只能把这个工作交给李二虎来做了。之后他可以再写一篇公文,着重申明治安问题。虽然效果可能不如他躬行来的好,但事急只能从权了。

雨势依旧没有停歇的意思,看样子总感觉还要再下个三四天,让人颇为揪心。在远处看了一会儿百姓们冒着大雨搬运木头后,林宋就带着刘青竹返回县衙。

一路上两人走得很快,还好路上没遇到什么人,平安地到达了县衙。不过刚到县衙,就有衙役禀告说于大武登门拜访,正在迎客厅里面等着。

对于于大武这个人,林宋是非常有好感的。

在郑克云的牵线搭桥下,从彩画堂开始,他就和于大武开始了极为亲密的合作关系。期间不管是对付白云寺,还是剿灭晋王产业,于大武都尽心尽力地去做了,给他了极大的帮助。

可以说没有于大武如此配合,他绝无今日的这等进展。

虽然于大武是受了郑克云的命令,而且其中也必然能捞到不少功劳,但他对于大武还是极为感激的,一直寻思着找个机会宴请一下于大武,不过却是始终都找不到什么好的时间来。

现在于大武登门拜访,虽然不知为何而来,但也不失为一个可以表达感谢之意的机会。或许会显得仓促,但暂时先仓促地表达一下感谢,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之后等天晴雨歇,再请于大武到回雁楼消费一波,就完美了。

因此听了衙役的禀告后,他就让刘青竹去通知后厨做几个好菜,而他自己则亲自去迎客厅见于大武。

迎客厅内,于大武穿着一身便衣坐在椅子上喝着茶,看到林宋走进来后,就欣喜地放下茶碗迎了上来,看着倒像是他做东欢迎林宋一般。

“于将军快请坐,快请坐。本官忙着去西城查看百姓们的住处,让你久候了。”

和于大武相处,就不似对待包泽一般略显拘谨。林宋一边吆喝着,一边上前把于大武按回了原座,而他也随意地坐在一旁。

“林大人真是造福百姓的父母官,于某去过的卫所颇多,但所见的几个知县,没一个能比得上林大人的。”

迁移百姓入城这种声势浩大的事情,于大武自然有所耳闻,所以一下子就知道林宋是去干什么了,心里不由得起了不少敬意。

“这太平县的百姓能遇到林大人当知县,实在是他们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没林大人来当知县,之前的暂且不说,怕是这次洪涝时又要遭灾了。”

“于将军谬赞了,不过是尽到林某分内之事罢了。”

林宋笑着摆了摆手,他还是很清楚的,他所做的,都是分内之事,是一个知县本应该做的事情,没什么可值得夸奖的。

如果跟那些贪官污吏比,他自然是好了无数倍,但他还不屑于和那些人去比,这样比下来他固然显得高人一等,不过那是对他的侮辱。

不过他虽然是这么想的,但于大武却不是这么看待的。

毕竟于大武见过的大多数县官不是贪赃枉法的,就是碌碌无为的,所以于大武还是非常之敬佩林宋的行为。在林宋说完后,就感叹地说道“现在能尽分内之事的官是越来越少了,林大人还是让于某佩服。”

林宋默然地点了点头,确实大周朝之所以国势每况愈下,这和地方吏治的**脱不了干系,不过他还是说道“总会有一些为百姓做主的官的。”

起码他所见到的苏子明和包泽,都是会为百姓着想的官。

虽然这样的官少了一点,但他相信为百姓着想的官,还是会成为主流。

这是他所要做的,也相信他完全可以做得到。

虽然他现在只是一个知县,但知县不会是他的终点,只会是他起航的地点。

谈到这种事情时,他心里难免有写沉重,而于大武也颇多感慨。两人又随便聊了一会儿后,于大武面色一肃,郑重地说道“林大人,于某这次登门拜访,其实是来跟你通个气,我后面的一些时日都不会在太平县了,卫所士卒也会随我离去。”

林宋一惊,连忙问道“是有战事发生吗”

“那倒没有。”

于大武摇了摇头,面色无奈地说道“说来惭愧,于某也想有战事发生,好能建功立业。但会发生战事的地方,也不会调用到这里的士卒。于某这次带兵离开,是要北上去保护堤坝。”

“原来如此”

看来包泽还真是雷厉风行,昨晚跟他提了意见后,他这么快就安排下了布置。

长江水势危急,洞庭湖与湘江水系的水位也同样连日连夜的上涨,这可不比他们这太平县的白石河,这是不管怎么样都要保护住河堤和堤坝的。而这种任务,也只能交付给镇守各方的卫所士卒了。

只不过于大武这一率兵离去,却是让他凭白失去了一大助力,后面对付四大家族和京城来人时,难免会因为人手不足而畏手畏脚。

但是他也不可能强留于大武,毕竟这是军令,不可能因为他的事情而更改。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