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史上最强县令 > 第257章 北城门出事

史上最强县令 第257章 北城门出事

作者:一骑红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5 01:45:17 来源:就爱谈小说

林宋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

晋王妃的后手还没露招,四大家族也潜在水下,这都是隐患,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生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此时三百僧兵在手,四座城门也已经紧闭,他倒是不需太过担心。

甚至他还希望晋王妃的后手能早点露出来,这样他就可以趁倭寇还没攻城,世态还不紧急的情况下,优先解决掉问题。

这样一来,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全力防守县城。

这是士卒慌忙又急切地禀报“林大人,不好了,北城门那里出事了,总旗大人让我来通知您,让您快点过去一趟。”

“北城门出事了”

听完小卒的话,林宋明显楞了一下。

他想过县城内会出事情,但出事情的地方,在他看来应该是正在面对倭寇的南城门附近、或者是有难民避灾的西城,甚至是他现在所在的东城。

因为只有这三个地方出乱子,才是最具有威胁性的。

北城门的话,是他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没理由那个地方会出问题才对。

不过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他也无暇去思索其他的,唯有尽快解决掉才行。

跟那小卒一番询问后,他才知道北城门处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是有人在城里散布倭寇打进县城的消息,然后许多不明真相的百姓就慌忙地涌向北城门,准备逃离太平县城。

这引起的慌乱暂且不说,最主要的问题是聚集起来的百姓,要求守城士卒打开城门。

哪怕方宁带兵过去后,强硬地想要执行林宋的命令,也是受到了阻碍,在北城门口和人僵持不下。

而造成这个局面的人,竟然是章南三人,林宋万万没想到的三个人。

章南三个人在觉得他们自己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亮出了钦差的身份,命令方宁打开城门。

好在方宁足够硬气,也有些手段,想办法拖住了章南三人,然后派遣士卒过来找林宋。

听完士卒的述说,林宋心里已经有了数,不由得感到一阵棘手。

章南三人好处理,大不了直接抓起来。但是那些闻讯赶来的百姓,就不好解决了。

趋利避害,人之本性。

这时候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那那些聚集在北城门的百姓绝对不会买账。

这些百姓不明白城外才是最危险的,不知道他们出了城,将会损失唯一的屏障。他们一伙人那么大的目标,肯定会被倭寇追上,然后惨遭屠戮。

他们只想出去逃命。

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好,恐怕会引起民变。

不过这里的僧兵还要处理,他怕是不能这么快就赶去北城门。

毕竟现在那些僧兵的心还未定,如果出来的时候看不到他的身影,恐怕会生出什么变异。

“在这等一下吧,待处理完这里的事情,你载本官通往北城门。”拍了拍那士卒的肩膀,林宋回身看了眼张府内的情况后,继续问道“倭寇动向如何现在还是在南城门吗”

“这个,小的是从北城门来的,不是很清楚。”士卒摇了摇头。

林宋眉毛一攒,估摸了一下时间后,立即指派那个士卒骑马去南城门探查倭寇的情况。

如果倭寇这个时候去北城门,那情况就不好了。

而且也不知道城外的倭寇和城里晋王府的人有没有联系,如果有的话,那就更麻烦了。

下了千斤闸,倒不用害怕城里的人会去给倭寇偷开城门。但是如果倭寇能时刻知道城内的情况,知道防守兵力的部署的话,那破城将会很简单。

现在倭寇是缺少攻城器械,所以还没有什么威胁。

但攻城器械,说白了也不需要其他的什么,几架能够攀到城墙头的梯子就行。这对于倭寇而言,并不是难事。

南边的那些个村庄里就有梯子,找起来组装改修一下,差不多就可以用,而且不会缺。

最晚在明早,倭寇必定可以找来梯子,对县城发起进攻。

在此期间,他必须要安稳住城内的情况,并隔绝城内与城外的联系,这关乎他退倭寇的计划。

什么郑克云会率兵来支援,那不过是安慰和威胁僧兵的话而已。

他虽然确实派人去给郑克云禀报军情,但实际上从太平县到府县的距离,快马加鞭也要两天左右才能到。

再加上雨天路难行,这一来一回所需要的时间,那就要更长了。

而想要等郑克云带兵支援过来,那就需要他带人坚守那么长的时间才行,这不是很现实。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算那三百僧兵,他实际上就只有八十多个可用的人。而且这所谓的“可用”二字,也是未经征战的普通人。

就算算上那三百僧兵,那也是三百多没有兵器铁甲的僧兵,防守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所以想了很多条方法后,他决定“唬”走倭寇。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只要在一开始就展现出倭寇自认为打不破的防守实力的话,那倭寇大概率会知难而退。

毕竟这些倭寇虽然是平江王找来的,但不见的他们就对平江王唯命是从。况且平江王似乎是被蒙蔽了,现在是晋王妃间接指使这些倭寇,能有多少影响力,怕是个问题。

因此这些倭寇如果觉得破城无望的话,那基本上不会选择死磕,退去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而执行这个计划的前提,就是绝对不能让倭寇知道城内的虚实。

否则就是白费功夫。

想到这,他难免有些心急,要处理、要解决的事情和人都太多了。

而他只有一个,分身乏术

不过还好,在他沉静地完善脑海中的计划的时候,十来个僧首陆续地带着僧兵从张府中走了出来,在街上排列站好。

三百多个人,把张府门前那开阔的街道给站的满满当当的,在瓢泼大雨下,颇有些悲壮的景象。

林宋怔怔地看了几眼,最后一摆手,领头带着那三百僧兵直奔南城门而去。

现在有三百多人,也不知再回来的时候,还能剩几个人。

路上走了一半,林宋之前派去打探倭寇消息的小卒骑着马迎面而来,带来了倭寇的消息。

倭寇大部队依旧停留在南城门下,正在撞击南城门,想要破门而入。另外倭寇也分出了一百多个人,分两拨绕向西城门和东城门而去,应该是想要打探各个城门的情况。

城门下了千斤闸,倭寇也没有冲车之类的攻城器械,所以倭寇在南城门处虽然声势浩荡,但实际上带来的威胁性并不大。

相反那些要探查各城门防守力量的人,才是更具威胁性的。

每个城门墙上面就站着十来个人,这种防守强度,会加剧倭寇想要攻下太平县城的决心。

这与他的计划相悖。

踌躇了片刻后,他让僧首将那僧兵分成三波,在衙役和士卒的带领下,分别奔向东、西、南三个城门。

计划有些仓促,本来他还想请百姓去伪装士卒的,但来不及了,只能先让这三百僧兵去充充门面,壮壮气势。

而他则让那个骑马的士卒带着他,前往北城门,去解决聚集在北城门处的百姓,安抚躁动的人心。

一路上果然看到了不少百姓都在往北城门处而去,身上背着包袱,一副逃难的样子。

暗处依旧有人在散播消息,鼓动百姓拖家带口逃难,想要扰乱城内秩序,掀起一场民变。

其心可诛

“快逃吧,倭寇打进来了,会屠城的”

林宋让士卒把马停住,下马和几个逃跑的百姓询问,得到如此答复。

有百姓认出了他是本县知县,脸上雨水混杂着泪水,想要上前求助他的帮助,不过有心怀叵测的人站了出来,指了指旁边的那匹马。

“县太爷骑马逃跑了,咱们也快点跑吧,别被人当成殿后的了。”

县太爷骑马逃跑的消息不胫而走,仓惶的气氛在城内弥漫,加剧了百姓逃亡的速度。

林宋没再骑马,大街小巷的走,想要找出一点传播消息的人的蛛丝马迹,但一路并无所得。

等到他到达北城门时,百姓们“夹道欢迎”,面色复杂地看着他。

县太爷要弃城而逃、要抛弃全城的百姓逃跑、要拿全城百姓殿后的消息已经先林宋一步传到了这里。百姓们既想让他过来下令开城门,好让他们能够出城逃亡。但又对于他的行径颇为不满,想要声讨一番。

林宋并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直到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出声后,才知道有人在传播不实的消息,想要毁掉他在百姓中的名声。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